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针刀镇痛及其机理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针刀镇痛及其机理探讨
我们根据多年应用朱氏小针刀疗法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认为小针刀的基本作用有三,即闭合性手术作用,**作用,**与手法的合一作用。其中,针刀的镇痛效应,主要是来自针刀的**作用。在临床上,我们用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病人时,通常不用任何麻醉剂或激素类药物,仅从一次小针刀的治疗效果来看,至少持续24小时以上,平均约3-7天左右,最长者可持续数月,甚至疼痛完全消失而治愈。从这一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小针刀镇痛作用的特点是:见效快和镇痛效应的持续时间长。多数病人在一次针刀治疗时拔针后,立即感到疼痛明显减轻,随之其功能也显著改善,有些病人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甚至一次治愈。这一临床现象,促使我们对小针刀的作用机理很感兴趣,结合近年来有关疼痛与镇痛研究的新进展,对针刀镇痛及其机理作一临床研究与初步探讨。
    从针灸治疗各类疼痛症的显著疗效\**麻醉和现代针灸研究新进展有关文献的复习,结合我们应用小针刀疗法的临床观察,综合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小针刀的镇痛与治疗作用,主要是来自神经论和经络论机制;而且古老学术的经络论与现代科学的神经论,其两者是相通的。
    一.针刀镇痛的神经机制论
    从近二十年的神经形态学\神经生理和神经生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镇痛的神经论的观点是可信的。特别是我国**麻醉(镇痛)的成功和内源性**肽的发现,为**镇痛的神经论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小针刀的镇痛机制是来自其**作用,两者有其共性,但也有其个性。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小针刀治疗时比通用的毫针**镇痛见效快,而且镇痛效应持续时间长为其特点。从这一临床现象,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小针刀与**毫针相对比,从两者各自的规格与功能\操作时运针的手法\进入组织的层次\**强弱与形式,以及牵动组织的范围与影响等的不同点,从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针刀镇痛的机理是源于**镇痛的神经论机制,但其疗效优于现代通用毫针的**治疗。针刀治疗时,同**治疗一样,首先**神经感受器而引起生物电传导活动和内源性生化(MLF及其受体等)反应,特别是脊髓调控中心(门控论)和中枢下行机制等整体神经系统活动的神经机制,所起的镇痛治疗作用。
    二.针刀镇痛的经络机制
    关于经络学说(论)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我国中医药学的临床与实践,是中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等,组成了中国医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小针刀镇痛与治疗机理,也是源于经络论机制。但它的特点是:1.小针刀的针体直径适中,坚韧不弯,针尖部为小刀刃故具有“似针非针和似刀非刀”的特色。临床与实践证明,针具的规格不同,其**效应也有显著不同。前人早已指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不能移”(《灵枢.官针》)。2.针刀治疗时针感强,即小针刀刺入穴位运针时,病人所产生的酸\胀\麻\重感觉,比**出现的更强更迅速。小针刀治疗时,这种针感也是“得气”或称为“气至”,气至是针灸效应发生治疗作用的重要关键与标志。所以,古今医家都十分重视气至,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呼见苍天”。小针刀在**治疗上的应用,正是要达到这种“为针之要”的“气至”。能迅速激起人体的应激反应,通经活络,气血畅通,所以它在临床上见效快和远期效果好。在针刀治疗的上述两个特点中,以独特规格的小针刀本身尤为重要。只有用小针刀治疗时,才能产生上述理想的针感,其理有三:1.**入孔为点状,而针刀则为线状。毫针尖约为0.03毫米,而针刀为0.8-1.0毫米直线刃,后者比前者一次进入**量大约30倍,相当于**感受器比毫针多30倍。2.小针刀进入三个不同组织层次与深度,其针刀可以纵行剥离。其针体于不同角度对其周围组织的牵拉\推挤\挑拨\弹压等逐针活动,所兴奋的神经感受器种类多而广,包括皮肤\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和关节等的游离神经末梢,主要是A纤维,其次是C纤维,特别是**粗纤维(A),可使脊髓闸门抑制性张力增加,使疼痛迅速缓解。而且针刀一次的**强度,即可使游离神经末梢达到阈电位,引起神经冲动传导以及内源性生化反应机制,而引起显著的镇痛作用。由于小针刀刺入穴位后,可按经脉和络脉的走向,行纵横疏通剥离各约1-2下或2-3下,即可使病人迅速得气,不仅可使疼痛顿除,对脏腑疾病也同样有**的效应,即“治之于外,调之于内”的独特作用。
    从上述针刀镇痛的神经论和经络论的机制的探讨中,也可以说明中国医学的经络学说,这是古老的学术理论与现代医学科学是相通的,即经络论与神经论的相通性,是可信的。同时也证明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国医药学和针灸医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