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替诺福韦酯(TDF)

  1.治疗NA初治患者

  欧洲19个临床中心对TDF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该研究纳入302例NA初治CHB患者[除外入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平均随访期为21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乙肝病毒(HBV) DNA水平及安全性指标(重点肾功能指标)。

  患者平均55岁,男性占74%,基线HBV DNA载量的中位数为5.9log1o copies/ml,79%为乙肝e抗原(HBeAg)阴性。

  在治疗24、48、72周肘,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66%、84%和89%;12周时的原发性无应答率为2.5%;48周时,低、中、高病毒载量患者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分别为100%、90%和65%;48周时的部分病毒学应答率为15%,病毒学突破率为2%。

  患者血肌酐从0.90mg/dl升至0.95 mg/dl。在基线和随访时,约1%的患者血磷<2.0 mg/dl。3.3%的患者因发生肾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TDF剂量减小或停药。大多数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受损表现。

  2 . 治疗NA经治耐药患者

  意大利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85例经阿德福韦酯(ADV)与拉米夫定(LAM)联合治疗48周后HBV DNA仍>10-3 copies/ml的CHB患者。患者均改为TDF(300 mg/d)治疗,其中TDF单药治疗13例,TDF联合LAM治疗72例。

  入组时,患者平均54.8岁,35例(41.2%) HBeAgD8性。之前ADV治疗的平均疗程为29.2个月。入组时HBV DNA平均为5.7 logioc叩ies/ml,95.8%的患者有耐药变异(46.5%对ADV耐药,56.3%对LAM耐药)。

  在治疗24、48和96周时,HBV DNA不可测率分别为49%、65%和83%,病毒学应答与基线HBeAg状况及ADV耐药无关。

  3.对肾功能的影响

  法国学者分析了3项全球随机研究中采用TDF治疗CHB时对肾功能的影响,426例初治患者在接受TDF治疗144周后,肾功能受影响者很少,不到1.6%的患者肌酐升高>0.5 mg/dl,无患者肾小球滤过率<50 ml/(min.173㎡) 。

  肝内cccDNA

  1.不同种类NA治疗对cccDNA水平的影响

  中国香港学者报告,在HBeAg阳性患者中,疗程为1年的强效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治疗与LAM或ADV治疗相比,在血清HBV DNA下降方面,前者较后者疗效更好。但在HBeAg阴性患者中,则无明显差别。在所有患者中,无论接受哪种药物治疗,患者肝内总HBV DNA及闭合环状DNA (cccDNA)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无显著差异。

  2.cccDNA与免疫细胞

  我国内地学者报告,8例HBeAg阳性CHB患者用ADV治疗48周,基线和治疗12周时分别进行肝活检,分析肝内HBV DNA和cccDNA,同时測定CD4+、CD8+T细胞的表达。

  结果显示,48周时,有3例患者HBeAg消失;12周时,患者肝内总HBV DNA和cccDNA分别下降1.52 log10 copies/ml和1.92 log10 copies/ml; 98%的肝内HBV DNA清除发生在抗病毒治疗早期。

  HBeAg消失患者其基线和抗病毒治疗12周的肝内HBV DNA及cccDNA均较低,这些患者的肝内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在治疗后明显增加。提示肝内CD8+T细胞和NK细胞数量增加与抗病毒治疗早期cccDNA水平较低有关,这可促进抗病毒免疫的曲乏复和HBeAg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