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8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关于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教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先谢谢各位大侠了!!
2# 沙发
发表于 2009-3-27 20:58 | 只看该作者
失血性休克(shock of blood loss)是指由于创伤、烧伤或疾病所致血管破裂引起的体内外急性失血,使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微循环障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失调。
身体部位

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
容量不足超越代偿功能,就会呈现休克综合病征。心排出血量减少,尽管周围血管收缩,血压依然下降。组织灌注减少,促使发生无氧代谢,形成乳酸增高和代谢性酸中毒。血流再分布,使脑和心供血能得到维持。血管进一步收缩会招致细胞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致使体液和蛋白丢失,加重低血容量。最终将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肠道粘膜对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来源于肠道的抗体的防御能力遭到损害,很可能就是肺炎和其他感染性并发症的重要发病机制。次致死量的失血对内毒素的攻击具有交叉耐受的能力。即次致死量的失血能对致死量内毒素的攻击产生保护作用。
失血性休克诊断鉴别
在很多的情况下,对出血做出诊断并不太困难。病史和体征都能反映出血管内容量不足和肾上腺能的补偿性反应。然而,实验检测却不完全如此。因为在急性失血后的短时间内,体液移动还不可能很明显,难以通过血液检测指标反映出来。若失血的过程稍长,体液移动逐步增多,就会使血液呈现浓缩,表现为血红蛋白增高、血细胞比容上升、尿素氮与肌酐的比例增大。如果失血的过程较长,失血量较大,特别是自由水丢失逐步增多,还会发生血清钠增高。总之,对休克的失血量应予以充分估计,临床上往往估计不足,值得注意。
当失血较大,引起严重的低容量性休克,而在临床上还难以掌握住切实的和规律性的变化,特别是复苏补液治疗还难以显示积极效果,则应该考虑可以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或肺动脉导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通过中心测压可以观察到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CWP)降低,心排出血量降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降低,和全身血管阻力增高。


临床诊断
1.符合前述休克诊断标准。
2.有导致失血的伤病史。
3.临床表现
(1)轻度休克:丧失有效循环血量的15%~30%。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口渴、面色略显苍白、四肢发凉、出汗, 脉搏80~120次/min,血压轻度下降,收缩压9.3~12kPa(70~90mmHg),脉压2.6~4.0kPa(20~30mmHg),中心静脉压0.58~0.98kPa(6~10cmH20),尿量<30ml/h,比重高。
(2)中度休克:丧失有效循环血量的30%~40%,表情淡漠、极度口渴,面色明显苍白、四肢发凉发绀、出冷汗、脉搏100~140次/min,血压下降明显,收缩压6.6~9.3kPa(50~70mmHg),脉压<2.6kPa(20mmHg),中心静脉压<0.58kPa(6cmH2()),呼吸>25次/min,尿量15~25ml/h
(3)重度休克:丧失有效循环血量40%~50%。意识模糊或谵妄,昏迷,面色极度苍白,口唇和肢体皮肤发绀。四肢厥冷。脉搏>140次/min,血压极低,收缩压0~6.6kPa(0~50mmHg),舒张压消失,中心静脉压<0.58kPa(6cmH20),呼吸急促,尿量<15ml/h,或导尿无尿液。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lyj1219a+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9-3-28 00: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