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起源于B细胞的恶性血液疾病,以骨髓中单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合成和(或)分泌过量结构完全均一的M蛋白或其轻链为特征。国内外仅有10余例AS合并MM的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有AS病史20余年,合并MM的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岁,确诊MM3年余,因右上臂疼痛并咽部不适3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4月单位体检时发现肌酐261mmol/L,1个月后发现头颅无痛肿块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浆细胞骨髓瘤,后骨髓穿刺检查提示骨髓瘤细胞占24%,血Ig***平为37g/L,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提示 IgGK型,故诊断为MM并给予MCVP(马法兰14 mg,d1~4;环磷酰胺0.6 g,d1;长春瑞滨40 mg,d1;**20mg,d1~5)方案化疗共6个疗程,个疗程后复查骨髓穿刺提示MM缓解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阴性,血尿轻链较前明显下降。复查头颅X线未见手术切除灶复发。后自服沙力度胺(100mg,qn)维持,期间定期监测骨髓穿刺及血尿轻链,未见明显复发迹象。2012年4月,患者右上臂逐渐出现一隆起性包块,未特殊治疗。2013年3月,右上臂包块明显增大,出现疼痛。


4月底于外院复查骨髓穿刺提示骨髓瘤细胞占90%,考虑MM复发,给予DVD方案治疗(长春新碱2. 0 mg +脂质体阿霉素60mg+**40 mg),化疗4个疗程后疼痛缓解,月28日复查骨髓穿刺提示骨髓瘤细胞占1.5%。患者因再发右上臂疼痛并咽部不适3日余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AS病史20余年,现脊柱已融合,间断自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未接受其他系统治疗。血糖升高2个月余,正行胰岛素治疗(早8U,晚6U)。体检:体温36.9℃,脉搏9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9/68mmHg(1 mmHg = 0. 133 kPa),发育良好,营养一般,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臂包块伴压痛,胸骨可见一骨性隆起,有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94bpm,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15G/L,红细胞2.14 T/L,血红蛋白57. 3 g/L,血小板422 G/L;尿常规:潜血1 +,蛋白1+;粪便常规(一);肝功能:谷草转氨酶19 U/L,谷丙转氨酶14 U/L,碱性磷酸酶91 U/L,白蛋白27.6 g/L;肾功能:肌酐 230. 7 μmol/L,尿素氮6. 76 mmol/L,尿酸469. 5 μmol/L,2微球蛋白 17 107. 8 μg/L;C反应蛋白44.0 mg/L;红细胞沉降率>140mm/h;免疫球蛋白:IgG8. 04 g/L,IgA0. 34 g/L,IgM<0. 17 g/L,IgE< 17. 21 IU/mL;Kap4. 37 g/L,Lam0. 77 g/L,血κ/λ4. 38;尿 Lam 20. 6 mg/L,尿 Kap 5 190 mg/L,尿κ/λ 251. 94;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43. 9%,7-球蛋白16.8%;免疫固定电泳:α1- 球蛋白5. 9%,2-球蛋白18.7%,β球蛋白14.7%。

评语:型IgG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脓骨X线片提示右脓骨下端恶性肿瘤;胸腹CT提示胸壁及脊柱旁多发软组织肿块,脊柱多发骨质破坏,符合MM表现。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左肾低密度灶,嚢肿可能;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活动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提示MM缓解象。

诊断:①多发性骨髓瘤;②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经费原因拒绝硼替佐米方案治疗,故给予LD方案(雷力度胺10mg 口服,共21 d;**10mg 口服,d1~4、d9~12、d17~20),同时予以护肝护胃、改善肾功能、降糖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化疗完成后,要求回当地医院治疗,自行出院。

2、讨论

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恶性浆细胞增生与聚集可破坏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贫血和出血,破坏骨组织造成骨破坏;过多的轻链经肾小管重吸收造成肾脏损伤,严重者可致肾衰竭。

本文报道的该例患者血清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定量、骨髓表现及相关耙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如贫血、溶骨性病变、肾功能不全等)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MM诊断标准。患者既往有AS病史20余年,现脊柱已融合,病史真实可靠,所提供病史资料符合2009年国际AS评估工作组推荐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病(SpA)的分类标准,故AS合并MM诊断明确。AS合并MM非常罕见,据霍月红等2013年总结报道,英文文献病历资料较完整者不超过10例,目前中国大陆仅报道4例。该例患者为51岁男性,AS历时20余年后并发MM,为分泌型,在年龄、性别、间隔时间及MM类型上均是目前报道的AS合并MM中最常见的一种。

MM自然病程具有高度异质性,中位生存期约3~4年,有些患者可存活10年以上3,AS合并MM患者预后差,据文献报道,多数患者在确诊 MM数月后死亡。因此早期确诊MM,避免漏诊误诊,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MM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因此MM是最易被误诊、漏诊的疾病之一,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为慢性病的一般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生易忽视。


患者常因骨痛或其他原因就诊,因此对中老年患者出现已下症状者应警惕本病:原因不明的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特别是伴有贫血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原因不明的水肿、蛋白尿、肾脏损害,特别是伴有贫血者;反复发生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者;原因不明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特别是久治不愈者;原因不明的红细胞沉降率>100mm/h,球蛋白异常增高者;原因不明的乏力、肢体麻木,出现心脏、肝脏等器官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症状者。文献报道显示,难治复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多以骨痛就诊,复发或进展时以骨痛为表现者也为多数,该患者因脓骨肿块伴疼痛就诊,确诊MM并经治疗完全缓解3年后复发,且症状较前进展,预后不佳。

AS与MM在发病机制上是否有必然性的关联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AS患者发现发生MM风险明显升高,而MM患者合并AS的风险也是增加的。章圣辉等研究指出AS患者的免疫调节紊乱也表现在B淋巴细胞活性增高,AS患者B细胞上B7-1、B7-2高表达,B7-CD28交联可增加B淋巴细胞DNA的合成,引起静止B细胞**,可能与MM的发生有关。目前关于AS与MM发病机制上的关联仅限于推测,尚未证实,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