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分享】几种小儿特殊腹泻的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儿脂肪泻
  由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不良,脂肪泻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最常见的是各种梗阻性或反流性黄疸,包括先天性胆管梗阻及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患者肠内缺乏胆汁,因而脂肪不能转化,表现为粪便增多,多臭味,灰白色,含有脂肪,腹部膨大。中医认为,是由于小儿脾胃娇弱,脾气不能运化谷物,饮食随浊物而下所致。本病治疗以健脾利湿为基本***。药用:苍术、防风、羌活、升麻、柴胡、建曲、麦芽、泽泻、猪苓、炙甘草、陈皮为主,水煎服。腹泻甚者加诃子、赤石脂;腹胀加槟榔。临床一般服3~5剂可愈。
  小儿湿疹型泄泻
  婴幼儿头面奶癣干涸,并发腹泻,次数增多,质黏色青,腹胀纳减,舌苔白腻,病程缠绵,而精神如常。此种泄泻即为“湿疹泻”,临床较为常见。有人将其比喻为“翘翘板”,言其奶癣、泄泻二者交替出现,此起彼伏,经久不愈,治疗颇为困难。如听其自然,多至3~4岁方趋康复。其治疗主要抓住一“湿”字,利湿则安。治疗以疏运脾胃、清肠化湿为主。药用:白术、川朴、地榆炭、木香、薏苡仁、大腹皮、马齿苋、车前子、麦芽。湿热明显者加淡黄芩、川黄连;奶癣作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衣。临床应用多年,疗效颇著。
  小儿“脚气型”泄泻
  其特点为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开始泄泻,便色青,夹有奶块,次数频多;5~6个月的婴儿,泄泻已有4~5个月病史;小便如常,饮食尚可,无脱水现象,但面白神萎,烦躁不安,或眼皮下垂,甚至抽搐而惊。使用一般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反复不止;如停哺母乳,往往腹泻即止,若继续又哺,则复发泄泻。现代医学中的婴儿脚气病,可见消化、神经、循环三个系统的病变。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者,即出现腹泻,此乃母乳的B族维生素摄入量长期不足,新生儿因之发病。从中医观点看,成人患脚气有干、湿型之分,如乳母之隐性脚气病,属湿性者,湿滞于内,乳中夹湿邪,哺于乳婴,而致泄泻。
  治疗方法为:停母乳,用牛奶或奶粉喂养。治疗先以消积化滞,兼益脾胃。药用:炮姜、山楂肉炭、炒麦芽、焦白术、陈皮、甘草、木香、党参,共研极细粉末,每次口服1~3g,每日服3次。药后大便成形,次数减少后再进行平肝理脾治疗。药用:白芍、白术、陈皮、防风,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2~4剂可基本治愈。
  霉菌性腹泻
  霉菌性腹泻常因机体抵抗力低下、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以及长期口服多种广谱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调而致病。腹泻次数每日3~10次不等。有时大便呈**状、绿色,严重者造成肠黏膜溃疡而成血性大便。治疗以扶脾止泻为治则。用山药、扁豆、泽泻、黄连、熟川军,水煎服,每日1剂,平均4~5天治愈。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清茶+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7-8 19: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又学习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06-7-8 19: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我也学习了
4
发表于 2006-7-9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你的原创大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11: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