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儿春季当防湿疹发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儿春季当防湿疹发作

春天又要来临了,每年这个时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好不惬意。可是春天也是一个多风的季节,在祖国医学理论中,春季主气为风,而且风性善行而数变,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漫无定处、身上红疹此起彼伏之证,西医称为过敏,而我们老百姓也常常会说自己“受风了”。这种疾病常常让人难以忍受,何况是几个月大的孩子呢?这不,刘奶奶3个多月的大胖孙子前两天忽然皮肤红肿,有大片红斑,丘疹,水疱,水疱破了以后渗水很多多,黄水淋漓,孩子因搔痒太甚整晚哭闹,厉害的时候皮肤剥脱一层皮。刘奶奶认为自己的孙子也是“受风了”,不敢让孩子到外边去看,最后刘奶奶的儿子把大夫请到家里来。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大夫随后询问了孩子母亲平日的饮食,了解到孩子的母亲产后经常服用补品,鸡鸭鱼肉不断。大夫对他们一家人说,孩子患了湿疹,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中医又称为“乳癣”、 “奶癣”、“胎敛疮”。 因为这种病经常和孩子本身的遗传体质相关,孩子母亲平素多食腥荤发物,食滞化湿蕴热,湿热从乳汁下,加之孩子皮肤细滑、娇嫩,易受风邪,这样就会风湿热浸淫肌肤而发病。

小儿湿疹的分型

大夫接着介绍说,小儿湿疹在不同的时期皮损形态不同。新生儿前额、眉、头顶及身体皱褶部位有红斑,淡黄色的鳞屑、结痂为脂溢型湿疹,这种情况一般只需用香油或者温水轻轻拭去,不需特殊处理;消瘦的婴儿容易出现脾虚型湿疹,患儿皮损以红斑、丘疹、脱屑为主,干燥瘙痒,又称干敛。一般多伴有消化不良,纳食不多,面黄肌瘦,大便溏,治疗上以健脾化湿为主,方用参苓白术散合化湿汤加减(苍术、陈皮、茯苓、泽泻、炒麦芽、六一散);肥胖的婴儿易出现湿热型湿疹,面部特别是两颊出现红斑、丘疹、小水疱,甚至糜烂、渗液、结痂为湿敛,严重者皮损可延及全身,瘙痒剧烈。刘奶奶的孙子就属于这一种类型,治宜导湿清热,方用导赤汤加减(生地、木通、竹叶、六一散、黄连),中成药可服牛黄清热散。外用以黄柏、苦参、生地榆、马齿苋等煎汤,放凉后湿敷患处,然后外涂青黛膏。孩子的母亲要限制辛辣腥荤,口服龙胆泻肝汤3剂。

此外还有一种儿童期湿疹好发于四肢,尤其是肘窝、腘窝,以及耳周围,呈亚急性,皮损为淡红斑、丘疹、脱屑、结痂,糜烂渗出较少,大多由湿热型长期迁延,渗水日久不愈,伤阴耗血,转变而来,中医称为“四弯风”。儿童期的四弯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辨证多属脾湿蕴久,阴伤血燥。内治以平胃散合当归饮子加减(苍术、厚朴、陈皮、当归、生地、赤芍、首乌、白蒺藜、僵蚕),外搽黄柏霜、黄连氧化锌软膏等。

治疗注意事项:
1治疗小儿湿疹内治与外治同样重要。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所以尽量避免应用苦寒药物。

2在治疗同时可以让患儿母亲口服一些中药汤剂配合治疗,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本案例中,大夫给刘奶奶的儿媳也开了清利湿热的龙胆泻肝汤,疗效大大增强,这样就避免了中药口感差,孩子不愿喝的弊端。

3特别要注意皮肤护理和饮食禁忌,避免辛辣腥荤发物**。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4-3 20:5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分享,让我们在通俗易懂中学会了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