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7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献给同路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芜俱战草,诸参辛勺叛藜芦。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妊娠禁忌歌。
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芜花代赭鹿,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8、解表药。
辛温解表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紫苏为行气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兼有理气安胎之功。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生姜善于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荆芥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表寒表热皆可用之。
荆芥炒炭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多种出血症。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
香薷——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羌活──气雄而散,发表之力较强;其治痹痛尤宜于上半身的风寒湿痹。
细辛──通鼻窍、治鼻渊头痛。善祛寒邪,散寒之力较强,外寒、内寒均治。又能温肺化饮。
白芷——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齿痛等证;
藁本——辛,温。归膀胱、肝经。祛风散寒,胜湿止痛。性味俱升,善达巅顶,善治外感风寒、巅顶头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善通鼻窍,专治鼻渊。为鼻渊头痛要药。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葱白外敷有散结通络下乳之功,可治乳汁郁滞不下,**胀痛等证。
胡荽——辛、温。归肺、胃经。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柽柳——辛,平。归肺、胃、心经。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辛凉解表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长于退翳明目、止痒。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长于疏散风热,尤善解疔毒。
疏散风热多用**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柴胡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
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肝解郁、和解(少阳)退热,并能升举阳气。
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并能透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生津止渴、止泻痢之功。并能解肌发汗,风寒、风热表证均宜。
升麻──主升脾胃之气,并能透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升阳举陷之功(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又能清热解毒。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尢善清解阳明热毒。善引清阳之气,而为升阳举陷之要药。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甘、微苦,寒(用青蒿、桑叶发酵)或辛,微温(用麻黄、苏叶发酵)。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发汗解表之力颇为平稳,无论风寒风热表证均可应用。
9、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
寒水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清热泻火。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此外,竹叶卷心为竹叶卷而未放的幼叶入药。,尤长于清心火,善治温热病邪陷心包,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鸭跖草——甘、苦,寒。归肺、胃、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
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甘,平。归肝、胃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甘,微寒。归肝经。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苦,微寒。归肝经。清泄肝火,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火郁结运用。善除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
善清心经实火。尤善疗疔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黄芩──偏清上焦热。长于泻肺火:用治肺热咳嗽;止血:用于血热妄行;安胎:用于胎动不安。
黄连──偏清中焦热。长于泻心、胃之火:用于热病心烦、胃热呕吐、消渴等,为泻痢主药。
黄柏──偏清下焦热。治下焦湿热之痿、淋、痹等;泻肾火:治阴虚火旺之骨蒸、遗精;又为黄疸良药。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善清下焦湿热。
秦皮——苦、涩,寒。归大肠、肝、胆经。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既能清热燥湿解毒,又能收涩止痢、止带。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椿皮——苦、涩,寒。归大肠、肝经。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散气血凝聚,兼有消痈散结之功,故有“疮家圣药。”之称。
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通经下乳,为治疗乳痈良药。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以治疔毒为其特长。
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
蒲公英──入肝胃二经,尤其善于治疗乳痈肿痛,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紫花地丁──功专解毒,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
野菊花──治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等症。
穿心莲——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既清心胃二经实火,又善解瘟疫时毒,有解毒利咽之效。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善清肝火,清热息风止痉。
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血热毒盛之斑疹吐衄大青叶多用。
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散结,大头瘟毒、头面红肿、咽喉不利等证板蓝根多用。
青黛──长于清泻肝火,难溶于水,一般不入汤剂,宜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
红藤——苦,平。归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入大肠经。善散肠中瘀滞,为治肠痈要药。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金荞麦——苦,平。归肺、脾、胃经。清热解毒,清肺化痰。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既可解毒排脓,又可活血消痈,为治疗肠痈的要药。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清肺火,降气消痰,以平喘止咳。
山豆根——苦,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
马勃——辛,平。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既能宣散肺经风热,又能清泻肺经实火,长于解毒利咽,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射干──苦寒泄降,又能祛痰,兼能散血消肿,尤宜于热结血瘀、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
山豆根──大苦大寒,泻火解毒消肿之力较强,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
马勃──辛平,清热之力较弱而兼能宣散肺经风热,适用于风热袭肺或肺有郁热的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贯众——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尤善治崩漏下血,对血热者为宜。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为治热毒血痢的良药。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
地锦草——苦、辛,平。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
蚤休——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为治痈肿疔毒,毒蛇咬伤的要药。
拳参——苦,凉。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镇肝熄风,凉血止痢。
半边莲——甘、淡,寒。归心、小肠、肺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山慈姑——甘、微辛,寒。有小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漏芦——苦,寒。归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
为治乳痈之良药。
山慈菇──散结之力较强,近年来广泛地用于癥瘕痞块,多种肿瘤。
漏芦──则长于通经下乳,常用治乳络壅滞,乳汁不下,**胀痛以及乳痈肿痛等证。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为治梅毒的要药。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白蔹——苦、辛,微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
四季青——苦、涩,寒。归肺、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
长于治水火烫伤。
白蔹──长于消痈散结,生肌止痛,对于疮疡未成脓者可消,已成脓者可以促使溃脓,久溃不敛者可以促进敛口。白蔹反乌头,不宜同用。
四季青──长于凉血收湿,尤长于治疗水火烫伤,也治湿疹湿疮,下肢溃疡。外用能收敛止血,用治外伤出血。
绿豆——甘,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善解热毒,为附子、巴豆、***等辛热毒烈之剂中毒及食物中毒等解毒良药。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肺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
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力量强。善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
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力不如生地,而长于泻火解毒,散结消痈。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牡丹皮──清热凉血之力较强,善于清透阴分伏热。
赤芍──活血散瘀止痛之力较强,血滞诸证赤芍尤为多用。
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
清虚热药。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长于清透阴分伏热。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退蒸,清肺降火。
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10、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
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泻下导滞。
芦荟——苦,寒。归肝、大肠经。 泻下,清肝,杀虫。
润下药。
火麻仁——甘,平。归脾、大肠经。润肠通便。
郁李仁——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火麻仁──甘平油润,又能滋养补虚,故尤其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枯血虚的肠燥便秘。
郁李仁──苦降油润,又能下气,尤其适用于气滞津少的肠燥便秘。
峻下逐水药。
甘遂——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善行经隧之水湿,泻水逐饮力峻,药。后可连续泻下,使潴留水饮排泄体外。
大戟——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辛、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以泻胸胁水饮,并能祛痰止咳为见长。
甘遂──泻水逐饮、通利二便之力最强宜入丸散服,每次0.5~1g。
大戟──泻水逐饮、通利二便之力较甘遂为缓,而消肿散结之力较甘遂为强,三者之中毒性最小。
芫花──泻水逐饮、通利二便之力最缓,而毒性最大。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
商陆——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张元素喻其有“斩关夺门之功”。
千金子——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泻下逐水,破血消癥。
11、祛风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羌活──发散力强,作用偏上偏表,善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以及上半身的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者。
独活──祛风湿之力较强,作用偏下偏里,善治下半身的风寒湿痹、腰膝腿足关节疼痛,以及少阴伏风头痛者。
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之说。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祛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毒蛇咬伤。
川乌——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白花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蕲蛇──有毒而药。力较强,为治风湿顽痹的要药。
乌梢蛇──无毒而药。力较缓。
雷公藤——苦,寒。有大毒。归心、肝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木瓜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去湿除痹,为久风顽痹、筋脉拘急之要药。
蚕沙——甘、辛,温。归肝、脾、胃经。祛风湿,和中化浊。
伸筋草——苦、辛,温。归肝经。祛风湿,舒筋活络。
寻骨风——祛风湿,通络止痛。
松节——苦,温。入肝、肾经。祛风湿,活络止痛。
海风藤——辛、苦,微温。归肝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老鹳草——辛、苦,平。归肝、大肠经。祛风湿,舒筋活络,止泻痢。
路路通——辛、苦,平。归肝、胃、膀胱经。祛风通络,利水,下乳。
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善走下行,能清湿热,利小便,尤以泄下焦膀胱湿热见长。
桑枝——苦、平。归肝经。祛风通络,利关节。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豨莶草——苦、辛,寒。归肝、肾经。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臭梧桐——辛、苦、甘、凉。归肝经。祛风湿,活络。
穿山龙——苦、微寒。归肝、肺经。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
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苦、甘、温。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千年健——苦、辛、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化湿药。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
藿香──化湿不燥热,辛散发表不峻烈,为芳化湿浊之要药。,其解表之力较佩兰为强,外感表证藿香多用。并能化湿和中止呕。
佩兰──平,发表之力不如藿香,以化内湿、去陈腐、辟秽浊为长,又可用于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气腐臭、舌苔垢腻等症。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苍术──为燥湿健脾的要药。
厚朴──燥湿之力虽不如苍术,但又能行气、消积。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寒湿气滞者多宜。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砂仁──作用偏于中下二焦,善理脾胃气滞,长于温脾止泻,并能理气安胎,又常用于脾寒泄泻,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等证。
白豆蔻──则作用偏于中上二焦,善理脾肺气滞,长于温胃止呕,又常用于胃寒湿阻气滞的呕吐,以及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舌苔浊腻等症。
草豆蔻——辛,温。归脾、胃经。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长于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
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散寒,除痰截疟。
13、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对于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
茯苓──性平和缓,祛邪而不猛烈,扶正而不峻补,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其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薏苡仁为强。并能宁心安神。
薏苡仁──性微寒,虽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茯苓为缓,但又能除痹,清热排脓。除入汤剂、丸散外,亦可作粥食用,为食疗佳品。
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
猪苓──性平,作用单纯而利水之力较强,主治水湿为患。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
猪苓──性平,作用单纯而利水之力较强,主治水湿为患。
泽泻──性寒,又能泄热,尤善于泄肾与膀胱之热,故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冬瓜皮——甘,微寒。归肺、小肠经。利水消肿。以水肿偏有热者为宜。
玉米须——甘,平。归膀胱、肝、胆经。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玉米须药性平和,故阴黄或阳黄均可用。
葫芦——甘,平。归肺、小肠经。利水消肿。
泽漆——辛、苦,微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香加皮——苦、辛,微温。有毒。归肝、肾、心经。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
蝼蛄——咸,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利水消肿。
荠菜——甘、凉;归肝、胃经。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甘、寒。归肾、肝、肺经。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关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湿,通气下乳。
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为治淋要药。尤以热淋、血淋最为适宜。
石韦——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止咳。
海金沙——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尿通淋。
功专利尿通淋止痛,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
冬葵子——甘,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下乳润肠。
地肤子——苦,寒。归膀胱经。清热利湿,止痒。
灯心草——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萹蓄——苦,微寒。归膀胱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善杀虫止痒。
萹蓄──利尿通淋之力较强,淋证涩痛萹蓄尤为多用。
地肤子──杀虫止痒之力较强,皮肤病地肤子尤为多用。
萆薢——苦,微寒。归肝、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为治黄疸要药。
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苦,寒。归肝、胆、肺经。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善泄中焦瘀滞,降泻肝胆湿热,利胆退黄,又是清热利湿之良药。
地耳草——苦,平。归肝、胆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垂盆草——甘、淡、微酸、凉。归心、肝、胆、小肠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温里药。
附子——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助阳补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每与炮姜相须为用.
花椒——辛,热。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
胡椒——辛,热。归胃、大肠经。温中止痛,下气消痰。
荜茇——辛,热。归胃、大肠经。温中散寒。
荜澄茄——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
理气药。
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枳实──气锐力猛,作用强烈,善于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枳壳──力缓而长于理气宽中,消除胀满。故气滞胸胁、脘腹胀满及食积之轻证,枳壳多用。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行气止痛。
善通行脾胃之滞气,为行气止痛之要药。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木香──长于行胃肠气滞。
香附──长于行肝郁气滞。又能调经止痛。
乌药。──长于行寒凝气滞。又能温肾散寒。
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善散胸腹阴寒、行气止痛。
檀香——辛、温。归脾、胃、肺经。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香橼——辛、微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佛手──偏理肝胃之气而止痛之力较强。
香橼──偏理脾肺之气而化痰止咳之力较佳。
玫瑰花——甘、微苦,温。归肝、脾经。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绿萼梅——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疏肝和胃,理气化痰。
薤白——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为治胸痹之要药。
青木香——辛、苦,寒。归肝、胃经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
善治肝胃气滞的胸胁胀痛、脘腹痛痛.
大腹皮——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行气导滞,利水消肿。
为宽中利气之捷药。
柿蒂——苦、涩,平。归胃经。降气止呃。
刀豆——甘,温。归胃、肾经。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甘松——辛、甘,温。归脾、胃经。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16消食药。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胃。
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山楂──消食力强,尤善消肉积。又能行气止痛:泻痢腹痛。活血祛瘀:瘀滞疼痛。
神曲──善消面积。兼能健脾和胃:食积泄泻。
麦芽──善消米、面、薯、芋积滞。又能回乳消胀:断乳、**胀痛。
谷芽——甘、平。归脾、胃经。消食健胃。
莱菔子——甘、苦,平。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鸡矢藤——甘、苦,微寒。归脾、胃、肝、肺经。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
17驱虫药。
使君子——甘,微温。归脾、胃经。驱虫消积。善驱蛔虫与蛲虫。
苦楝皮——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杀虫,疗癣。
对蛔虫、蛲虫、钩虫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对绦虫、钩虫、蛔虫、蛲虫、姜片虫等多种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
南瓜子——甘,平。归胃、大肠经。杀虫。主要用驱杀绦虫。
鹤草芽——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杀虫。
善驱杀绦虫,并有泻下作用,有利于虫体排出,为治绦虫病之要药。制成栓剂,置于**对**滴虫病也有一定疗效。
雷丸——苦、寒。有小毒。归胃、大肠经。杀虫。以驱杀绦虫为佳。
鹤虱——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杀虫消积。
榧子——苦、平。归肺、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通便,润肺。
芜荑——辛、苦,温。归脾、胃经。杀虫,消积。
18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大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以治尿血、血淋尤宜。
地榆——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尤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
槐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火。
尤以下消化道出血之痔血、便血为擅长。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羊蹄——苦、涩,寒。归心、肝、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杀虫,泻下。
化瘀止血药。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既能止血,又能散瘀,药。效卓著,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诚为血证良药。
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甘,平。归肝、心经。化瘀止血,利尿。
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血,皆可随证配伍用之。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
止血多炒用;散瘀多生用。
花蕊石——酸、涩,平。归肝经。化瘀止血。
降香——辛,温。归肝、脾经。化瘀止血,理气止痛。多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内外出血。
收敛止血药。
白及——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为收敛止血要药。
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无论属热属寒均可用.
紫珠——苦、涩,凉。归肝、肺、胃经。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既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对肺胃之出血证尤为多用。
棕榈炭——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收敛止血。多用于崩漏,以无瘀滞者为宜。
血余炭——苦、涩,平。归肝、胃、膀胱经。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藕节——甘、涩,平。归心、肝、胃经。收敛止血。
温经止血药。
炮姜——苦、涩,温。归脾、肝经。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灶心土——辛,温。归脾、胃经。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19活血化瘀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其止痛作用优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
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经。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没药。偏于散血化瘀。
五灵脂——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为治疗血瘀诸痛之要药。炒用能化瘀止血。

活血调经药。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善调妇女经水,为妇科要药。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善于活血祛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泽兰——苦、辛,微温。归肝、脾经。活血祛瘀,调经,利水消肿。
对瘀血阻滞,水瘀互结之水肿尤为适宜。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经。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王不留行——苦,平。归肝、胃经。活血通经,下浮,消痈,利尿通淋。
月季花——甘、淡、微苦,平。归肝经。活血调经,解郁,消肿。
主要用于肝气郁结而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胸腹胀痛等。
凌霄花——辛,微寒。归肝,心包经。破瘀通经,凉血祛风。
活血疗伤药。
虫禇——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辛,平。归肝经。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甘、咸、辛,平。归心、肝经。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马钱子——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儿茶——苦、涩,凉。归心、肺经。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
刘寄奴——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疗伤,通经,止痛,止血。
破血消癥药。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苦、辛,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消癥。
虻虫——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破血逐瘀消癥。
斑蝥——辛,温。有大毒。归肝、肾、胃经。破血逐瘀消癥,攻毒散结。
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20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至于竹沥半夏,药。性由温变凉,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经、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专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
禹白附——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性上行,既能燥湿化痰,更善祛风痰而解痉止痛。
白芥子——辛,温。归肺、胃经。温肺化痰,利气散结。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降气化痰。
长于祛痰,降肺气,气降痰消则咳喘胸满自除。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均可用之,尤以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
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瓜蒌——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反乌头。
竹茹——甘,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竹沥——甘、寒。归心、肺、肝经。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顽痰胶结者最宜。
天竹黄——甘,寒。归心、肝经。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海藻——咸,寒。归肝、肾经。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昆布——咸,寒。归肝、肾经。同海藻,常与海藻相须而用。
黄药。子——苦,平。有毒。归肺、肝经。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海蛤壳——咸,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海浮石——咸,寒。归肺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瓦楞子——咸,平。归肺、胃、肝经。消痰软坚,化瘀散结。
礞石——咸,平。归肺、肝经。坠痰下气,平肝镇惊。既能攻消痰积,又能平肝镇惊,为治惊痫之良药。
胖大海——甘,寒。归肺、大肠经。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咳喘之要药。
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长于降气化痰,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
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润肺止咳,杀虫。
紫菀——辛、甘、苦,温。归肺经。润肺化痰止咳。
辛温而不燥,主入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
款冬花——辛、微苦,温。归肺经。润肺止咳化痰。
与紫菀相似,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则长于止咳,二者常相须而用。款冬花辛温而润,尤宜于寒嗽。
马兜铃——苦、微辛,寒。归肺经、大肠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常佐大枣以缓其性。
白果——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矮地茶——苦、辛,平。归肺、肝经。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对咳喘有痰而属热者尤宜。
洋金花——辛,温。有毒。归肺、肝经。平喘止咳,镇痛止痉。
21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
朱砂——甘,寒。有毒。归心经。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磁石——咸,寒。归心、肝、肾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龙骨——甘、涩,平。归心、肝、肾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珀——甘,平。归心、肝、膀胱经。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甘、酸,平。归心、肝、胆经。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夜交藤——甘,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合欢皮——甘,平。归心、肝经。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22平肝熄风药。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咸,寒。归肝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珍珠母——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肾经。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紫贝齿——咸,平。归肝经。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代赭石——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刺蒺藜——苦、辛,平。归肝经。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罗布麻——甘、苦,凉。归肝经。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咸,寒。归肝、心经。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最宜于热极生风,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藤——甘,微寒。归肝、心包经。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经。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对惊风、癫痫挟有痰热者尤为适宜。
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23开窍药。
麝香——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苏合香——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蟾蜍——辛,温。有毒。归心经。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樟脑——辛,热。有毒。归心、脾经。内服:开窍辟秽;外用:除湿杀虫,温散止痛。
24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西洋参——甘、微苦,寒。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补气生津。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消暑。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饴糖——甘,温。归脾、胃、肺经。补中缓急,润肺止咳。
蜂蜜——甘,平。归肺、脾、大肠经。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补阳药。
鹿茸——甘、咸,温。归肾、肝经。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巴戟天——甘、辛,微温。归肾、肝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辛,热。有毒。归肾、肝、脾经。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
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辛,温。归肾、脾经。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海狗肾——咸,热。归肾经。暖肾壮阳,益精补髓。
海马——甘、咸,温。归肾、肝经。补肾壮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锁阳——甘,温。归肝、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菟丝子——甘,温。归肝、肾、脾经。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沙苑子——甘,温。归肝、肾经。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阳起石——咸,温。归肾经。温肾壮阳。
葫芦巴——苦,温。归肾经。温肾,祛寒,止痛。
核桃仁——甘,温。归肾、肺、大肠经。补肾,温肺,润肠。
蛤蚧——咸,平。归肺、肾经。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冬虫夏草——甘,平。归肺、肾经。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紫河车——甘、咸,温。归心、肺、肾经。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韭子——辛、甘,温。归肾、肝经。温补肝肾,壮阳固精。
补血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加强活血则酒炒用。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白芍——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何首乌——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生首乌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
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补阴药。
北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百合——甘,微寒。归肺、心经。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门冬——甘、苦,寒。归肺、肾经。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沙参──既能养肺阴,又能清肺热,肺热阴虚者最为适宜。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明目。
桑椹—— 甘,寒。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墨旱莲——甘、酸,寒。归肝、肾经。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黑芝麻——甘,平。归肝、肾、大肠经。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龟甲——甘、咸,寒。归肝、肾、心经。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鳖甲——咸,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龟甲──味甘,滋阴的力强。
鳖甲──清虚热的力强,为治阴虚发热的要药。
25收涩药。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甘,平。归肺经。敛肺止汗。
浮小麦——甘,凉。归心经。敛汗,益气,除热。
糯稻根须——甘,平。归心、肝经。止虚汗,退虚热。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1-29 16:4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victory: :lol: :handshake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1-29 17:18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4
发表于 2007-11-29 18:34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henhao
5
发表于 2007-11-29 21: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歌诀和书上的一字不差,看了不会令人眼花!好:lol:

以后多发点!:handshake
6
发表于 2016-5-4 11:29 | 只看该作者
最基本的中基……………………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8 21: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