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35|回复: 1

[麻醉] 关于术后镇痛疗法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术后镇痛疗法的选择   
   
  黄宇光   
  2004.12.29  7版  医生***·探求  周环   
     
  麻醉与镇痛是不同的概念,病人在手术中往往接受了满意的麻醉,
但术后并未得到充分镇痛,因此术后早期可能会成为病人痛苦艰难的
时期。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是,当病人出现疼痛时由护士按处方肌肉
注射适量镇痛药物,但这种方法难以使疼痛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其缺
点在于:(1)不灵活:因为病人对镇痛药物需要量存在个体差异,
例如,肌肉注射**或哌替啶后,不同病人的血浆浓度可相差3~5倍
之多,药物峰作用时间从4min~108min不等,差异很大。每隔4小时
间断注射药物后,在同一病人体内,血药浓度波动很大,真正达到最
低有效镇痛药浓度的时段仅占35%,效果不确切;(2)依赖性:必
须依赖医护人员的处方和给药;(3)不及时:必须等待护士按处方
准备药物,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尚需要一定时间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并扩散到中枢作用位点,才能产生镇痛作用。
  现代术后镇痛新方法则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其中,病人自控
镇痛(patient-controlled**gesia,PCA)是一种新的镇痛给药
方法,它是在安全用药的前提下,允许病人根据疼痛的切身感受自行
给药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病人自控镇痛可分别进行静脉、硬膜外、
皮下或神经鞘内给药镇痛,有效满足了疼痛病人治疗个体化的需求。
国外在临床普及PCA术后镇痛已有15~20年,国内倡导普及PCA术后镇
痛也有10个年头,如今,PCA已经成为国内外治疗术后病人疼痛的主
要方法之一。
  不少人对于术后镇痛心存疑虑,包括镇痛过程中药物对呼吸、胃
肠道的副作用等。多年来大样本资料表明,与间断肌肉注射药物镇痛
比较,由于静脉PCA药物浓度波动小,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皮肤瘙
痒、镇静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并未增加,使病人更加满意。同时,促
进病人机能康复。硬膜外镇痛时局麻药可有效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使迷走神经相对兴奋,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促进功能恢复。硬膜外
镇痛选用适当浓度的局麻药可在阻断感觉神经镇痛的同时,不影响运
动神经功能,实现“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Walkingepidurals),
从而促使病人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1994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率先倡导规范化术后镇痛治疗,采
用病人自控镇痛(PCA)术后疼痛治疗。十年来PCA已成为术后镇痛最
常用最普及的方式,得到了外科医生、护士和病人的肯定和欢迎,其
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证实。疼痛治疗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除了采用
标准化治疗方案,应根据不同的镇痛方式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必要
时调整治疗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术后镇痛疗效,防止相关副作用,目前国内许多医
院逐步建立和普及了规范化的急性疼痛服务机构(AcutePainService,
APS)。APS作为围术期疼痛治疗的专门机构,目前在欧美国家的大多
数医院均有设置,由麻醉医生、专业疼痛护士以及药剂师、心理医师
等组成。我院麻醉科的急性疼痛服务(APS)是由麻醉科医生和疼痛
护士组成,并与相关科室保持联系和协作,对术后镇痛的病人进行日
间查房和专业化管理,配备24小时热线寻呼。实践证明,专业化管理
对于改善治疗质量、普及和提高医疗满意度,是非常有益、不可或缺
的,目的在于,(1)促进围术期疼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减少副反应。与疼痛治疗有关的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神经系统损害、
过度镇静、循环受抑、恶心呕吐、肠道功能障碍、皮肤瘙痒和尿潴留
等。(3)维持病人的功能状态,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4)改善
围术期急性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2004年10月11日是第一个全球镇痛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疼痛治
疗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议题,并且设计了“镇痛治疗阶梯”。疼痛治
疗不仅以缓解疼痛为目的,还应成为健康关怀的一部分。作为生命体
征重要指标的疼痛,其临床评价和治疗的重要性应与休克心律失常
呼吸困难以及高热等治疗相提并论。手术后疼痛十分常见,就目前的
医疗水平而言,围术期急性疼痛绝大多数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其中,
对疼痛治疗认识的提高、与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是改善手术病人生活
质量的前提。                          北京协和医院黄宇光

  作者简介
  黄宇光,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麻醉科副
主任。《临床麻醉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麻醉学杂志》等十余本
专业杂志编委,《AnesthesiaandAnal-gesia》中文版杂志学术协调
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疼痛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卫生
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库成员。先后获卫计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和保罗杨森
药学研究二等奖。

                                     from:《健康报》
发表于 2005-3-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