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我国即将发布脑死亡判定标准 有助维护死者尊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由卫计委部脑死亡标准起草小组制定的《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修订稿)》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成人)(修订稿)》将在近日发布。

  卫计委专家称,该标准将规范脑死亡的判定,有助于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和死者尊严。




  据透露,两个文件规定了脑死亡判定的先决条件、临床判定、确认试验和判定时间等,明确了判定三步骤:脑死亡临床判定,脑死亡确认试验和脑死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三步骤均符合判定标准才能确认为脑死亡。

  专家指出,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脑死亡判定的先决条件是昏迷原因明确;如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昏迷,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的昏迷,主要为心跳骤停、麻醉意外、溺水、窒息等所致的缺氧性脑病。昏迷原因不明确者不能实施脑死亡判定;同时要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据知,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受卫计委脑死亡标准起草小组委托,通过五年临床实践与验证,对脑死亡判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深入扎实的研究,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卫计委脑死亡标准起草小组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在在临床应用上述判定标准时应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要求操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中国提出脑死亡概念始于一九八六年,二00三年《中华医学杂志》等医学杂志刊登了卫计委脑死亡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制定判定标准和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受到医学、法学、伦理学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2# 沙发
发表于 2009-4-4 06:41 | 只看该作者
卫计委即将公布脑死亡标准 脑死心跳是否用药
卫计委即将公布脑死亡标准再引激烈争论

  新快报讯 (记者 李斯璐 陈杨实习生谢源源)脑死亡病人算不算死亡,医院要不要继续抢救?卫计委即将公布《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修订稿)》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成人)(修订稿)》的消息昨日传出后,再度引发激烈争论。





  昨日,记者就争议的主要问题采访了广州部分大医院。

  有数据显示,国内医院脑死亡病例仅占住院死亡病例的3.3%。从临床死亡看,大概90%属于心死亡,10%属于脑死亡。

  有医生表示,目前医院判断是否死亡,先看有无心跳、呼吸,脑部检查往往作为辅助手段。

  据了解,在脑死亡的状态下,患者血液中还有氧气,而完好无损的各种脏器是做移植手术、挽救他人的最佳时机。迄今为止,全国已有63名脑死亡者捐出283个器官,使270人受益。

  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表示,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进行器官移植还是以心的死亡标准进行,这样不但缩小了器官移植供体的范围,器官的质量也比较差。

  何晓顺说,提高人们对脑死亡的认识以及器官捐献的意愿,对缓解器官供体短缺至关重要。

  专家表示,脑死亡的通俗理解是脑干永远丧失功能,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均无法挽救;有时脑死亡后采取手段,心脏仍会复苏到跳动状态,但不能维持太久。国内外不少医学专家认为,脑死亡作为宣布死亡的依据可有助节省资源。

  广医一院急诊科主任梁子敬透露,该院急诊科曾接诊一个70多岁的脑出血病危患者,医生抢救了一天后患者虽然心跳复苏,但脑电图呈直线、瞳孔固定涣散、完全没有脑反射,诊断为脑死亡。因为有心跳,他的家人便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老人未死,坚持要医生用药;另一派接受老人死亡事实,认为继续用药只会浪费更多金钱。于是,两派亲友在急诊室发生了争执。

  不少医院均表示,在家属未争出结论前,医院都会继续用药,直到病人心跳无法挽回、家属接受死亡事实为止。
3# 板凳
发表于 2009-4-4 21:43 | 只看该作者
争论在继续,关注在继续,社会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