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补阳还五汤的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补阳还五汤的学习体会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仁清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的方剂,为中风后遗症而设,主治中风后半身不遂偏瘫,口眼歪斜,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等为主证。方中重用黄芪量达120克以上。但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张氏认为黄芪不得应用,特别是脉旋长,三部皆甚重按,病不能受黄芪之升补,服药后头痛加剧如锥刺,须叟难忍。即便是脉象平和,头已不疼,亦不可放胆应用,如若要用计量也必须小于6克,以补助其正气,同时还要加用怀牛膝为主才是。观其治疗此证诸方,皆无黄芪,并论:“脑充血者,最忌黄芪,其性兼而升补,气升则血必随之而升,致脑部充血益剧,甚则血管破裂而出血不可救药者多唉,而非用黄芪者(脉虚,肢体痿废)则方中必加牛膝,生赭石,以防血之上升又重用花粉以制黄芪之温也”。而王氏重用黄芪者,其论是“脉血瘀是因气血虚弱不能推动血行,血行缓慢而生淤”。故而重用黄芪,补气以行血实为关键。观此而为先师各有所见似乎都不无道理,且有《中级医刊》等医学杂志刊登有“黄芪30克以下者升压,30克以上者降压,且有临床报道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形成有效率达90%以上,而且认为黄芪有促进淋巴循环的作用,因此重用黄芪有时本方的重要条件。综观以上各论气血虚弱不能推动血行而致脉虚弱者可以用黄芪,反之则断不可用,我认为两者不可偏废,应用该方剂时一定要加牛膝赭石 花粉知母诸药而不必减去黄芪但可以减量。笔者认为血压高者(150,90毫米汞柱)黄芪慎用或者不用,此时如果脉虚弱用黄芪量不可过大一般不超过10克,且一定要加牛膝知母二药,且不可轻信“30克以上降压”者之说,以免发生意外。如果血压不高而脉弱者黄芪既可以加大用量,大120克以上则明显显效,但密切观察血压的高低随时加减黄芪用量,总之要灵活应用不必拘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1 14: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