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8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版务] 岐黄“神针”杨介宾针药经验处方菁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经验方
一、针罐刺血方处方:攒竹、人中、肾俞、委中(?窝静脉)。
操作:以上各穴常规消毒后,双攒竹用锋**血约1ml;人中用28号1寸毫针向鼻中隔刺8分深,提插捻转重泻手法,留针半小时,每5分钟催针一次;肾俞出针后加拔火罐,留罐15分钟,以局部紫红色为度。然后患者手扶靠背椅,立正姿势,暴露?窝静脉,医者右手持锋针,左手遏其回流,以稳、准、快的手法刺破一点,其血流出,血色由乌变红自然停止为度。最后让患者做弯腰活动3分钟治疗完毕。
主治:急性腰扭伤。
方解:以上处方循经远近相伍,每日或间日一次。人中属督脉经穴,腰为肾之腑,其脉挟脊抵腰中,入循于膂络肾;委中、肾俞、攒竹属足太阳经穴,其脉亦挟脊抵腰中。四穴针罐刺血同施,对气滞血瘀之急性腰扭伤,确具特殊疗效。
二、疏解外邪方处方:主穴:合谷、风门、大椎、太阳。
辅穴:鼻阻加迎香;发热加曲池;喉痛加少商;畏寒加大椎艾条灸。
操作:先针双合谷,直刺1~1?5寸,行提插捻转强泻手法,留针20分钟,每3分钟催针一第二卷483次,得微汗则止;风门双侧向脊柱斜刺1?5寸,得气后出针并加拔火罐,留罐10分钟,以皮肤紫红色为度;大椎直刺1?5寸,提插捻转泻法,针感直抵肩背,风寒者20分钟;太阳直刺1寸,或点刺出血0?3毫升。迎香向鼻根透刺1?5寸,曲池直刺1?5寸。以上各穴均须留针20分钟,提插捻转泻法,以得气为度。每3分钟催针一次加强针感,取微汗方止。
主治:因风寒暑湿所致之各型感冒。
方解:合谷属手阳明原穴,发汗解表;风门属足太阳、疏风宣肺解表;大椎属督脉诸阳交会之处,实卫固表,疏风散邪;太阳为奇穴,疏散上焦风邪而止头痛,四穴同施,共奏疏风解表发汗之功。
三、九宝降气汤处方:苏子15克、麻绒12克、薄荷10克、腹皮12克、陈皮10克、桑皮12克、桂枝10克、法夏10克、冬花15克、炙枇杷叶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主治:积年病喘,秋冬辄剧,不可坐卧者。
方解:方中用苏子肃肺,与麻绒相伍共奏降气平喘之功;桂枝、薄荷宣肺解表,温中化饮;炙枇杷叶、冬花化痰降气、止咳平喘;陈皮、法夏燥湿除痰,腹皮理气宽中,以助陈夏之功。本方尤妙在于上述温药之中,兼用一味苦寒之桑白皮,以清郁闭之痰热。全方宣肃并举,散降同用,对于痰湿素盛,复被风寒,肺气壅塞之咳喘证尤为适宜。
四、桑菊平肝汤处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生地20克、白芍15克、黄芩10克、夏枯草20克、牡蛎30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天麻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等。
方解:方中用桑叶、菊花甘苦微寒,轻清宣散,泄上扰之肝风;黄芩苦寒,清肝胆之热,据近代研究,此药有降压、镇静、解热的作用;生地凉血滋阴,除肝木血热;白芍养血敛阴、平肝缓痛,可治血虚肝旺之高血压,更疗肝阳上僭之头晕目昏;夏枯草泄热,能散厥阴之郁火,善治头痛、目痛、眩晕;牡蛎、石决明咸寒质重,能益肝阴,潜浮阳;钩藤轻清透热,平肝熄风;天麻甘平,安眩熄风;甘草调和诸药而缓苦寒之性。诸药合用,以滋潜为主,兼予疏泄,使浮阳下潜,郁热得泄,则头痛、眩晕自止。
加减运用:失眠、多梦加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头痛甚者加刺蒺藜15克,怀牛膝15克;血压偏高,倍用石决明以加强镇潜之力;心烦易怒加麦冬20克。
五、温经止痛散处方:川乌90克、草乌90克、麻黄60克、干姜60克、白芷60克、肉桂30克、细辛30克、第二卷484羌活60克。
用法:以上诸药共480克,置于锅内,微火烘脆,共为细末,加60度白酒适量致药物湿润,做成药饼趁热敷贴于患部,至局部及全身发热或微汗出为度;或加60度白酒适量,炒热,用纱布包裹做成药枕或药袋,置于患部,外以电吹风热熨,使药力直透肌腠筋骨;或循经外熨,以局部觉热为度;或浸泡成药酒揉擦患部至发热为度。
主治:经久缠绵难愈之寒湿痹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骨质增生,全身关节拘挛疼痛,腰背胸胁痛,痛经,疝痛,扭伤,阴疽,瘫痪,痿证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证,均有良效。
方解:方中用川乌草乌大辛大热,能通十二经脉,纯阳燥热,其性温通,走而不守,外通皮腠而除表寒,内达下元以温痼冷,善祛表里之风寒湿邪,专搜筋骨阴霾之邪气;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可散在表之寒邪,能通皮腠之血脉,主治顽麻冷痹;细辛辛温走窜,散风寒而止痹痛,治风寒湿邪所致之百节拘挛疼痛;白芷、羌活辛温散风止痛,取风能胜湿之义;干姜辛热燥烈,温中散寒,逐风燥湿除痹,善除脏腑经络沉寒痼冷;肉桂辛热纯阳之品,独取其能温、能行、能化痰饮,有散寒止痛之功。
六、龙蛇夏马膏处方:龙胆草100克、蛇泡草100克、夏枯草100克、马齿苋100克。
用法:采集上药四味新鲜者,洗净泥砂,切碎捣烂如泥,做成1~2厘米厚药饼,视病变部位大小敷贴于患部,每日2次,每次4~6小时。每日更换新药2次。
主治:一切阳实火热之红肿疼痛,疔毒痈肿,疮疖丹毒,流火,风湿热痹等症,未溃即散,已溃即消。
方解:四药性味苦寒,均具强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泻火凉血,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广谱抗菌的作用。
七、白冰膏处方:白附子、白芷各60克,冰片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乳钵内研至无声为度,加入白甘油适量,调成糊状装瓶。每日用少许搽面。
主治:雀斑、黄褐斑。
方解:方中用白附子解毒散结;白芷祛风;冰片清热;白甘油润肤养颜。三药合用,共奏解毒散结,化瘀消斑之功。一般坚持搽用1~1?5月后,效果较好。
八、艾参汤处方:陈艾100克、苦参、蒜泥、白矾、荆芥、薄荷、白芷、地肤、白鲜皮各60克,花椒30克。
以上10味药物煎水洗患部,日三次。
主治: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痒疹、风疹、瘙痒症、牛皮癣、银屑病等。
方解:方中用陈艾、花椒、白矾、地肤、白鲜皮止痒、燥湿;配以苦参、蒜泥清热解毒;荆芥、薄荷、白芷疏风清热。诸药相伍,标本兼顾,效力突出,善治风湿痒疹,无一不效。
九、润肤膏处方:鲜白芨30克、鲜桑皮30克、鲜猪板油30克、冰片1克。
用法:取上药鲜者四味,置于清洁之石臼内,反复捣烂如泥,充分混合均匀,药膏即成。根据病损部位大小,用纱布包裹适量药膏,棉线扎紧,反复揉搽患部,一日3~4次。
主治:由血虚风燥所致之手足皲裂皴口、肌肤甲错、蛇皮癣、鱼鳞癣等。
方解:白芨、桑皮敛疮生肌收口;猪脂润肤敛疮;冰片解毒散风止痛。
十、加味生脉饮处方:沙参30克、麦冬20克、五味8克、大力15克、桔梗10克、前胡15克、黄芩10克、冬花15克、杏仁10克、百合20克、知母12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用上药1剂,放入砂罐内,分三次煎服。每次掺水500毫升,煎15分钟,煎至300毫升,成人每次温服300毫升。
主治:气阴两虚,肺燥咽干少痰之久咳。
方解:沙参、麦冬益气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百合、知母清燥润肺止咳;大力、桔梗、杏仁、前胡宣肺利咽,止咳化痰;冬花润肺止咳化痰,寒热虚实均宜;五味收敛肺气;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十二味配伍合度,共奏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

4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4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9-5-21 10: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09-5-21 11: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09-5-24 11: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5
发表于 2009-5-24 15:40 | 只看该作者
经验精华!!!!好
6
发表于 2009-6-17 00: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7
发表于 2009-6-17 10:2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lol:
8
发表于 2009-6-24 16:55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才实料,比有些忽悠大家强多了。
9
发表于 2009-8-30 12: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