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化性溃疡“分类”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完全一致,在治疗上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杀菌治疗别走向极端
    过去认为“无酸不成溃疡”,所以主要治疗措施就是抑制胃酸分泌。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理论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治疗似乎又变为不管哪一种胃疾都用杀菌药物,也不管该药对胃黏膜是否有**。笔者认为二者都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治疗上理应二者兼顾。比如大量长期应用甲硝唑作为杀菌药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甲硝唑对幽门螺杆菌的杀菌作用值得怀疑,但对胃黏膜的副作用却是肯定的。
  抑酸和保护黏膜要细分
    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可以正常或低下,主要发病机制是防御、修复功能减弱,此时的抑酸治疗并不是最主要的措施,尤其是对胃酸分泌低下者反而有害。应以保护胃黏膜为主要措施,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米索前列醇等。配合适当的饮食治疗,戒烟戒酒、少食辛辣。
  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是增多的,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侵袭因素增强,因此抑酸药物不可或缺;但以保护胃黏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对此疗效则大打折扣,如服用硫糖铝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几乎无任何作用。
  用好动力药和解痉药事半功倍
    胃溃疡患者的迷走神经功能正常或低下,造成胃蠕动减慢,蠕动力减弱,此时应用多潘力酮、甲氧氯普胺增加胃动力,将食物、胃酸和各种消化酶从胃内及时送出,以尽量减少对胃黏膜的侵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迷走神经功能呈亢奋状态,胃酸分泌增加,此时应用促胃肠动力药,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使大量食物快速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大量分泌胃泌素,造成胃酸大量增加,使原本单纯的十二指肠又并发胃溃疡,成了复合性溃疡,更增加了治疗难度。
      当某一患者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后,不要急于将三联或四联疗法不加选择地应用,而应进一步细化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有条件检验胃酸则更有客观依据)至少分成两大组,即胃酸增多组和胃酸低下组。对于胃酸增多组应予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三联疗法,要充分考虑到精神因素对胃酸分泌的促进作用,可适量配伍镇静药,如安定、多虑平等。
  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侵袭因素的增强,所以要想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必不可少,如颠茄、山莨菪碱等。尽管有一定副作用,但都是药停副作用即消失,不会对躯体造成大的或不可逆转的损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