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34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


    ( 一 ) 使用对象: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儿。
    ( 二 )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
    3.  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4.  将患儿平卧式半卧住。
    5.  打开主开关。
    6.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儿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7.  贴电极片 ( 已有导电糊 ) 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按 ECG( 心电图 ) 一菜单栏 LEAD( 连接导联 )— 按 ALARM( 报警 ) 。
    8.  将袖带绑在至肘窝 3 一 6cm 处。按 NIBP-START 〈测量〉 —ALAR( 报警限 )— 按 TIME( 测量时间 ) 。
    ( 二 ) 通常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用的电极以及各电极安放的位置:   
    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 三 ) 监护系统临监测心电图时主要观察指标。
    1.  定时观察并记录心律和心律。
    2.  观察是否有 P 波, p 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
    3.  测量 p 一 R 间期、 Q—T 间期。
    4.  观察 QRS 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5.  观察 T 波是否正常。
    6.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 四 ) 注意事项
    1.  若存在规则的心房活动,则应选择 P 波显示良好的导联。
    2.  QRS 振幅应 >0.5mV ,以能触发心律计数。
    3.  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测心律、心律变化,若需分析 ST 段异常式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血压监测:
    1.  主要功能:它分为自动监测,手动监测和持续监测及报警装置。手动监测是随时使用随时启动 START 键;自动监测时可定时,人工设置同期,机器可自动按设定时间监测;设置持续监测时,机器持续监测数分钟,一般为 5 分钟。机器在这 5 分支内不断充气、放气,直至测出结果。
    2.  使用血压监测仪时应注意以下:首先,应注意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第二,选择好合适的袖带。
    第三,测量时应根据新生儿体重选择好袖带,以免因充气压力差别而影响测量值。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1.  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红外线探头固定在患儿指 ( 趾 ) 端,监测到患儿指 ( 趾 ) 端小动脉搏动时的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2.  注意事项:第一,使用时应固定好探头,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免报警及不显示结果。第二,因为探头为红外线或红射线,所以照蓝光的患儿应将探头覆盖,避免直接照射,损伤探头。第三,严重低血压、休克等末梢循环灌注不良时,可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
    ( 三 ) 注意事项
    1.  在监护中出现报警如示波屏上显示一条线或血氧饱和度不显示可考虑:
    2.  是否电源线发生故障,或是患儿心跳停止。
    3.  是否电极或探头脱落。
    4.  护士首先观察病人的情况,心律过快是否与液体速度过快,发热或全身燥动有关;心律过慢是否与呼吸暂停,呼吸浅有关。
    5.  要排除干扰: _
    6.  患儿要静卧,电极板要贴紧。
    7.  监护仪要离墙放置。
    8.  病床及病员要离开墙壁。
    9.  其他电器与监护仪要有一定距离。
    10.  地线必须完全接地,避免机器漏电,影响人身安全。
    11.  监护仪屏幕每周用 95% 酒精棉球擦拭。

[ 本帖最后由 蕊-心灯 于 2006-8-12 09: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feng702003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8-11 21:08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本帖最后由 晓雪 于 2011-8-3 22:40 编辑

我可以给点不同的意见吗?我在相关说明上看见,RA LA分别放在胸部两侧第2肋间隙,LL LA分别放在腹部两侧,C放在剑突下。这只是另一种连接方法,我引用一下呐,
3# 板凳
发表于 2006-8-11 23:07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很全面的学习资料.
我提示一点:一定要先接好地线,再接通电源.
4
发表于 2006-8-11 23:49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谢谢您提出的意见
5
发表于 2006-8-12 09:41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补充: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知识
    1、心电导联连接方法
监护使用的心电图连接方式有使用3只电极、4只电极及5只电极不等。其连接方法为:
   (1)综合I导联(3只电极):正极(黄)放在左锁骨中点正下缘,负极(红)放在右锁骨中点下缘,无关电极(黑)置于剑突下偏右。
   (2)综合II导联:正极(黄)置于左腋前线第四肋间;负极(红)置于右锁骨中点下缘;无关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3)CM导联:是临床监护中常选用的连接方法,安置方法如下表。
标准肢导联 正极 负极 无关电极
I 左上肢(LA) 右上肢(RA) 左下肢(LF)
II 左下肢(LF) 右上肢(RA) 左上肢(LA)
III 左下肢(LF) 左上肢(LA) 右上肢(RA)

   (4)五电极导联: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 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联(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2、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
   (1)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2)持续的心电图监测可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3)持续心电图监测对低钾和低钙等电解质改变可早期发现。
   (4)可观察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3、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的临床意义。
SpO2监测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监测。通过SpO2监测,测得的是患者的血氧饱和程度,间接了解患PO2的高低,从而判断组织的供氧情况。
6
发表于 2010-5-25 19:34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谢谢楼主。。
7
发表于 2011-3-21 11:59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很不错谢谢!下了!
8
发表于 2011-3-24 20:19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辛苦了!
头像被屏蔽
9
发表于 2011-6-3 11: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11-6-5 13:49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很全面的学习资料.
11
发表于 2011-8-3 19:52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低钾和低钙的具体表现
12
发表于 2011-8-3 22:49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回复 11# jwanu123

  低血钾时最早期心律慢时,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U波增高,并伴有Q-T或Q-U的延长,此种情况最常见,也容易辨认。除U波增高外,P波增高是低血钾引起的另一重要的心电图异常,此种增高的P波常见于Ⅱ、Ⅲ、aVF导联中。P波增高是低血钾后期的表现,它比U波增高晚出现,此种P波改变与“肺型P波”甚相似,应注意辨认。心律增快时,出现U波并与后面的P波相重叠,也可根据ST-T改变和QT间期延长来识别。低血钾出现T-U融合时,常不能明确有无U波,故应密切结合临床,如T波倒置,应注意倒置T波双支是否完整,上升支有无顿挫,及T波时限与QRS时限前后是否相符,如T波直立,应注意T波顶端有无切迹,及双峰。异位心律(如快速房颤)时,出现低血钾难以辨认。房颤时一般有ST段下移及T波倒置,此时T-U融合:(1)注意V3导联,仔细观察T波上升支有无顿挫;(2)同步记录时,可通过对Ⅱ、Ⅲ、aVF导联的Q-T间期来判断胸导联U波出现的位置;(3)心室率快时,各间期相应缩短,应将T波时限与窄QRS波时限相比较,判断U波
13
发表于 2011-8-3 22:50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低钙血症心电图表现主迹QT时间延长、ST段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
14
发表于 2011-8-5 20:15 | 只看该作者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回复 13# 晓雪


    谢谢回复,享用不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15: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