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72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醉]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其它网站上看到的,感触很大!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麻醉科 邓硕曾 李 恒 杨承祥  
  9月3日、9月18日、9月24日、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连续发生了3起病人在手术中和1起病人在手术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现象,病人抢救无效意外死亡。卫计委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麻醉事件与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
  该院是一家全国百佳医院,但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了4例因麻醉导致的死亡病例,使得麻醉科停止了手术麻醉业务。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这一事件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器械污染”一说不可信
  据媒体报道,这4例麻醉意外死亡均系器械污染,我们表示怀疑。因为器械污染无论是细菌还是有毒有害物质,都会有一个感染和中毒的过程,会检出相应的标志物,不会在短时间内致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器械污染呈慢性或亚急性发病,而心跳骤停则是麻醉中突发事件,况且器械和药品都是Zhengfu有关部门招标采购的,医院消毒器械也是按程序和规范进行的,污染的可能性较小。而人为**的可能性更小。因为麻醉医生不会自己害自己,或故意残害病人,否则他这一辈子也干不了医生。
  手术室常见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是:1.缺氧或低氧。主要来自呼吸道管理不当,或麻醉过深、麻醉平面过高,或血压骤降未及时发现处理。2.药物过量。当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时,在麻醉剂使用超量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心跳骤停,尤其是当麻醉效果欠佳时,盲目追加镇静、镇痛药物,以致联合打击呼吸和循环功能,导致循环骤停。3.大出血。大出血时心脏空虚,可引发心跳减慢而停止收缩,全身供血不足缺氧致死。4.迷走-迷走反射。如眼心反射、胆心反射等可导致心脏骤停。但迷走-迷走反射必先有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的过程或在此基础上诱发,单纯牵拉内脏或支气管**迷走神经,一般不易发生心跳骤停。5.其他事件。如过敏反应、电解质紊乱、心律紊乱、触电、心包填塞及人工瓣失灵等多种因素。
  在这4例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例中,1例是采用全麻,另3例采用椎管内麻醉,4例都不是大手术,上述第1项和第2项可能是最大可疑原因。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什么叫麻醉?麻醉是一种状态,介于生与死之间。因此,麻醉医生必须认真对待,格外小心。麻醉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是我们多年来历经风风雨雨,饱尝酸甜苦辣得出的结论。老的麻醉医生都知道,我们不仅要在战略上藐视麻醉,肯于动手,不怕脏累;又要在战术上重视麻醉,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小心认真,重病人也能麻醉得当,救人一命;麻痹大意,即便是小病小手术,也可能出事。
  麻醉被认为是高风险职业。WHO把麻醉看成世界上第二大安全挑战的学科。麻醉相关死亡率发达国家平均为1100000,发展中国家为15000~110000。一些落后国家较低,如津巴布韦为13000,赞比亚为11900;多哥最差,为1150,它的麻醉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100~1000倍。
  我国麻醉水平也处于发展阶段,大城市医院稍好一些,人员齐,人才多,设备齐全,麻醉相关死亡率在150000~1100000徘徊。但县级以下医院麻醉医生还要***其他科室业务,或者要干手术室的其他器械消毒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会做硬膜外麻醉,但不会做气管插管全麻;有的甚至不会使用麻醉机,一遇紧急抢救,措手不及,就会增加死亡率。其麻醉相关死亡率可能在1:5000左右。据了解,我国13亿人口仅有麻醉医师11万人,其中30%为大专生,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全国的需要。
  两个人做麻醉最好
  手术要两个人做。麻醉一个人做当然可以,但有风险。据悉,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最近决定两个人做麻醉,这是有道理的。两个人好商量,有帮手,可以换吃饭,上洗手间,防止疲劳麻醉。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现在都是安排两个人一起做麻醉,一名主治医师,一名住院医师;一名老师,一名医学生;一名二线医师(副高职称),一名一线医师(低年资医生);一名麻醉医师,一名麻醉护士。由于麻醉科的业务不断扩大,麻醉医师不仅要管手术室内麻醉,还要走出手术室管理无痛腔镜、无痛人流、心血管造影麻醉、CT和MRI麻醉、院内抢救复苏、大血管穿刺置管、疼痛治疗、术后恢复室(PACU)等。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正向无痛医院发展,因此,麻醉人员更加紧张,必须培养麻醉护士,增加医生帮手。麻醉护士又应运而生,作为麻醉医生的好帮手,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浪费,节省了人力成本。
  两人做麻醉要强弱搭配、新老搭配、师生搭配。一个老师(主治)可能要质控1~3个手术室。有情况时,必须通讯畅通,呼叫快捷。手术间都要配备呼叫系统,以便紧急呼救。
  吸取“泰坦尼克号”的教训
  在96年前的一个寒夜,“泰坦尼克号”突然被冰山拦腰斩断,迅速下沉,造成重大的死亡事故,船长要承担主要责任。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好比“泰坦尼克号”,该院麻醉科的“沉没”,科室、医院和卫生局主要领导都要负责任。
  泰坦尼克号船长对船体的钢材过分自信,在接到报告前面有冰山阻挡,仍贸然开足马力前进。另一方面,为了船的美观和观光,减少了足够的救生艇,在出事时人员争抢救生艇而坠海溺亡。
  这些年来,一些医院的“船长”似乎对麻醉风险缺乏警惕,对麻醉的高风险缺少关注,一旦出事悔之晚矣。
  这些年来,麻醉科的建设虽然卓有成效,但麻醉人员依旧短缺,水平有限,麻醉机和监护仪配备不足,缺少足够的“救生艇”,以致发生麻醉意外时抢救无力,丧失生命。
  我们希望医院的“船长”们赶快行动起来,关注医疗安全,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0-30 19:18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向 麻醉医生 致敬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0-30 20:54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的确是要小心为好了!
要做到胆大心细!但是不违反原则!
4
发表于 2008-10-31 09:28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不大像是记者写的,能客观指出目前的医疗现状!够经典!!
5
发表于 2008-10-31 12:31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本来就不是记者写的,标题下面不是有注明吗?看来看的是不够认真!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麻醉科 邓硕曾 李 恒 杨承祥
6
发表于 2008-10-31 17:55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谢谢楼主的转载。
的确不是记者写的。
邓硕曾教授,是麻醉的前辈,不知几时佛山医院请他坐镇了,呵呵。
李 恒 杨承祥教授是佛山医院麻醉医生和麻醉科主任。
在前几天的健康报上看到这篇文章,终于有真正的麻醉专家及专业人士发表观点了。支持邓老及各位教授的意见。

[ 本帖最后由 yang20060808 于 2008-10-31 18:01 编辑 ]
7
发表于 2008-10-31 19:26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什么叫麻醉?麻醉是一种状态,介于生与死之间。因此,麻醉医生必须认真对待,格外小心。麻醉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是我们多年来历经风风雨雨,饱尝酸甜苦辣得出的结论。老的麻醉医生都知道,我们不仅要在战略上藐视麻醉,肯于动手,不怕脏累;又要在战术上重视麻醉,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小心认真,重病人也能麻醉得当,救人一命;麻痹大意,即便是小病小手术,也可能出事。”————说得太好了!!:victory:
8
发表于 2008-10-31 19:32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handshake ,哈哈.多希望卫计委给我们麻醉同仁们肯定肯定我们啊
9
发表于 2008-10-31 19:34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麻醉是一种状态,介于生与死之间。我们不仅要在战略上藐视麻醉,肯于动手,不怕脏累;又要在战术上重视麻醉,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可以称得上经典
10
发表于 2008-10-31 21:20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哎太多的医院,不重视麻醉科
11
发表于 2008-11-1 12:40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事情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跟深思!!!
12
发表于 2008-11-4 22:02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支持麻醉的老前辈们!
13
发表于 2008-11-4 22:45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医师和麻醉医生确实风险很大,不管医生多小心,有个别人对药物都有过敏的现象,让医生提心吊胆的工作!
14
发表于 2008-11-4 22:50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麻醉的工资太低了
所以我也认为
麻醉的责任很重大啊
15
发表于 2008-11-4 23:51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太多的医院,不重视麻醉科,麻醉医生不好做.吃力不讨好.
16
发表于 2008-11-5 15:39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胆大心细
17
发表于 2008-11-6 13:05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WHO把麻醉看成世界上第二大安全挑战的学科”
第一大是什么??:o
18
发表于 2008-11-6 22:06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胆大心细,坚持原则!麻醉工作不受重视不是现在,而是中国历来的陈腐观念所致!得不到重视,但作为麻醉者得自己看重自己的工作,自己看得起自己!既然干了这行就得认真去做,学无止境,路漫漫,任道重远,对于自己的行业要有远见,慢慢会有改观的。
19
发表于 2008-11-18 00:01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吸取“泰坦尼克号”的教训
  在96年前的一个寒夜,“泰坦尼克号”突然被冰山拦腰斩断,迅速下沉,造成重大的死亡事故,船长要承担主要责任。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好比“泰坦尼克号”,该院麻醉科的“沉没”,科室、医院和卫生局主要领导都要负责任。
  泰坦尼克号船长对船体的钢材过分自信,在接到报告前面有冰山阻挡,仍贸然开足马力前进。另一方面,为了船的美观和观光,减少了足够的救生艇,在出事时人员争抢救生艇而坠海溺亡。
  这些年来,一些医院的“船长”似乎对麻醉风险缺乏警惕,对麻醉的高风险缺少关注,一旦出事悔之晚矣。
  这些年来,麻醉科的建设虽然卓有成效,但麻醉人员依旧短缺,水平有限,麻醉机和监护仪配备不足,缺少足够的“救生艇”,以致发生麻醉意外时抢救无力,丧失生命。
  我们希望医院的“船长”们赶快行动起来,关注医疗安全,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

###“泰坦尼克号”的教训--------血的教训,难以抹去的记忆
20
发表于 2008-11-18 09:31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麻醉被认为是高风险职业。WHO把麻醉看成世界上第二大安全挑战的学科。这个好呀!
21
发表于 2008-11-18 16:30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22
发表于 2008-11-18 20:36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在我国麻醉医师地位太低,在美国麻醉医师年薪和总统一样,手术分成麻醉医师拿50%,剩余50%是术者和护士(这是93年美国南加州大学马加驹教授在首届中美麻醉学习班讲的)。
23
发表于 2008-11-18 23:20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作为一名麻醉师,要对病人极端负责,我们的工作必须严谨,我们的流程需要完善,上面老师分析得很有道理,建议大家将文章拷贝,科内传阅。
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付出了,会有人知道的,会有回报的,我们的地位要靠精湛的技术,崇高的医德争取。
24
发表于 2008-11-18 23:34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WHO怎么不把麻醉医生的收入也提高到第二呢,在我国还是很不重视麻醉科和麻醉医生的。
25
发表于 2008-11-19 09:50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和三明二院的事有关)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victory: ,这行难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