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ECE2011:嗜铬细胞瘤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ECE2011:嗜铬细胞瘤处理


  第13届欧洲内分泌学大会(ECE2011)的多项研究聚焦了内分泌系统肿瘤,研究者报道,激素代谢产物等生化标志物和核素分子影像学方法可以提高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
  利用血浆游离甲基福林进行嗜铬细胞瘤生化筛查
  德国G Eisenhofer报告,应用儿茶酚胺代谢产物——血浆游离甲基福林、甲基去甲福林和甲氧酪胺对嗜铬细胞瘤进行生化检测,证实该方法具有诊断价值,对评价疾病负担、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对治疗的易感性亦有意义。
  测定儿茶酚胺类O-甲基化代谢产物,包括游离甲基福林、甲基去甲福林和甲氧酪胺的血浆浓度有助于嗜铬细胞瘤的生物学诊断。原因在于:①嗜铬细胞中的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持续从贮存囊泡中渗漏;②肾上腺素嗜铬细胞是这些代谢产物的最大来源,然而生理情况下仅代表次要的儿茶酚胺代谢途径;③嗜铬细胞瘤中O-甲基化代谢途径占主导地位;④肿瘤内部的代谢产物生成***于儿茶酚胺释放;⑤其他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包括尿中的硫酸结合甲氧基肾上腺素是嗜铬细胞瘤细胞产生的大量下游产物。
  该研究纳入了36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证实游离儿茶酚胺类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代谢产物的增加可以预测肿瘤大小、对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有重要意义。对血浆甲氧酪胺浓度的测量可作为恶性病变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血浆甲氧酪胺浓度联合琥珀酸脱氢酶B型亚单位突变态、肿瘤大小和部位,可为肿瘤恶性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游离甲基福林、甲基去甲福林和甲氧酪胺增高的类型在不同遗传性综合征中显示了差异。因此,激素代谢产物的监测方法为疾病导致突变的基因分型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同年龄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其生物化学表型和肿瘤部位不同,证实不同儿茶酚胺祖细胞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并导致突变。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影像学
  荷兰研究者H J L M Timmers介绍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则评价了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影像学方法较传统的[123I]-间位碘代苄胍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MIBG-SPECT)方法对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的诊断价值。
  标准的嗜铬细胞瘤和PPGL的功能学成像技术是MIBG-SPECT。然而,FDG-PET对转移灶诊断显示了更高的准确性。该研究纳入216患者,采用MIBG-SPECT 和FDG-PET评价良性或恶性PPGL,以比较两种成像方法对PPGL(包括转移肿瘤)部位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还评价了FDG-PET是否能为PPGL基因诊断提供线索。同时,设立FDG-PET鉴别阈以区分PPGL和正常肾上腺组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4: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