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04|回复: 5

[专业资源]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伴肾血管性高血压(ICD-10:I70.1伴I15.0)。

  行肾动脉成形或支架置入术

  (ICD-9-CM-3:(39.9003/00.5501)伴39.5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2年AHA《肾动脉血运重建临床试验报告指南》、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2005年ACC/AHA与2007年TASC的外周动脉病诊疗指南。

  1.肾动脉病变:影像检查显示肾动脉主干和/或一级分支狭窄(≥50%),狭窄两端收缩压差>20mmHg或平均压差>10mmHg。

  2.高血压:持续增高,多数达Ⅱ或Ⅲ级,<60岁的患者多SBP/DBP同时升高,但老年患者可仅有SBP升高;对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反应敏感,降压幅度大;肾动脉狭窄解除后血压明显下降或治愈。

  3.病变侧肾发生明显血流量下降,GFR下降,甚至肾萎缩。

  4.病变侧肾因缺血诱发肾素分泌明显增加,可导致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

  5.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大动脉炎和肌纤维发育不良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02年AHA《肾动脉血运重建临床试验报告指南》、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2005年ACC/AHA与2007年TASC的外周动脉病诊疗指南。

  1.肾动脉介入治疗适应证。

  临床标准:

  (1)高血压:高血压Ⅱ-Ⅲ级、急进型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高血压伴一侧肾萎缩、不能耐受抗高血压药物;

  (2)挽救肾功能:肾功能不全/恶化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使用降压药,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肾功能恶化;

  (3)伴随的心脏问题:不稳定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急性肺水肿与左室收缩功能不匹配。

  血管解剖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意见狭窄肾动脉狭窄到何种程度必须进行血运重建,推荐肾动脉狭窄最小域值的直径狭窄为50%。对于肾动脉直径狭窄50%–70%的患者,要有明确的血流动力学显著狭窄的依据,一般以跨病变收缩压差>20mmHg或平均压差>10mmHg为准。如能获得进一步证据表明狭窄与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有因果关系,则适应证更明确。临床上一般对大动脉炎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的狭窄标准从宽(直径狭窄≥50%), 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标准从严(直径狭窄≥70%)。

  介入标准:临床标准和血管解剖标准均符合。

  2.肾动脉介入治疗禁忌证。

  (1)由于伴随的严重疾病,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

  (2)造影剂过敏或无法耐受抗血小板药物。

  (3)严重的慢性缺血性肾病,接近需要长期透析的病人,需要肾内科专家会诊,(如必要时有即刻透析条件者)方可考虑行介入手术。

  (4)病变肾动脉的解剖不适合介入治疗,如源自腹主动脉瘤,弥漫钙化性病变等。

  (5)临床病情不稳定,不能耐受介入手术。

  (6)如病因系大动脉炎所致,炎症活动期一般不宜手术,要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使血沉/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范围2个月以上后方可考虑。

  (7)患肾严重萎缩,长度<7cm,GFR<10ml/min。

  (四)标准住院日≤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I70.1伴I15.0肾血管性高血压疾病编码;行肾动脉成形或支架置入术(ICD-9-CM-3:39.9003/00.5501)伴39.5002)。

  2.除外肾动脉介入治疗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气分析、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选择核磁共振、CTA或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肾脏/肾动脉解剖。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卧、立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

  (2)24小时动态血压;

  (3)肾同位素检查了解分肾功能,必要时做开搏通激发试验;

  (4)眼底检查。

  (七)选择用药。

  1.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一方面可特异性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十分有效,但另一方面由于阻断了出球小动脉的收缩,可能导致患肾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功能损害,对于双侧或单功能肾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对于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和b受体阻滞剂为较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其他药物如a受体阻滞剂、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剂及中枢性降压药也可考虑适当合用。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bbmc04+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发表于 2014-3-1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2.抗血小板药物:

  (1)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如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或不能耐受者,可改用氯吡格雷替代。

  (2)行介入治疗者,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术前至少2天;术后维持1-3个月。

  3.调脂药物:高脂血症者长期应用他汀类和/或贝特类药物。

  4.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

  (八)经皮介入手术。

  1.手术时间:完成常规检查和手术风险评估后。

  2.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3.手术方式:肾动脉成形或支架置入术。

  4.术中用药:抗血栓药(普通肝素)、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5.术前、中补液: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经静脉补液,保证充足的血容量。

  (九)术后处理。

  1.即刻检查项目: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心电监测、穿刺部位情况。

  2.病情不稳定或有严重并发症时住重症监护病房。

  3.停用或减用降压药物, 密切观测血压变化, 根据血压对介入治疗的反应调整抗高血压药物。

  4.多饮水或经静脉予以充分补液,保证4-6小时内尿量达1000ml以上, 必要时给予速尿, 使造影剂尽早尽***泄。

  5.术后住院观察1-3天。

  (1)每天需检查项目: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必要时根据需要查:大便潜血、血糖、凝血功能、腹部B超、血气分析。

  (2)每天需观察项目:血压、尿量、是否有腹部不适、是否有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十)出院标准。

  1.肾功能正常,或与术前比较肾功能好转/无变化。

  2.血压与术前比较好转,或用降压药能<160/100mmHg。

  3.没有余留未治疗的严重介入相关并发症。

  4.穿刺部位愈合良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肾动脉造影后转血管外科行开放手术。

  2.肾动脉介入术中出现并发症。

  3.发现其他血管病变,需进一步检查治疗。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bbmc04+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发表于 2014-3-2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碰到过肾血管性高血压用一盒拜新同都降不下来的,很棘手。
发表于 2016-1-7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1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详细   数值也准   
发表于 2016-4-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爱爱医 ( 粤ICP备2022035143号 )

GMT+8, 2023-3-23 22: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