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常用灸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1 1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常用灸法
1 艾炷直接灸

  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瘢痕灸) 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操作方法:

  ①**的选择和点穴: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并且施治时间较长,故要特别注意**的选取,要求**平正、舒适。待**摆妥后,再在上面正确点穴。

  ②艾炷的安放和点火:首先按要求制作好所需的艾炷,除单纯采用细艾绒外,也可在艾绒中加入一些芳香性经末,如丁香、肉桂(丁桂散)等,有利于热力的渗透。然后,在施灸的穴位处涂以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强粘附和**作用。艾炷放好后,用线香将之点燃。每灸完一壮,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复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壮。

  ③敷贴药膏: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赶紧,然后在施灸穴位上敷贴玉红膏,可1~2日换贴一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同时,可多食一些营养较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如偶尔发现有灸疮久不愈合者,可采用外科方法予以处理。 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近代对灸法的应用,有以达到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其方法是,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更换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晕为度。因其不留瘢痕,易为患者接受。本法适用于虚寒轻证。

2 艾炷间接灸

  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较直接灸法常用,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疮疡等。

  ① 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或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

  ② 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大蒜味辛,性温。有解毒,健胃,杀虫之功。本法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

  ③ 隔盐灸:又称神阙灸,本法只适于脐部。其方法是:患者仰卧屈膝,以纯白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上法施灸。加施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这种方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

  ④ 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饼(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厚约0.5cm,直径约2cm)作间隔,上置艾炷灸之。由于附子辛温火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证,如阳痿、早泄以及外科疮疡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可根据病情选取适当部位灸治,饼干更换,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近人有以附子,或其他一些温热、芳香药物制成药饼作间隔灸。灸时在药饼下衬垫纱布,以防烫伤,药饼灸后可重复再用。

3 艾条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有一定距离,灸10~20min,以灸至皮肤温热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此为悬起灸。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① 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② 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③ 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

4 药条灸

  是指用药物与艾绒卷成艾条。临床上常用的有: 太乙针灸 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雷火针灸 其制做方法与"太乙针"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 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相同。

5 温针灸

  温针灸是**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方法是,将**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值得推广。

6 灯火灸

  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于应灸的腧穴上爆之。可听"叭"响,为一壮功能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症。

7 天灸

  本法又名自灸,因其敷贴药物后,发泡如灸疮而得名。古人文献中记载的天灸很多,兹择要介绍数种如下:

① 毛茛灸:采取毛茛叶子揉烂,贴于寸口部,隔夜就发生水泡,如被火灸。可以治疗疟疾。

② 斑蝥灸:斑蝥乃一种甲虫。灸治时,将斑蝥浸于醋中,擦抹患部,能治癣痒。

③ 旱莲灸:用旱莲草捣烂,敷置穴位上,使之发泡,可以治疗疟疾等症。

④ 蒜泥灸:用蒜泥贴于手太阴经的鱼际穴处,使之发泡,可治喉痹。

⑤ 白芥子灸:用白芥子研末敷患处,使局部充血,发泡,可以治疗阴疽、痰核、及膝部肿痛。

灸法注意事项


 ① 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②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要求患者的**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③ 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④ 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⑤ 施灸时,对颜面五官、**、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选用直接灸法,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⑥ 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灸后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龙胆紫药水。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⑦ 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

灸法与皮肤组织


灸法是通过温度及灸材化学**,或利用温度、化学作用使皮肤组织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所有的灸治方法必须通过皮肤才能起作用。灸后皮肤的一切变化,是灸治的疗效标志。因此应用灸法治病,必须对皮肤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各种灸法,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柔韧而富有弹性,是人体抵御外界各种有害**的第一道防线,为卫气的运行部位,具有保护人体、调节体温、吸收、分泌和排泄以及感觉等功能。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表皮在最外层,是复层扁平上皮组织;真皮在表皮下面,主要是纤维组织;皮下组织在真皮下面,主要是脂肪组织。人体各部位皮肤的厚度不同,一般四肢的内侧面和胸腹部较薄,四肢的外侧面、背部、手掌面及足底等处较厚。皮肤的表面有着无数高起的皮嵴和下陷的沟纹,它们将皮肤分成高低不平的三角形、菱形和其它形状的小片。

  皮肤除本身结构外,学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纤维,另外还有皮肤的附属器,包括皮脂腺、汗腺、毛发等。

  
灸伤的等级


1度灸伤 使用任何灸疗方法,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组织造成伤害发生水肿或水泡者均称之为1度灸伤。1度灸伤不损害基底层,灸伤的皮肤可以在5~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不留瘢痕,故又称之为无痕损伤性灸。

  2度灸伤 灸治温度对皮肤基底层造成破坏,但未损伤真皮组织而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等,称之为2度灸伤。受损伤的皮肤在7~20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留有永久性浅在瘢痕。

  3度灸伤 连续灸后,所灸部位的大部分或全部真皮组织被破坏皮肤发生干枯变白,而后水肿、溃烂,形成无菌性化脓者,称之为3度灸伤。伤面在20~50天结厚痂自动脱落,愈后留有较厚的永久性瘢痕。古代所记载的灸疮,多为3度灸伤,愈合时间较现在为慢,可长达数月之久。  


灸伤处理


1度灸伤的处理 1度灸伤后,95%会发生水疱,一般直径为1厘米左右,不需任何处理,待其吸收即可。直径2~3厘米的水疱多数会破裂,待水流尽,可涂龙胆紫(甲基紫)以防感染(禁忌剪去泡皮),待结痂自愈。

  2度灸伤的处理 伤面如有水疱,在第五天可剪开泡皮放水,并剪去疱皮,暴露被破坏的基底层。为了延长伤面愈合时间,不使用外伤敛药物及干燥疗法,为了防止感染,可用含有薄荷的杀菌软膏敷贴,每4日换药1次,待其自愈。

  3度灸伤的处理 伤面不加任何处理,只直接敷贴含薄荷的杀菌软膏即可,每4日换药1次。伤面的无菌脓液不必清理,直至结痂自愈。

灸量与灸效的关系


实验证明,灸量与灸效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例如据一组879例次的实验统计,用底面积6mm2、高8mm2的艾柱灸,平均19.6壮出现循经感传,随着壮数的增加,感传逐渐由线状加宽呈带状,速度也逐渐加快。不同灸量对"阳虚"动物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也有不同影响,艾灸命门三壮组与羟基脲组相比,差别不显著,但五壮组与羟基脲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说明虽然艾灸命门可以纠正"阳虚"动物的虚损症状,但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的水平来看,采用五壮要比三壮为好。

  然而,灸量与灸的关系,并非都是灸量越大疗效越好。例如,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的效果,一般都以第1、2次艾灸较明显,第3次以后效果则较差。因此,临证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灸量。

温和灸的标准


温和灸应以无损伤灸为标准。无损伤灸是以温度及灸材的化学物质、光线等给皮肤一定量的**,以起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其对皮肤的角质层、透明层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这种破坏程度,是肉眼不易看清,故称无损伤灸法。

  由于无损伤灸没有明显的灼痛感,灸后不起泡、不留瘢痕,故易为患者所接受。 无损伤灸的主要观察标准是皮肤潮红,凡是有温度灸法,都是以皮肤潮红为准。

  皮肤潮红与皮肤敏感度及部位有关,敏感度较高者,灸的壮数虽少,可达到潮红的速度却较快;人体的背面(如背、腰及肢体外侧面)潮红较内面慢,较耐温,灸的时间长、壮数多。

灸法临床应用的研究


内科病证

  有研究者报道灸治双侧内关穴,配以膻中、心俞,对6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ST-T及q-TC、HR指标进行了灸治前后疗效对比观察,收到较为明显疗效。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施以灸法,经过3个月后,患者血压下降,并相对保持稳定,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元均有明显下降。保持了血凝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平衡,对于预防中风的发生收到了较好效果。

  有报道采用艾卷悬灸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百会、天窗穴施灸,并以脑阻抗血流图和血压为客观指标,观察灸治前后的变化。经灸后脑血流图流入时间缩短,波幅升高,重搏波明显,说明脑血流量较灸前增加,同时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其收缩压降低明显。

  有报道以雀啄法灸治患者百会穴,观察血压变化。经灸后,收缩压平均下降2.25 kPa,舒张压平均下降1.34 kPa。此外,采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疗三期高血压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病人,发现艾灸能降低血液凝聚作用,有预防脑血栓形成再次发生的可能。

  有报道用麦粒灸与隔附子饼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4例,经灸治3个月后,转氨酶下降明显,血清白蛋白升高也明显。从免疫学方面的有关指标观察,亦证实艾灸可有效地调整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病情改善。

  有报道采用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487例,总有效率为74.3%,通过对血清总IgE含量变化和外周嗜碱粒细胞计数的比较,作者认为化脓灸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双向调整作用。同时,认为化脓灸疗法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优于非化脓灸的方法。有报道经对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铺灸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结果表明,经铺灸治疗后,多数患者血红蛋白升高,血沉下降,类风湿因子转阴,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形成率提高,补体C3提高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等项变化,说明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采用隔药饼灸治疗42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近期治愈率达85.17%。通过对细胞免疫功能及甲皱微循环有关指标的测定和比较,作者认为隔药饼灸,可显著提高E-RFC数值,并接近正常人,确能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止血和促进炎症的吸收。对于灸法抗休克作用,有报道用艾条灸关元穴,治疗30例休克,有效率为73%,经灸后患者收缩压、脉压明显提高,舒张压也有所增加,指尖温度上升,肛-指温度下降,外周毛细血管灌注有所改善。

外科、皮肤科病证

  有报道,对病程在4~8年,皮损面积在2×4cm2~8×16cm2不等的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小艾炷灸治方法,痊愈率达98%。有人以隔药饼及丁桂散间接灸为主,治疗21例硬皮病患者,有效为12例。经甲皱微循环检查,发现其中36.8%管襻顶有瘀血,治疗后减少至21.78%,其中毛细血管襻极度驰张者,治疗后基本消失。21例患者治疗前低于正常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治疗后亦有明显提高。

  有报道采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对43例患者先以艾条施以局部回旋灸,至皮损部位充血发红,待疼痛瘙痒感消失后,再在相应穴位上施非化脓灸。其结果可以改善局部营养,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加速病理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泄。同时也起到很好镇痛效果。此外,以灯火灸治疗瘰疬、湿疹、肉瘤等均收到较好效果。艾灸对毛囊炎、痈疽、疔疮、白癜风、头癣、体癣、冻疮、褥疮、外阴白斑、斑秃、疣等均有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妇科病证

  艾灸矫正胎位的报道颇多,这种传统疗法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人报道,灸至阴穴,对妊娠期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孕妇施灸,在2069例中有1869例的异常胎位得到纠正,占总治疗例数的90.3%。并在41例实验观察中,推论艾灸至阴穴可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强子宫活动,同时胎儿活动也增强,这些动力学因素,均有助于胎位自动转正。

  妇科疾病中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干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采用灸法治疗很多,且疗效可靠。

预防保健

  保健灸在防病健身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报道对61例55岁至78岁健康老人进行为其3个月的保健灸(即取足三里隔姜灸,每日1次,每次7壮),观察结果显示血浆TC、TG均明显降低,表明保健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对IgG IgA IgM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有降低,对3H-TdR-LT的显著升高,也提示保健灸对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这些变化对于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减退所引起的感染,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可能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有报道运用灸大椎、风门、肺俞穴预防感冒,收到满意的效果;也提示说明,运用灸法,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可以未病先防。
2# 沙发
发表于 2008-8-11 16:14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victory:
3# 板凳
发表于 2008-8-12 08:3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详细的材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6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