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研究之合病解析(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li>伤寒研究之合病解析<p>合病和并病这个话题,自古以来都争议很多,特别是合病,更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好的说法,自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以来,这就成为一个千古公案。花开也曾对这个问题百般求解,最终不了了之。直至近来跟随孙曼之老师学习,孙老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临床验证,而最终发现太阳中风表实证的存在(相对于桂枝汤所治疗的表虚症而言),才最终对这个问题有了真正合理的解释。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分为如下几步以进行分析和大家探讨:<p>一.什么是太阳中风表实证。<p>二.太阳中风表实证在伤寒涉及的主要方剂。<p>三.伤寒论合病条文辨析。<p>什么是太阳中风表实证<p>伤寒***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p>历代对这条条文的解释,都是伤寒的角度出发的,或者从风寒两伤来解释的,这终究不能让人满意,为何此处明明是太阳中风而却做此解呢?从伤寒论通篇的条文来看,我们会发现,一旦条文涉及到太阳伤寒的时候,通常张仲景都会明确的标出来,以便于和太阳中风作区别和对比,例如紧接着本条之后的39条所论,就为太阳伤寒证。那么历代所注为什么就把此条认为是伤寒证呢?多半出于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那从现实的角度看,是否真的伤寒才能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肯定是不的,不然痹证该怎么解释?痹症风寒湿三者相搏,凝结为一,当不汗出,汗出则寒湿不聚。风闭于里,不得出,上下走窜,久化为热,是以痹证久不解,则有变为热痹的可能,这不很说明问题吗?<p>此条所论,也是这种情况,其发生的机理是冬时天气本寒,万物归藏,阳气守于内,是以肌肤腠理固秘(当然这个和体质有关,不具备绝对性,但是冬天确实不太容易出汗这个是事实,当无可否认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运动或者穿衣太厚,又或者饱食之后,身热汗出,腠理开泄,又骤然受风,毛孔因闭。风闭于皮下不出,内不得入,外不得出,则当骤然发热(此处但言其常,而体质弱者其发也缓),其性急也躁,因风为阳邪也。此时但开其闭则可迎刃而解,麻黄青龙正当其用。若不知发汗解表,杂治百般,虽然也可热去身凉,然风终不去,得时而发,有时穷困多年而不解,这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内经曰: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从临床上看,在冬令因骤然感寒而发病的人并不多,而一旦天气变暖,则反是外感病发生的高峰期,那为什么会这样呢?细思可知,风性疏泻,得阳则发也。从伤寒论的条文来看,以孙老师的分析,也主要是讲中风的。中者,骤然之意;伤则不会表现的这么激烈,因其所起也渐,从伤寒论第三条所论可知,伤寒之病初起不一定会发热,以寒为阴邪,其性专而缓也。而阳明篇有阳明直接感受风寒,统称为中,以阳明为热病,其位在里,不当直接感受风寒也,是以谓之中,又可做为例证了。张仲景做伤寒论,为救急之书,其书是否会略中风之骤病,而详伤寒之缓否?<p>太阳中风表实证涉及的主要方剂<p>既然引入了太阳中风表实证这个概念,那么,伤寒论里有那些方剂是主要针对太阳中风表实证的呢?除了条文中明确叙述的大青龙汤,还有麻黄汤和葛根汤,为什么这样说,怎么区别他们之间的差异呢?<p>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机理,上个段落已经谈到。因病人素体强健,是以发病之初身体就做出激烈的回应: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其中烦躁者,正风闭于表不得出,转而攻里之象。入里则风火相合,而上扰心君。(另:此处还可与寒邪对比,寒邪入里,则化为饮,有呕逆之证,此条则无,于此可明。)因其已经入里化热,是以用石膏来清里热,用麻桂以开其表闭,因风入里则克害脾胃,是以还用到了姜枣调和脾胃。这个也是大青龙汤和麻黄汤的主要区别!<p>而35条所论: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后世皆以此条所论,当为伤寒病,细思则不然。仲景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而35条所论与此条的差别在于:一,35条所论其起病即发热头疼,此为必然症,而非或然症,而伤寒病其起病则不必然要发热;另,头疼是太阳中风的主证,因&quot;风为阳邪,上先受之&quot;,&quot;高颠之上,惟风可到&quot;,而伤寒病头疼则非必然,以寒为阴邪也;二,此条并未见呕逆之症,寒邪入里则化为饮,饮邪上犯,必然会伴有呕逆证(还可与小青龙汤条**参照,小青龙汤为太阳伤寒的主方),此处则不曾提及;三,此处为恶风而非恶寒。综上所述,则可大明仲景立麻黄汤,非为太阳伤寒,而为太阳中风可确信无疑也。那么,从太阳中风来分析这条条文会怎么样?冬令天寒,肌肤密固,风入里而不能出,寒在外则头疼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而恶风,风在内则协火上攻,金肺受刑,做喘闷胸满。内经云:闭则热而闷,不正是说的这个吗?<p>而麻黄汤和葛根汤的区别在于,一个营阴未伤,一个营阴已伤。因风邪入里,则先要克害脾胃,以风木克土也;脾为生营之源,汗则营伤,血汗同源也,这个正是桂枝汤的考虑着手点,所以有芍药以养营,甘草大枣则实脾胃。此非&quot;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quot;乎?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太阳中风表实证的初起,应该以葛根汤为主方,因风木必然要克害中土,是以当先有所备。那么,从全书的结构来看,在讲完太阳中风表虚证后,31条仲景笔锋一转,而以葛根汤为首方讲述太阳表实证,也就不奇怪了。如果以这样的分析,再看31条到38条则井然有秩,谁还再敢说伤寒论条文错杂无序呢?如果没有对这些条文的深刻认识,那么,&quot;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quot;。&quot;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quot;又该如何解释呢?<p>说了这么多话,来分析太阳中风表闭证,那他在临床上到底有没有用呢?实在太有用了,我在孙老师这里的这段时间,每天都可以见到好几个这样的病人。而更有一等人,本为太阳中风,医家不识,杂乱投药,风邪终不得出,动辄经年不愈,这种情况太多了,例如前段时间孙老师治一病人,身体游走性疼痛几十年,经大青龙数剂后,周身发痒,寒出而愈。这种例子数不胜数,而当今动辄言麻桂已不合于时者,是否真通麻桂之用?名方沦落不识,反被多方诟病指责,想来让人感伤!<p>伤寒论合病条文辨析<p>有了上面的概念,那么再看合病就简单多了,现分论如下:<p>1,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p>此条所论之症状,除了下利外还当见,发热、头项强痛(太阳见症),目疼、鼻干、颊赤(阳明见症),其脉当为浮大而长者,或者为浮数而长。因浮或者浮数为在表为在太阳,大长则在阳明。如果单从脉象来论,伤寒则脉当浮紧,此点则与此处不合。<p>寒邪收引,在表则闭塞毛窍,入里则聚水谷之气,而化为水饮(为什么这样说,请参考阳明中寒,则可知)。如果有这样的前提,对照上面的症状分析,就首先可以排除此条存在感受寒邪的可能了。而且从伤寒论的体例来看,我们也看不到寒邪可以同时直中两经的,而两感伤寒,则多为死症,为阳经和阴经同时感受邪气,和我们现在谈的也不是一个范畴。另外,从理上来看,寒邪闭表,里热不出则渐渐生热,热极汗出,变为阳明,那么其传入阳明当有一个过程(这也就是伤寒不即热的意思),而且也当顺序而传,不可能跳跃,从这里看伤寒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合病。<p>那么,如果是风邪呢?风邪入里则化热(内经云: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伤寒论的一些条文更能说明这些问题),其性走而不守,善行而数变。风邪闭表,则自然入里化热,若其人素体脾胃不实,则风热之邪直接与之相合,而表现出合病的现象。而且风邪的特性决定了,其入里则肆虐横行,很快就<p>会和三阳经结合,因风为阳邪,入里与阳明或者少阳相合,则为之两阳相合,其势迅猛;另阳明为土,少阳为木也,风为木,木克土,风感木也。<p>而从方意上分析,风邪内闭则化热,入里则克害脾胃,克脾则下利,犯胃在上逆。是以用桂枝麻黄以解表透风,葛根透热,芍药甘草以护营,姜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半夏合生姜则平呕逆。<p>2.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着,不可下,宜麻黄汤。<p>此条不再详述症状,参看上面则可,此处但分析其原因。太阳中风不解,风闭于表不出而化为热,肺合皮毛,是以受其热迫,而有喘促胸满,其证以中风表实本症为主,而稍见阳明证,将入里而尚未入里,是但解其表可也。宜麻黄汤,再深入则当用麻杏石甘汤或大青龙治之。<p>3.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p>本条的症状除了下利外还当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疼,口苦,咽干,目眩(此处当区别少阳证和柴胡证,少阳或可见柴胡证,但非必然)等其他或见症。<p>如果没有学术上的偏见,我们仔细分析,此条所论就当是温病的症状。寒热已别,则可推其下利为热利,症状还当见,腹满而痛,里急后重。那么病机也就很明显了,病人素体虚弱,感受风邪,旋即入里化热克害脾土,而累及少阳。<p>其方义为,风入里则化热,以黄芩去其热正为去其邪,而加芍药以泻肝护营,大枣甘草调和脾胃,固护中气,不正合此时的病机吗?此条还可以类比葛根芩连汤证,同为风邪下陷,然葛根芩连汤证还有汗出喘满,此为表邪不解,里热更盛而已,病机则同。<p>4.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p>风入里则化热,热则伤气,风入里则克害脾胃,是以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里热炽盛之证;遗尿,脾虚气虚之证。除了上面这些症状还当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疼,面红颊赤,口苦,咽干,目眩等证,脉当为浮大而数。此仲景虽然不明言,自可类推了。<p>也正因为里热已盛,所以发汗则谵语;此处脾胃已虚而表不解,所以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邪热乘机入里而发为热厥也。<p>其最后所论,若自汗出者,用白虎汤清之;那自可想出,若不汗出,则当用麻杏石甘汤清之,此仲景不言而言也。<p>5.阳明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p>此条所论,当为阳明中风不解,入里而见少阳症。其下利,病机与上面并无多大区别。其脉不负者,仲景已自言其当脉滑而数,当用大承气下之。若负则当见少阳脉,弦长而数,当用小柴胡以提热出之。而其症状也可从此处入手寻思,而自明。当见,身热,汗出,烦躁,谵语,腹满,口苦,咽干,呕逆,胸胁满等而其脉象当为长大而弦。当用大柴胡以两清之。<p>6.三阳合病,脉浮大弦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出。<p>此条症状不再细推,参看上面的条文自明,仅从病机上做一诠释。目合则汗出,眠则阳入于阴也,阳强阴弱,则汗出,阳加于阴则为汗也,这个道理和卫强营弱之太阳中风表虚症的病机病无多大区别,而是程度和病位的差别。那么,从此处看,此条所论当为热盛将入于阴或者已经入了阴分血分的条文。<p>而从此条所论,后世温病很多方子都可以选用。而从伤寒论的角度,我倾向于用大柴胡合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大黄而加天花粉。以热有入阴之相,是以大柴胡为君,提热外出,导热下性,竹叶石膏汤以清气润燥,内外表里双解。<p>通过对以上条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虽然把这些条文归结在伤寒的条文之下,但是从后世的观点,上面从第三条到第六条,都可以归结到后世的温病范畴。从这里看温病和伤寒并无本质区别,因为发病的邪气都是针对人的机体而发生。而我们人为的门户之见,则有意的把温病孤立起来,这是不合适的,也是让人觉的悲哀的。温病的创始人从来都说是羽翼长沙,其本身并没有把自己列于伤寒门外,如叶天士和吴鞠通,如果不是因为作为温病的创始人,掩盖了他们研究伤寒的成绩,那么百代之下,谁敢说能比他们更精通伤寒呢?而叶天士言: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从此处看伤寒也是符合营卫气血辨证的,卫气营血也在六经之内,那叶天士为什么这样讲,他有什么根据,伤寒论有那些条文可以印证这些?细细品味伤寒原文这些好像又是显而易见的,知道叶天士不过发挥经义也,并非学无所宗。<p>另:太阳、阳明和少阳,都有关于合病的内容。细心的人,当可发现,这个是逐步深入的。并非飞来之石,突然而来,细推则前后贯通,这也印证了伤寒论学术上的完整性和紧密性。</li><li>本坛属非营利性公益***,仅供医学相关人士专业与情感交流。<p>本站始终坚持不涉及政治和宗教话题<p>网络媒体转载我站作品请注明我站名称和链接;其他类型媒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我站作品!<p>站内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讨论,如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日内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05: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