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醉] (连载)控制性降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控制性降压

利用药物或(和)麻醉技术使动脉血压下降并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失血或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方法,称为控制性降压。
一、对生理的影响
(一)脑
1、控制性降压期间,最大顾虑是脑供血不足和脑缺氧。由于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很低,一旦发生则可引起脑细胞功能的损害。
2、当map低于8kpa(60mmhg)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则丧失,有发生脑缺氧的危险。但麻醉期间因脑代谢率降低,吸入氧浓度增加,而增加了脑对低血压的耐受能力。
3、脑血汉量主要取决于脑灌注压和脑血管阻力:
服血流量(bf)=[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血管阻力(r)
虽然map降低,如能降低r和icp,仍可维持较好的bf。
4、paco2是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重要因素。当paco2降低0.1kpa(1mmhg)时,脑血流量降低1ml/100g·min。因此,降压期间应维持paco2在正常范围。
(二)心脏
1、可因药物对心肌的抑制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引起co和主动脉压的降低。
2、co和主动脉压降低可引起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性损害。
3、心脏前、后负荷降低使心室充盈压和左室舒张末压降低,有利于心肌供血和降低心肌氧耗量。
(三)肺
1、肺动脉压降低和肺血管扩张,引起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可导致通气、灌流失调。
2、通气、灌流失调可引起肺内分流或死腔通气增加。
3、有的药物可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加重通气、灌流失调,使分流增加。
(四)肝、肾
1、当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时,肝动脉血流减少,有引起肝缺血、缺氧和肝细胞损害的危险。
2、当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泌尿功能暂停。若血压控制不适当,有发生术后少尿、无尿及肾衰的危险。
二、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一)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量 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功能的需要。
1、根据公式:map=co×svr,因此降压时主要降低svr,避免或减轻对以co的影响。
2、组织血液灌注量主要取决于血压和血管内径:
组织灌注量=[π×血压×(血管半径)4]/[8×血粘稠度×血管长度]
若血管半径增加1倍,组织灌注量可增加16倍。因此,血压适当降低,组织灌流量可由血管扩张来代偿。
3、维持正常的血管内容量。
(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1、手术野的渗血量有明显减少,但仍有微量渗血,表现红润潮湿;
2、如手术野呈现苍白干燥时,应及时调整血压水平。
(三)血压控制水平
1、一般认为,术前血压正常者,控制收缩血压不低于10.7kpa(80mmhg),或map在6.7-8.7kpa(50-65mmhg)之间。
2、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并根据手术野渗血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四)控制性降压的时间
1、主要在手术渗血最多或手术最主要步骤时施行降压,尽量缩短降压时间。
2、map降至6.7kpa(50mmhg)时,每次降压时间不宜越过30分钟。
3、手术时间长者,若以降低基础收缩压的30%为标准时,每次降压时间不宜1.5越过小时。
(五)注意**对局部血压的影响
1、尽量让手术野位于最高位置,虽然全身血压降低较少,但局部血压已有明显改变,渗血也显著减少。
2、充分利用下肢位置对调节血压的影响,如下肢降低15°可使血压降低1.3-2.7kpa(10-20mmhg),这样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3、俯卧或侧卧位时可显著减少回心血量,使co锐减,因而是控制性降压的风险**,应妥善处理。
(六)基本监测
1、ecg,spo2,尿量;
2、动脉血压,最好是直接动脉测压;
3、手术时间长者,应监测cvp、hct、体温及动脉血气分析。
三、控制性降压的方法
(一)血管扩张药降压
1、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1)药理作用:
①其分子中的亚硝基团主要与血管平滑肌的受体结合,使平滑肌松弛,产生血管扩张作用。对小静脉、小动脉都有扩张作用,故可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
②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对co的影响取决于心脏前、后负荷状态。由于后负荷降低,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氧供-氧耗的平衡。
③在全麻时,硝普钠对脑血流和颅内压的影响不明显。
(2)临床应用:
①配备含硝普钠100~200μg/kg·min。
②起效时间为1~2min,4~6min可将血压降低到预定值。停药2~5min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值。
③如果发生明显的心动过速,可应用短效β阻滞剂,如艾斯莫罗(esmolol)。
(3)注意事项:
①硝普钠水平溶液极不稳定,应用时应避光。
②肝肾功能明显障碍者不宜采用,以免***蓄积中毒。
③用量大于5.0μg/kg·min者,应监测动脉血气,避免代谢型酸中毒。
2、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1)药理作用:
①对所有平滑肌都有松弛作用,但以松弛血管,尤以容量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强。
②降低血压作用主要是由于心脏前负荷降低。
③前负荷降低使室壁张力下降,加上其对小动脉的舒张作用,使心肌氧耗量减少。而co无明显改变。
(2)临床应用:
①配备含硝酸甘油100~kg·min,或单次静注50~100μg。
②起效时间为2~5min,停药5~10min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③可发生反射性心动过速,可给以短效β阻滞剂使其改善。
(3)注意事项:
①长时间及大剂量应用时,有发生正铁血红蛋白症的可能。
②有脑血管扩张增加颅内压的作用,对颅内压高者宜慎用。
③有升高眼内压作用,不宜用于青光眼患者。
3、三磷酸腺苷(atp):
(1)药理作用:
①atp降解为腺苷和磷酸,腺苷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
②以扩张小动脉为主,心脏后负荷降低明显,不影响前负荷及心室充盈,co可增加。
③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但对颅内压的影响较轻。
(2)临床应用:
①降压效果与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适用于短时间降压。
②单次静注0.4~3mg/kg可使压缩压及舒张压降低25%左右。持续滴注量为1~1.5mg/kg·min。
③起效时间约5min,单次静注维持约2-5min。持续滴注时停药后数分钟血压即可恢复正常。
(3)注意事项:
①用量过大或注药速度过快,可引起心动过缓,严重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并存心脏传导阻滞者慎用。
②一般不用于长时间的控制性降压。
4、钙通道阻滞剂:
(1)主要改变钙离子的跨细胞膜运动,引起不同程度的动脉扩张,而对静脉的影响较小。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冠脉扩张,有利于心肌的氧供需平衡。
(2)对心肌力和房室传导的抑制作用较强,一般不单独应用,可作为控制性降压的辅助用药。
(3)主要药物有:异搏定(verapamil),硝苯啶(nifedipine),尼卡地平(nicardipine),硫氮卓酮(diltiazem)。
(二)吸入**降压
1、氟烷(halothane):
(1)对心肌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血管平滑肌有明显舒张作用,使外周阻力降低;抑制交感神经使心律减慢。
(2)上述作用都与吸入浓度相关,可通过调节吸入浓度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3)但如吸入浓度过大,对心肌力的抑制作用越强,co降低越明显,则难以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注。
(4)手术**时易引起血压的波动。
(5)目前主张与其它降压药复合应用。
2、异氟醚(isoflurane):
(1)对血管平滑肌有明显舒张作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低动脉血压。
(2)对心肌力的抑制作用较轻,以co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证组织灌注。
(3)降压起效快,停药后血压恢复迅速,无反跳作用。
(4)适用于短时间的降压。如需长时间降压,多与其它降压药复合应用。
四、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一)适应证
1、降低血管张力,便于施行手术,提高手术安全性。主要指血管外科手术,如主动脉瘤、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动脉瘤、脑膜瘤及其它颅内血管瘤的手术。
2、减少手术野的渗血,使手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如血运非常丰富的组织和器官施行手术,包括髋关节和脊柱的手术;部位较深且精细的手术,包括后颅窝、垂体、内耳及显微外科手术等。
3、手术创面较大,减少失血量。
4、麻醉期间控制血压过度升高,防止发生心血管并发下,如心肌缺血、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危象、心力衰竭等。
(二)禁忌证
1、有严重器官疾病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肺及肝、肾功能障碍等。
2、酸碱平衡失调,低血容量,休克,严重贫血者。
(三)并发症
1、苏醒延迟,反应性出血和术后视觉模糊;
2、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3、血栓形成,包括脑血管、冠脉及其它血管;
4、循环虚脱,甚至心搏停止。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wgdzxm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20 18:14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20 19: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教程不错!!!
4
发表于 2008-1-20 19:51 | 只看该作者
从减少术中失血,缓解我国的"血荒"现状来说,“控制性降压”在大手术中是很有必要的!
5
发表于 2008-1-23 00: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支持!{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