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转载】治疗骨痛当顾卫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方某,女,8岁, 1996年7月11日初诊。
主诉:双膝关节痛4年。患儿双膝痛,白天轻、晚上临睡前重,痛得直哭,下蹲关节痛、响,走路无异;伴面色黄黑晦暗有白斑,精神差,畏寒,困乏无力,纳差,消瘦腹胀,大便2日未解,易外感。查:身高偏低,膝关节无明显压痛,苔薄黄腻,脉沉细。
病机与治则:肾虚骨痛,卫虚气滞血瘀;当益气温经,活血止痛,健脾补肾。
处方:生黄芪15克,苏叶10克,独活10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地鳖虫10克,莪术10克,伸筋草15克,神曲10克,山楂10克,槟榔20克,淫羊藿10克。水煎服,3剂,日1剂。
方解:本方以生黄芪、苏叶、独活、牛膝、木瓜、地鳖虫、莪术、伸筋草益气温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辅以神曲、山楂、槟榔消食导滞,行气运脾,恢复脾运化功能,以生营,化精,生髓,充骨;佐以淫羊藿补肾壮骨。上药合奏益气温经,活血止痛,健脾补肾之效。
7月14日二诊:服上药后,临睡前膝关节痛止。下蹲痛减,腹热胀减,苔薄黄腻,脉沉细。仍以上方加石膏30克主之,2剂,服法同上。
7月20日三诊:膝关节再未痛,下蹲自如。面已略有红色,大便干,苔薄黄腻,脉细。以健脾清热导滞之剂主之。
按:肾虚骨痛,不同年龄段主要治法不同:小儿治脾,成年祛邪,老年治肾。小儿肾虚骨痛,大多为脾虚营气不足,不能化精(精生髓,髓充骨而骨坚骨长)导致肾虚骨痛,故重在治脾。成年骨痛,多与病邪有关,如痹证骨痛、湿热骨痛、阴寒骨痛、血瘀骨痛、肿瘤骨痛等,祛除病邪则骨痛自愈。老年骨痛,多为元气虚惫,催化肾精不足,精不生髓,髓不养骨所致,故重点治肾。
此外,无论什么年龄段的骨病,在治疗中都要考虑卫气的作用。这是因为卫气主要运行于形体,具有带动形体中五体运动的功能,此即“以气带形,气动则形动”之意。骨为五体之一,故骨的运动也为卫气所带,卫气旺盛则带动骨运动有力,动作轻捷;卫气虚弱则带动无力,肢体痿软。
若卫气气滞于骨,气滞血瘀,经络阻滞,则造成骨痛,此即“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意。故骨病的何种治疗,都应考虑恢复卫气的功能。
该患儿的骨痛,在西医应为生长痛,一般小儿都有但较轻,对身体的影响不大,故不成为病。该患儿病情重,已明显影响到正常生活,故已成为病,应抓紧治疗。
笔者认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理不当,易致肾虚骨痛。但在现代多为饮食过多,运动锻炼过少所致。前者易导致食积化热,脾胃虚弱,营气化生减少,不能生精补肾则肾虚骨痛;后者导致卫气化生减少(动则生气,少动少生气),骨中经络卫气不足,带动无力,则气滞血瘀而骨痛。
(雷昌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1: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