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刀] [实用]正本清源,我院卢院长对疑难杂症中,循环系统的疑难杂症的解释与针刀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以下内容附八大疑难杂症的病因解释,并有实用针刀操作治疗的方法。这都是我们卢院长二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广大针刀爱好者,你们有福啦。。。


第一章 循环系统的疑难杂症
第一节 高血压李学江等曾对3078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统计学调查,发现有颈椎病者112例,颈椎病患者率为36.46%.表明高血压合并颈椎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本人在25年的针刀医学实践中,认为高血压合并颈椎病的发生率高于60%。为什么呢?因 为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掌握会出现较明显的误差。
例如:以影像学为主来诊断,就会造成大量的软组织性颈椎病的漏诊。
事实上有许多颈椎病是没有影像学异常的,因为只是颈部的软组织异常,目前影像学是很难显示异常改变的,或者尽管软组织有影像学异常,但是常常被忽视。
另外,针刀医学的影像学与传统影像学有明显的区别。例如,针刀医学强调:旋转、仰旋、俯旋、侧位移等改变,而传统影像学往往偏重生理曲度,骨质增生,椎间孔的改变。如果按针刀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标准,以及软组织学上(如条索状、块状、压痛等)的体验结果,那么,颈椎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提高。
众多临床和科研报告表明,高血压与颈椎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颈椎病可以引起高血压、或低血压。高血压或低血压可以引起颈椎病。
潘之清教授于1975年在国内率先总结了“200例颈椎病引致血压异常”的临床研究报告,指出颈椎病是引起高血压的根本原因。
一、 病理剖析
<一>、1、对家兔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电**椎旁交感神经节后,血压稍微升高,电**椎前交感神经后,血压有较明显的升高。 椎前交感神经节被椎前筋膜包绕,此筋膜又和项筋膜连接。因此,项筋膜的病变往往会引起椎前筋膜的病变。
2、物理**椎旁交感神经节后,血压稍有下降;**椎前交感神经节后,血压有较明显的升高。
3、电**及物理**椎动脉后,血压均有轻微的下降。
从以上家兔的动物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家兔的血压异常与颈椎交感神经节及椎动脉有显著的相关性。
<二>、当然,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是十分复杂的,在有关专著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本人不作赘述。本文仅就颈椎的解剖及功能改变对血压的影响作一介绍。
1、 C4所受正应力,剪力及扭曲力最大。解剖学告诉我们,C4、C5解剖结构薄弱,椎体较小,棘突较小,椎板较小,又是处于颈前突的最前沿,所以所受的剪切力及扭曲力最大。
当颈前倾或后仰时,冲击力明显集中在C4颈椎,此时C4前缘及C4钩椎关节压应变力最大。 从而造成生理曲线改变,使颈部的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受到牵拉、**或压迫,尤其是颈前交感神经节受到压迫、牵拉及无菌性炎症**后,导致血压升高。
2、 椎动脉受**或压迫时发生痉挛,致灌注量下降,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痉挛,影响延髓的血供,从而反射性地升高血压以保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同时,颅内血管感受器受**而使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高,引起血压异常。
3、 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受**后,使其节后神经纤维兴奋性增高,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4、 横突周围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颈动脉窦,开始是血压下降。但长期**颈动脉窦后,可使其反射失去灵敏度,从而失去对高血压的感受的灵敏性,以及降低血压的调节作用。久之反而出现血压升高。
5、 颈椎病造成椎动脉供血减少,日久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絮乱,失去了对皮质下血管调节中枢的支持调节作用,使血管调节中枢形成固定兴奋灶,并以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二、 针刀治疗
笔者十余年来用针刀治疗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关节突关节囊:对颈椎病的移位的恢复至关重要。
2、 棘间韧带:恢复颈椎的移位,减轻对钩椎关节(颈椎承重的部位,一为椎间盘,二为钩椎关节,钩椎关节是随着承重的时间积累而逐渐发育形成的。婴儿期并无钩椎关节)的拉应力。
3、 横突后结节:消除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因素,如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等,从而消除对交感神经的**。
4、 寰枕筋膜: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及牵扯。
5、 寰枕关节囊、寰枢后关节囊:纠正寰枢、寰枕之间的移位,改善椎动脉供血。
6、 斜角肌:主要是纠正钩椎关节移位。
7、 C3、4、5棘突:纠正颈椎生理曲度。
8、 凡是能引起颈椎病变的所有的肌肉、韧带的病变:如斜方肌、项韧带、夹肌、椎枕肌等。
三、疗效
笔者十余年来治疗了约2千多例高血压,针刀治疗有效率90%,约30%的高血压病人得到了根治;约60%的高血压病人、用降压药无效,或降压效果不理想的病人,经针刀治疗后效果显著。
第二节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常见病,高发病,同时更是疑难杂症。
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本文只阐述脊椎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
颈交感神经的颈上、颈中、颈下三个神经节,分别发出心上、心中、心下神经,并构成心丛,其发出的分支即心脏支,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从而对心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病理剖析
(一)、交感神经受**
颈椎移位,软组织粘连,瘢痕,挛缩,堵塞,以及无菌性炎症等,可**、牵扯、挤压颈上-中-下交感神经,使其心脏支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二)、支配横隔及心包的C4神经根受到**,从而产生心律失常。
胸交感神经干行走于胸椎两侧,其中上5个胸交感干神经节后神经纤维分布至心深丛,称之为胸心神经。所以,T1—T5病变可通过胸心神经作用心脏,从而产生心律失常。
(三)、肋间神经节受到**,可通过灰、白色交通支反射性地**交感神经,引起心律失常。
(四)、颈部肌肉,筋膜强烈的痉挛,疼痛持久地传入大脑,可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大脑对心脏的调节失调,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就像人突然受吓时,心脏狂跳一样,至于具体的神经传导径路,目前不甚了解,需进一步研究。
二、针刀治疗
1、针刀治疗部位:C2、3、4、5、6、7; T1、2、3、4、5关节突关节囊,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
2、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所诊断及发现的颈、胸部分的任何软组织病变,经综合分析后作出病因诊断。并对病因进行针刀治疗。
三、疗效
笔者十多年来治疗了五千多例心律失常的病人,有效率约70%,显效率约40%,治愈率约30%
第二章 其他疑难杂症的针刀治疗简述以上比较具体地阐述了二种心血管病的病因、病理、针刀治疗及疗效。以上二种心血管病的病因、病理,同时也是其他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所以,以下就简略病因、病理的阐述,只注意针刀的实用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
支配胰、胆、肝的交感神经节至纤维发自T4—10侧角,支配胰腺的交感神经主要由第7—8胸神经支配。
治疗:T4-8.
胰俞:T8旁开1.5寸。
二、性功能障碍
1、**内的小动脉同时受盆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及腹下神经(交感神经)由骶2、3、4发出,八髎穴所支配,盆内脏神经兴奋,血管扩张,引起勃起,腹下神经兴奋,则血管收缩,**变软。
2、脊髓的勃起中枢在骶髓1—3阶段,并受大脑皮质的抑制。由于各种颈椎的病变,**、压迫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反射性地使大脑皮质中枢受到抑制,
从而导致性功能障碍,所以,性功能障碍在治疗骶2—骶4的同时,还需要治疗颈椎病。
三、排尿异常
排尿异常一般包括:遗尿、多尿、尿频、尿失禁等。
排尿的反射中枢位于骶段脊髓,但受高级中枢控制。
针刀治疗骶2—骶4,C3—C5等。
四、不孕症
脊柱失稳引起高级神经中枢垂体功能紊乱,使雌激素分泌失调,排卵功能障碍。同时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继而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使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的功能失调。
治疗:L1、2、3、4、5,骶八髎穴。
五、失眠
各种原因的颈椎病因交感神经的反射及椎动脉的供血不足,均可引起网状结构系统发生变化而产生失眠。
颈胸交界处关节错位,损伤星状结节,引起多梦易醒,中段胸椎错位使交感神经受**,也可出现多梦易醒,往往伴有胃部不适。
针刀治疗:C1、2、3、4、5、6、7关节突;
T1、2、3、4、5、6、7、8关节突、棘突。
六、震颤麻痹
外伤、劳损、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下段颈椎及颈胸交界处错位后,压迫或**星状神经节,引起脑白球缺血,可能引起震颤。颈椎错位后也可导致运动神经根受损,亦可出现震颤。
针刀治疗C1—3寰枕筋膜、椎枕肌等。
七、老年性痴呆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精神症状与大脑病变的严重程度往往不一致。精神正常的老年人可出现与老年性痴呆同样的脑组织改变。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脑代偿功能的原因。
上位颈椎(C1—C3)错位使大脑缺血,**颈部交感神经,使椎动脉收缩,造成痴呆。
治疗:C1—C3,经针刀治疗,纠正上段颈椎错位,效果明显。
颈椎和大脑的血供关系密切,而大脑血供长期不足,必会造成大脑皮质功能障碍。因为大脑是全身的最高指挥部,控制着全身的生理活动,所以,全身许多疾病都要特别注重颈椎疾病的治疗,以便达到改善大脑皮质功能的作用,最终达到使大脑皮质功能很好地发挥控制全身生理功能的作用。
八、头痛头昏:
我以前当内科医生时,常说:病人头痛,医生头痛;病人头昏,就是美尼尔氏综合症,只能用止痛片、活血药治疗,然而效果甚微。
在我们从事针刀医学二十七年来,所遇头昏头痛的病人,绝大部分是颈椎病引起的。
1、头昏往往是上位颈椎(C1—C3)的病变所造成,以及头夹肌、颈夹肌,中、上斜方肌、项韧带、寰枕筋膜、椎枕肌等引起。
以上病变,大部分可以做到根本治疗。
2、头痛往往是第三颈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在枕腱弓等处的卡压所引起。
针刀治疗:枕外隆突旁开0.5cm—1cm(第三颈神经,即第三颈神经后支)
注:播图:奈特人体解剖图谱——背部与脊髓169页。
枕外隆突旁开约2cm为枕大神经(第二神经后支)
枕外隆突旁开约4cm为枕小神经(颈丛第2、3颈神经后支)
乳突下缘中线为耳大神经(颈丛第2、3颈神经后支)。
有些还需治疗头半棘肌、上斜方肌、头夹肌、头最长肌等。
3、以前认为偏头痛、丛状性头痛、组织胺性头痛,临床中治疗效果不佳,极易复发,难以根治。
针刀医学认为其病因、病理是:颅卤门处的神经血管束受卡压、牵扯、无菌性炎症**等,从而引起此类型头痛。
引起头痛的往往是4块颅骨相交处的碟卤区。
卤区神经血管束受卡压的原因
(1)分娩时受到产道挤压;
(2)受到母亲“睡平头”的不良影响;
(3)这类病人往往由于卤区的点状缝较正常人小,一般情况下,从此穿过的神经血管不受影响;但当局部软组织受风寒、或疲劳等因素,导致卤区软组织的粘连、瘢痕、填塞、无菌性炎症等,使神经血管束受卡压;血管受卡压时间较长,使局部缺血,导致代谢产物堆聚,致病物质分泌K﹢—Na﹢泵功能障碍,K﹢不能泵入到细胞内(K﹢是很强的致病物质)。
针刀治疗:在碟卤等卤区仔细触摸,寻到酸胀痛等***点,在此进行切开、通透剥离等。经1—3此针刀治疗,90%以上的这类头痛病人能得到根本性治疗。
我们把这种头痛叫做:卤门血管神经卡压性头痛!
2#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3-11-22 22:59 | 只看该作者
卢院长对疑难杂症中,循环系统的疑难杂症的解释与针刀治疗。,,,,以脊柱相关疾病为基础,,,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13-11-23 10: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很好的资料,很有指导意义,做针刀的朋友应该好好看看,一定有受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5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