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379|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0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伤寒论学习心得



一直都想好好学习一下中医经典,提高临证诊疗水平,奈何杂事太多,难以静下心来。恰逢杏林工程培训,举办四部经典重新学习,欣喜万分,并借此契机,从头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以后我打算把自己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也算是对自己学习伤寒的一种见证,一种激励。并借此,拜谢杏林工程为了中医的传承所付出的心血,为了中医的复兴而不辞辛劳。

前段时间参考了诸家伤寒论学习方法,为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拿出来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益。

1

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
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关于胡老的伤寒论学术思想的书。胡老学说,我自认为是后世注家第一人也。最近接触了杨兆钢老师,阎老师说:胡老是史上少有的几位能读懂张仲景的人。此话不虚,我很赞同。

因此,我定的学习方法,就是以胡老学说为根本方法,有一定基础以后,再旁参诸家,取其有益于临床者。没基础,不可以到处涉猎,个人认为,那样只会令所学知识杂乱无章,临床时无所适从。

2

条文前后照应,无字寻意。

《伤寒论》是按六经的次第写成的,所立条文,意在突出辨证论治的规律,条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不可孤立看待。不可孤立条文,应前后联系学习,不失为经典之语也。如22条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179条的桂枝附子汤,药味相同,但主治不同,应前后参照,对比学习,方易领会掌握。也有不少条文,除了文字表达的内容外,尚有言外之意,这就需要从有字处,看到无字处,于无字处看到精神。如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此条说不可下也言外之意,有可下之证。本条是表里俱实证,表证重里证轻,宜先用桂枝汤解其外,不可先下,下之为逆,还应与34条互参,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下之为逆利遂不止也。

3

先掌握主要症候。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琐事的增多,人的理解能力增强,背诵能力却减弱,学伤寒,不背是不行的,怎么办?我的想法,就是先背主要的,(1)六经病的提纲证。(2方证,即各个方剂所主的征候,即有方的条文。掌握这些症候,就能把握住伤寒论的基本内容。六经提纲+113方证及其治疗法则都掌握了,也就掌握了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慢慢的再背有论无方的条文,理解背诵,整个伤寒论就基本掌握了。值得注意的就是,要理解背诵,切不可食而不化,方可学以致用。

4

边学习边临证。

和学生时代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这边学习,那边就可以应用。这样,反过来又可以加深学习理解,帮助记忆。不断应用,不断修正自己的辨证方法,先辨六经,后辩方证,方正相应

这段时间应用经方的感受很深,方正相应,疗效快捷,病人的笑容和赞许,会让你兴奋不已,这是原来没有体会过的。不效的案例,重新思考,重新翻书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近期使用经方病例,

1),代某,女,胃病十余年,多次胃镜,或示慢性胃炎,或示溃疡,中西医医治效差,反复不愈。近期主要症状就是胃胀,有时疼痛,无反酸烧心,无恶心,纳食一般,食后涨甚,食冷疼痛加重,舌质暗苔厚腻,脉弦。前段时间先服西药,效差且太贵,吃不起,后改服中药,前医以理气疏肝健脾之品20余剂不效,患者失去信心,陪她人看病时说起此事,细寻之,除上述症状外,大便有时稀,便次多,很符合半夏泻心汤主治的寒热错杂虚痞证。便劝其服药,给予半夏泻心汤原方3剂。3日后来诊,喜笑颜开,诸症基本全无,又3剂巩固。近日又见到患者,问起其病情,胃胀,便稀皆无,只留有吃冷的食物会胃痛,喜温喜按,又予小建中汤6剂。

2),邻居卖煎包大嫂,反复口腔溃疡多年,多方医治无效,具体用药不详,只说药很苦,不好喝。估计是一些清热泻火药为主。舌暗苔白厚腻,脉细弱。给予甘草泻心汤原方3剂,3日后来告知曰,溃疡痊愈。之前没有说的,多年的失眠也痊愈,原来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现在入夜安然入睡,白天精力充沛,干活有劲。且从没喝过这个口味的药,辣丝丝的,很好喝。又3剂以巩固。

体会,只要方正相应,原方原量,不用加减,照样疗效卓著。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1-27 00:1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学习了,认真再学一次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3# 板凳
发表于 2013-2-1 16:18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正在学习,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4
发表于 2013-2-20 14:2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谢谢分享,学习了!不知你的那个经典学习班是什么单位组织的?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5
发表于 2013-2-27 21:56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论才是王道
经方--大道至简
6
发表于 2013-4-20 21:3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同意楼上观点
7
发表于 2013-4-29 21:06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认证的学习,经方原方,治疗说是效果很好。
8
发表于 2013-5-12 20:5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经方值得好好研究,是中医的大宝库
9
发表于 2013-6-4 10:1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回复 1# KING86611


    谢谢楼主的分享...楼主的心得总结得很好......学习学习...
10
发表于 2013-7-7 19:4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第一个医案真心没看出来寒热错杂,请问热象在那里?
11
发表于 2013-8-3 17:35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原方总量怎样与现代剂量换算,新手困惑中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12
发表于 2013-8-12 14:1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看了两篇,真的看不懂,现在正在看《思考中医》,希望能从中窥视到看伤寒的窍诀,加深基础,对再次看伤寒有一定的帮助,,
13
发表于 2013-8-17 21:02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论 刘渡舟讲稿
14
发表于 2013-8-17 21:03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一钱是3克 一两30克
15
发表于 2013-8-19 01:53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什分同意,我也用过伤寒的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原方治疗过一则 太阳中风咳喘 一剂而好
16
发表于 2013-10-26 10:0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学习心得

回复 12# 望海平川
第一遍,第二遍我也看不懂,第三编第四编,慢慢地有感觉了,还是很多不懂.
17
发表于 2015-4-20 11: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18
发表于 2015-4-20 11: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19
发表于 2016-3-16 07: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要临床,一定在伤寒上下功夫
20
发表于 2016-9-6 02:2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学习,再学习
21
发表于 2016-9-6 16: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无期的你
22
发表于 2016-9-10 09:32 | 只看该作者
先逐条学一遍,再来慢慢系统学。伤寒论值得一学。
23
发表于 2016-9-11 19:58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确是一部好书!可惜年代久远,难免有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局限,师古而不泥于古,应该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多学科来深入探析研究发展《伤寒论》学术思想,紧密抓住现代科技武装中医来治疗急危重症,提高中医的临床真功夫,与现代医学并驾齐驱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24
发表于 2016-9-22 22:57 | 只看该作者
minsuibo 发表于 2013-8-3 17:35
原方总量怎样与现代剂量换算,新手困惑中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我简单查阅了一些相关书籍,个人得出的结论是经方一两相当于现在得13.7克。后来我在随机的读各家医案时,看到有一些方剂是7克,14克,28克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5
发表于 2016-9-22 23:00 | 只看该作者
古文复杂?怎么有效方法记住
26
发表于 2016-9-28 09: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收藏了。
27
发表于 2016-9-28 10:0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看了好多遍。
28
发表于 2016-10-12 15: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学习,再学习
29
发表于 2016-10-22 20:1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加加油
30
发表于 2017-4-1 00: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10: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