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肝胆] 转贴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前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张定凤 教授(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乙型肝炎易于转变成慢性,最终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近年, 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的研究进展较大, 如核酸类似物不断发展,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等。我国己批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ADV)酯、恩替卡韦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等新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医师有较多的选择,因而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及我国相继修订指导原则,为临床医师临床诊断时提供参考。对乙型肝炎的探索在不断进展,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一、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还是清除病毒?
  过去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对乙型肝炎的自然史了解不够,判断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疗效时,以HBeAg/抗-HBe转换及分子杂交法测定HBV DNA阴性为目标。就目前所知,上述情况多数仍处于病毒**状态,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仍为阳性,特别是近年采用核酸类似物治疗后,常为以后复发的根源。 近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止指南”己将治疗目标改为最大限度抑制或清除HBV,较过去己有很大进步,但究竟是抑制病毒还是清除病毒?怎样才算清除病毒?可能为今后研究的目标之一。
  目前已认识到,要达到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彻底清除病毒是关键,这是当前治疗乙型肝炎的一个难题,也有人认为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目前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标准要求在血清HBeAg/抗-HBe转换及血清HBV DNA转阴(PCR法)后,仍须维持治疗3-6个月或更长时间,希望达到持续抑制病毒的效果。实际上多数病例肝内病毒尚未完全清除,根据近年对乙型肝炎长期随访的结果, 血清HBeAg/抗-HBe转换后,患者仍有可能演变为肝硬化及肝癌,显然不能以血清HBeAg/抗-HBe转换作为治疗终点。乙型肝炎引起肝硬化后,血中病毒量很低,病情仍在活动,可发展为肝衰竭及肝癌,早期采用核酸类似物治疗后,病毒**被进一步抑制,病情可以显著改善,说明肝内少量病毒仍可能对人体引起危害。所以要达到持续抑制病毒的效果,必须清除肝内cccDNA。当前采用的核酸类似物治疗可以使肝内cccDNA减少,但不能清除cccDNA,目前尚无可靠反应肝内cccDNA水平的临床指标,有学者认为和cccDNA最相关的是血清HBsAg水平。
  我国乙型肝炎患者不管采用何种抗病毒药物治疗,HBsAg/抗-HBs转换率均较低,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直接作用于cccDNA的药物,彻底清除体内HBV还是有可能的,而且应该成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
  根据HBV在体内**过程,可以寻找有效抗病毒治疗的靶位, HBV感染的第一步为病毒和肝细胞的特殊受体结合,脱壳后病毒穿入细胞质,其穿透和脱壳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和细胞膜融合无关,或许为受体介导的内吞饮作用。第一个关键步骤为病毒基因松弛环状DNA(rcDNA)转变为cccDNA及转录为病毒的微型染色体,主要依靠宿主的酶,并以此为模板转录为所有的病毒mRNA。第二个关键步骤为通过逆转录作用**病毒基因。**启动时,先将前基因组RNA(pgRNA)和逆转录酶包装入核心蛋白内,成为**复合体,病毒多聚酶N端蛋白和pgRNA的5′端独特的RNA附加体结合,酶活化后启动HBV DNA合成,先合成负链,继而合成部分正链。在胞质中装配成完整病毒释出,部分病毒基因进入细胞核内形成cccDNA。据此,抗病毒治疗可从下列环节着手。1. 病毒结合点;2. 阻断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3. 病毒开放阅读框架(ORF)转录的阻断;4. 抑制病毒包装;5. 免疫调节治疗。

  三、对抗病毒药物耐药性机制
  1. 抗HBV治疗耐药的病毒学机制:HBV对核酸类似物耐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耐药性的产生主要由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构型和静电位的改变,从而影响核酸类似物整合入病毒DNA发挥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2. 抗HBV治疗耐药的细胞学机制:核酸类似物抗HBV治疗使病毒滴度下降后,肝内有些肝细胞仍有HBV活跃**,说明有些细胞因子影响了疗效,但其机制不清。核酸类似物细胞膜转运可能与基质特异性、离子依赖性及抑制因子的敏感性有关。核酸类似物首先要进入肝细胞内经过磷酸化才能发挥作用。其磷酸化过程缓慢,而且其激酶具有基质特异性,静止状态肝细胞内磷酸化激酶活性低,但分解核酸类似物的活性高。有些糖蛋白具有泵出核酸类似物的作用,如MRP4及MRP5可以排出ADV和特洛福韦,但是否能引起耐药则不清楚。另外还有一些细胞内的核酸外切酶也可以影响核酸类似物的效果,如肿瘤抑制蛋白p53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等。

  四、正在进行使用和临床试验的新药
  继干扰素后,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用药家族不断壮大,特别是核苷酸类似物药物,从拉米夫定(贺普丁)一枝独秀,到现在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群雄并起。使得医生和患者都有了选择余地。

  正在临床使用的新药
  1.拉米夫定(贺普丁):每日口服100毫克,可明显抑制HBV DNA水平,HBeAg转阴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治疗1、2、3、4和5年后HBeAg转阴率分别为16%、17%、23%、28%和35%;长期治疗可以减轻炎症,降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率。优点:抗病毒作用起效快。缺点:随用药时间延长部分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
  2.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是阿德福韦的前体,在体内水解为阿德福韦发挥抗病毒作用。阿德福韦酯可明显抑制HBV DNA**,应用1、2、3年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28%、45%和56%,HBeAg转阴率分别为12%、29%、43%;耐药发生率分别为0、1.6%、3.1%。优点:耐药变异发生率小。缺点:抗病毒作用起效慢,临床应用时间少。
  3.恩替卡韦:每日口服0.5毫克能有效抑制HBV DNA**,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对发生YMDD变异者将剂量提高至每日1毫克能有效抑制HBV DNA**,但对已发生YMDD变异患者治疗1年时的耐药发生率为5.8%。我国SFDA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参照拉米夫定。
  4.普通干扰素α:大三阳阳性患者经普通干扰素α治疗4-6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为37%,HBeAg转阴率为33%,HBsAg转阴率为7.8%。缺点:每日注射,有不良反应
  5.聚乙二醇化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大三阳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率32%。优点:每周注射1次。缺点:有不良反应。

  正在临床试验的新药
  1.克拉夫定
  克拉夫定的特点为半衰期较长(0.5~7天),但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双突变株无效。根据Ⅰ、Ⅱ期开放性临床试验的结果:采用10、50、100 毫克/天或200毫克/天治疗28天后,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2.5、2.7、3.0、2.6 log,70%患者ALT降至正常,22%患者HBeAg消失,11%出现抗-HBe,100毫克治疗组中6例出现一过性ALT升高至7.8×正常值上限(ULN)(20~186 U/L),无肝衰竭征象。6个月后血清HBV DNA仍低于基线1 log以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β-L-核酸类似物
  LdT、LdC、LdA为代表,对HBV有抗病毒活性,但对拉米夫定耐药株无效。LdT和拉米夫定及维托西达定(valtorcitabine)结构相似,但其作用模式略有不同;维托西达定和拉米夫定主要抑制第一链(RNA依赖DNA)合成而LdT主要抑制第二链(DNA依赖DNA)合成。其中LdT的Ⅰ、Ⅱ期临床试验中,采用400、800 毫克/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 天,血清HBV DNA降低3~4 log;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52周,单用或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时血清HBV DNA均下降6 log以上,单用拉米夫定治疗下降4.6 log,血清HBeAg消失在单用拉米夫定、LdT及合用者各为28%、33%及17%;YMDD变异率各为16%、5%、10%。初步看来,LdT较拉米夫定有较强抗病毒效果,但未能促进HBeAg的消失。最近完成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治疗1年后疗效和拉米夫定比较,HBV DNA降至200拷贝/ml者各为61%及32%,63%和86%患者ALT复常,早期(24周)出现明显病毒抑制者血清HBeAg转换率及ALT复常率较高,而耐受性较低。LdT耐受性良好,维托西达定疗效相似,采用维托西达定900 毫克/天治疗4周,血清HBV DNA可下降3.04 log10。正在进行国际性Ⅱ、Ⅲ期临床试验以测定LdT单用及与维托西达定联合应用的效果;在1350例患者中的Ⅲ期临床试验,比较特必夫定和拉米夫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3.特洛福韦
  特洛福韦为无环核苷结构,和ADV相似,最初主要用于HBV合并HIV感染的患者,显示对抑制血清HBV DNA、降低血清ALT及血清HBeAg转换均有较好效果。以特洛福韦300 毫克和ADV 10毫克/天治疗24周比较,血清HBV DNA下降各为5 log及3 log,曾用不同剂量治疗186例乙型肝炎患者48周,均未见明显肾脏毒性。但另外也有原有肾功损害加重的报道。最近报道其对已发生拉米夫定及ADV耐药的病例仍然有效。
  4.其它: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乙型肝炎DNA疫苗,中药制剂在抗HBV治疗中也有一些好的苗头,如中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各种有效抗病毒药物不断问世,对抗HBV治疗是一件好事,但是仍无任何一个药物可以单独解决乙型肝炎的治疗问题,其中大多数对HBV**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多数患者HBeAg转换率不高,不易达到彻底清除HBV基因的目的,联合治疗及根据个体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均有待深入研究。对于有免疫耐受的患者,迫切需要寻找有效治疗方法,以防止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0-17 13:5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文章有多少自己的见解,东拼西凑的很明显!看起来好像于药物说明书无疑,除了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其它的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如果想进一步的了解乙肝的预防与治疗,何不翻阅一下乙肝防止指南呢!虽然自己不会写这样的文章!但还是不禁要说这样的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5 02: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