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中医名家谢海洲医案评议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二、脊髓空洞症案齐某某,女,32岁。右上肢及腰椎Ⅰ~Ⅳ两侧呈阶段性麻木不仁,不知痛温,有时感到自发性闷痛。表面皮肤干燥,触之有感觉,右臂运动无力,肌肉萎缩,脊椎变曲。病经北京某某医院确诊为“脊髓空洞症”。历经五年医治效果不显转来诊治。
诊其舌质淡嫩有齿痕,舌边暗紫有瘀点无苔,脉细涩而结。辨属先天不足,精髓不充,气虚第二卷283血瘀。拟补肾填精,益髓健脑,补气活血调治。
处方:巴戟天12克、仙灵脾12克、菟丝子15克、当归12克、鹿角胶9克、龟板胶12克、黄芪20克、枸杞子20克、桑寄生15克、怀牛膝15克、狗脊12克、太子参12克、赤芍9克、鸡血藤20克、山萸肉30克、熟地12克、丹参15克、川芎6克。
守方60剂后,感觉稍复,痛已消除,麻而不木。舌色淡红,瘀点消失,脉弦细,上方中减活血化瘀药用量,重用补肾填髓益气之品,续服80剂,腰背感觉基本复常,右臂活动有力,肌肉渐丰,苔脉复常。疏方配丸以调治。
巴戟天15克、仙灵脾15克、菟丝子20克、鹿角胶12克、龟板胶12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当归15克、赤芍6克、川芎6克、丹参12克、熟地15克、肉苁蓉30克、川断20克、桑寄生20克、怀牛膝20克、狗脊15克、太子参15克、桂枝12克、鸡血藤30克、穿山甲12克。
共研为粉,制蜜丸,丸重9克,每次1丸,每日3次。
服药半年左右,症状体征消失,活动如常,复经原北京某医院检查:阶段性感觉分离、阶段性肌肉萎缩、临床症状等均消失。病告愈。一年后追访,未见复发。
[评析]本案证属先天不足,精髓不充,气虚血瘀,虚实夹杂,故治之亦补亦通,兼施并用,而主以左归饮、龟鹿二仙胶、当归补血汤等方加减,以补肾益髓,益气活血也。因补肾则精生髓充,活血则瘀去络通,故诸法并施于髓亏血瘀之本证,而奏效显著也。
三、痿证(隐性脊柱裂)案徐某某,女,32岁,北京某中学教师。1976年2月15日初诊。
近几年来双下肢冷麻,软弱无力,行走艰难,且感腰脊酸麻沉重。经北京某医院X线拍片检查:“骶椎Ⅰ与Ⅴ椎板凹陷缺损,且外皮凸起,上生粗毛。”确诊为“隐性脊柱裂”。
诊其脉弦细,舌体胖嫩,舌边尖有多处瘀点,苔薄白。病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精髓不充,阴亏髓虚,血络瘀阻,致足不任身,发为骨痿。以腰者肾之府,脊者肾之所贯,故肾虚则腰脊酸沉。法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化瘀通络。
处方:(1)熟地18克、山萸肉9克、麦冬9克、菖蒲9克、五味子9克、远志9克、桂枝9克、肉苁蓉18克、附子6克、巴戟天12克、生苡仁24克、补骨脂12克、石斛12克、木瓜12克、川牛膝12克、鸡血藤24克、赤芍15克、红花9克。水煎服,14剂。(2)加味金刚丸(菟丝子、苁蓉、杜仲、川萆?、猪腰等)50丸,每次2丸(12克),日2次。
守方1月(二诊时小有更动),行路稍觉轻松,脊部麻感下移,腰部微痛,下肢冷麻稍轻。舌质暗红,边尖仍有瘀点、脉弦滑。原方加炙马钱子0.25克(冲服或胶囊送服),以增强通络起痿之功,续服3月。
第4月来诊,舌边瘀点减少,诸症略减,行动亦稍有力。原方加白芍12克、茯苓9克、生地15克、川断9克。再服2月。
第6月双下肢及腰部酸沉状已解,步履渐趋常态,舌边尖瘀点尽退,脉复神强。
处方:(1)生熟地各12克、巴戟天12克、山萸肉9克、天麦冬各9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菖蒲9克、肉苁蓉24克、川断12克、赤白芍各9克、茯苓12克、薏苡仁24克。水煎服,14剂。(2)五子衍宗丸20丸。每次1丸,每日2次。 服药后,行路已如常人,苔脉正常。复经原北京某医院拍片对照:椎板缺陷处模糊不清,椎裂面积明显减少。收效尚佳,继服上方加大五倍量,制成蜜丸,丸重6克,每服2丸,日服2次,以善后调理。
经半年追访,患者早已恢复工作,自云可胜任工作,腰及双下肢亦无沉重感,仅行路较常人稍缓,余皆正常。
[评析]本例“隐性脊柱裂”,属脊椎先天性缺陷,与祖国医学所谓痿证,颇相类似,如《素问次注》云:“痿谓痿弱无力以运动。”《儒门事亲》云:“痿之为状,两足痿弱,不能行用。”究其所因,以肝主筋,肾主骨,故骨软筋弛之痿,每多关于肝肾二脏之病变,正如《女科百病问答补遗》所谓:“人身之骨,肾所主也。先天禀气不足,则骨软而不坚不实,且髓不满骨,筋无血养以束骨,荣卫弱,故骨痿而骨变也。”审是肝肾两虚而筋骨痿弱,故治在肝肾主以《宣明论》之地黄饮子与《保命集》之金刚丸,而兼予化瘀通络之法。方用地黄饮子、金刚丸者,以地黄饮子既滋阴益肾,壮水济火,又温补肾阳,引火归原,取其协调阴阳,益肾填髓也;金刚丸乃补肝肾、壮筋骨之佳品,善治“骨痿不能起于床者”。(《张氏医通》)至于方中兼用鸡血藤、牛膝、赤芍、红花等活血通络之品者,则意在去瘀生新,既可使血活络通,又可助补肾生精也。由于药证相符,故数载病痛,经由数月调治,而终获其痊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