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467|回复: 71

[资料资源]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儿厌食症
常见症状  1.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 2.恶心呕吐,手脚心热,睡眠不好,腹胀腹泻,舌苔黄白腻。 3.病久可见面黄肌瘦,精神倦怠,常感疲乏,有的大便稀溏,唇舌较淡,舌无苔或少苔。常用中成药  中医称厌食症为纳呆,本病的发病机理是脾胃功能失调,临床分为虚、实两类证型。 1.实证 多发生在疾病初起,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治宜:消导化食。可用:肥儿乐散剂、三仙散、小儿消食至宝丹、一捻金、娃娃宝、肥儿丸。 2。虚证 久病不治或治疗不得力,伴有面黄肌瘦、倦怠无力等全身虚弱症状。治宜:调补气血。可用:稚儿灵冲剂、康儿灵冲剂、小儿香梅丹。缺锌可用小儿香橘丹。常用西药 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毫克,放在糖浆内喂服,每1—2次。葡萄糖酸锌合剂每日每公斤体重3.5—14毫克。分2—3次服。
支气管肺炎
常见症状  本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史。 1.发烧 体温大都比较高,往往在39℃左右,亦可高达40℃左右。部分病儿中毒症状严重,或人体反应性低下者,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 2.咳嗽 发病早期就能见到咳嗽,轻重不等,咽喉部有痰声。弱小婴儿有时咳嗽不明显,常先见呛奶,有时很显著,每次喂奶时可由鼻孔溢出。 3。喘憋气急  此由呼吸不畅造成,病儿呼吸浅表,次数增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呼吸时**。重者鼻翼扇动,并伴有口周及指甲青紫。有些病儿头往后仰,以便较顺利呼吸。 4.消化道症状 本病常伴呕吐、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呕吐常发生在强烈咳嗽之后,如病变部位在肺下叶,那么腹痛较明显。 5.烦躁 轻者可见烦躁不安、哭闹或精神萎靡、嗜睡,严重的可昏迷惊厥、抽搐。常用中成药  按照本病的发病过程可从4个方面辨证施治。 1.邪在肺卫 病变初起,症情较轻,中医分风寒、风温两类。 ①风寒闭肺:发热恶寒无汗,咳嗽气急,无明显呼吸困难,不渴,苔白脉浮。治宜:辛温开肺,定喘化痰。可服: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清肺丸、小儿保元丹。 ②风温袭肺:发热较重,无汗或微汗,咳嗽有痰口渴,面红烦躁不安,甚则气喘,苔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数。治宜:辛凉清解,宣肺涤痰。可用:银翘解毒丸,小儿化痰丸、贝羚散、琥珀保婴丹、小儿金丹片。 2.痰热内因 病发的高峰阶段,发热较高,呼吸困难,咳嗽而喘,气急鼻煽,口唇发绀,口渴面赤,喉中痰鸣,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可服:小儿牛黄散、八宝镇惊丸、乾元丹、小儿解热栓、妙灵丹、至圣保元丹、紫雪散。 3.邪盛正衰 肺炎的危急证候。如治不及时多数并发心功能不全或中毒性脑病,分两类施治。 ①邪毒内陷:症见烦躁,神志不清或昏迷,谵语,甚则吐血、衄血,斑疹隐隐,或出现惊风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治宜:清热镇惊,涤痰开窍。可服:牛**惊丸、儿科七厘散、回生救急散、小儿抽风散、定抽化风丹、小儿奇应九、猴枣散。 ②正气虚脱:症见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加重,喘促烦躁不安,出冷汗,四肢烦冷,脉细而弱。治宜:扶阳救逆。可服:生脉饮,并立即送医院救治不可耽搁。 4.正虚邪留 肺炎后期或见于虚弱的病儿,可分两型。 ①肺气不足,余邪未解:症见面色苍黄,容易出汗,常有不规则发烧,精神不好,食欲差,痰多而咳嗽。治宜:调理脾肺,止嗽化痰。可服:小儿久嗽九、小儿至宝锭、小儿百寿丹、鹭鸶咳九。 ②肺阴耗伤、余热不尽:症见面唇红赤,干咳无痰,潮热盗汗,舌苔光剥。治宜:养阴清热止咳。可服:川贝批把露、养明清肺糖浆、蛇胆川贝液、化毒丹。常用西药   1。抗菌素 ①青霉素:为首选抗菌药,一般肺炎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每天20—40万单位,分2次肌注。亦可用安必林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2次。 ②红霉素:每公斤体重每天用25—50毫克,分4次口服,应在饭后服。或用每公斤体重每天50—30毫克加入lo%葡萄糖液内静脉点滴。 ③先锋霉素:先锋Ⅳ(头抱氨苄片),每公斤体重每天用25—50毫克,分3—4次服。先锋VI(头孢拉定胶囊),每天每公斤体重25—50毫克,每6小时或12小时等量分次服用,饭后服。 抗菌素的应用,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即使病情开始好转,仍需服完1个疗程,即至少服5—7天。 2.异丙嗪 镇静止咳每次每公斤体重0.5—1毫克,必要时4—6小时1次。 3.退热药 ①阿鲁片:必要时服,2岁前每次半片。 ②阿苯片:必要时服,2岁前每次半片。 患病婴幼儿西药的服用,一定要得到医生的指导,不可随便服用。
甲癣
常见症状  本病以病甲为特征性表现。 1.灰厚甲 病甲板变厚且脆,呈灰、黄、棕、黑色。 2.白斑甲 初起为点状混浊,渐扩展为斑片状,边周不规则,色白兼黄,无光泽,易碎裂。 3.黄硬甲 病甲板呈淡黄色或白而质地较硬。常用中成药  1.白凤仙花和鲜羊蹄根各等份捣烂,涂于病甲,每日1次,坚持数月。 2.红或白凤仙花和白矾各等份捣烂,涂于病甲,每日1次,坚持数月。 3.陈醋适量浸泡病甲,每日2—3次,同时配合刮甲治疗。 4.醋泡方(见手足癣)浸泡病甲,每日2—3次,同时配合刮甲治疗。常用西药  外用5%碘酊、30%醋酸、水杨酸一乳酸酒精(水杨酸6、乳酸12、95%酒精加至100)、10%碘配一10%乳酸各半液。上述外用药物任选一种涂擦病甲,每日数次,同时用消毒刀片刮病甲甲板,如此涂刮相辅,直至新甲长出。
带状疱疹
常见症状 1.前驱症状:皮疹出现前常有轻度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局部皮肤感觉过敏,可见灼热及**样疼痛,并现红斑。 2.皮疹特点:患部红斑区域出现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丘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内含澄清液体,炮壁紧张,基底红晕。簇集水疤群从1到数个不等,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数日后疱液变混浊成脓液。疱疹破裂后露出湿润面。如无继发感染,疱疹表面干燥结痂,10日左右痂皮脱落,可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斑。 3.病程中伴有明显神经痛,多为烧灼样**样疼痛。部分病人在皮疹消退后,局部神经痛仍持续存在较长时间。 4.附近淋巴结可见肿大。常用中成药  本病可分作热毒型、湿热型和血液型辨证治疗。 1.热毒型 患部潮红,疱疹密集,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烦渴,夜寐不安,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可选:龙胆泻肝丸、牛黄解毒丸等。 2.湿热型 患部颜色赂淡,疱壁较松弛,灼热刺痛不甚重,口不甚渴,或渴不欲饮,溲赤,大便溏粘不爽,舌红苔白腻厚或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清化湿热。可选:藿香正气丸与龙胆泻肝丸同服。 3.血寂型 皮疹消失后,局部疼痛不止,色素沉着明显,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数。治宜:活血化痰止痛。可选:元胡止痛片或云南白药内服。常用西药 1.维生素B1,口服每次10毫克,每日3次。 2.阿斯匹林或索米痛,口服每次1片,疼痛剧烈时服。 3.炉甘石洗剂,外搽患部。 4.2%龙胆紫药水,涂患部。
痤疮
常见症状  皮损表现为毛囊口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常见于面、前胸、后背等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常用中成药本病可分湿热和瘀血两型辨治。 1.湿热型 皮损为黑色粉刺、丘疹、脓疤,并见皮肤油腻光亮,便干溲赤,舌红苔腻,脉象濡滑数。治宜:疏风胜湿清热。可选:防风通圣丸、连翘败毒丸等。 2.瘀血型 皮损多为黄豆至蚕豆大的丘疹、脓疱、结节,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男子面色晦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可服:大黄壁虫丸。常用西药 1.维生素B2,每次口服5—10毫克,每日3次。 2.维生素B6,每次口服10—20毫克,每日3次。有感染的加服红霉素和甲硝唑
红眼
红眼是眼外部和眼球前部炎症的常见症状,主要由球结膜或角膜缘的血管充血所致。眼外部炎症以结膜炎为代表,球结膜血管呈普遍性充血,色鲜红,越近角膜缘色调越淡,不感疼痛。眼球前部的炎症以角膜炎与虹膜睫状体炎为代表,充血主要位于角膜缘附近,色稍暗红,多伴有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与虹膜睫状体炎的充血相似,但有眼压升高、剧烈的头痛和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资鉴别。球结膜下出血也表现为红眼,但呈片状,与充血的血管不同,诊断多无困难。 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至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而用湿毛巾包在眼睛上冷敷或是用冰块冰敷都有一定效果。 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常用眼药水有10%~20%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赶紧,以提高疗效。 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至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 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至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睑缘炎
常见症状  鳞屑性睑缘炎还可见到睑缘轻度充血。睫毛根部常有白色皮屑脱落,很象糠皮,除去皮屑后,可见表面充血,但无溃疡。溃疡性睑缘炎以整个上下眼险皮肤出现溃疡糜烂,睫毛常被分泌物粘结在一起。睫毛根部有黄白色小脓点及痂皮,如除去痂皮可见小溃疡。眺部险缘炎主要发于大小眼角部位,特点是睑缘皮肤肿红肿、糜烂,眼部干痛或磨痛剧痒。此外还有一种过敏性睑缘炎,常为眼药过敏引起,其起病急,症状重。常用中成药 1.热毒上壅型  症见眼睑赤烂,红肿痛甚,刺痒涩痛,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散风除湿。可服:防风通圣散。 2.心火亢盛型  症见病起于两眦,兼见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脉数。治宜:清心降火。可服:黄连上清丸或牛黄解毒丸,也可服三***。外用成药可用万金膏、鸡蛋黄油膏等。常用西药  眦部险缘炎用0.5%硫酸锌眼药水滴眼,每日滴3次,每次1滴,一般3—5天可愈。  溃疡性睑缘炎用0.5%的氯霉素、斑马眼药水或10%磺胺醋酰钠液均可,如配合可的松药水、黄***眼膏,效果会更好。鳞屑性险缘炎,可的松、氯霉素、磺胺类眼药都可使用。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发表于 2008-2-1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急性结膜炎
常见症状  本病发病很急,常在感染后1—2天,甚至几小时内即可见两眼同时或先后红肿起来,伴眼分泌物多,流泪,异物感,眼内烧灼样疼痛。有的病人还伴有耳前淋巴腺肿胀压痛和头痛、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和体症。病情发展一般在3—4天即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7—14天后消退。部分病人可出现角膜浅层多数点状浸润性混浊或浅溃疡,此时还有睫状充血。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于中医眼科病“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可分以下几型治疗。 1.风热内侵 症见眼症骤起,沙涩刺痒,怕光流泪,哆多眼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服:银翘解毒丸合黄连解毒丸,或防风通圣散合三***。 2.热毒炽盛 症见眼睑肿大如桃,刺痒剧烈,怕光涩痛,泪热哆多,白睛暴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泻火通腑。可服:龙胆泻肝丸。 3.热邪伤阴 病后10余日,眼干不适,白睛微赤,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可服:养阴清肺丸,或杞菊地黄丸。外用中成药较多,如三黄眼液、10%千里光眼液、10%穿心莲眼液、黄连西瓜霜眼液等均可使用。
角膜炎
常见症状  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怕光,流泪,角膜边缘血管网充血,眼睑痉挛。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角膜混浊或形成溃疡,因此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重要的是必须根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找出病因,确定感染源,才能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常用中成药 1.外感风热 症见眼涩流泪,眼珠刺痛,黑睛生翳,白睛充血,兼见恶寒、身热,脉浮。治宜:疏风清热。可服:银翘解毒片。 2.肝火内炽 畏光流泪,目痛难睁,巩膜充血、黑睛星劈密集融合,其色微黄。兼见头昏目眩,口苦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可服:龙胆泻肝丸。 3.热邪外阴 病程较久,症见眼痛及红赤减轻,畏光流泪,黑睛小疱扁平,身体瘦弱,面红口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治宜:滋阴降火。可服:知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常用西药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是关键措施。也可采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疑有真菌感染应加抗真菌药。局部滴药或球结膜下注射是较合理给药途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膏、10%磺胺醋酰钠、庆大霉素等。此外,激素类,药物、扩瞳药物,在必要时也可使用.
外耳道炎
常见症状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痒的应注意与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区别。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中医的耳疮范畴,多因风热侵袭或热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1.内服药 银翘丸、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2.外用药 ①黄连膏、紫金锭外耳道涂敷。 ②中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③如伴有耳周围肿胀。可以水调散外敷(即黄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凉开水调成糊状涂布耳周肿胀处或以湿热毛巾敷局部)。常用西药 1.急性外耳道炎;红霉素或螺旋霉素1日3次口服,宜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等。 2.外耳道局部可涂布醋酸去炎松霜、可的松软膏等。 3.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常见症状 1.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鼓膜一旦穿孔(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体温即逐渐下降。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见高热,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神昏、抽搐、颈部硬,提示可能有脑膜炎存在,应速去医院就诊。 2.耳痛 耳深部有搏动性跳痛或刺痛,逐渐加重。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立即减轻。 3.耳流脓 鼓膜穿孔后,耳内初为血水样分泌物,以后变为脓性。 4.听力减退 开始耳闷、听力下降,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常用中成药 1.内服药本病属中医的脓耳范畴,多因肝胆火盛、邪热外侵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可选:龙胆泻肝丸或犀黄丸。 2.外用药 ①黄连滴耳液滴耳:滴药前需用3%双氧水洗耳。每日滴药3—4次,每次3滴。 ②黄柏汁滴耳:即黄柏30克加水至250毫升慢火浓煎半小时滤去渣,浓缩至20毫升,日滴药3次,每次3滴。常用西药 1.全身治疗 应用足虽抗菌素,如青霉素8O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或红霉素口服。 2.局部治疗 ①如鼓膜未穿孔,即耳痛剧烈时,以2%酚甘油或石炭酸甘油滴剂滴耳。如耳流脓提示已穿孔,以上2种药应停用。 ②如鼓膜一经穿孔,除全身继续使用抗菌素外,每日以3%的双氧水清洗外耳道3—4次,同时用0.25%的氯霉素服药水滴耳,也可将庆大霉素4万单位加人0.5%的可的松眼药水内,每日滴耳3~4次。但小儿尽量不用庆大霉素,应该药可引起内耳损害而听力下降。 ③1%**滴鼻液每日滴鼻4次。 ④超短波、红外线理疗,每日1次
慢性鼻炎
常见症状 1.鼻塞 慢性单纯性鼻炎为间歇性、交替性,常在运动后或吸温湿空气后减轻,遇寒冷时加重。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通气良好。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 2.多涕 常为粘液性。小儿因长期鼻涕**鼻前庭和上唇,使局部皮肤变红,发生湿疹或毛囊炎。鼻涕向后流入咽部,则出现咽喉不适、多痰等症状。 3.血管收缩情况 慢性单纯性鼻炎鼻粘膜光滑、有弹力、血管收缩敏感。故以1%**滴鼻液滴鼻3—5分钟后,鼻塞明显减轻。而慢性肥厚性鼻炎除较轻型的用1%**滴鼻液血管可以收缩外,一般因粘膜肥厚,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故即使滴**后鼻塞亦无明显减轻。嗅觉障碍、头痛、记忆力减退,一般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炎。常用中成药 1.内治法 ①肺脾气虚、邪滞鼻窍型:交替性鼻塞,咳嗽,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浮无力,此属肺气虚。食欲欠佳,大便时溏,体倦无力,舌质淡,苔白或稍厚,脉缓弱,此属脾气虚。治宜:补益肺脾,通散鼻窍。若以脾气虚为主。则口服温肺止流丹。若脾气虚为主,则以参苓白术散口服。 ②邪毒久留,气滞血癌型:症见鼻塞无歇,涕多黄稠,咳嗽痰多,舌质红脉弱细。治宜:调养气血,行滞化痰。可用当归芍药汤口服或藿胆丸口服。 2.外治法 适用于上述各型。 ①瓜蒂散:0.3克,2—3天1次,吹鼻,3次为1疗程。 ②碧云散或龟脑石散:吹鼻,每天3—4次。 ③20%丝瓜藤浸膏:滴鼻,每日1—2次,每次2—3滴。常用西药 1.1%**滴鼻液:每日3次,每次2—3滴。 2.慢性肥厚性鼻炎,对1%**滴鼻液不敏感者,可施行下甲粘膜硬化法或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粘膜。
美尼尔氏病
常见症状 1.眩晕 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睁跟时自觉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左右摇晃感。闭目时上述症状减轻。因此发作时病人常采取一定的**闭目静卧,不敢转动。尽管有时因惊骇而倒地,但神志完全清楚。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血压下降。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自然缓解。症状消失,转入间歇期。间歇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终生只发作一次者,也有反复多次发作者。 2.耳鸣 患耳初为低调吹风声耳鸣,久之则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眩晕发作时多突然耳鸣加剧,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 3.耳聋 早期不自觉耳聋,多次眩晕发作后始感明显。一般为单侧。偶呈双侧性。耳聋在眩晕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好转,呈波动的性听力损害,严重时可无波动。听力损害的总趋势,常随发作次数每况愈下。 4.头胀满感 眩晕发作期间,部分患者有患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沉重、压迫感,或耳周围灼热感。 5.眼震 在发作**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6.听力检查 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常用中成药本病属中医耳眩晕范畴,可分以下5型辨症治疗。 1.髓海不足型 症见耳鸣,眩晕常发,耳鸣渐加重。兼见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心烦、失眠多梦、记忆力差,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治宜:滋阴补肾,境精益馈。可服:招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2.上气不足型 眩晕而面色苍白,唇甲不华或食少,便溏,懒言,少气动则喘促,心悸,舌质淡白,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健脾安神。可服用: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3.寒水上泛型 眩晕时心下悸动,咳痰稀白,腰痛背冷,精神萎靡,舌质淡白,脉沉细弱。治宜:温壮肾阳,散寒利水。可服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 4.肝阳上扰 眩晕每因情绪波动、心情不舒、烦恼时加重,并见头痛、口苦、咽干、目赤、急躁心烦、胸胁苦满、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可用:天麻丸、龙胆泻肝丸、杞菊地黄丸、养血舒肝丸等。 5.痰浊中阻 眩晕而见头额胀重,胸中闷闷不舒,痰涎多,心悸,纳呆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或兼弦。治宜:健脾燥湿,涤痰息风。可选:半夏天麻丸、健脾丸、陈半六君丸。常用西药 1.镇静剂 安定2.5—5毫克或利眠宁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2.血管扩张药烟酸片100毫克,日3次口服。或654—2片10毫克,日3次口服。 3.维生素类维生素B1、B6、B12,每次10—15毫克,日3次口服。 4.利尿药 双氢克尿塞25毫克日3次日服。2—3周为1疗程。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胆石症
常见症状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胆石的大小、部位、动态、是否并发感染及造成阻塞的程度。胆囊结石一般不产生绞痛,常有右上腹胀闷不舒之感,伴嗳气、恶心、大便不调等消化不良症状,当进食油腻食物后更加明显。总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移动至胆管引起平滑肌痉挛或梗阻时,常有胆绞痛发生,多在饱餐或进高脂餐后数小时内,以及腹部受到震动后发作。开始右上腹持续钝痛,以后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或右背部,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弯腰打滚,发作后还可有发热、黄疸等症状出现。

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等病的范畴,可分以下两型辨证治疗。
  1.肝郁脾虚型 本型症状较轻,多为结石相对静止期或稳定期,即多不伴明显感染与梗阻。症见右上腹胀闷不适,或时有隐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恶心,口苦,舌淡尖红,苔白或微黄,脉弦细。
  治宜:疏肝利胆健脾。
  可服:调胃舒肝丸、胆石通、茵陈五疸丸、四逆丸、二陈丸等。

  2.肝胆湿热型 临床症状较重,多为结石发作期,常伴不同程度的感染或梗阻。症见右上腹持续性胀痛,或痛引肩背,伴恶心呕吐、或发热,或黄疽,尿色如茶,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滑数。
  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可服:黄疸茵陈冲剂、肝胆炎片、利胆排石片、利胆片等。

常用西药

  1.溶解胆石药物
  ①鹅去氧胆酸:每日口服o.5—1.5克,长期用对溶解胆固醇结石有效,”但易引起腹泻。
  ②熊去氧胆酸:每日口服O.5克,维持治疗6个月至1年,对胆固醉结石有效,无腹泻等副作用,有效率比鹅去氧胆酸略高。

  2.增进胆汁排泄药物
  ①50%硫酸镁:每日3次饭后服用10毫升,能松弛胆道括约肌。
  ②牛胆酸钠:每次0.2克,每日3次,餐后服。
  ③利胆醇:0.1—0.2克口服,每日3次,饭后服。
  ④去氢胆酸:每次饭后0.25克,每日3次。胆道完全阻塞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忌用。

  3.抗生素的应用 合并急性感染时,可肌注青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凡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以防并发症造成不良后果。亦可考虑选择激光、磁化水疗、手术及总攻疗法。
发表于 2008-2-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牙龈炎
常见症状
  牙龈炎的典型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痒胀。刷牙、说话时容易出血。
常用中成药
  1.胃经实火型 症见胃腕嘈杂烦渴多饮,牙龈肿胀,口臭,龈出血,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火。可服:牛黄清胃丸。
  2.阴虚胃热型 头晕,腰膝酸软,失眠梦多,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胃嘈杂,舌红苔黄,脉沉细。治宜:滋肾阴清胃热。可服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
  3.外感风热型 口渴,发热,牙龈红肿,舌红苔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可服:银翘解毒丸、犀羚解毒丸等。
常用西药
  1.洁石上药法:除去牙石,涂磺甘油。
  2.维生素C丸每次0.2克,每日3次口服。
功能性子宫出血
常见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其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出血量及间隔时间都不规律,往往在短时间的闭经后,发生子宫出血。
  2.月经过频 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可能正常但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
  3.月经过多 一是经血量多,尤其第二三天更多,伴有血块,1次月经失血总量达500—600毫升,周期正常。二是经期延长,需10—20日经血方可赶紧,经量不—定多。
  4.月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12—16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常被认为是月经过频。
  5.绝经期后子宫出血 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点滴而行,但由于绝经期后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故应到医院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常用中成药
  1.肾阳虚型 **出血持续不断,色淡或暗质稀,少腹寒冷,喜热恶寒,腰背酸痛,夜尿量多,舌质淡苔薄白。治宜。: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或壮腰健肾丸,早晚各1丸,温开水服下。
  2.肾阴虚型 **出血量多,色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腿酸痛,手足心热,少寐多梦,舌瘦质红。治宜:滋补肾明。六味九,知柏地黄丸早晚各1丸,淡盐水冲服;六味地黄口服液,早晚各1支;龟鹿二仙胶丸,早晚各服1丸。
  3.气血两虚 **出血量多质稀,色淡红,面色萎黄,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少气乏力,舌质淡,苔薄白。治宜:补气养血。十全大补丸早晚各1袋,女青春,每服5—6片,日服3次,饭前服;养血当归精,每次服5—10毫升,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4.气血瘀滞型 出血量多色紫有块,块去病减,少腹痛胀,按之不舒,舌质灰暗。治宜:活血祛瘀。妇康宁片,口服每次8片,每日2—3次,丹七片,一次3—5片,1日3次,口服。
  5.脾气虚型 出血量多,色红或出血持续不断,色淡红,气短懒言,颜面浮肿,腹满便溏,食少倦怠,口淡无味,舌质淡,苔白腻。治宜:补脾养血益气。归脾丸,早晚各1袋,温开水冲服。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早晚各服l袋,温开水冲服。
  6.肝气郁结型 出血或多或少,或先或后,或淋漓不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胀痛,烦躁抑郁,头痛,舌苔薄黄。治宜:疏肝理气。加味逍遥丸,早晚各服1袋,温开水送下。七制香附丸,每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7.实热型 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面红口干,渴饮心烦,舌尖红。治宜:清热凉血。十灰散,口服一次1包,每日3次,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
  8.虚热型 出血量不多,色红、质稀,面颊红赤,手足心热,舌红瘦苔薄黄。治宜:养阴清热。固经丸,1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口服。
常用西药
  1.乙底酚0。5毫克,每晚1次,连服22天,连用3个周期,以后用己烯雌酚0。3毫克,每晚1次,连服22天,连用2个周期,用于青春期功血伴子宫发育不良者。
  2.乙底酚2—5毫克肌注,2—4小时1次,血止后服,渐减至每日l毫克,维持至20日。用于青春期功血。
  3.黄体酮20毫克/日与丙酸睾丸酮25毫克/日,肌注,连续五天,停药2—3天后可出现撤退性出血。不须再用药,用于生育期妇女功血。
  4.更年期妇女功血,每日用甲基睾丸5—10毫克,乙底酚0.5—2毫克(乙底酚先用2毫克,血止后减量),维持至20日。
更年期综合征
常见症状
  1.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月经频发,淋漓不断,或者经量减少,闭经。
  2.心血管症状:潮热汗出,甚则汗出流漓,连绵不断;心悸胸闷,皮肤蚁行感,瘙痒,麻木,冰冷疼痛等;血压高,头痛眩晕耳鸣;
  3.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多愁忧虑,抑郁、失眠、多梦、易激怒,悲观失望或焦虑不安。
  4.新陈代谢障碍:脂肪堆积于腹部、颈部、髂部形成局部性或全身性肥胖症。
  5.骨质疏松出现关节疼痛,腰背痛。腿痛,肩痛等。 6.也可发生**炎,皮肤病,糖尿病,五官病,音哑,咽炎,口唇硬腭,舌粘膜溃疡等。
常用中成药药
  1.阴虚阳亢型 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健忘,或足跟痛,腰痛,舌红少苔。治宜:滋阴潜阳。更年安,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坤宝丸,口服每次1瓶,每日2次。五味子冲剂,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大补阴丸、左归丸,每次1丸,早晚备1次,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
  2.气滞血瘀 胸胁胀痛或刺痛,烘热汗出,心烦易怒,心悸失眠,噩梦纷坛,头晕头痛,焦虑或抑郁,记忆力减退,舌青紫或有痰点瘀斑,舌下静脉怒张。治宜;活血化瘀,理气安神。慈航丸,口服每次1丸,早晚各1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桂枝茯苓丸,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下。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4—6 片,每日3次。逐瘀康复安片,每次4—6片,每日3次。
  3.痰湿内阻型 头晕头沉如裹,面部或四肢或全身浮肿,汗出潮热,心悸,食欲不振,胸闷短气,坐卧不定,虚烦不安,失眠多梦,大便溏薄,舌质胖大,苔厚腻或润滑。治宜:祛湿化痰,健脾和胃。礞石滚痰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半袋。刺五加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鲜竹沥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橘红化痰丸每次1九,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4.脏燥型 情志抑郁,喜悲伤欲哭。治宜:解郁润燥。甘麦大枣汤常服,甘草15克,浮小麦50—1肋克,大枣6公斤,煮服。
常用西药
  1.对于以烦躁为主的采用镇静剂,眠尔通200—400毫克或奋乃静4—8毫克/日,或安他乐25—50毫克,3—4次/日。
  2.对于精神抑郁、焦虑者采用**,茶齐巨林5毫克,利他林5毫克闷可乐10毫克,每日2次。
  3.可配合谷维素10—20毫克,每日3次。另可配服维生素类药物。
  4.炔雌酵0.025—0.05毫克/日或硫酸雌素酮0.625—1.25毫克/日口服。
  5.乙底酚0.25毫克,甲基睾丸素5毫克,每日1—2次。甲基睾丸素月用量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不会发生易性化副作用。
不孕症
作者 -
常见症状
  l.结婚后同居2年以上,未采用避孕措施而未体孕。
  2.男方检查性功能及精于正常。
  3.无其他重大全身性疾病。
常用中成药
  1.肾阳虚型 月经量少,经期错后,血色暗晦,经期小腹冷痛。腰痛腿软,手足冷,小便清长,畏寒喜暖,舌淡苔润薄白。治宜:温肾助阳。桂附地黄丸,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艾附暖宫丸,口服早晚各1丸,温开水送服。十二温经丸,曰服每次6—9克,1日2次。二益丸,口服每次1—2丸,1日2次。调经丸,口服1次1丸,每日2次。
  2.肾明虚型 月经量多或淋漓不断,经期提前,甚至每月2次,血色鲜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舌红少苔。治宜;补肾滋阴养血。六味地黄丸,口服早晚各1丸,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口服液,早晚各服10毫升(1支)。知柏地黄丸,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
  3.肾明阳两虚型 闭经或月经量少,月经稀发,经来不畅,手足发凉,少腹冷坠,时有潮热,耳鸣,舌淡苔薄白。治宜:滋阴助阳。金匮肾气丸,口服早晚各1丸,温开水送服。全鹿丸,口服1次l丸,每日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忌性生活,避免过于疲劳。延龄保肾丸、参桂鹿茸丸、参茸丸、参鹿补膏,参茸多鞭酒等均可服用。
  4.气滞血瘀型 月经超前错后无定期,经期少腹坠胀而痛,经血不畅加有血块,经前**胀痛,性情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胀痛。舌质红暗或有瘀斑,苔薄白微腻。治宜:理气化瘀。丹桅逍遥丸,口服每次6克,1日3次,温开水送服。妇科得生丹,口服1次1丸,1日2次。妇科回生丹、妇宁片、妇科养坤丸、坤灵丸、益母丸等均可用。
  5.痰湿内阻型‘日渐肥胖,面色胱白,头晕沉,心悸气短,月经稀发,量少甚至闭经,大便溏薄,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舌质胖嫩有齿痕,苔腻微黄。治宜:燥湿化痰活血。人参健脾丸,口服每次6克,1日3次,温开水送服。苍附导痰丸口服每次1丸,早晚各服1次。痰湿盛者用礞石滚痰丸,口服每次6克,1日1—2次,温开水送服。
常用西药
  1.无排卵型不孕可用激素类治疗 ①每日服炔诺酮5毫克和炔雌醇0.03毫克,于月经周期第5天始,连服22天,3个月为1疗程。 ②炔诺酮(妇康片)10毫克或安宫黄体酮10毫克,每日1次,月经周期第21天开始,连服5天。 ③乙底酚,每次5毫克,每天4次,若有副作用者改用苯甲酸雌素二酵10毫克,肌肉注射1次。 ④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始,每日肌注HCGl000—3000国际单位,共5次(HCG为绒毛膜**)。 ⑤克罗米芬50毫克,每日1次,先肌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服本药。
  2.黄体功能不全型不孕的治疗 ①自周期第5天开始每日服克罗米芬50毫克,1次服完,连服5天。 ②月经周期第16天基础体温上升后开始,每日或隔日肌注HCG(绒毛膜**)1000—2000国际单位1次,共5—6次。

4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hxf1979+4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4朵
发表于 2008-2-1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前列腺肥大
常见症状

  本病的典型症状可归纳为“尿频”、“尿难”、“尿潴留”、“尿失禁”4组。

  1.尿频 此多为早期症状,患者白天排尿6—7次,晚问4—6次,排尿时间增长,但多不伴有尿急及尿痛。

  2.尿难 随着腺体肥大程度的加重,尿液受阻现象也逐渐加重,患者排尿困难、费力、时间长而尿的射程短,尿线变细,终至不能成线而点滴排出。

  3.尿潴留 尿潞留可能由于寒冷、饮酒或受其他**后突然发生,病人有下腹部膨胀、疼痛、尿急的感觉,但尿液不能排出。

  4.尿失禁 属充盈性尿失禁,即膀胱内小便太多,超过了膀胱的容量,尿液从尿道口自动溢出。

  若并发泌尿系感染,则出现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长期慢性严重的尿路梗阻,可引起严重肾积水,则出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无华、头晕等慢性尿中毒症状。

常用中成药

  本病可分以下3型辨证论治。

  1.下焦蕴热型 症见尿潴留或排尿滴沥,并见大便秘结,口渴不欲饮,尿道热涩疼痛,会**胀坠,舌质红,苔黄或白而干,脉弦细数。治宜:清热坚阴,通腑利尿。可用:知柏地黄丸、萆解分清丸、分清五淋丸。

  2.瘀阻水道型 表现为下腹痛,会阴、精索、睾丸不适或抽痛,尿频刺痛,淋漓不尽,常有白色分泌物,舌红或紫,苔黄或白而干,脉涩或细数。治宜:通瘀化结,导滞利尿。可选用:抵当丸、少腹逐瘀丸、茴香橘核丸。

  3.命门火衰型 排尿滴沥,排出无力,面色灰白,神气怯弱,腰以下冷,口淡,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白而润,脉沉细。治宜:温补肾阳,化气利水。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寄生肾气丸。

常用西药

  1.激素治疗 ①雄激素:甲基睾丸酮5毫克,日3次,可增强通尿肌张力,加强膀胱收缩力,还可减轻前列腺充血,以利排尿,适用于早期患者。 ②雌激素:己烯雌酚每日3毫克,1月为1疗程,或雌二醇2毫克,1日3次,连续3周。有副作用时暂停,可使腺体缩小,质地变韧。 ③雄激素与雌激素联合使用,可发挥各自药物作用,使前列腺体缩小,尿流加速。

  2.其他 ①泰舒:作用与己烯雌酚相似,但副作用轻,可长服,有一定疗效。剂量为12—24毫克/日,1—2月为1疗程。 ②克念菌素:有使前列腺缩小和纤维化的作用,每晚服75—150毫克,4周1疗程,有一定效果。
发表于 2008-2-1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再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8-2-19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又学习了!
发表于 2008-2-1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8-2-1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楼主写得太好了学习了
发表于 2008-2-1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给朵花鼓励下好不
发表于 2008-2-22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用药:川芎13g,细辛13g,白芷25g防风25g
  方法:将上药共碾极细末,撒少许于鞋袜内,鞋垫上.能防止足底生庖,也可以解脚臭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发表于 2008-2-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疗流行性腮腺炎用法:将冰硼散用凉开水调为稠糊状,外涂患处,药干后再用凉开水润湿,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止。张清旺报告用冰硼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5例,其中,外敷2次治愈者18例,外敷3次治愈者20例,外敷4次治愈者19例,外敷5次治愈者7例。(详见《陕西中医》杂志1993年第5期)治疗新生儿脐炎用法:先用生......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冰硼散出自明代《外科正宗》一书。由硼沙、冰片、元明粉、朱砂组成。每瓶3克。有清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牙龈疼痛,口舌生疮等病症。后人在医疗实践中,发现种价格低廉的中成药有不少新用途,现选择13种介绍如下。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将冰硼散用凉开水调为稠糊状,外涂患处,药干后再用凉开水润湿,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止。张清旺报告用冰硼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5例,其中,外敷2次治愈者18例,外敷3次治愈者20例,外敷4次治愈者19例,外敷5次治愈者7例;明显改善者1例。(详见《陕西中医》杂志1993年第5期)
治疗新生儿脐炎 用法:先用生理盐水或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清洗赶紧脐上分泌物,敷上冰硼散1克,再包扎,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3次即可获得治愈。(详见《浙江中医杂志》1996年第4期)  
  治疗小儿咳喘 用法:取冰硼散适量喷洒于胸背部,并用手(五指并拢)自上而下推擦,以皮肤微红为度,每日1次。严重者可每日2次。治疗时注意避风保暖。史存娥等报告,应用冰硼散擦胸背治疗小儿咳喘患者100例,其中治愈51例,好转4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4%。(详见《四川中医》1989年第2期)
  治疗小儿黄水疮 用法:先用10%枯矾溶液清洗患处,除净脓痂后将冰硼散适量撒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中成药新用途》记载,有人报告79例,一般用药2~4天获得治愈。 
  治疗婴儿鹅口疮 用法:取冰硼散适量,吹入口内,每日1次,重症者每日2次。据《中成药新用途》记载,有人用冰硼散治疗65例,其中1~2天治愈者21例,3~4天治愈者25例,5~6天治愈者9例。
  治疗小儿秋冬腹泻 用法:取绿豆大小棉球,用温水润湿后,再蘸上冰硼散适量,视患儿年龄大小,将棉球送入**1~2厘米处,每日用药1~2次。一般3~5天即可获得痊愈。(详见《山东中医杂志》1990年
  治疗张力性水泡 用法:局部水泡已破者,视其面积大小,撒药厚度约0.2厘米于患处,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绷带包扎;水泡破裂者,先用1:1000苯扎溴胺消毒水泡皮肤,再用消毒针头放液后敷药,3天换药1次。郑跃进报告,应用冰硼散外敷治疗张力性水泡患者86例,全部获得治愈。(详见《陕西中医》杂志1991年第5期)  
  治疗子宫颈糜烂 刘秀珍报告,用冰硼散外敷治疗子宫颈糜烂患者171例,痊愈144例,占84.2%;显效17例,占9.9%;好转者6例,占3.5%;无效者4例,占2.3%。总有效率达97.7%。(详见《中国中医药杂志》1989年第9期) ?B3   
治疗急、慢性**炎 用法:取冰硼散2瓶(6克),泡开水100毫升,熏洗**,先浸泡15分钟,再反复搽洗5分钟即可。据《中成药新用途》记载,有人应用冰硼散治疗急、慢性**炎患者,一般5~7天即可痊愈。   
  治疗急性中耳炎 用法:先用过氧化氢把耳内脓液及分泌物洗净,再用棉签沾干。然后将冰硼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1次或隔日1次。据《中成药新用途》记载,有人用上法治疗急、慢性中耳炎患者70余例,经用药10~20次获得治愈。  
  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冰硼散、凡士林各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1次,至痊愈止。(详见《浙江中医杂志》1988年第7期)  
  治疗足癣(又名香港脚) 用法:取冰硼散3瓶(9克),六一散1包,混合均匀,于晚上将脚洗净抹干后,以药粉干搽患处,一般用药3天左右即可见效。(详见《大众中医药》杂志1988年第3期) 
  治疗股癣 用法:将冰硼散用食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患处用温水洗净后再搽涂药物,5天为1疗程。《人民军医》1989年第12期报道,叶乔生应用冰硼散治疗股癣患者30例,疗效满意。一般用药3~7天见效。   
  应用冰硼散注意事项:(1)新生儿慎用或忌用;(2)中医辨证属虚寒性溃疡者禁用;(3)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发表于 2008-2-2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甲氰咪胍,又名西咪替丁,是临床消化内科常用药物之一。在应用中应当注意其可能出现多方面的不良反应及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

1.消化系统反应:较常见的有腹泻、腹胀、口苦、口干、转氨酶轻度升高等,偶有严重肝炎、肝坏死、肝脂肪性变等。突然停药,可引起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反跳的高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400mg)3个月。急性胰腺炎病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2.泌尿系统反应:近年来有不少关于本品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的报道。但此种毒性反应是可逆的,停药后肾功能一般均可恢复正常。为避免肾毒性,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肾功能。

3.造血系统反应:本品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少数病人可发生可逆性中等程度的粒细胞减少,也有出现血小板减少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其发生率为用药者的0.02%。尚有报道本品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象。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本品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较常见的有头晕、头痛、疲乏、嗜睡等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不安、感觉迟钝、语言含糊不清、出汗、局部抽搐或癫痫样发作,以及幻觉、妄想等症状。

5.心血管系统反应:可有心动过缓、面部潮红等。静脉注射时偶有血压骤降、房性早搏、心跳呼吸骤停。

6.对内分泌和皮肤的影响:由于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用药剂量较大(每日在1.6g以上)时可引起男性**发育、女性溢乳、**减退、阳痿、**计数减少等,停药后即可消失。可抑制皮脂分泌,诱发剥脱性皮炎、皮肤干燥、皮脂缺乏性皮炎、脱发、口腔溃疡等。皮疹、巨型荨麻疹、药热等也时有发生。

7.氢氧化铝、氧化镁或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与本品同时服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

8.由于硫糖铝需经胃酸水解后才能发挥作用,而本品是抑制胃酸分泌,二者合用可能使硫糖铝疗效降低。

9.与苯二氮卓类安定药(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合用,可能增加安定等的血药浓度,加重镇静及其它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并可发展为呼吸及循环衰竭。必须合用时,可改用羟基安定或氯羟安定,后二者的消除不受本品影响。

10.病人同时服用***和奎尼丁时,不宜再并用本品。因为本品可抑制奎尼丁代谢,而后者可将***从其结合部位置换出来,结果使奎尼丁和***的血药浓度均升高。此时应对血药浓度进行监测。

11.本品可延缓**的代谢,故与其合用时,能加强后者的作用,并易出现毒性反应。胃溃疡病人本来忌用**,服用本品时更应禁用**及含**的饮料。

12.与华法林类抗凝剂并用,可使后者自体内排出率下降,而导致有出血倾向。

13.由于本品使胃液pH升高,与四环素合用时,可使四环素的溶解速率降低,吸收减少,作用减弱(但本品的酶抑制作用却可能增加四环素的血药浓度);若与乙酰水杨酸合用,则出现相反的结果,可使乙酰水杨酸作用增强。

14.与酮康唑合用可干扰后者的吸收,降低其抗真菌活性,但同服一些酸性饮料可避免上述变化。

15.本品与卡托普利合用,有可能引起精神病症状。

16.由于本品有与氨基糖甙类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这种作用不被新斯的明所对抗,只能被氯化钙所对抗。因此,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发表于 2008-2-2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不少人一感冒就一味吃药,认为这样能够把感冒病毒压下。其实,如果平日生活无规律、营养不均衡的话,不妨补充一些锌,也许会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锌是人类、动物和植物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长期缺锌,还会导致神经性皮炎、脱发等问题,甚至会使免疫系统变弱。不仅如此,使用锌同时也成为一种公认但是又有争论的感冒治疗方法。有研究人员发现,使用锌喷剂的感冒者可以将原为平均九天的感冒时间缩短为平均只需两天就可痊愈,锌的疗效让人刮目相看。还有一些特制的鼻喷剂也可直接将锌喷在鼻腔中,以此来增加人体对锌的吸收。有些研究人员甚至称它为寻找已久的对普通感冒的***锏。同时,使用锌口含片也是人们常用的方法,能缩短感冒时间至四天左右,大幅减轻喉咙干痒等感冒症状。 锌的味道不好闻,而且高剂量的锌可能有毒,过量则会减少体内铜水平,抑制免疫功能,所以要补锌的话,也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发表于 2008-2-23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一:脑血栓形成(CT)的诊断与治疗常规


诊断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发病的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应作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或排除脑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等,诊断即可确定;

(7)在脑梗死诊断中认真寻找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血液病、烟雾病、Binswanger病等)和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TIA、吸烟、肥胖、血液流变学异常、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等),对合并出血性梗死及再卒中进行监测也是必要的。



二:须注意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脑出血:

临床上脑梗死主要应与脑出血进行鉴别,有时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临床表现颇为相似,极易混淆;在所有的鉴别要点中,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最具有临床意义。但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与脑出血类似,但起病状态及速度等病史资料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高度重视,当然CT/MRI检查均可提供确定的诊断。

(2)脑栓塞:

起病急骤,常有心脏病史,有栓子的来源如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特别是合并心房纤颤。

(3)颅内占位病变: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也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征象,特别是视**水肿并不明显,可与脑梗死混淆,CT/MRI检查不难鉴别。



三:治疗

(一):急性期的治疗原则:

1:超早期治疗:首先要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认识到脑卒中同样是一种急症,为获得最佳疗效应力争超早期溶栓治疗。

2:针对脑梗死后的缺血瀑布及再灌注损伤进行综合保护治疗。

3: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

4:整体化观念:脑部病变是整体的一部分,要考虑脑与心脏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相互影响,如脑心综合征、多脏器衰竭等,重症病例要积极防止并发症,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5: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残及预防复发的目的。

(二):治疗方法

1.超早期溶栓治疗 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起病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


(1)尿激酶:常用量25—100万u,加入5%葡萄糖或0.85%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分钟~2小时滴完,剂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也可采用DSA监视下超选择性介入动脉溶拴。


(2)适应证:①年龄<75岁;

②无意识障碍,但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因预后极差,故即使昏迷较深也可考虑;

③发病在6小时内,进展性卒中可延长至12小时;

④治疗前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20mmHg;

⑤CT排除颅内出血,且本次病损的低密度梗死灶尚未出现,证明确为超早期;

⑥排除TIA(其症状和体征绝大多数持续不足1小时);

⑦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质;

⑧患者或家属同意。


(3)并发症:①脑梗死病灶继发出血:UK是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使血栓及血浆内纤溶酶原均被激活,故有诱发出血的潜在危险,用药后应监测凝血时及凝血酶原时间;

②致命的再灌注损伤及脑组织水肿也是溶栓治疗的潜在危险;再闭塞:再闭塞率可达10%—20%,机制不清。


2.抗凝治疗 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用法见TIA)。


3.可用于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短期应用防止再闭塞。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还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剂,以便处理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4.脑保护治疗 是在缺血瀑布启动前超早期针对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进行联合治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如21-氨基类固醇、**类等)和亚低温治疗。


5.降纤治疗 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降纤酶、巴曲酶、安克洛酶和蚓激酶等;发病后3小时内给予安克洛酶可改善病人预后。


6.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发病后48h内对无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阿司匹林100~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但在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应用,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7.其他 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区血管呈麻痹状态及过度灌流,血管扩张剂可导致脑内盗血及加重脑水肿,宜慎用或不用。神经细胞营养剂包括三类:影响能量代谢如ATP、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辅酶A辅酶Q10等;影响氨基酸及多肽类如Y—氨基丁酸、脑活素、爱维治等;影响神经递质及受体如溴隐亭、麦角溴烟酯等。最新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脑卒中急性期不宜使用影响能量代谢的药物,可使本已缺血缺氧的脑细胞耗氧增加,加重脑缺氧及脑水肿,应在脑卒中亚急性期(病后2—4周)使用。中医药治疗很有应用前景,正在评价之中。


8.外科治疗 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开颅减压术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有一定疗效。大面积脑梗死和小脑梗死而有脑疝征象者,宜行开颅减压治疗。


9.一般治疗 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基础治疗。


(1)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控制感染:有意识障碍或呼吸道感染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肺炎、尿路感染和褥疮;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对卧床病人可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1U,1—2次/d,皮下注射,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控制抽搐发作,及时处理病人的抑郁或焦虑障碍。


(2)进行心电监护(>3d)以预防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病后24~48小时Bp>200/120mmHg者宜给予降压药治疗,如卡托普利、倍它乐克等。血糖水平宜控制在6.9mmol/L,过高或过低均会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如>10mmol/L宜给予胰岛素治疗。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3)脑水肿高峰期为发病后48h—5d,可根据临床观察或颅内压监测,给予20%甘露醇250ml,6~8h一次,静脉滴注;亦可用速尿40mg或10%白蛋白50ml,静脉注射。


10.在有条件的医院组建由多科医师参与的脑卒中病房(stroke unit),将脑卒中的急救、治疗和康复等结合为一体,使病人发病后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护理及康复,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改进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花费。


11.康复治疗 其原则是在一般和特殊疗法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以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应尽早进行。


12.预防性治疗 对已确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应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用于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已受到全球普遍关注,并在临床广泛应用,有肯定的预防作用(见TIA)。国内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的适宜剂量为50mg/d,噻氯匹定为250mg/d。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不要长期不间断的用药,有胃病及出血倾向者慎用。
发表于 2008-2-2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有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分。收缩压是指心脏的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高的压力(俗称“高压”);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俗称“低压”)。目前一般认为,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成年人如果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就叫“低血压”。低血压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低血压多见于晕厥、心肌梗塞等。慢性低血压的起因多见于:1.体质性低血压,又称原发性低血压。这种低血压可完全无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等。引起体质性低血压的原因与遗传有关,并受情绪、环境等因素影响。

2.**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正常人站立时,收缩压可暂时下降,舒张压不变,但收缩压可在30秒至40秒内回复正常。如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或直立后血压下降超过50毫米汞柱,且持久不回升者,称为“**性低血压”。这种情况常见于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久病之后或服某些药物后。
3.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4.患有慢性消耗性及慢性营养不良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肝炎等。
5.患有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包积液、严重二尖瓣狭窄。
在上述引起低血压的原因中,以体质性和**性两种最多见,这两种低血压并不一定都是疾病的表现,如到医院检查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也就不必担心了。但患者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心放松,以增强体质和神经功能的稳定性。另外,患者还可以酌情选用以下两方进行治疗。
1.甘草、桂枝各10克,每日1剂,泡水当茶饮。本方适用于身体虚弱、头晕乏力者。血虚有热者忌用。
2.五味子、甘草各12克,茯苓15克,每日1剂,泡茶饮。
对于由原发疾病引起的“症状性”低血压,患者应到医院作全面的检查及治疗,当原发病治愈后,低血压的症状就可改善或消失。


血压低头晕应该吃什么


一、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放入鸡腹肚中当归头60克,黄芪50克,红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二、红枣15枚去核,
粟子150克,净鸡1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三、鲫鱼1条,糯米60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连服两月。

四、嫩母鸡1只,黄芪30克,新鲜天麻100克(干品15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15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猪心1个,黄芪20克,当归12克,党参30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六、红枣20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15天。

七、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八、当归、黄芪、红枣各50克,鸡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发表于 2008-2-2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缺乏维生素A 眼睛怕光,眼易感疲劳,易患结膜炎,对感冒抵抗力差、脱发。

缺乏维生素B1 消化不良,缺乏耐力,皮肤粗糙,气色不佳,有时手脚发麻。

缺乏维素B2 手脚发热,皮肤多油质,头皮屑增多,饭后有时视力模糊。

缺乏维生素B3 失眠、口臭,无原因的头痛,精神倦怠。

缺乏维生素B6 肌内痉挛,外伤不愈合,孕妇过度恶心、呕吐。

缺乏维生素B12 食欲不振,记忆力不佳,呼吸不均匀,精神不集中。

缺乏维生素C 易流鼻血,容易感冒,口干舌燥,牙齿出血,不适应环境温度变化。

缺乏维生素E 四肢乏力,易出汗,皮肤干燥,头发分叉,精神紧张,妇女痛经。
发表于 2008-2-2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应注意不宜与下列药物同时合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噻嗪类利尿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可以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导致血压骤降,甚至休克;与消炎痛合用也能使血压过降;与链霉素合用可加重耳毒副作用。
  
      速尿: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影响后者疗效;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速尿的作用下降50%;与甘露醇合用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安体舒通:与华法令合用可使后者抗凝血作用下降;与生胃酮合用可使后者失效。
  
      β—受体阻滞剂:与戊脉胺合用血压迅速下降,可引起急性心衰或房室传导阻滞;与甲氰咪胍合用可使前者在血中浓度升高,出现副作用;与丙咪嗪、多虑平合用可抑制前者的作用;与降糖药合用可引起低血糖。
  
      钙拮抗剂:与***、苯妥英钠等合用,可使后两种药在血中的浓度升高,出现不良反应;与利福平合用影响前者降压疗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丙磺舒合用可影响前者排出,从而出现不良反应;与别嘌呤醇合用能引起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与利福平合用可影响前者的降压效果。
发表于 2008-2-2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不错的学习资料啊谢谢哦
发表于 2008-2-2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谢谢
发表于 2008-2-2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发表于 2008-6-1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handshake
发表于 2008-8-2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写的很好,认真学习了.
发表于 2008-8-2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handshake
发表于 2008-8-2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学习了,写得很好.
发表于 2008-11-1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谢谢!
发表于 2008-11-1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先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8-11-1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先收起来再慢慢的看 
发表于 2008-11-1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不错的知识,值得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8-12-1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谢谢楼主 总结的不错
发表于 2008-12-3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生必看(续)

谢谢楼主 总结的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