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0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 3.1  抗菌药  所有抗生素注射液均可作吸入治疗,但临床应用较广,疗效肯定的是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E,前者为液,较稳定,粘度低起雾速度快,局部**小过敏反应小,后者溶于水,药液稳定,在室温放置一周不影响效价。青霉素过敏率高,链霉素、卡那霉素粘度较大;红霉素浓度高时易泡化,雾化速度慢、四环素、新霉素、红霉素有局部**性,氯霉素味极苦,配伍禁忌多,只能单用。  



痈疽之源
   [折叠]


痈疽之症,本由心经而发,何以发自心经,因实火动而成痈疽,虽有各症,亦当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者,乃心·肝·脾·肺·肾及心包络等处,或因寒热而血凝气滞,或膏粱厚味而遗诸毒;外因者,乃肩挑背负,劳苦奔趋,而迎暑湿风邪,扰动气血不和,此外因也;不内外因者,乃五脏受伤而邪毒透入也。痈疽之发,分筋·骨·韧·皮·肤五类。痈发于血脉之间,属阳,为顺症;疽发于筋骨之间,属阴,为逆症。发于皮内者为疡,发于肤上者为疖。凡症宜视阴阳,详察善恶,若见三善,纵然沉重,亦无大害;如见四恶,虽然微小,亦必丧亡。凡业医者,不可徒从表里·寒热而辨阴阳,以贻害于人也。

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外因六淫八风感,内因六欲并七情,饮食起居多失慎,肩挑背负损其身,

膏粱之变营卫过,藜藿之躯气血贫,疽由筋骨阴分发,痈从阳分肉脉生,疡起皮里肉之外,疮发皮肤为失荣,

阳盛惞肿赤痛易,阴盛色暗陷不疼,半阴半阳不高肿,微痛微热红也轻,五善为顺七恶逆,见三见四可分明,

临症色脉须详察,温凉补汗攻应分,善治伤寒杂症易,能疗痈疽肿毒精。




关心你的父母,就应该好好的看看,事后的补救措施都显得太晚了。

很实用哦! 家里的老人是块宝! 了解知识 ,预防意外,有备无患!


为了父母,你需要知道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的破裂,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患者无论在什么地方 (不管是浴室、卧房或客厅),千万不可搬动他。因为,如果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以防止再摔倒,这时才开始(放血)。家中如有专为注射用的针,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用的铜针,就在患者的十 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道,大约距离手指甲一分之处)刺上去,要刺出血来 (万一血不出来,可用手挤),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 血来(每指一滴),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自然清醒。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红,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两滴血,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 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一定可以转危为安,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经一路的颠跛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他脑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







  针扎皮肉有一定的疼痛感属正常反应,但每个人的痛阈和承受力
不一样,不能一律说疼,也不能一律说不疼。**痛感还与扎针的部
位有关,如肢体的内侧四肢末端、头面部、较少受到碰击和较少暴露
的部位等,由于这些部位的痛觉神经末梢分布较密集,在扎针时对疼
痛较为敏感。医生的**手法熟练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疼痛程
度。此外,疼痛还与碰到血管壁、骨膜和痉挛的肌肉等有关。
  你因为初次接受针灸治疗,难免紧张、恐惧,而给你**的那位
年轻医生,因为资历较浅,难免技术欠熟练,再加上**的穴位又是
合谷、曲池、肩井、肩髃、风池等,这些穴位的痛觉神经末梢分布较
密集,在扎针时对疼痛尤为敏感,所以,你对**的印象是“疼痛”
也不奇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21:3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