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8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祝味菊医学思想浅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祝味菊医学思想浅述

祝味菊,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四川成都。少年习中医,即长入四川陆军军医学堂习西医,后又赴日本学习一年,归国后,以西医为业。后之上海,乃事中医。不久,即以姜附麻桂治愈被某名医断为“误投辛燥,法在不救”的危重病人一例,因而声名鹊起,渐成一代宗师。其以温热药物治愈挚友徐小圃之子的“热病神昏”,致使当时已为名医之徐氏,弃寒凉而改用辛温;其与门生陈苏生的反复质难,最终令当时已有一定医名的陈苏生拜入祝门,而成一时佳话。

祝氏一生,喜用附子、麻黄、桂枝等温热药物,而被人称为“祝附子”,今人将其归为“火神派”名医。但实际上祝氏与今人所谓之火神派仍有所区别,我想祝氏是不会同意这个称号的,所以仍称之为温热派。

首先,做为一名温热派的宗师,祝氏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温派名医。就连火神一派的祖师爷“姜附先生”都有“予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一类的辨白之词,但祝氏对其祝附子这个名号却似乎从未做出过辩解。而且,祝氏用药,即便“发热神昏”亦用附子,即便“热入营血”也用麻黄,其用药之匪疑所思,亦颇具传奇色彩。

其次,祝氏论理之透彻,实是温派中之佼佼者,我所见之温派中人,前如郑氏,后如李可,谈诸理论,似皆有未透发者,唯祝氏对己说能够阐述透彻,让人心悦诚服。就连医坛名宿章次公都称“祝先生博闻强识,辨才无碍”“我生平非常自负,常常瞧不起人,但是一遇到陆祝两先生,只有奉手承教,俯首无辞。我和他两位交朋友,真是很幸福,很光荣的。”

最后,祝氏是中医科学化的领军人物,用今日之言语,即所谓伪中医者也。:lol: 其所诉之理论,很明显是借鉴了西方细菌学与免疫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运用,又同古典中医学的某些认识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从而完成了其“发皇国粹,融合新知”的理想。

祝氏行医,最擅长治者,西医之肠伤寒也,在其长期与肠伤寒的抗争中,积累了非富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进而影响到其整个的医学思想,所以祝氏之论,基本上建立于其对肠伤寒的理解之上,而祝氏对其伤寒治法亦颇自负,尝言“以为人诊疗,往往应手而愈”。


手上的这本书《祝味菊医案经验集》出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招萼华主编,予尝浅浅读之,亦自浅浅述之,因名浅述,有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教。


重阳学说


这是祝氏做为温派医生的重要观点。有几个方面。

1、正邪相争,阳气为主。
无论从中国传统理论还是从现代医学理论来讲,外感热病的发生都是由正邪两个方面来决定的。而祝氏认为,中医治病,主要是治人,而非治病,中医对于病原体,实际上并无好的方法,而只能通过提高人的正气,通过人体自疗来治疗疾病。热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正邪演化的过程。而这个正气,主要是指阳气“所以克奏平乱祛邪之功者,阳气之力也,夫邪消正消长之机,一以阳气盛衰为转归,善护真阳者,即善治伤寒,此要决也。” 这与温病学派之“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正好相反。“夫一切机能皆属阳气,损在形质,始曰阴虚。伤寒高热,诚然消耗物质,然机能健全必有自救之道,是故水份缺乏,即燥渴引饮,营养不济,则脂肪代偿。伤寒为急性传染病,绝食数旬,而不即毙者,人各有蓄也。但得阳用彰明,调节有方,则病有自疗之趋势。....医者不过顺其自然之趋势,调整阳用,以缩短其疾病之过程而已。”

2、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此说与朱丹溪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亦正相对。祝氏认为“一切精血津液,涵濡营养,其目的无非供阳用耳,适用为平,过则无益,而又害之。”“阴平阳秘,是曰平人,盖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诚千古不磨之论也。”这对内经的阴平阳秘进行了重新的解释。“火气有余,足以害物,是诚有之,是亢害之为也,非温养之火也。经云:壮火食气。是亢僭之火也,非秘藏之火也,火气潜秘,是谓少火,少火生气,所以生万物也,苟能秘藏,固多多益善也。经云:阴阳之要,阳秘乃固。言阳秘则真阴自固也。”祝氏用温,多取附子与灵磁石同用,以取温潜秘藏之意。

3、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祝氏重阳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阳能生阴。所谓阳生才能阴长,而阳杀则必阴藏。“良工治病,不患津液之伤,而患阳之亡,所以然者,阳能生阴也。是故津液之盈绌,阳气实左右之。人贵自强不息,应以己力求生存之道若依外来之补充是舍本逐未也,而况一切营养药物未有不经阳气运化,而能自为营养者也。仲景曰:有阴无阳者死,从阴出阳者生,亦重阳之说也。”祝氏本身并没有对阳之如何生阴做出解释,但从祝氏理论中,我们仍可看出的是,祝氏将脏腑之功能视为阳,而将人身之濡养物质看成阴,是以,脾胃之功能在,则水谷精微自能运化吸收,肺脏之功能在,则气能宣发和肃降,心脏之功能在,则血液之运行有序,肾脏之功能在,则能蒸腾津液布散周身。而反之,如果脾胃不得运化,心肺不能宣行,肝肾不能蒸腾疏导,纵使体内有再多的阴津濡液也是无济于事。由此可见,从某些角度来讲,祝氏重阳,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


伤寒五段论


略知祝氏之学之人,皆知祝氏有伤寒五段之论,以论人体感于有机之邪后,正气与病邪相抗争,而有五种外在反应,温病为其一也,伤寒温病,可以一而二,二而一。

“疾病之来,引起体工之反应,不出五种阶段。于意云何?太阳之为病,正气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贲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懦怯,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阴之为病,正邪相搏,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一切时感,其体工抵抗之情形,不出此五段范围。”

祝氏伤寒之说,以正邪相争立论,认为伤寒之有症状,是外感有机之邪(细菌、病毒),而人体奋起抗邪之故。认为人体发热,是正气抗邪的一种表现,故不可见温用凉,徒害正气,先失袪邪之机。

祝氏伤寒说,反对将外感热病分为伤寒与温病两端,认为伤寒即然为一种细菌所为,则必不能区分为寒热,寒热者,阳气之盛衰也,非病菌性质之也。人体阳气之过于旺盛,抗邪过于积极,于是表现为温病(阳明病),可一清而愈。除此,正气皆有所不足,当扶正助阳。当然,五段治法,亦各不尽相同。大致方法为,太阳和阳,少阳通阳,阳明抑阳,少阴扶阳,厥阴潜阳。




对温病学派的批判


对温病学派疗效的批判。

祝氏初至上海之时,未立即从医,而是潜隐一年,“徘徊于名医之诊室,留连于药铺之店柜”,发现在上海“诚然病不异于三湘,而处方用药,则大不相同也。归思其所以,疑莫能释.....于是虚心下气,伺诊于名医朱某之门,凡三阅月,深佩其机巧莫测,料变若神。然病者往往由轻而重而死,医者逐步料到而终不能接挽其死。由辛凉解表,甘淡祛湿,而致透热转气,清营散血,由宣化湿浊,滋阴清热,而致涤痰开窍,平肝熄风,医者逐步做到而终不能弥其变。于是爽然若失,默然深感名医之所以成名医者,在于料变识病,而不在于劫病救变。呜呼,熟悉疾病之趋势而不能改变其趋势,虽为名医,又何足多哉!然病者以为膏肓难挽,不咎药之杀人,至死不悔;医者以识病而自命不凡,父以授子,师以授弟,以一盲引众盲,傲然自得,此其所以为名医也。至于砌词藻于方案,以玄为博,逞谈锋于应对,以妄为是,犹其余事耳。嗟乎,肺腑无语,冤魂莫伸,虽有明眼,何法苏生。余虽有改革之心,然邪说横流,独木难支,举沪滔滔,孰与为友,众醉独醒,熟与为俦,欲同流合污,牺牲病家以徇俗,为天良所不许,欲力挽狂澜,发挥真理以警世,又为时论所不容,积重难返,不禁感慨系之矣!”此一段对温病学派之批判,可说比较严厉,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的是,祝氏当年行医时所处之环境,当时上海时论流行,诸医皆用凉药以治热病,而祝氏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当然不为世俗所容,从祝氏医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年祝氏治疗面商徐氏子时,仅用了一付热药,患者尚未见到疗效之时,就有当时之某某名医断言,患者误投辛温,法在不救云云,而使患家一度对祝氏之医术产生怀疑,几乎中断治疗,最后还是祝氏自己以诊所之招牌做保,方使患者继续治疗,进而痊愈。所以,祝氏之激,当与其当时之境遇有关。

对温病学派治法之批判

对于时方医生,见发热即用寒凉,畏用温热的做法,祝氏提出了自己的批判。

“伤寒内有所激,气盛而表闭者,辛凉解表,则表开气和矣(这是祝氏独特的观点,即表闭而里气不亢者,法主辛温解表,表闭而里气盛者,可用辛凉解表)。气不旺者,妄用清凉,则正气馁而表气慑矣,表闭而放温障碍,则热更炽矣,热炽则熏灼神经,宜有躁烦不寐之症矣,此误凉失表之咎也。叶氏曰:温邪热变最速,辛凉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撤去气药,参入凉血清热。此一误再误也。表闭里怯,当与辛温,叶氏以为温邪宜凉,岂知不当之凉,将自馁其气,此一误也。凉表则表气不宣,秽毒堵留,生温益亢。热之亢也,意欲冲开痞塞,解表而舒其困也,不开其表,而反撤去气药,一意于清营,是正欲促而又抑之也,是不能拯之于涂炭,而反驱之于深渊也。”此外,祝氏不仅对温病学派的治法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对自己温派治法做出了一定之阐释。

对于温病学派理论之批判

叶天士之《温热论》是温病学派之经典之作其中有云:“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多,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如法应清凉,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凉,盖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便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灭,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漫然而进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与之相搏,在阳旺之体,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症有不同也。”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自还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但诊其脉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从以上的论述可知,温病学派并非不知道阳气的重要性,但由于温病学派自身的缺陷,偏执于“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之论,畏热药之如畏虎,在应当扶阳之时缩手缩脚,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指导之下,不肯主动地使用药物去扶助人体之阳气,而冀患者通过静养而自行阳气来复。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之说,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温病学派在治疗方法上的窘迫,不肯使用温阳药物,这是造成通阳难的原因之一,人体阳常不足,阴常有余,这也是热病救阴易而通阳难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温病学派并不擅用温阳药物,治疗方法上的单一,妨碍了温阳药物在治疗热病实践中的应用,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这是温病学派不肯轻易使用温热药物的原因。而与之对应的祝氏在使用温热药物之时就灵活得多。


祝氏治疗方法


说起祝氏治法,恐难一言以辟之,大致观之,择其较为独特者说,有如下几个

1、辛温解表:

祝氏的辛温解表,不出麻黄桂枝。祝氏对表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辛温、辛凉两大表证治则,祝氏并不以寒热别之,而以表闭里气不亢或表闭而里气盛来区别。换言之,凡表证,皆用桂枝麻黄,而只有同时里气盛者方用辛凉解表,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祝氏认为“气不旺者,妄用清凉,则正气馁而表气慑矣,表闭而放温障碍,则热更炽矣”。祝氏用辛温解表的另一个特点是,并不只在有表证时用,肠伤寒病的各期中祝氏都会用到麻桂,即便患者“热入营血”,也照用不误。从西医的角度讲,祝氏不赞成中医的外邪由表而入的说法,或者说,祝氏反对肠伤寒有表证这个说法,当然也就不会受到麻桂只能用于表证这个限制。祝氏认为,麻桂有驱策气血向表之功用,这符合机体在与病邪抗争时的自然趋势,机体发热,则自是欲驱邪向表,清而凉之,是逆其趋势而行,这样做,一则阻遏了病势外达之机,一则折伤人体真阳,并不利于对病症的治疗。引而发之,驱邪向表,这才是治疗伤寒的正法。另外,对肠伤寒而言,病菌寄生于肠中,而气血向肠中聚集,而致气血瘀滞于肠中,使用麻桂驱使气血向表,则可减轻肠中之炎症,减轻症状,有利于对患者的治疗。因而麻桂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作用,即:维持善温(祝氏从西医理论出发,认为并非所有的发热都对人体有害,发热在39度以下者,是抗温,是机体对病邪的反应,是抗温,亦是善温)、排泄毒素、诱导气血。对麻黄桂枝的应用,是祝氏所主张的诱导疗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2、灵活运用温法

祝氏虽是温派疗法的急先锋,但其对温法的不良反应仍然是有深刻的认识的,所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形而制定温法之异,也就是附子与不同的药物的搭配,比如说,附子配磁石,附子配羚角,附子配枣仁等等,祝氏门人王云峰对此有专门论述,将之分为温补、温潜、温凉、温下、温润、温散诸法。

3、重视心、脑、肾功能

祝氏诱导疗法因为涉及到驱策气血的问题,所以主行气血的心脏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机能健全的心脏才有可能正常完成这一任务。另外,在指挥机体与病邪抗争的过程中,人体神经系统的作用也尤为重要,因此,保持神经系统之正常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此之时,宜用附子。同时,祝氏认为,机体抗邪,体温升高,加之温药发散,二便趋少是正常的,不仅不应通利,反而在患者尿多便溏之时要使用丝子,故纸来收涩小便。

4、忌滥用通下

伤寒之时,肠道发炎壅肿而不通,当些之时,不应见便少即通,清而通之,一则诱使表邪内陷,一则易**肠道之病灶,一则更易致肠道气血凝滞,而导致肠穿孔的发生。

[ 本帖最后由 吕鸣 于 2008-8-30 14:59 编辑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8-8-30 17: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啦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2-30 16:02 | 只看该作者
xiongku le !!!!:victory:
4
发表于 2008-12-30 18:54 | 只看该作者
辛苦  辛苦!
5
发表于 2017-8-23 22:35 | 只看该作者
很是感谢,好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02: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