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6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中医情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曾经的路
日期:2010-03-26 作者:潘华信 来源:新民晚报
[/td]

    原先地上的路,当行人稀落之后,便荒芜、淤塞,随之消失。后人也不知这条曾经的路。
   
    六十年前,浙江莫干山有条上山的老路,它迂回曲折在茂林修竹、泉壑峰岗间,虽崎岖难行,却野趣盎然,处处是景。记得幼年上山经一山坡转角,顿时天宇开朗,清风拂面,阵风袭过松林,声似海涛呼啸,旧有题石称:松涛。历来是莫干胜境之一。后来新辟盘山公路,汽车直达半山荫山街,老路遂废弃无人问津了。乘车上山自然轻松便捷,但少了一份攀登涉猎的情致,每每梦中怀想,带来遗憾。其实,时代越进步,旧的遗迹就越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此点或许会逐渐成为共识的。传统中医事实上也有新路和老路的认识不同,随举两味中药说说。
   
    附子算是数十年来大家讨论得最为热烈的中药了,它确具实效,能起沉疴,却又药性燥热,毒副作用明显,是一把利剑的双刃。诧异的是古今竟对它的认识不同,金元之前明确它有逐瘀通痹、温阳散寒两大功能,且侧重在前者,《神农本草经》称:“破症坚积聚血瘕。”故持它为主治各种重急证,如心绞痛、急腹症、中风等。由于历史的原因,金元之后逐瘀的观念被淡化了,几百年来直到今天,始终只在温阳散寒的原地上兜圈子,间有人提到它“走窜”,也是模糊印象,如水中之月。年轻学子已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说通瘀成了莫干山上老路,在视野中消失了。
   
    再说补药地黄,泡制后熬成的药汁厚厚稠稠,能补精血、益肝肾。现今认为它“碍胃”影响消化,不宜于胃口不好的人,习俗相沿,临床界成了规矩。然而,古人观点并不这样,有的甚至相反,如晋代葛洪的经验是它能帮助消化,治疗“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的胃病,像今天吃食母生、多酶片一样。唐孙思邈则直截了当认定它是开胃药,能“令人嗜食”。奇怪的还有明代的张景岳和清代的魏玉璜,更把地黄作为泛治各种胃肠病的主药,呕吐、泄泻也莫能外。这些观点与今日药典、教科书的意见大相径庭,偶尔与青年谈起,每被惹来哄笑,以为我在唱滑稽戏。又一条老路泯灭了。
   
    现今潮流是驾“悍马”飞驰在平坦笔直的高速新路上,谁有情怀踽踽独行在荒凉冷寂、漫漫修远的古西域丝绸之路呢?中医传承也一样,走新路大道,照课本读、背,拿***、升职称,稳当快捷,何乐不为?跋涉荆棘古道,探索医学源本,而前途茫然,谁有胆识?老实说中医学方面的新路与老路,谁代表着医学的精神主体?谁能真正切入到时代主题?以造福寰宇,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鲁迅说过:“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我援引于此,是寄希望于具奉献精神的有志青年身上,循着古迹,艰辛前行,去镕古铸新,去开拓未来,去重新辉煌。
   
    然今天于我个人言,对多少年来自己梦魂所系的医学古道被近世遗弃,不免是回首恨依依的。
2# 沙发
发表于 2010-3-30 20:26 | 只看该作者
我为附子呼号
潘华信
有一味中药叫附子,凡稍稍留心医学的人都知道它,大热大毒,药力峻猛。《尚书》说:“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指轻描淡写而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药,治不了大病的,颇有道理,与此相反,明清以来讲究王道用药的医家对附子就大抵敬而远之了。

  晚近《中药大辞典》指出附子的作用是:“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恰似一盆火,可温暖身体且烤干被寒雨淋透了的衣服,适宜治疗“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这已成为数百年来医界的定论了。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在“补火”之外,它更有攻瘀逐血的功能,宋以前靠它来抢救重急症,金元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大热大毒的副作用,被淡化了,被变异了,时光流逝最是可怕,铁定的事实也往往会被改变得面目全非。我今天重提附子攻瘀,不仅仅由于恋古之癖,更因为它具有其他任何药物所不可替代的实效,我二十年前治冠心病不用附子疗效不显,二十年来加用后大多数病人的心绞痛能被缓解,且用量不必大,疗效可以重复,副反应可以避免,作为一名医生对此能无动于衷吗?

  攻瘀之说并非立异标新,千年前古人早已谆谆讲透了,《神农本草经》就说它:“破症坚积聚、血瘕”,《日华子本草》称“消瘀血”,汉代名医张仲景救治各种重急症都以它为主药,包括今天临床的急性心肌梗塞,宋前医方抢救心腹痛急症几乎都依靠它,这里不禁要问,倘使附子只是“补火”,那么古代的重急症清一色都是因为受了“寒”?古代不允许有火旺的人?火旺的人得了重病也无药可救只能等死?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受寒只是始因之一,寒可造成瘀,不通则痛,但其他因素如暑、湿、燥、火也可致瘀,非独于寒,古人持附子着眼通瘀治病,这是基本出发点。耐人寻味的是现代实验室却支持了汉唐古人的观点,认为它能“减少”动物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真是中西贯通,古今同心,明眼人一望而知用“补火”、“散寒”来覆盖“消瘀血”是有悖科学的,属以偏概全的误导后学,今天我们应该有勇气把明清后被颠倒了的观念重新颠倒过来,恢复旧观,面对未来,脚跟向后用力,前行方始稳当。

  我提附子攻瘀,是师友学术切磋的结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我在陈苏生、裘沛然先生、世芸兄启迪帮助下,“透此一分”的,它不止复古,更在创新,为临床治重急症寻辟一条极具前景的辉煌大道。“补火”只是雾里看花,“消瘀”则换盆放到了阳光底下,不够的,更当移置到显微镜下,坐在冷板凳上,细细梳理,作出科学的结论。当务之急则是如何把我们自己从陈陈相因了数百年的“补火”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看到山外有山,想到天外有天,这是最难的。

  透视附子,正好像打开了重门深闭着的唐宋医学古堡中的一扇窗户,一隙微明,可以窥见蒙尘瑰宝的约略了,寄语后来诸君,努力斯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应该是有希望的,故我为附子呼号。
3# 板凳
发表于 2010-3-30 2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之洲 于 2010-4-1 22:09 编辑

4
发表于 2010-3-31 09:09 | 只看该作者
国牢山河在,城春草木稀。虽有附子效,却少民族医。{:1_1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0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