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09|回复: 2

[其他] 高血压的七大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病因素。我国高血压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达标率低。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内科陈文忠医师称,临床上发现不少人在对待血压的问题上有诸多误区。
  误区一 老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
  许多人认为年纪大了,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大量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陈文忠指出,特别是收缩压,也就是平时说的“高压”,其增高的危害性远大于舒张压的增高。当然,舒张压最好是控制在90以内。
  由于各种原因,血压都会有所波动,比如在冬天,由于天气寒冷,血压会高一点,夏天血压就比较平稳,那么在冬天,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降压药量,而夏天则相应减少药量。   
  误区二  凭症状服药
  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用药,不要随便停药”。但是门诊遇到许多患者,他们会告诉医生,自己只在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时候才临时吃些降压药,没有症状时就不在意或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就不吃药。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陈文忠强调,服药的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值,而不是自我感受。   
  误区三  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是药三分毒”这一观念对高血压人群的影响太深,患者总是认为,能不服药就最好不服药。所以,病人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一旦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停药后血压又升高,便再次使用药物降压。陈文忠认为,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的大幅度波动,会更容易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等。事实上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只有长期坚持服药,将血压稳定地控制在合适的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   
  误区四  中药比西药安全
  广东人比较信中医,看中医吃中药,主要就是认为中药副作用少,西药副作用大,从而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
  陈文忠表示,实际上是药都有毒副作用,因中药的毒副作用而造成致残、致死的情况也有报道。拒绝吃西药这个观点需要纠正,我们提倡服用科学验证有效和安全的药物。目前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六大类降压药,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误区五  盲信偏方自行服药
  不少患者喜欢搞偏方、验方治疗,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帽、鞋垫和其他保健品之类,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因为这个“保健减压”而延误了去医院治疗的时机。
  陈文忠提醒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用一些伪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误区六  目标是140/90毫米汞柱
  事实上各个病人的年龄、脏器功能情况有所不同,降压目标值是有所不同的,越是有并发症的人群,血压的达标值也越严格。比如,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则要求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
  由此可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血压达标值不同,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因人而异,应听从医生建议。
  误区七  只吃降压药就没问题
  高血压的病因很多,如肥胖、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都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陈文忠认为,在选择适当的药物,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低脂,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lsg111+2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2朵
发表于 2015-3-2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能掉以轻心。
感谢  tieshan1985 老师分享资料。
发表于 2015-3-2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血压属终身疾病,需按时服药,健康饮食合理锻炼都有助于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8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