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铁轨”麻醉之高血压病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史老师写了围术期高血压病人的处理,战友们都谈到了各自的观点,但有些我不赞同。高血压病人我做出过“铁轨”麻醉,即从监护仪上你看不出什么时候插管,切皮,血压下降,关腹,拔管。我想表达一下我的观点。例如我写到的一例晚期肾衰病人肠穿孔,血压260/130。
  A:高血压病人最主要是动脉硬化。现在内科处理高血压病人,首先看动脉硬化程度有多高,测AI值。给药原则是软化血管,用钙通道阻滞剂。那么,在麻醉中,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代偿能力差,即不能把应激引起的高反应代偿,又不能在血压低时代偿收缩,结果造成血流动力学波动。
  B:高血压病人如史老师所讲,对**很敏感,对儿茶酚胺敏感,一遇**,血压急剧升高。还有很重要一点:正常人血压升高,由于大动脉弹性好,可以把高血压向远端传送,但高血压病人此能力降低,在主动脉根部血压更高,心脏的后负荷比我们想象中重。同时,高血压病人对镇静药物也很敏感,**,丙泊酚都可引起高血压病人血压急剧降低。C:高血压病人血液是浓缩的,因此相对正常人,容量都是欠缺的。当**物引起容量血管扩张,血压降得比正常人厉害。同时,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包括了心脑血管都硬化,需要比正常人高的血压才能满足。血压降低的厉害,虽然看似还正常,但实际心脑的灌注已经不足,因此,血压降低一般不超过25%。
  D:很多战友们都建议复合硬膜外麻醉,我是坚决反对。一方面可控性差,其次有上述论点看出,高血压病人容量都是相对不足,椎管内麻醉扩血管尤其是老年病人更厉害,容量欠缺更厉害。同时,阻力血管也扩张,前后负荷都降低,造成心排量骤降!还有一点,战友们可能没意识到,就是椎管内麻醉引起阻力血管扩张,给缩血管药物效果不理想。往往全麻和硬膜外两个高峰出现在一起,缩血管药物独木难支!
  E:高血压病人战友们提到用降压药,我也反对。降压药使用从理论上来讲应该用长效作用的。病人受到**,儿茶酚胺释放,血压升高,用降压药对抗,阿尔法受体阻滞了,反射性引起贝塔受体激动,心律更快。同时,我们临床中都是短效药物,血压下来了,但患者体内儿茶酚胺还在,过了一会,血压又上去了。好吧!战友们说泵,可是有过了一会儿,**也没了,儿茶酚胺也代谢掉了,只有降压药的作用,血压又下降了。如此反复波动。
  F:高血压病人全麻复合硬膜外,忽视了插管**大于手术**。诱导前,硬膜外建立了,以为可以少用一些全麻药了,但硬膜外不能对抗插管**,且高血压病人对插管**更敏感。但是很多战友觉得还不错,那是因为椎管内麻醉引起血压下降对抗了插管**引起的血压下降,但是病人心律一定是加快的,不能做到心律在60-70左右。同时度很难掌握。尤其一些心脏病人不能耐受。拔管时,病人是不疼,但导管的**仍然不能耐受,且是浅全麻,血压高心律快,体内没有**类药物,根本不能耐受,拔吧,病人还不是很清醒,不拔吧,血压,心律又高,左右为难。战友们提出深麻醉拔管,这是不对的,也是有很大风险的。深麻醉-拔管-气道反射一点都没有,舌后缀,通气不足,co2升高,接近清醒时烦躁,把自己逼上绝路。
  G:高血压病人诱导前一定要容量填充,术中容量一定要足,只有容量充足的情况下,才敢把麻醉做深一点,血流动力学才平稳。于主委提出的这个观点,我一直受益匪浅。高血压病人镇静药不能多用,因此**类药物一定要加足,战友们也提到---我也加了不少了,可还是不行,原因---加的还是不够。82岁高血压病人,诱导**5ug/kg,年轻人6-7ug/kg,但是在此中等剂量**诱导下,丙泊酚是不能在用了,我用七氟醚吸入,插管时血压既不高,也不低,心律不是保持不变,而是要降低在60--70之间。维持:由于**量大,术中止需要保持容量充足,七氟醚0.6--0.8MAC就可以了。但是必须使用七氟醚,因为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H:拔管是难点,我的经验是可以做到平稳拔管,我常说我跟大家不一样拔管,82岁老年人,肺气肿,我不吸痰。手术快结束,停七氟醚,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七氟醚气体显示仪上显示为零。**体内一定要有一定浓度,使病人能耐管,肌松药一定要绝对代谢掉,因此我用顺式阿曲库胺,75分钟绝对代谢掉了,做过无数80多岁老年人,顺式可以绝对相信到时间一定代谢掉了。在此期间,丙泊酚间断推注,观察到心律有加快,给丙泊酚。由于**有一定浓度,血压不会突然升高,丙泊酚间断维持到病人完全清醒(有点醒,就给丙泊酚让其再睡),马上拔管。80多岁病人我都是让其自己咳痰,咳出一些浓痰,我很高兴。千万不要在浅麻醉下吸痰,因为引起心肌缺血不说,关键是一吸,病人受了轻微**,导管就不能耐受,此时,又出现尴尬局面,拔也不是不拔也不是。
  I:上述肾衰,69岁,血压260/130,肠穿孔,就用**,七氟醚,丙泊酚,顺苯,术中血压始终在220-230/90-110之间,术后很快清醒拔管回病房,外科医生问术中用了什么降压药,我说什么都没用。当然,不可能次次都作出“铁轨”麻醉,因此,地尔硫卓,去氧,还是要准备好。
2# 沙发
发表于 2012-2-2 21:28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LZ很多观点非常认同。高血压诱导时我喜欢用依托咪酯0.3mg/kg+丙泊酚1mg/kg,这样对循环影响小,而且插管时也不会造成很大的**而导致过高血压(老师傅教的,很HOLD住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