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方剂] 【讨论】中医药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5 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药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药学在几千年前的由经验医学上升成为有系统的理论医学,对中医药学的存在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中医药学的产生到18世纪.中医药始终都处于***研究的阶段,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的《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一直到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基本上都是遵循《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医籍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当然,在中医药的研究过程中也不断地吸收了国外的一些东西,如汉唐之后,番泻叶、藏红花、西洋参、乳香、没药……这些原本并非中原地区的动植物逐渐进入中医药体系,并经过中医临床家反复实践、研究,通过对共性味归经、功效禁忌等的不断总结,最终变成了中药。这“西”药中化的过程,都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转化。
    从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医药研究的方向也逐渐出现了多元化。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医药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文献研究、传统理论和临床研究、基础和临床的实验研究、现代的临床研究等多个方面。在上述几个研究领域中,目前都存在着不少误区和问题。

     过分强调经验的继承
    目前,中医界要求恢复正统中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中间的不少人都是以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或抢救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为目标。中医主管部门也多次在一些中医药发展会议上,把发扬老中医的经验作为首要工作重点,现在的中医杂志和中医书籍中也到处充斥着某某经验集、某某验方等等。科学、技术、经验是由高到低三个不同的层次。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科学作为系统知识.具有可重复性,而经验则并不一定有可重复性。故有些人运用老中医的经验就有效果,有些人用之就没有效果。中医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应该属于科学的部分,它的可重复性在于其辨证论治理论的重复性。现在许多人认为中医没有可重复性,他们通常举的例子就是一个方子在甲身上有效,但对乙就未必有效,以此断定中医缺乏可重复性。这种想法实则是抛弃了中医辨 证论治的特点,将中医治病视为方病相对的关系,甚至把中医的经验看作了中医理论。因此在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应继续重视中医自身理论体系的发展,而不应该过分侧重在继承经验上。当然。经验当中也可能包含了某些未被人所了解的真理,但相对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来说,还是应该有主次之分。

     简化处理导致失真度大

    中医历来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即把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还把天地宇宙大环境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相联系。现在的中医药研究过程中,多数采取分析还原的方法,即用西方科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这类研究很难把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西医一般都需将活的个体,还原成一个个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等等。由于人的生命结构,生理、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许多研究在组织、器官、细胞、分子水准的研究成果,往往与要解决的人的实际问题相距甚远。如中医药抗癌研究中.有许多文章报道发现了某某药物对抑制癌细 胞有效,一旦到了临床往往就变得没有效果。
    目前的中药研究方面的失真度很大,如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当中,往往只研究单个化学成分的作用,很少有人把药物的所有化学成分进行综合研究。众所周知,一味中药中包含 了许多种的化学成分,如果是一个中药处方,那就更加 复杂。这样的复方,无疑是 通过多靶点作用于人体,而并非几个化学成分作用的简单相加。如果只是把几个中药的有效成分来代表中药,无疑是把中药真正作用机理简单化了。
    在中医药研究中,现在往往需要建立动物模型.如将大黄喂老鼠制造动物脾虚模型。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方法是否真能造出脾虚来?其实.现在连脾虚理化指标是什么都不清楚,这样造出来的脾虚模型是否与人的脾虛证相符呢?另外。老鼠自己也有个体差异和自身恢复能力,如何用指标来证明每只老鼠都是脾虚?此类所谓脾虚的模型,大概又是这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吧?
    中医药临床研究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如不少随机对照实验中,常常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众所周知.中医治疗是根据个体差异辨证论治,但随机对照实验为确保实验中干预的一致性,往往忽略个体差异。这样一来,往往只剩下方病相对、或药病相对。目前声称的最好的研究方法一一循证医学,其通过寻找目前的最佳证据釆支持结论。而这些证据,一方面在中医研究中很难有中医特征的“指针”性证据,另一方面,这些证据是建立在个体的研究之上,如果这些个体的研究存在问题,上层的研究也就必然产生偏差。因此,由单个研究所作的系统回顾和系统评价(Mcta分析)恐怕也就很容易成为数字游戏。
    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因此在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必须扬长避短。在中医药研究中,主要方向是积极开展中医药优势病种临床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特別是重大疾病防止方面的独特作用。重视中医药自身理论体系的发展。理性对待经验。其次,中医药研究要尽量***,中医的特点是整体,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重视人的整体性、方剂的整体性等等、尽量避免在中医药研究过程中过度简化而使中医药研究失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1 19: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