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眼表/眼眶疾病] 眼底病治疗不及时有失明危险 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眼底病是多发病之一,发病原因非常复杂,致盲率很高。据调查,在国内某些地区,眼底病已取代白内障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早期治疗不及时,就有失明的危险。陈晓隆主任指出,如果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或变形,应立即检查眼底,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警惕突然视力下降

  眼底病是眼科的常见疾病,主要指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致病原因非常复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贫血、流感、结核、高度近视、颅内上位性病变、外伤、炎症等,都可引发眼底病。

  眼底疾病的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丧失,甚至眼球萎缩。许多眼底病的共同特点是玻璃体混浊、增殖,视网膜变性、出现裂口,最终视网膜脱离,使眼内的防水引流过快,视网膜营养丧失,视细胞变性坏死,视功能减退甚至丧失,最终使眼球萎缩,不得不摘除眼球。

  因此,如果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飘动的黑影或黑幕遮挡视线,看东西变形,或者在黑暗处突然看不见等,那就有可能是患上眼底病了,要尽快到医院检查,以避免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危险。

切勿错过手术时机
  眼底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手术两种方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一些促进吸收的药物,加强神经组织营养的药物,消除炎症的药物。但是,陈晓隆主任指出,如果有视网膜牵拉、脱离和裂口,采用药物是绝对无效的,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提醒患者切勿因为害怕手术而迷信药物,导致病情不断加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出现失明的后果。

  许多严重的眼底疾病,如复杂的视网膜脱离,晚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眼外伤,眼内异物,眼内炎等等,以往无有效治疗方法,最终眼球萎缩,失去眼球。而通过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不但可以保留住眼球,还可能使患者残留一定的视力。

手术理念非常成熟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需要在角膜周围开三个小口,一个口向眼内灌注液体,一个进入光纤探头,另一个口进入玻璃体切割刀,手术主要是清除混浊的玻璃体、积血,清除视网膜表面的任何粘连物,去除牵拉。使用重水展平视网膜,对裂孔周围和变性的视网膜进行激光光凝,再进行气体和重水的交换,将重水排出眼外,眼内充填硅油,术后患者俯卧位,使视网膜充分的复位和愈合,恢复到原来的生理状态,以达到视网膜的解剖复位,甚至一定的功能恢复。

  眼睛是人体最柔弱的部位,在上面开小口安全吗?许多患者对于眼部手术非常担忧和恐惧。陈晓隆主任指出,目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国际国内治疗严重眼底病的常规手术,从设备、器械、手术理念都已经非常成熟。不过,手术要求设备昂贵,对医生素质要求很高,手术风险还是很大的。目前看,一般只有大型医院才能较好的开展这项技术。

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老年人是眼底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身体器官老化都会导致眼底病的出现,但老年人也容易忽略眼底病,把视力下降、视野变窄、飞蚊等现象误认为白内障,从而失去了救治的最佳时机。

  陈晓隆介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眼底病,一般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5年几乎都有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眼底改变不同,分为六期,前三期为单纯型的,后三期为增殖型。单纯型者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有时需要眼底激光光凝,辅以其他药物,眼底病变都可以很好控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已经无法控制,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只要患者控制好血糖,及时手术,许多患者视功能都可以维持相当长时间。
2# 沙发
发表于 2008-6-12 00:50 | 只看该作者
专业的眼科医生都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3: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