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9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患儿,男,6月.发热2天皮疹1天.入院.有咳嗽,大便溏.
平素体健.G1P1,足月顺产,否认产伤窒息.
入院查体:T38.5C,神志清,精神软,急性热病容,呼吸平,咽红充血,扁桃体2度肿大,咽后壁可见白色附着物,结膜无充血,无明显杨梅舌,无口唇军裂,颜面,颈部,躯干部可见斑丘疹,疹间皮肤充血,心肺(-),腹平软,肝肋下1.5CM,质软,边锐,脾无肿大,四肢活动可,无明显手足肿胀及脱皮.
血象高,中性为主,CRP升高.生化正常.
入院诊断: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过敏性皮炎.
入院后抗感染对证治疗.
当晚我值班,病人体温窜到40.3C,给予安乃近,及清开灵,物理降温后体温一直在39.0C多,后来再次口服泰诺林后于第二天清晨才下来正常,一会又回去39.0以上.同时热高时出现结膜充血,肛周脱皮右足似有肿胀.
现在入院第二天.
经过大家讨论考虑不典型川琦病?
问下各位爱友,能诊断吗?因为这样关系到治疗,现在心脏B超还没做,有情况会及时呈上,谢谢!
入院后第三天,经过上级医生讨论,还是考虑不典型川琦病
心超:房缺,二间瓣关闭不全.心电图:正常.
复查肝功能:GPT:239U/L;GOT:370U/L
胸片:肺纹理增粗.
血沉:92MM/H
应用丙球1G/KG(发热第五天),连续两天,加用潘生丁,阿司匹林.哌拉西林/舒巴坦,病毒唑抗感染
但是经过治疗后,现在入院第七天(应用丙球后三天),体温还是有波动,38度左右.
我们主任提出一个问题:应用丙球过早会影响疗效?还有治疗后皮疹还是有反复,便及全身,体温还是不稳,诊断有问题?
目前患儿经过第二次丙球冲击体温已正常,皮疹消退,最后诊断:川崎病

[ 本帖最后由 jinjixiang 于 2006-12-20 18:15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2-14 20:2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我觉得可以考虑此病,但确诊还有待于进一步检查。期待结果!!!!!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2-14 20:2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考虑不典型川琦病目前看依据还不是很充足,请动态观察。另外如果真的怀疑也可以试验应用丙球治疗再看治疗效果。
继续关注中。。
4
发表于 2006-12-14 20:3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我认为诊断川琦病还没有足够的依据
1.热高时出现结膜充血,很多小孩都有
2,发热时间也不够
3.6个月年龄也不常见
我想问问小孩的年龄是多大呀,6个月哪里有扁桃体肿大,扁桃体 还没有发育呀,
我认为现在确定诊断有困难,我认为先抗感染,完成血常规和胸片,在诊断上考虑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排外肺炎,川琦病等
5
发表于 2006-12-14 20: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颜面,颈部,躯干部可见斑丘疹,疹间皮肤充血,
你有没有考虑药物所至
6
发表于 2006-12-14 20:4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真的不典型啊,等具体检查结果再说吧,是个好的论题
7
发表于 2006-12-15 20:4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从病史看川崎病不做首要诊断考虑,更倾向于急性感染,病原菌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另外作者的某些描述不规范,例如:“血象高,中性为主,CRP升高.生化正常”,“咽红充血,扁桃体2度肿大”等。仅供参考。
8
发表于 2006-12-15 21:0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大概10月分的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有专门关于川崎病的讨论,包括不典型川崎病,
9
发表于 2006-12-15 21:3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用阿斯匹林诊断性治疗结合心脏彩超
10
发表于 2006-12-15 21:3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早期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
  典型川崎病是指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且具备其他5项主要临床特征中的4项或4项以上。而不完全性川崎病则是指发热5天以上,其他主要临床表现仅符合3项或2项,但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
  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又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冠脉瘤或冠脉中度扩张,可确诊为川崎病,给予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
②如果冠脉轻度扩张或冠脉壁辉度增强、血管腔形态异常或左室壁阶段性运动异常(提示局部心肌供血不足),则拟诊为川崎病,同样给予IVIG治疗。上述的不完全性川崎病诊断以冠状动脉病变作为必要条件,虽然有效避免了川崎病临床诊断的扩大化,但也造成对部分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漏诊。因为在川崎病急性期,冠脉瘤形成及冠脉扩张并不多见。超过半数的川崎病患儿,整个病程中冠脉并没有显著的超声心动图形态改变。此外川崎病缺乏具有确诊意义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临床表现也不是在病程的同一时点呈现,因此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颇为困难。近年通过对**的流行病学分析,下述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有助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1、2、3]
临床特点:①不完全性川崎病在<6个月的婴儿更多见。少数小婴儿临床仅表现为发热。对于小于6个月、发热持续7天以上,同时有系统组织炎症的实验室指标而不能用其他发热疾病解释时,应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密切观察;②“易激惹”,即不能安抚的烦躁、哭闹不安。这种“激惹”现象较其他炎症性疾病更突出;③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些特点:颈淋巴结肿大仅限于胸锁乳突肌前沿。球结膜充血时,出现虹膜周围环状无血管区。口腔粘膜可高度充血但罕见溃疡;④接种卡介苗部位再现红斑硬结;⑤急性期阴囊和或 /腹股沟皮肤潮红,亚急性期阴囊和/或腹股沟出现脱皮;⑥尿道口粘膜充血;⑦可有轻度虹膜睫状体或前葡萄膜炎(裂隙灯下可见前房漂浮细小絮状物);⑧病程中出现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心脏杂音、心包积液或充血性心力衰竭;⑨出现其它部位(非冠状动脉)中性动脉瘤。[1、3]
实验室特点:①C反应蛋白(CRP)显著增高>30mg/L;②血沉(ESR)显著增快>40mm/h;③发病7天后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多超过450×109/L, 此为川崎病的典型实验室特征;④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增多≥15×109/L,以成熟及未成熟的粒细胞为主;⑤不明原因贫血;⑥低白蛋白血症≤30g/L;⑦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⑧无菌性脓尿,尿WBC计数≥10/高倍视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与典型川崎病很相似,上述实验室检查指标虽然是非特异性的,但对确定和排除疑似病人很有帮助。例如发病7天后,血小板计数和ESR、CRP均正常的患儿,川崎病的可能性不大。[1、3]
新近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提出一项新的指导性规则,用来帮助临床医师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可供我们参考:患儿不明原因发热≥5天,仅符合2或3条川崎病主要临床特征,应警惕不完全性川崎病可能。首先观察CPR和ESR变化,如果CRP≥30mg/L、ESR≥40mm/h,再加上3项以上的其他实验室指标(如上述)符合川崎病特点,即可拟诊不完全川崎病,需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给予IVIG治疗。如果其他实验室指标<3项符合,首先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显示冠脉有病变则拟诊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给予IVIG治疗,超声未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且仍发热,重复超声心动图检查。如果自行退热,则川崎病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实验室检查CRP<30mg/L、ESR<40mm/h,应临床密切观察,每天检测CRP变化。如果退热后指趾端出现典型脱皮,临床即拟诊为不完全川崎病,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有无冠状动脉扩张。如果热退后无典型指趾端脱皮,则可排除川崎病。对那些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并伴有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中任何一项的儿童,均需与川崎病进行鉴别诊断。[1]
11
发表于 2006-12-15 21:5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我认为目前诊断川崎病依据不足,目前主要是抗感染,必要时可以阿斯匹林退热,做诊断性治疗
12
发表于 2006-12-15 22:0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谢谢你的具体揣述,学习了:P
13
发表于 2006-12-18 16:5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各位爱友!不好意思!这几天比较忙,没来上!已经更新,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14
发表于 2006-12-18 18:1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谢谢提醒!患儿7月不到点,呵呵这个我没考虑到,因为初诊不是我,但是咽后壁的确可见白色附者物.患儿入院后药物已经更换,且在用抗过敏等治疗后,仍有反复啊,所以还是不支持.
15
发表于 2006-12-19 15:0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从临床特点不能完全排除川崎氏病,但丙球实验性治疗不太符合,一般来说是用丙球一天后体温即明显下降,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16
发表于 2006-12-19 16:3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排除麻疹了吗?今年有流行啊!

复查血小板,复查心脏超声看冠脉,
必要时丙球可以冲击第二次。
17
发表于 2006-12-19 18:5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川崎病吗?(已更新)

复查血小板有升高.
昨天进行第二次丙球2G/KG体温今天下降至正常.
麻疹:结合皮疹特点还是不支持,无柯氏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7: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