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24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医案] 跟师江尔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跟师江尔逊  




豁痰丸治痰热雍肺,须重用鲜竹沥300毫升。
风寒咳嗽用金沸草散。白芍。此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旋复花汤,又在《和剂局方》金沸草散的基础上添加杏仁、茯苓、五味子。不知江老临床用的是哪一个金沸草散?[老师]江老使用金沸草散,并不拘守某一方,而是综合取舍三方,以及随证合用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和桔梗汤(桔梗、甘草)。而学问之道,贵与年俱进。江老使用本方几十年,积累了――整套行之有效的加减方法,有的加减方法还方中寓方,大大地拓宽了本方的适用范围。如乍寒乍热,加柴胡、黄芩(小柴胡汤意);高热气喘,加麻黄、生石膏(麻杏石甘汤意);发热咽痛,加银花、连翘、射干(银翘散意);痰多稠粘,加浙贝母、瓜蒌仁(贝母瓜蒌散意);哮喘痰鸣,加苏子、葶苈子(葶苈大枣泻肺汤意);发热恶风、自汗,加桂枝、厚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意);久咳不止,加紫菀、百部、枇杷叶(止嗽散意);体虚易感冒,加黄芪、白术、防风(五屏风散意);脾虚食少或便溏,加党参、白术(六君子汤意);痰涎清稀,头眩,心下满,加桂枝、白术(苓桂术甘汤意)。
下肢瘫痪,为风痱,脾病升降失调。用续命汤。
气虚型慢性咽炎:气阴充盈而源源上达咽嗌。一方:六和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5g,麦冬15g,茯苓12g,生炙甘草各5g,生扁豆15g,生山药20g,百合30g,黄芪20g,桔梗10g,木蝴蝶10g.6剂。二方:张锡纯经验方。药用:桑叶6g,薄荷6g,滑石30g,生甘草6g,蝉衣6g,胖大海3枚,麦冬15g.6剂。用开水浸泡,代茶随意饮之。二诊:咽部干涩及种种不适之感有所减轻,纳开,口已不干,大便通畅。改用六和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太子参50g,白术30g,茯苓30g,生炙甘草各15g,生扁豆30g,生山药50g,百合100g,黄芪60g,桔梗15g,木蝴蝶30g,石斛50g,莲米50g(去心),露蜂房20g,郁金30g,合欢花30g,浙贝母50g.诸药用微火烘脆,轧细,炼蜜为丸,每丸约重10g,每服1丸,日3次,连服1个月。效果:服完1粒,咽干涩、微痛、灼热、异物感等显著减轻,有时毫无不适之感。患者照方炮制又服1粒,诸症消失,声爽。望之,咽粘膜红润,咽后壁光滑,无淋巴滤泡增生。尔后2年间曾患感冒3次,均未明显诱发咽炎。平时咽部偶有不适,辄服六味汤。虚火型用三才封髓丹加味。
麻黄通络活血之高效;且益信该书"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之说不诬。我临床体验,麻黄煮沸40分钟以上,即使用至100g,亦不会发汗,何来大汗亡阳之虑?值得重视者,大剂量麻黄经久煮之后,其发汗解表之功几乎荡然无存,而通络活血之力却分毫无损。今人使用麻黄,多取其发汗解表之功,而忽视其通络活血之力。其实麻黄通络活血之卓效,《神农本草经》上就有记载,该书谓麻黄"破症坚积聚"。
慢性鼻炎:处方: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干金苇茎汤加广木香、辛夷花。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5g,升麻6g,柴胡6g,陈皮10g,广木香30g,防风10g,辛夷花10g(烘脆轧细吞服),桃仁10g,冬瓜仁30g,苡仁30g,苇茎30g,大枣12g,生姜6g.连服20剂,感冒照服不误。三诊(1986年3月12日):上方服6剂后鼻腔渐渐通畅,服完20剂后则完全通畅,嗅觉较为灵敏。服药期间正值隆冬,竟未罹感冒。广木香轻用行气,重用补气。
江尔逊治眩晕:肾亏虚,风火痰上扰。试投“柴陈泽泻汤”加味:柴胡10g,黄芩6g,法夏10g,党参15g,茯苓12g,陈皮10g,甘草3g,白术10g,泽泻30g,钩藤12g(后下),菊花10g,天麻10g(轧细吞服),生姜10g,白芍12g,生牡蛎30g.效果:服3剂,头昏目眩、眼球胀痛、干呕、心烦明显减轻;守服25剂,诸症基本消失。曾随访2年,惟诉情怀不畅时感觉头昏,或轻微眩晕,而照服本方二三剂,便可息止。柴葛解肌汤就与这种法度十分符合,所以退小儿感冒高热十分迅速而平稳,经得起重复。用柴葛解肌汤加味:柴胡25g,葛根30g,白芷10g,羌活10g,桔梗10g,生甘草5g,白芍10g,黄芩6g,生石膏50g,连翘10g,钩藤10g,地龙6g.1剂。煎服法:用水500ml,先煎生石膏半小时,纳余药,文火煎10分钟;再纳钩藤,煎3分钟。滤取药液约300ml,每次服60ml,半小时服1次。诊毕,已是下午3时。效果:服药4次后,全身开始微微汗出,高热渐退;至下午4时服完全部药液后,曾大便1次,质软;至11时热已退尽,体温36.8℃。当夜安睡未醒,次晨体温正常。乃改予竹叶石膏汤2剂以善后。从此未再发热,嘱其注意饮食调理,身体逐渐康复。方的剂量、加味和煎服法。[老师]方中羌活、石膏、柴胡、葛根4味药必须用。羌活用3~10g,生石膏重用30g以上,两者比例为1:5~1:10,柴胡不少于25g,葛根不少于30g,其余药物用常规剂量。本方加味:咽痛明显加射干6g,白马勃10g;挟暑加香薷10g,滑石15g;挟食加炒莱菔子10g;挟惊加钩藤、地龙各10g.本例虽未挟惊,但高热7天,竟达40.5℃,为防惊厥,故也加用。煎法:生石膏先煎半小时,余药用武火急煎10分钟,只取火煎。服法:小儿苦于服药,如按常规口服3次;每次摄入量不足,间隔时间太长,退热必迟。我初用本方时,也曾走过这种弯路。后来改用少量频服法,小儿容易接受,摄入总量充足,药力也时时相继。据观察多例,一般在服第一次药后约2小时开始微微汗出,高热渐渐消退。服1~2剂,待体温恢复正常后,转用竹叶石膏汤益气生津,续清余热以善后。[学生乙]我再提个问题;大便3日未解,是不也可以考虑用泻下药?[老师]大便3日未解,但并无腹胀或腹痛而拒按等腑实症征,怎么能用泻下药呢?
秀英之慢性胆囊炎:,升清降浊。我常用简裕光老中医“柴胆牡蛎汤”合张锡纯“培脾舒肝汤”取效。药用:柴胡10g,生牡蛎30g,胆草3―6g,白术10g,黄芪10g,陈皮10g,厚朴6g,生麦芽10g,炒谷芽10g,鸡内金6g,白芍12g,生姜6g,生甘草5g.方中柴胡,生麦芽疏肝达郁;胆草,生牡蛎,白芍清敛胆火;黄芪,白术,甘草健脾升清;陈皮,厚朴,炒谷芽,生姜和胃降浊。加减法:口苦甚者,胆草加至10g;胸膈满闷甚者,去白术、白芍,加薤白10g;大便长期偏稀者,加黄连3g,山药15g,仙鹤草30g;肩背板滞掣痛者,加姜黄10g.如1972年曾治某女,32岁,患慢性胆囊炎8年(无结石),经常纳呆,口苦,右胁隐痛,肩背酸痛,胃脘满闷,大便微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我先用柴胆牡蛎汤合三仁汤加藿香、佩兰、桔梗、仙鹤草,连服10剂,口苦消失;右胁隐痛、胃脘满闷减轻,大便成形。继用柴胆牡蛎汤合培脾舒肝汤16剂,诸症基本消失。尔后偶有复发,辄以本方化裁,连服3―4剂,便可安然。近年来转向试用经方,如本案之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疗效亦较满意。本例病症考虑为肝郁胆热,脾虚胃寒,夹气滞湿阻。治宜疏肝清胆,健脾温胃,行气化湿。予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柴胡15g,黄芩6g,法夏10g,党参12g,甘草3g,生姜5g,桂枝10g,白芍12g,干姜5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姜黄10g.2剂。嘱其戒除忧思恼怒,勿食油腻、生冷食物;并告曰:以西医辨病论之,其病灶可能在胆囊,建议做胆囊造影以确诊。二诊:服药后右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膜胀、纳差等症稍有减轻。旋即做胆囊造影。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息肉。因叹服诊断正确,治疗信心陡增。续上方加乌梅20g,威灵仙10g,僵蚕6g,地龙6g(后2味烘熟轧细吞服)。三诊:服药6剂,右胁隐痛、胃腔满闷、小腹膑胀基本消失,肩背酸痛显著减轻,纳开,大便成形,舌象正常,脉弦缓。上方去桂枝、干姜、生牡蛎、天花粉,加黄芪30g,陈皮10g.效果:服三诊方45剂,一切症状消失,面色较红润,若无病之象。随访1年未复发。思辩解惑[学生甲]本例患者到底痊愈没有?我指的是胆囊的炎症、息肉均消失,胆囊形态恢复正常。[老师]从西医角度说不知道。因患者不愿复查,我们不能勉为其难。不过,患者――切临床症征消失,面色较红润,若无病之象,且随访1年未复发,从中医角度看,似可算“临床治愈”吧?[学生丙]依老师辨证的思路,其治法应为从整体上调理肝胆脾胃。但选用的却是《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前者为太阳、少阳表里双解之轻剂,后者则为和解少阳、温化寒饮之方,似乎均与脾胃无明显关涉,不意竟获良效,是何道理?[老师]说柴胡桂枝汤是“太阳、少阳表里双解之轻剂”,源于《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苦泥于条文,而拘守机械的“方证对应”,则浅之乎视柴胡桂枝汤矣。大家知道,本方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之合方。若以六经辨证及治法观之,小柴胡汤可以从少阳之枢,运太阳之气,而领邪夕卜出,故可通治“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与正气相搏”的诸般病证;而以脏腑辨证及治法观之,则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疏肝清胆,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健脾和胃,实为从整体上调理肝胆脾胃之妙方。1718再说桂枝汤,前贤有“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之美誉。我认为所谓“化气”,就是化生水谷之精气,亦即恢复或重建中焦脾胃的功能,俾其源源不绝地化生气血,以灌注、洒陈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其与脾胃之关涉,可谓大矣。
喉源性咳嗽:试投喉科六味汤加味:荆芥、防风、桔梗、生甘草、薄荷叶、僵蚕、白马勃、射干、蝉衣各6g,木蝴蝶15g,鲜梨皮50g,3剂。煎服法:冷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连煮2次,约得药液100ml,混匀代茶频饮。二诊:祛风润燥,养阴生津:荆芥、桔梗、生甘草、僵蚕、蝉衣、丹皮、川贝粉(吞服)各6g,生地、天冬、麦冬、白芍、木蝴蝶各15g,柿饼30g,鲜梨皮50g.效果:服3剂,咽喉干燥、发痒、呛咳均显著减轻;服至10剂基本消失,惟晨起干咳几声,或咳出少许粘痰。改予六和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后。
“傅青主女科,有治老妇血崩方,试之甚效。其方用生黄芪1两,当归1两(酒洗),桑叶30,生地30,三七末3钱(药汁送服),水煎服,2剂血止,4剂不再发。试之气血两虚型血崩极效。
固冲汤治疗漏下重症:白术(炒)30克生黄耆18克龙牡24克萸肉24克生杭芍12克海螵蛸12克茜草9克杜仲10川断10
久泻不仅伤阳,亦伤阴。张锡纯滋阴清燥汤剂量调整为:山药30~60g、白芍30g、滑石30g、甘草9~15g,更能取得速效。定经汤治疗精神性阳痿:减:菟丝子30g(酒炒),白芍30g(酒炒),当归30g(酒洗),熟地15g,广巴戟15g,茯苓10g,柴胡10g,白蒺藜10g,枳壳10g,生甘草5g,蜈蚣1条(长8cm左右,不去头足,烘脆轧细吞服)。疏方毕,又为之详析其病因病理及制方依据,许其可治;并着意嘱托其妻积极配合治疗,勿因见效慢而责备对方。
小儿盗汗用滋生汤加生汤加味:生山药30g,玄参15g,白术10g,生鸡内金6g,大力子6g(炒89捣),白芍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丹皮10g,地骨皮10g.6剂。二诊(9月27日):服药2剂,夜热盗汗明显减轻,服完6剂遂止。纳转佳,口不干,大便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处方:生山药900g,生鸡内金30g,共轧为极细末,每晨用30g,煮粥,调以白蔗糖令适口,连服1个月。半年后随访,夜热盗汗一直未复发,面容、黑睛转正常。剂无妨”。不久来告曰,“果然服2剂盗汗即止”!如服数剂后盗汗减少而未全止,可加仙鹤草30g;如盗汗兼自汗,可加黄芪15―30g.[学生乙]患儿盗汗已痊愈,还用生山药、生鸡内金做药膳连服1个月,是否有此必要?[老师]很有必要。因为盗汗虽初愈,但患儿脾阴不足的病根仍然存在,所以必须继续滋养脾阴,充实其生化之源,才能防止复发。五,治疗虚寒泄泻证。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胃失去命门火的温煦,则水谷腐熟运化失常,水谷下趋而为泄泻,病虽表现在胃肠而实由命火不足,关门不固所致。证见大便稀溏,夹有未尽消化之食物,经曰“下利清谷”,便次增多,脐腹胀痛,喜暖畏寒,肠鸣,食用生冷油腻,泻即加重,脉多沉缓细弱,舌淡苔白或腻。若用寒凉药则病情加重,选用理中丸、四神丸等可见效,但不甚巩固。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伤寒论》277条)。本证太阴脾虚寒湿已涉及少阴肾,治宜温补命火,调补脾胃,以“四逆辈”作为选择方剂,可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一类方剂治疗。
其七,治疗寒湿痹痛证。临床诸凡肢体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凉,或局部发热而同时恶风,屈伸不利,缠绵难愈,无明显里热现象者,多属寒湿痹证。均可应用附子治疗。如《伤寒论》中附子汤用附子配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者;桂枝附子汤用附子配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治疗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甘草附子汤用附子配桂枝、白术等,治疗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恶风,身微肿证。临证可根据病情随证加减,寒湿较盛,疼痛明显者,可加用川乌、草乌、细辛等温阳散寒,胜湿止痛,通利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用秦艽、防己、苍术等。应用附子、乌头辛温大热有毒之品,要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至有效的耐受剂量为妥。用。注意附子有毒,内服不慎可引起中毒。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包括内服剂量过大、炮制方法不当、煎煮时间过短以及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附子主要成分多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毒性较大,但此类物质性质很不稳定,遇水、加热容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原碱类生物碱,进而分解为毒性更小的乌头原碱类生物碱;***属于双酯性的二萜生物碱,经炮制后,生成乌头原碱(原碱酯型),毒性约为***的1/4000~1/2000。因此可以看出,中药炮制和加热、久煎对附子减毒的重要性。临床应用附子,一般剂量在20~30g左右,要文火先煎2h以上,以不麻口为度。附子中毒反应表现为四大特点:麻、颤、乱、竭。麻:是麻木,附子中毒后先见口、舌、唇麻,流涎,出汗,呼吸先快后慢直至麻痹,继而面麻,最后是全身肢体皆麻,而痛觉减轻或消失。颤:是颤抖,出现唇、舌、肢体颤动,引起语言断续,含糊不清,肢体无力,不能持物、行走,重者不能起床,四肢发硬,肌肉强直,手足抽搐或牙关紧闭。乱:指症情逆乱,病人头痛,头晕,耳鸣,复视或视物模糊,心乱胸闷,烦躁不安,语言及神志不清,瞳孔开始缩小,后期散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检查时可见病人血压及体温下降,心电图表现为一过性心律减慢,而后出现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动过速,乃至心室颤动。竭:是指衰竭,病人可见严重的心律失常所致的四肢逆冷,陷入休克状态,心房纤颤,剧烈咳嗽甚则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发绀等急性症状,甚至引起突然死亡,其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的心律失常与呼吸肌麻痹(呼吸循环衰竭)。检查有血压降低,心律不齐,心音微弱,腱反射迟钝,瞳孔散大或缩小,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享竭。附子的慢性中毒多表现为下肢麻痹、小便不利、大小便失禁、视物不清等症,多由久服附子所引起。附子的减毒增效可以从药物的配伍上考虑,张仲景在使用附子、乌头时,常配伍甘草、生姜、大枣、白蜜等药物,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毒性;临床中尽量使用炮制品,而少用生品,炮制后的附片毒性已经很小了;注意把握剂量,若辨证确实需要使用大剂量时,最好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自觉舌麻为止:掌握好先煎煮2h以上的煎煮方法;或采用间断服药法,即每周一开始连服5剂,停服两天,再服;并采用饭后服,使药物缓慢吸收,以防毒性成分迅速吸收而中毒。总之,附子诸方的应用,在于“剑胆琴心”。然而,笔者近30年来治疗过的一些头痔伴恶心、呕吐清水或稀涎的患者,并非都具备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全身症候和舌脉;更有一些患者出现热象,头痛部位也不在巅顶。由于遍用诸方乏效,便试换吴茱萸汤,多奏捷效。如为一般规律所拘,画地为牢,必不敢独用吴茱萸汤。简而言之,笔者使用的是方证对应的辨证方法。吴茱萸汤之方证对应,指的是凡见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便可首选并独用吴茱萸汤,不必计较是否具备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全身证候和舌脉,也不必论其属外或内伤,经络或脏腑,以及病程之久暂等因素。据笔者反复体验,使用吴茱萸汤治头痛初服时,吴茱萸、生姜各不少于15g,党参、大枣各30g,中病可以酌减。
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感冒:处方: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2g桂枝15g白芍15g甘草5g生姜10g大枣10g茯苓20g仙鹤草50g葛根30g服3剂。
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为病,如水肿、咳嗽、心悸等,而且用于治疗阳虚寒凝为病的脐痛。众所周知,肚脐是神厥穴所在之地。神厥穴中痛,方书有称为“营脐痛”者,属于少阴腹痛范畴。其病机为肾阳虚衰,寒凝神厥。为什么可以选用真武汤呢?因为真武汤中附子配芍药,不仅温肾阳,祛寒凝,尤能入阴破积,敛阴和阳,完全契合少阴腹痛之基本病机。清?[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洛《成方切用》称真武汤为“治少阴伤寒腹痛”之方,是颇有见地的。但江老使用真武汤治疗脐痛之时,必重加葫芦巴30g,此乃江老业师陈鼎三先生之经验。《本草纲目》谓葫芦巴性味“苦,大温,无毒”,主治“元脏虚冷气”。“元脏”就是肾脏。验案3李某,男,27岁。初诊:患者善饥,食少,胃部不适反复已3年,近来加重,神倦,肢软无力,腰酸软,便常,眠差,偶有呃气,自觉呃出之气较冷,胃部冷,唇红,舌红边有齿痕有津,脉细数,重取无力。处方:生黄柏10g砂仁25g炙甘草25g3剂。二诊:药后善饥消失,胃不适好转。近日胃气上逆,气出寒冷尤为明显,改用温肾补脾、填精之品。处方:附片80g(先煎)桂枝30g干姜30g肉桂10g(后下)炮姜20g补骨脂20g砂仁20g九香虫20g炙甘草20g3剂。三诊:呃气消失,自觉胃区冷胀,精神较前明显好转,改附片120g、干姜80g、高良姜40g。5剂。四诊:胃区冷减,舌红变淡,食增,上方去炮姜,服药3个月,附片最终用至250g,干姜130g,高良姜80g,舌淡已转变为正常之红活色,诸症悉除。按:患者唇红,舌红,善饥,脉细数,为慢性疾患,加之眠差,极易诊断为阴虚有热,但此与呃冷气、胃部冷、舌面有津不符,且其病史较长,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阴寒之证成矣。阴寒之邪逼出中宫阳气,所以出现唇红、舌红,终因邪热不杀谷,虽善饥但食少,故先投封髓丹小试之。药已中的,证明前次诊断无误,故大胆投以温脾补肾之剂而收功。本例患者终以大剂附片、干姜而收功,笔者兹就使用姜附的心得交流如下。①运用指征:面白,舌淡有齿痕,舌面有津,畏寒肢厥,便溏或秘,或便溏便秘交替出现。②用量问题:应视病之轻重程度,阴寒程度决定用量。一般应从小量开始,只要确认辨证无误,药后无效或效微,就加量,脾肾阳虚者每次加量20g左右。③姜附大剂量用后的结果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口苦舌燥,喜饮冷者,是温之太过,应停用,改用滋阴化阴之剂以解决过热之弊。二是药后出血、便泄、身痛、痰多、浮肿等,是药量与阳虚阴盛之程度相吻,不要更改药物,,继续加量效果最好,上述之反应二三日自愈。验案4方某,女,18岁。初诊:痛泻3年。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痛,痛则泄,泄后痛减,日三五次不等。食少,不知饥,食后胀,心烦眠差,畏寒肢厥,腰酸神倦。经前烦甚,因痛泻而经来次数亦增加,经黑,量少;时时带下,或呈乳汁状或黄或白,或呈蛋清状晶莹透明;或呈水样如泉涌出,势如月经,当此之时,则腰酸如折。诉说病情时悲苦流泪,哀叹不已。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大肉尚存未脱。舌淡有齿痕,伴薄白苔,脉虽细弱,而胃根尚存。辨证:肝脾不调,肾虚络脉不固。处方:红参20g苍术20g干姜30g炙甘草20g桂枝30g吴茱萸15g砂仁20g附片40g(先煎)5剂。二诊:胀痛好转,知饥,守方5剂。三诊:证情无变化。改干姜40g、附片60g、补骨脂20g、肉豆蔻20g。20剂。四诊:胀好转,痛泻次数每日减少1~2次,守方5剂。五诊:证情同上。改附片80g、干姜60g、炮姜20g。3剂。六诊:证情无变化。前方去炮姜,加生姜20g。5剂。七诊:胀痛减轻,心烦减,便状无变化。守方5剂。八诊:舌虽仍淡,脉亦细,但均较前好转。守方5剂。此例患者经治疗4个月左右,胀痛消失,精神精力好转,自信心增强,最后附片用量至150g,干姜100g。并加服鹿茸善后而病愈。按:治疗慢性病贵在辨证准确,要有方有守,不可急进贪功。本例患者形体消瘦,虽大肉存而未脱,脉弱而胃根尚存,但病至此际,先后天并损,非补再无他途,然补之之法,遵“养阳在滋阴之上”、“阳生阴长”的道理,抓病机,用经方而收全功。血瘀症状①疼痛,刺痛样感,痛有定处,拒按,②肿块;④胸腹满闷,「欲捣其胸上」,④发热,入暮发热或身觉烦热而体温不高,但也随瘀血部位不同而各异,如「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⑤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⑥皮肤粗糙,甚则甲错,颜色黯黑或出现瘀点、瘀斑,或面颈部出现红丝赤缕或掌色暗红,或唇甲紫绀;⑦大便色黑而润,或如柏油样;⑧出血③精神方面出现健忘,发狂等证,。血在下如狂,血在上善忘」,⑩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或痛经。舌脉脉象沉细弦涩或结代;唇舌暗红或发紫,甚或紫蓝,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粗大,曲张色暗。以上诸症,最重视舌象的变化。咽干口燥、烦热失眠、舌红脉数等阴虚见证;化疗后多见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差恶心,伴血象下降等气虚见证,有时也可以见到气阴两虚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从历代中医文献记载来看,多认为本病的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以上、中、下三消分治。我在临床观察到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乏力、神疲,气短、舌淡胖或淡黯等气虚表现,且三消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仅侧重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气阴两伤,脾肾虚损方是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在治疗上,我选用增液汤合生脉散为主,再加苍朮配元参降血糖、黄芪配山药降尿糖(系施今墨先生的经验)为基本方。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重点,着重先后天两方面滋养培本论治,屡获显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侧重于其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防止问题。我也发现许多糖尿病人合并有血管病变者(如冠心病、脉管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多具有刺痛、窜痛、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青紫怒张等血瘀征象,部分患者经用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后,取得一定疗效。另外,有些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多数也可出现上述血瘀征象,我同样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实践证明,活血化瘀法可以使部分患者的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以至停用。因此我认为活血化瘀法应当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条途径来探讨,这方面在中医文献中尚未见到论述。前年在兰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糖尿病专题会议上,我们担负了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工作。我们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系统观察了一百多例糖尿病门诊病人,经统计90%以上具有气虚见证,70%以上具有血瘀征象,只是程度轻重不同。
先叔父常讲:「学辨证不难,难在舍从。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舌,或舍舌从脉。设舍从不慎,往往毫厘之差,千里之谬。」诚然,如肢冷、口淡、溺清、便搪、面白、舌淡、脉细为寒证,身热、烦躁、口干、尿赤、便秘、面红、舌绛、脉数为热证,如此寒热分明,辨有何难?但如证、脉、舌三者之间有不符之处,则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有时则很难定论。先叔父曾治一中年妇女,下痢两个多月,痢止后,食欲极差,全身无力,皮肤干燥,舌红无苔。原来认为是久痢伤脾阴或余热来清,大都用健脾养阴之剂,但几次治疗,食欲未见好转,倦怠益甚。求治于先叔父,先叔父说:「此病虽然舌红无苔,但无烦热、口碎、掌热等症,脉象细而软,垒身无力,是痢后脾胃气虚之证,不属久痢伤阴。至于舌红无苔,皮肤干燥,则是脾胃气虚,运化失职,不能吸收水谷之精微,使『水精四布』所致。应舍舌从脉,甩补脾益气之法。」遂以四君子汤加山药、谷芽、莲肉,党参改为人参,于术易白朮。三剂之后,食欲逐渐好转,继续调养脾胃而愈。另一例中年男子,患烦渴引饮,几乎口不能离水,。一日夜尽数十碗,小便亦极多,食欲嫠,进食少,皮枯肌瘟。原来认为是阴虚火盛之消渴症,屡用养阴生津之方无效。先叔父日:「患者舌相不红不光,无易饥多食之象,而脉象沉细,尺脉尤弱,虽有烦渴引饮之症,但非阴虚消渴之病。是宜舍证从脉,改用温肾法。盖肾气虚不能调摄水分,故溺多,肾阳虚不能蒸腾津夜,故烦渴,肾火衰则脾运弱,故食少肌瘦而肤枯。方用金匮肾气丸改作汤剂,再加人参、鹿角胶、覆盆子。十日之后,症状趋向缓和。
所谓调配,就是指某种药物,其功用与病人之症状相符,而药物的性质却与病因相悖时,就必须加用其它药物以调配之。例如麻黄能平喘,其性温,用于寒喘,当然很适当,再配以祛寒药或化痰药,刚效用更明显。如用于热喘,其功用是对症的,但麻黄之温性却与病因不相宜,如加用石膏、甘草以调配之,则麻黄虽属温性而仍可用于热喘。叉如大黄为苦寒通下药,用于热闭,当然很适合,如用于寒阻,就必须配以温热药。调配得当,既发挥了药物的主要作用,叉制约了它与病因不相适宜的性质。诚然,如果不善于调配,治寒证一味寒性药不用,。治热证一味热性药不用,如此严格限制,表面看来,似乎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未尝有错,但在利用某种药物的特长方面不免有不足之处。大承气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而要取得显效,关键是大黄、芒硝的用量。大黄为主药,则用量宜大,力才能猛,须用生大黄,炮炙后力缓也,用量一般30~60g,甚则120g,后下,一般为煮沸后10min,再下大黄,再煮3~5min即可,取其通腑泄浊之功。芒硝用量也为30~60g,煮沸后,放入芒硝溶化而服,取其软坚散结之力,如无芒硝,或芒硝用量不足,则燥屎结于肠间,不易通下。常见许多医生仅用3g,最多10g大黄和芒硝,则药力不够,不能起除热泄浊之功,反**胰腺分泌而起副作用。
140/80mmHg左右。按:原发性高血压多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所致,治疗上多以滋水涵木、平肝熄风为法,但要注意阳虚高血压也偶尔可见,因温药可助阳升压,故必须慎于辨证,须掌握阳虚的辨证要点,病人常有全身性虚寒,兼有眩晕便溏、浮肿等症,舌质青淡,舌苔白滑,脉沉细,而辨证确属阳虚,则非温降莫效。温降高血压,可加用怀牛膝引药下行,桂枝易肉桂,可起平冲降逆之功。可能有些人会问,是否可和平肝潜阳药合用,这显然违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旨,其效当然不好,甚至会起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要说,中医要有效,辨证是关键。炒白术可用至30克,吴芋可用至15,毕拔10,毕澄如10,炙甘草10,附片30,肉桂10克。
口腔黏膜有多处大小不等之黄白色溃疡,周围多有红晕。口中气秽,舌苔白,脉弦细数。此胃中郁热,脾虚湿蕴,湿与热合,腐溃浸淫,宜苦辛开降,调脾胃,清郁热,升清降浊。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减生甘草30g黄芩15g黄连10g干姜10g半夏10g水牛角50g(先煎)人参15g大枣10g升麻10g水煎服,3剂;另用冰硼散每日撒布患处。2004年8月10日复诊,口腔溃疡已愈,遂仍用前方随证加减,继服10剂,未再诊治,随访半年未复发。按:本例虽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但脾开窍于口,故治在中焦。中焦升降失司,清浊相逆,湿热蕴蒸,上逆而为口糜,屑甘草泻心汤证。与金匮狐惑病有相似之处。故效金匮同名之方,甘草用生,意在补中泻火。加升麻入肝,犀角(水牛角代)入心,增解毒泻火之力。辛开苦降,消痞和胃,解毒化腐而安,故获痊愈。
大凡呕血者属胃热居多,仲景用泻心汤,大黄倍于黄芩、黄连,药味与《伤寒论》中治热痞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同,但煎服法为“煮取一升顿服之”,与后者用沸水浸渍须臾有别,意在清胃泻心,降冲脉之逆气,导阳明之热下行。其中大黄一味,甚为紧要,因其清胃降火、下之最速且不留瘀,故清末名家唐容川对其推崇备至。组成基本方加减治疗外感热病初期(多为“病毒性感染”的高热症)的病证,当以百计,大多1、2剂即可热退身凉,诸症缓解,历历不爽。处方:柴胡20~30g黄芩20g法半夏12g太子参20g生石膏40~50g知母15g羌活15g防风15g葛根20g金银花20~30g连翘15g大力子15g板蓝根20g甘草5g谷芽30g水煎2次,首次煎沸10min(淡煎),第二次煎沸20min(浓煎),日3次夜1次,分4次分服。《伤寒论》4条云:“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呕,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服上方后,一般随着热势顿挫,体温下降,脉静身凉,诸症随之缓解,而与注射柴胡注射液等或服其他西药解热的情况大不一样,后者大汗出,体温降,但脉仍数,大多会再发热,或虽不再发热,但症状(畏寒、身痛、乏力、饮食不佳等)不缓解。辨证论治的优点在此得以充分体现。或问曰:该方辛温辛凉全用,功效抵消否?笔者体会到,所谓辛温辛凉,其实只是发散力量强弱不同而已,寒邪外束,表气遏郁重,故宜辛温强力宣发升散,而热邪在表,表气轻微遏郁,只需轻展气机,略施发散即可,故用辛凉。在临床上观察到,当寒温两感时,寒邪多侵袭人体肌表,出现恶寒、无汗、身痛等症状;而温邪则上受,多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引起咽干痛、咳嗽等症状。寒温合邪,其病因病位不同,故治疗上当寒温并重。或问曰:解太阳之表,何以用羌活、防风,而不用麻黄、桂枝?笔者认为麻黄、桂枝辛温升散太过,不适合寒温合邪之感。伤寒大家喻嘉言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患者咽干痛,内热盛,自属不宜。其汗出而用麻黄重发汗,必重伤津液,更是不当。尤其素有肝阳上亢的老年患者外感发热,切勿误用麻黄,以免引发宿疾而生变端。
汤证相似,但桂枝加葛根汤证是有汗而经输不利,葛根汤证是无汗而经输不利,两方证仅以“有汗”、“无汗”为辨,临床应注意鉴别。
散寒解热口服液”。笔者在临床中使用麻黄汤的依据是:凡是新近外感病人,出现恶寒,或恶寒重发热轻(体温表检查往往为高热,但主诉少言其发热,而多言其恶寒),无汗(无汗为实,有汗为虚,此为区分表实、表虚的关键),头项和周身肌肉骨节疼痛,脉浮四大主症。而舌无热象,无口渴,咽喉肿痛,即可放心使用,许多病人往往一汗而愈,如《内经》所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外感病人出现咽喉肿痛,断然不可投麻黄汤等辛温发汗之品,此即仲景所云“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之意。另外在临床中,还要分清“太阳伤寒”和“伤风感冒”。“伤风感冒”是因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风邪袭人,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归于肺,肺卫失和,营卫不调,故出现恶寒、发热卫表证,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气道受阻,则表现咳嗽有痰、鼻塞、喷嚏、流涕、咽痒等肺经见证,主要病变部位在肺卫,而无明显寒闭太阳经证的表现,故恶寒、恶风无太阳伤寒重,全身骨节疼痛无太阳伤寒明显或无,而“太阳伤寒证”则常无鼻塞、喷嚏、咽痒、流涕等肺经之证或轻微,用荆防败毒散、川芎茶调散治疗,疗效确切。最后,要保证麻黄汤疗效,还必须掌握准确的服药方法,服麻黄汤,需温服覆取微似汗出者为佳,1剂分3服,2h服1次,如出汗则停,无汗可服二三剂。实际临床中所见到阴寒所致的虚火牙痛、虚火喉痹、口疮、失眠、眩晕、面部阵阵烘热、身体阵阵发热、手足心热、小便尿热、大便肛热、唇口红肿等都属于虚阳外越的范畴。然此类病证如辨证不细,极易诊断为阴虚有热,故当此之处,最需留意。其辨证中易于混淆之处如下。①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手足心热,身发阵热,脉都可细数。②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腰部症状,头部症状。③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大便干,小便热。④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口干、失眠等。然辨证之关键却在于一个“神”字。即阳虚病人定然“无神”,阴虚病人定然“有神”。现将本证辨别之要点陈列如下。①《伤寒论》中所述及的有关阳虚阴盛的症状。②少神或无神;脉沉或微或浮大而空。③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踡卧恶寒,两足冷。④不耐劳烦,小劳即汗出。⑤女子带下清稀而冷,不臭不黏,或带下绵绵。⑥饮食减少,冷物全然不受。⑦语声低弱;面色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多津滑润。⑧唇色清淡或青黑。⑨满口津液,不思饮水或间有渴者,饮亦不多且喜热饮。⑩小便清长,大便溏稀或大便干结。二、验案举例验案1黄某,女,43岁。初诊:1周前因感寒,自觉身体不适,经来淋漓不断,自购西药口服无效,且经来之势有增无减。
2# 沙发
发表于 2013-2-22 21:42 | 只看该作者
正看得津津有味,没了,下面呢
3# 板凳
发表于 2013-2-23 00:26 | 只看该作者
樓主尚未po完吧!!
    期待續發   謝謝
4
发表于 2014-8-11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續發   謝謝
5
发表于 2014-8-11 22:5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继续,期待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