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7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常识] 儿子打同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儿子上幼儿园小班,老师天天告状说他打同学没有原因的。该学的不学。说他有点心理问题要看看医生。我很焦虑好给点建议吗?

2# 沙发
发表于 2012-6-6 12:3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孩子都是回来说被人打,你的孩子能**,强!还是得回来教,问他为什么**,但慎用暴力。
3# 板凳
发表于 2012-6-6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guolini


     有没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啊!给点专业的建议。
4
发表于 2012-6-7 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guolini


    你们家里人也觉得孩子与众不同吗?是否比其他孩子多动或者难以沟通,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孩子?认为孩子已经达到要看心理医生的程度了吗?如果有必要,那你就不应该再这里咨询了,直接带孩子去专科医院就诊,通过各种测试确诊,及时的给予治疗,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行为,慢慢教育能起到改善的效果,不能急躁。
5
发表于 2012-6-7 1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ngf1978


    我们觉的宝宝在家还好,有时候跟他讲讲还挺乖的。就是教他不要去惹其他小朋友,他嘴上答应上了幼儿园就忘了不长记性。他们班主任说他有心理问题,我们觉的有点夸张。
6
发表于 2012-6-7 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guolini


    那就好嘛,慢慢来,每天都坚持教育,你的孩子是独生子吧?可能没有养成迁就他人的习惯,慢慢来。如果不放心,去看一下儿童心理门诊也行,有了一个诊断书,叫老师没话说。孩子在幼稚园里的时间很长,为什么老师不担负起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品德的责任,家长送孩子去,交学费给幼稚园,他们难道没有责任的?!
7
发表于 2012-6-7 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ngf1978


    谢谢你,我会再观察观察。
8
发表于 2012-6-8 01:04 | 只看该作者
强过被打哈。我是这样认为的。
或者你孩子缺乏安全感?
9
发表于 2012-6-10 2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ngf1978


    我们觉的宝宝在家还好,有时候跟他讲讲还挺乖的。就是教他不要去惹其他小朋友,他嘴上答应上了幼儿园就忘了不长记性。他们班主任说他有心理问题,我们觉的有点夸张。
guolini 发表于 2012-6-7 11:11



    不是夸张,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有区别的,你儿子富于攻击性,而且是在幼儿期,这个应当引起重视,为什么会这么容易产生攻击性?应该是有根源的,比如:你们有体罚儿子的习惯吗?你们夫妻或家人有经常吵架或肢体交谈吗?你家人或儿子喜欢看拳击或者武打、功夫片等暴力情节的影视片一类吗?不管回答是有还是没有,都建议你去找专业的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咨询,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祝早日摆脱烦恼
10
发表于 2012-6-10 22:39 | 只看该作者
幼儿期的儿童富于攻击性,是个不大不小的心理问题,这应该是有根源的,比如:你们有体罚孩子的习惯吗?或者经常接触他的人有给他留下暴力的印象吗?或者他特别喜欢武打、功夫等有关暴力的影视书画等吗?不管你的回答是有还是没有,都建议你去找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咨询下,祝你们早日摆脱烦恼
11
发表于 2012-6-11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guolini


    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要了解一下管教方法是否不当。其中一种原因是溺爱造成唯我独尊,微不足道的事也可以大发脾气,向对方动手。另一种原因是缺少父母之爱。没有养成善良的心理。没有父母之爱的孩子往往是以打架形式发泄自己的愤怒。
让孩子减少攻击行为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不要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
  还应教育孩子懂得渲泄自己的感情,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它也是点燃攻击行为的导火线。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渲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通过适当的途径渲泄出来,尽可能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家长还要从各方面关心、爱护孩子,培养孩子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可以陪孩子一起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仁爱之心和爱怜之情。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还可以进行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不予理睬,用此“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直到他平静下来。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倾诉、打骂的攻击原型。再问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教给孩子相应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多时候孩子争吵的原因经常可能就是为了争抢玩具,这时大人应该出面进行调解,如“先让弟弟玩一会,等一下我们再玩”。还可以引导孩子想像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然后,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像,如果别人这样对你,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8: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