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与交流] 脑肿瘤是怎样分类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颅内肿瘤分型:
原发性—起源于颅内各种组织的肿瘤

继发性—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颅内

颅内肿瘤占全身肿瘤:成人: 1.8%、儿童: 70%

二、颅内肿瘤(原发性)病因
颅内肿瘤和周身其他部位肿瘤一样尚未发现确切的病因, 但是根据某些肿瘤的发病的特点、病理和基础研究,存在几种假说。

1 遗传学说:
视网膜母细胞瘤—染色体13一对长臂缺失其一,或14带缺失,半数以上传给子代。又如-血管网织细胞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很高

2 病毒学说:
实验表明,包括RNA、DNA 病毒如接种于动物脑内,可诱发脑瘤。

猴空泡病毒(SV40)—— 脉络丛肿瘤、室管膜瘤。肉瘤病毒(RSV)—— 髓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可诱发人类脑瘤的病毒。

3 理化学说
物理因素:放射线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可诱发
胶质瘤
化学因素:多环芳香化合物和硝酸化合物 甲基胆蒽、二甲蒽、亚硝基**、甲基亚硝脲等可诱发胶质瘤、脑膜瘤、肉瘤

4 胚胎残余学说
某些肿瘤明显发生于残留于脑内的胚胎残余组织,如:颅咽管瘤—颅咽管上皮组织,皮样囊肿—外、中胚层异位组织,表皮样囊肿—外胚层异位组织,
畸胎瘤
—三胚层,脊索瘤 —残留的脊索组织。这些组织具有增殖分化的潜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为肿瘤。

三、颅内肿瘤的分类
Bailey和Cushing 基于Cohnheim(1887)关于胚胎残留细胞形态成肿瘤的假说,于1926年首次对神经系统肿瘤进行分类,反应肿瘤组织的来源及恶性程度Kernohan I—IV级分类法,将神经上皮性肿瘤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I—IV级
四、颅内肿瘤流行病学
颅内肿瘤相对发生率:颅内肿瘤相对发生率,各国统计资料不同,以我国为例。原发性颅内肿瘤(Primary intracranial tumor) 发病率 7.8--12.5/10万, 平均 10/10万。脑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发病率 2.1--11.1/10万。

颅内肿瘤的年龄分布:不同病理类型的颅内肿瘤,在其发病年龄上有其明显特点。

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水肿、呈缓慢进行性加重,其病程根据病理性质,生长部位和患者年龄而有所不同。局灶症状:即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为肿瘤对周围组织压迫或破坏所致。取决于肿瘤生长部位。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的诊断至少包含三个内容: A 颅内有无肿瘤B 肿瘤病理性质C 肿瘤生长部位

1 临床诊断:病史和体征:典型病例,可明确诊断。

2 影象学诊断:CT、MRI、了解肿瘤部位及相关结构改变、 DSA 了解肿瘤血供和相关血管改变、 PET 了解肿瘤代谢。

3鉴别诊断:脑脓肿、性硬膜下血肿、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脑包虫病、脑结核瘤、脑出血、脑梗塞、 良性颅内压增高

六、颅内肿瘤的治疗
1 降低颅内压:高渗性脱水剂、上腺皮质激素

2 手术切除

3 放射治疗:适用于胶质瘤,垂体瘤,生殖细胞瘤等

4 化学治疗:适用于生殖细胞瘤和一些类型胶质瘤

5 GAMMA刀治疗

6 免疫治疗

7 后装机内照射
七、主要颅内肿瘤
1.胶质瘤
胶质瘤是指神经外胚叶组织发生的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发病年龄:20--50岁 高峰 30--40岁、女比例: 1.85 :1。

(1)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边界。发病部位: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多见于小脑。 间变性(恶性)者,肿瘤生长活跃,可侵犯多个脑叶,甚至越过中线侵犯对侧。临床表现:发病缓慢,间变性者因肿瘤卒中可急性起病。颅高压症状,局灶症状 。

(2)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发病率仅次于星形细胞瘤,好发年龄40--50岁,属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 临床表现、CT、MRI 治疗:综合治疗:手术为主,放疗:可明显延长寿命,化疗:疗效尚有争论 预后:根据肿瘤部位有所不同:星形细胞瘤:平均复发时间2.5年,平均生存期3年左右。胶质母细胞瘤:平均复发时间8个月,平均生存期1年。

(3)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高度恶性肿瘤之一,可沿蛛网膜下腔播散转移,好发部位:小脑蚓部,年龄:10岁以前。临床表现:颅压高症状,小脑症状,共济失调,平衡障碍。治疗:手术为主,放疗:全脑和脊髓轴,化疗:一部分病人效果很好。预后:5年生存率在30%以上,最好可达80%

2.脑膜瘤
(Meningioma )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良性肿瘤,一般呈球形生长。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位于颅内肿瘤第二位。好发部位:与蛛网膜内皮细胞分布相平行,依次为失状窦旁、大脑凸面、 蝶骨嵴、鞍结节。好发年龄:45岁左右。临床表现:局灶症状颅压高症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手术

3.垂体腺瘤
(Pituitary adenoma)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生长在鞍内,亦可突破鞍膈向上发展,压迫视神经、下丘脑,向两侧可侵犯海绵窦、颞叶。分类:以往根据肿瘤细胞HE染色分为嗜酸性、 嗜碱性、 嫌色性、随着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 根据肿瘤细胞内分泌活性分为:泌乳素(PRL)细胞腺瘤、生长激素(GH)细胞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无功能腺瘤等等。临床表现: 1.神经功能障碍(1)头痛:多见于无功能腺瘤,肿瘤侵及鞍膈、颅底血管等痛觉敏感组织引起。(2)视神经症状:肿瘤突破鞍膈可造成对视神经、视交叉压迫。视**萎缩、视力减退、 双颞侧偏盲2. 内分泌功能紊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