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以及治疗后的转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研究方法

  一、患者来源:本组患者为1999年-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214例。214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葡萄糖耐量 试验(OGTT),测定患者的血清GH以及血糖水平,同时做相关的垂体前叶激素以及鞍区影像学检查,明确垂体GH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

  二、治疗方法:垂体GH瘤经典的治疗方法是神经外科经蝶窦或经颅开颅手术。辅助治疗方法是鞍区的放射治疗,包括直线加速器以及刀治疗。最近20年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生长抑素类似物在垂体GH瘤的治疗中逐渐被业界公认,可以作为患者的术前、术后以及放疗后的过渡治疗。

  三、垂体GH瘤患者疗效的判断标准:治愈组:GH≤1ng/dl,不伴有活动性垂体GH瘤的临床症状;未治愈组:GH>1ng/dl,伴有活动性垂体GH瘤的临床症状。

  四、垂体GH瘤患者影像学检查(MRI)肿瘤大小的分组:A组:微腺瘤,肿瘤直径≤1cm;

  B组:大腺瘤,肿瘤直径>1cm,未侵及海绵窦;C组:大腺瘤,肿瘤直径>1cm,侵及海绵窦。

  五、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异常(IFG),糖耐量低减(IGT)以及糖尿病(DM)。

  六、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标准差,率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一. 患者的一般情况

  214例垂体GH瘤患者男性119例,女性95例;年龄45.3±11.6岁(15.1-74.5岁);发病年龄37.3±11.2岁 (0.1-64.0岁);病程6.1±5.0年(0.4-40.0年)。垂体GH肿瘤大小:微腺瘤、大腺瘤和侵袭性大腺瘤分别为20例、161例和33 例。合并高血压84例(占39.3%)。治疗前后的GH值分别是37.1±51.7ng/dl和7.5±21.7ng/dl。214例患者中治愈组87例,未治愈组127例。

  二. 治疗前垂体GH瘤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见表)

  糖代谢异常患者117例(54.7%),其中空腹血糖异常(IFG)、糖耐量低减(IGT)以及糖尿病(DM)患者分别为13例(6.1%)、32例(15.0%)和72例(33.6%)。

  三. 垂体GH瘤患者治疗后GH正常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转归(见表)

  经治疗后,治愈组35例DM患者有40%(14例)转为NGT(未治愈组为18.9%,7例),两组比较p<0.01; 未治愈的63例NGT患者中治疗后11例为糖耐量异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