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华法林治疗房颤优于抗血小板药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华法林治疗房颤优于抗血小板药物

发表在最新《柳叶刀》杂志上的ACTIVE W试验结果强调了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治疗房颤患者优于抗血小板治疗。

依贝沙坦和氯比格雷预防房颤血管事件(ACTIVE-W)试验的研究者报告说,为了预防有高度卒中危险的房颤患者发生血管事件,口服抗凝药优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获得的益处特别明显。

这项研究纳入了6706例至少有另外一项卒中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大多数应用的是华法林)或氯吡格雷75 mg/d加阿司匹林(推荐剂量75~100 mg/d)的开放治疗。

在进行中位1.28年的随访后,该研究的数据与安全性监测委员会建议停止这项试验,因为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口服抗凝治疗较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有优势。在随访期间,委员会确定了399次主要事件,包括首次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的全身性血栓、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

接受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年危险是3.93%,而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年危险是5.6%,其相对危险升高了44%(P=0.0003),抗凝治疗的主要获益见于卒中和非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性血栓的预防方面。两组的出血危险相似。

值得指出的是,那些基线时应用华法林、后来被分配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血管性事件明显多于那些继续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相对危险=1.5,P=0.0005),观察到华法林初始治疗组的危险没有明显增加。

相反,对于以前没有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如果后来被分配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则他们发生大出血事件的危险低于那些被分配应用华法林的患者(相对危险=0.59,P=0.09),已经应用抗凝治疗患者的危险没有明显升高。

Stuart Connolly(加拿大安大略省McMaster大学)及其合作者总结说:“我们的研究清楚地显示,对于我们所研究的人群,口服抗凝治疗是比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更佳的治疗方法。应用口服抗凝治疗,每治疗100患者-年就可绝对减少1次卒中事件,2次主要的心血管事件或大出血事件(净益处)。”

在一篇相关的述评中,Freek Verheugt(荷兰St Radboud大学医学中心)说:“因此,华法林仍然是所有房颤患者标准的抗血栓治疗方法。新的发展方向是期待全新的口服直接凝血酶阻滞剂或口服Xa因子抑制剂,而不是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
稿件来源:国际循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5: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