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66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疼痛] 腰三横突综合征的同根神经反射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腰痛发病率高,其中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多见。单纯的腰3横突综合征诊断及治疗并不困难。但随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出现一些与腰3横突综合征无关的现象。更为困难的是,腰3横突尖部的压痛,作为诊断此病的最可靠依据,目前已被部分学者所否认。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观察,结合腰部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发现腰3横突综合症与其同根神经反射现象有密切关连。同根神经反射现象的存在,不但为腰3攒突综合征的许多伴随症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指导了临床治疗。所谓同根神经反射现象即一子神经长期受到某种**后,可通过母神经影响到另一子神经,出现相应的神经**现象。
  1 机理和应用解剖
     1,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理腰椎位于活动度很小的胸廓和固定于骨盆的骶骨之间,呈生理性前凸,腰。椎体是腰椎前凸的顶部,躯体活动的枢纽。腰椎的活动均是以第三腰椎为中心,在周围肌肉协同下完成。第三腰椎横突它不同于第一、二腰椎和第四、五腰椎横突有肋骨和髂骨保护,且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尖部有许多与躯干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肌肉和筋膜附着。在术中若用指端扪触附丽于腰3横突尖部的筋膜和肌纤维,会感到纤维如接紧的弓弦。另外,刘氏通过对其本院4年内5O位腰椎横突骨拆的x线片观察统计,第三腰椎横突处骨折者有42例占总数的84% 。其原因多因腰部外伤时止于横突上的软组织强烈收缩而引起。因此,止于横突上的肌纤维 筋膜等被如此强的拉应力拉断 撕脱的机会更多。以上特点则是导致腰3横突综合征有如此高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腰椎两侧横突所附丽的肌肉和筋膜在相互拮抗或协同的作用下,维持着人体重心相对的稳定,完成腰部一切活动 。若有一侧腰背筋膜或肌肉紧张收缩,在肌力牵引的作用与反作用下,使同侧或对侧止于横突尖部的肌筋膜撕裂而受损伤。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局部组织渗出、出血、出现无菌性炎症,引起横突周围肌肉筋膜粘连、增厚、肌腱挛缩等病理变化,使穿过肌筋膜的神经血管受到炎性**和机械性挤压而产生腰3横突综合症和一系列临床症状。
     1.2 腰部脊神经的应用解剖 每对脊神经根在分为前、后支之前,分出一支与主干反向走行,经椎间管进入椎管的脊膜支。(叉称窦椎神经)在椎管内,窦椎神经分升、降两支.井与相邻的升降支相互吻合。形成脊膜前、后丛。遍布于脊膜全长。主要分布于脊膜、椎骨、椎骨的韧带及脊髓血管的外膜等交感干神经节在脊神经前支起始部借交通支与脊神经前支相连。腰部交感神经有4-5对神经节。排列在腰椎体的侧面。各神经节发出灰交通支连接相应的脊神经,末梢支节后纤维加入腹主动脉丛,下至直两侧。分布于盆腔脏器,如直肠丛、膀胱丛、输精管丛、前列腺丛、子宫**丛和**海绵体丛口]。腰1—4脊神经前支是组成腰丛的主要成分,其中股神经为腰丛的最大分支,由腰2、3、4神经前支后股组成。在腰大肌中下行,经肌腔隙至股都。主要支配髂肌、腰大肌、耻骨肌及股前部肌群及皮肤。闭孔神经纤维来自腰2、3、4神经前支的前股。以腰3神经的纤维最多,神经在腰大肌实质中形成,位于该肌内缘。进入小骨盆,下行经闭膜管至股部。主要支配内收肌群及大腿内侧皮肤,同时分关节支达髋关节及膝关节。腰1.4脊神经后支从脊神经发出,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后,至横突间肌内侧缘,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后内侧支经后支分出后斜向后内下,通过乳副沟骨纤维管至椎板后面转向下。约跨1-3个椎骨重叠分布于椎间关节连线内侧的关节囊、韧带及肌肉 。后外侧支经下位椎骨横突的背面,斜向下外入骶棘肌,在骶棘肌筋膜内处下行至髂嵴,穿过骶棘肌腱和背阔肌腱之间,经上覆横行的纤维与髂嵴共同围成的骨纤维管至浅筋膜,分支穿过浅筋膜至皮肤,更名臀上皮神经。
   2 讨论
        腰1、2、3脊神经后外侧支自椎管外分出后,以4 的斜角向外下走行于腰1-3横突背面。其中腰2脊神经后外侧支正好紧贴第三腰椎横突尖部下行。当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软组织由于应力过大而被撕裂,局部组织则渗出、充血、出现无菌性炎症,**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若病变继续发展,横突尖部的肌肉及筋膜则增厚、筋膜挛缩。病变组织向周围扩展,机械性的压迫**脊神经后外侧支及伴行的血管。患者可表现为腰部不适,腰三横突尖部压痛。若两侧同时发病,可有束腰感,久行、久立、久坐腰部困胀、乏力等。这种机械性的压迫**同时可影响到脊神经后外侧支在髂嵴穿出骨纤维管处。出现臀上皮神经的**症,表现为腰1-3脊神经后外侧支在骶髂角处的压痛。同时由于支配臀肌筋膜的臀上皮神经受到**.则出现臀肌筋膜的挛缩,影响臀大、臀中肌的血供。特别是臀中肌,除自身的解剖及力学特点外,其肌筋膜较其它肌肉筋膜厚 ,影响则更大。臀部胀痛非常明显。由于脊神经后外侧支受到横突周围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则反射性的引起同根脊神经的其它分支的**症
     2、1 腰三横突综合征同根反射现象在脊神经前支的表现同根腰1—4脊神经后外侧支的前支主要发出股神经和闭孔神经两大肌支。当其同根脊神经的后外侧支长期受到腰3横突尖部无菌性炎症的**后,则会反射性的引起同根前支闭孔神经和股神经的**症。患者表现为股前区弥漫疼痛、内收肌群紧张、“4”字试验阳性、大腿根部明显压痛。病史久者可出现大腿前面部分皮肤的麻痹现象。作者在临床治疗中有这种现象出现:一是部分患者表现为腰三横突综合征伴大腿前面及大腿根部疼痛、压痛,内收肌群紧张。通过对腰三横突尖部软组织的松解治疗后,第二天患者感觉大腿前面及内收肌群的症状明显好转。另一现象是确诊为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无大腿前群及内收肌群的症状。经本文进行橙解腰三横突尖部治疗后,第二天患者自感大腿前面及内收肌出现大面积疼痛及压痛。经作者采用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股神经、闭孔神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则立即消失。这两种现象即是同根反射现象的具体表现。在腰三横突综合症中,同样,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等腰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相应支配区的神经**症。
    2.2 腰3横突综合征同根反射现象在脊神经后内侧支的表现后内侧支经后支分出后,斜向后内下,经骨纤维管后至椎板后面转向下,约跨1-3个椎骨重叠分布于椎间关节连线内侧 根据解剖特点,同根腰1-3脊神经后外侧支的内侧支则主要支配腰骶部关节以内的肌内和皮肤。本文在观察上百倒的腰三突综合征患者中,主诉有腰骶部疼痛的患者达65% ,在治疗上,早期,由于对同根反射现象认识不足,采用局部组织的松解治疗,效果不理想 后因认为这种表现系同根神经反射现象引起的后内侧支的**症,故局部不做任何处理。采取腰三横突尖部软组织的松解配合腰2脊神经后支穿出骨纤维管处的神经阻滞,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这一点与陈仲廉有共同认识。
    2.3 腰三横突综合征同根反射现象在交感神经方面的表现交感干神经节借交通支与脊神经前支相连,腰部的交感神经节与骶部交感神经节共同组成盆丛,分布于盆腔脏器。宣氏在8o年代初对31位患有下腰痛、月经痛、{BANNED}痛及外阴**痛的病人通过内收肌群和臀部软组织松解治疗后,其显效率达100 %,治愈率达9O% ,无一例无效 。证明这些症状与腰臀部及内收肌群的病变有关。一方面在陶氏刘氏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宣氏所采用的大面积松解术主要是针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另一方面从宣氏所描述的患者症状中除以上表现外,基本与第三腰椎横综合征相符。那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如何引起这些临床表现的?是否与同根反射现象有关?本文在临床上曾发现有两倒女性患者,除腰3症的表现外,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及下腹下垂感(在排除其它疾病以外),经腰3横突尖部软组织松解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同样说明这些症状与腰3横突综合症有关在脊神经分为前、后支之前,有一细小的返神经即窦椎神经进入椎管内,支配脊膜及周围组织及血管,那么,同根神经反射现象是否也会影响窦椎神经,使前纵韧带松弛引起椎间盘的一系列变化。目前尚无法考证,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本帖最后由 youling1 于 2008-4-9 03:41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8-4-9 11:5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了,多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08-4-9 12:4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了,谢谢:handshake
4
发表于 2008-4-9 14:34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学习了:handshake
5
发表于 2008-4-13 23:41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耐心看!
治疗效果还是最重要的!
6
发表于 2008-5-14 06:42 | 只看该作者
:(
7
发表于 2008-5-15 21: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那是好东东
8
发表于 2008-6-11 13:0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了,多谢!
9
发表于 2016-5-14 06:07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佩服,,真是好铁,,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0
发表于 2016-6-8 17:07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21: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