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73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呃逆(打嗝)如何治疗?转帖整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呃逆(打嗝)如何治疗?
    1,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 舌下含服消心痛5mg,30min内呃逆不止者,舌下追服5mg同时再口服5mg,呃逆重复发作者可重复使用,24h最大用量不超过60mg,首次剂量不宜大于20mg,服药后2h内呃逆仍不停止者为无效止呃逆机制可能系该药松弛平滑肌作用,解除膈肌痉挛之故.
2,**(利他林) 肌肉注射每次20mg,2h可重复注射,呃逆反复发作可重复应用. 终止呃逆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使呼吸肌规律运动,从而使膈肌痉挛消失.
3 ** **0.375g,肌注,其机制不明,可能由于该药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使呼吸加深加快,膈肌活动度增大,达到缓解膈肌痉挛,终止呃逆作用.
4 ,硝苯吡啶 为钙离子阻滞剂,可能通过舒张平滑肌解除膈肌痉挛,使呃逆消失. 使用时应卧床,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血压下降即应减少剂量或停药.
5,华蟾素 华蟾素2mL~4mL,肌肉注射2次~3次/d,除癌肿患者用药1mo~4mo?外,其他病例见效后3d停药. 停药后如呃逆复发,再用药仍有效. 此外,本药对肿瘤疼痛有显著减痛作用.
6 阿托品加爱茂尔内关穴位注射 用阿托品0.2mg、爱茂尔0.5mL混合液作内关穴位注射. 方法是消毒皮肤后,垂直剌入内关穴,出现酸胀感后,回抽无血,速推药. 若效果差,6h后可在对侧内关穴重复注射. 青光眼者慎用.
7 乙酰唑胺 每次0.25g~0.5g,治疗神经精神性呃逆. 10次~20次/min,持续3h至3昼夜的呃逆3例,服药5min~30min后呃逆完全停止. 推测此药治疗呃逆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系统的碳酸酐酶有关.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2 19:29 | 只看该作者
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 hiccup , IH) 多发生于有器质性疾 患的患者,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加之精 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IH 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较 多,但疗效不一,下面仅对近年来IH 的治疗作一综述,以便于 我们临床治疗时依据病情选用或参考。

1  一般疗法

1. 1  深吸气后屏气法 患者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然后缓 缓呼气即可。此法可反复使用,多用于由精神**和进食过 快引发者。

1. 2  按压双眼球法 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 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 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 心脏病患者慎用。

1. 3  按压眶上神经法 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术者用双手拇指 按压患者双侧眶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以能忍受为度,双手 拇指交替旋转2~4 分钟,并嘱患者有节奏地屏气。

1. 4  (吞) 吸食烟雾法 取一长圆形的一端开口的硬纸筒(患 者可以自己制作,纸筒口径以刚好能盖住口唇为宜) ,用火点 燃碎纸屑后放进硬纸筒内,然后使其熄灭,产生烟雾后立即将 纸筒开口端紧压在患者口唇周围,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把烟 雾吞下(忌用抽吸法) ,吞烟时间1~2 分钟。或者选用赶紧的 人指甲,剪碎后和烟丝混匀卷成纸烟点燃抽吸。

1. 5  牵舌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张口,伸舌,术者用消 毒纱布裹住舌体前1/ 3~1/ 2 部分,轻轻向外牵拉,以患者稍 有痛感为度,持续30 秒钟左右后松手使舌体复位。此法可重 复操作。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2 19:30 | 只看该作者
2  封闭疗法

2. 1  膈神经阻滞疗法 此方法要求术者必须熟悉局部解剖 并掌握正确的穿刺部位,严格掌握用药浓度及剂量,并作好处 理病情变化的准备,以单侧阻滞为宜。谢昌厚等[1 ] 主张作双 侧阻滞效果更可靠。

2. 2  颈椎横突旁封闭疗法 向第3、4、5 颈椎横突穿刺注入 药物后通过扩散作用到膈神经的组成支第3~5 颈神经,扰乱 呃逆反射弧的形成,减弱膈肌运动,打断其恶性循环,增强自 身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裴爱珍等[2 ]在治疗神经根 性颈椎病引起的IH 时分别按压双侧内关穴,先左侧,后右侧, 同时观察呃逆有无减少或消失。选择按压有效的同侧行颈椎 旁注射,可获得较满意效果。
4
发表于 2012-1-2 19:30 | 只看该作者
3  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

  自1988 年谢秉煦等[3 ]发明体外膈肌起搏器以来,该仪器 在用于呼吸衰竭的抢救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膈肌康复治疗的 同时,也不断用于IH 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膈肌起 搏器治疗呃逆的机制是它产生的电脉冲**胸锁乳突肌外缘 的膈神经,干扰膈肌异常兴奋性收缩的反射弧,从而恢复其正 常的节律,达到治疗目的。
5
发表于 2012-1-2 19:30 | 只看该作者
4  西药治疗

4. 1  调节电解质药物 文献报道患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伴 有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钾等,经补充电解质后呃逆得 到终止或明显缓解。低血钠致呃的机理不明,但IH 的发生与 血钠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4 ] ;低血钙、镁时神经纤维和骨骼肌 的应激性增高,即阈值降低。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神经2肌肉应激性增高的表现,加上一些患者进食少和长时间卧床,胃排空减弱和胃液潴留,迷走神经受到**,从而导致IH 的发 生[5 ,6 ] 。

4. 2  肌松药 ①巴氯芬(baclofen 商品名脊舒) ,为神经性传导抑制剂γ氨基丁酸(GABA) 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GABA 受体,其抗呃逆的作用机制未明。陈协辉 等[7 ]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对神经传导抑制作用,从而缓解平滑 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另一方面它可能通过对中枢的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而制止呃逆发作。用法:每次10 mg ,每日2 次,口服;最大剂量为15 mg ,每日3 次。陈协辉等应用总有效率98 %。②盐酸乙呱立松片(商品名妙纳) 是一种新型肌肉松弛剂,范丽静等[8 ]认为其止呃机制为:一方面作用于脊髓,抑制脊髓反射;另一方面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减轻脊索的灵敏度,从而阻断其反射弧,缓解膈肌痉挛,减少痉挛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进一步**;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改善血流。用法:60 mg 口服或胃管注入,每天3 次,饭后服用。
6
发表于 2012-1-2 19:31 | 只看该作者
4. 3  抗精神病药 ①氟**醇5 mg 静脉滴注或肌注1~2 次/ d ,好转后改为口服维持。②氯丙嗪25~50 mg ,每天3 次口服,但此法在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血管病者应慎用。氟**醇和氯丙嗪抗呃逆的作用可能与其阻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有关。

4. 4  抗抑郁药 ①多虑平25~50 mg ,每日3 次口服。其抗 呃逆的机理可能是一方面通过其中枢及周围抗胆碱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枢镇静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停止呃逆的作用。②阿米替林30 mg ,每日3 次口服。
7
发表于 2012-1-2 19:31 | 只看该作者
4. 5  中枢兴奋药 ①利他林10~20 mg 肌注,反复发作者可重复注射。其终止呃逆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亦或使膈神经过度兴奋而达到抑制状态。②**0. 375g 肌注,止呃机理不明,可能是该药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膈肌活动度增大,达到缓解膈肌痉 挛终止呃逆。

4. 6  钙离子拮抗剂 ①硝苯地平10~20 mg 舌下含服或吞服,每日3 次,一天总量不宜超过60 mg。②盐酸氟桂嗪10 mg ,每天2~3 次,口服,待呃逆停止后改为每天1 次口服巩固治疗。③尼莫地平舌下含服及口服治疗顽固性呃逆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8
发表于 2012-1-2 19:45 | 只看该作者
4. 7  麻醉剂 ①利多卡因50~100 mg 持续静滴,每天2~3 次,可用1~7 天,但应注意心律监护。其止呃机理可能为调节植物神经或反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抑制膈神经。②磷酸可待因30 mg 口服,止呃机理可能是抑制中枢神经,减弱膈神经的过度反应,同时直接抑制或松弛膈神经。

4. 8  抗胆碱药 ①安坦又称苯海索,是中枢性抗胆碱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震颤麻痹。用于治疗本病每次4 mg ,每日3次口服,用药2~3 天。②东莨菪碱0. 3 mg 肌注或阿托品等药物肌注。
9
发表于 2012-1-2 19:45 | 只看该作者
4. 9  抗癫药 ①丙戊酸钠用量:每次0. 2 g ,每天3~4 次, 逐步加量,直至控制发作。张敬军等[9 ]认为丙戊酸钠治疗呃逆的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很大,获得满意疗效的剂量为0. 6~2. 0 g/ d。②苯妥英钠每次0. 1 g ,每天3 次,以中枢性呃逆效果较佳。

4. 10  抗肿瘤药 华蟾素每次2~4 ml 肌注,每日2 次,或静脉滴注,每次10~20 ml 用5 %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稀释后缓慢滴注。其止呃机制不详,可能与直接或间接抑制呃逆中枢有关。

4. 11  止吐药 ①恩丹西酮是一种高选择性52HT3 受体拮抗剂,常用于化疗所致呕吐的防止,王钟杰等[10 ]用其来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认为其止呃机制为抑制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52HT3 的释放,使原本兴奋的膈神经达到抑制状态,解除膈肌痉挛。②胃复安多用来作穴位注射。

4. 12  碳酸酐酶抑制剂 乙酰唑胺0. 25~0. 5 g/ 次,每天3 次,其止呃机理可能与抑制神经系统的碳酸酐酶有关。

4. 13  其他药物 其他如地巴唑、**、丙咪嗪、维生素B1 、B6 (穴位注射) 等均有文献报道用来治疗顽固性呃逆,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10
发表于 2012-1-2 19:46 | 只看该作者
5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分清寒热虚实及兼症,治以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兼以补虚攻实、温寒清热、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方剂: ①旋覆代赭汤加减, ②丁香柿蒂汤加减; ⑧血府逐瘀汤加减; ④左莲饮(王行宽教授经验方:苏叶4~5 g ,吴萸3~4 g ,黄连2~3 g ,百合10 g ,沸水泡服,频频饮服) ,刘玉铉[11 ] 用此方治疗本病106 例,总有 效率96. 2 %。此方尤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呃逆者。
11
发表于 2012-1-2 19:46 | 只看该作者
6  经穴疗法

6. 1  单穴 文献报道采取单独**翳风、陷谷、百会、中魁、睛明、水沟、天鼎、人迎等穴治疗本病,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宋立富等[12 ]观察发现脑血管疾病和外科术后合并呃逆的临 床控制率显著高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呃逆。

6. 2  鼻针 采用鼻针**鼻穴的胃穴[13 ] 或胸点[14 ] 治疗本病,具有感应强烈、取穴少、方便、治愈率高等优点,对于病程短的患者疗效甚佳。

6. 3  穴位点压 临床上采用穴位点压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常用穴位和有效点有:止呃穴(相当于攒竹与睛明穴连线的眶上缘上) 、内关、足三里、攒竹、睛明、翳风、天突等。

6. 4  水针(穴位注射)  常选用内关、足三里、膈俞、中脘、膻中、天突、翳风等穴中的一到多个穴位,选用注射药物有维生素B1 、B6 、K3 、胃复安、氯丙嗪、异丙嗪等。

6. 5  辨证组穴 常取内关、天突、足三里、膈俞、中脘为主穴, 随症加穴。 此外,耳针、指针、灸法等在治疗本病上也获得了明显的疗效。
12
发表于 2012-1-2 19:50 | 只看该作者
总之,顽固性呃逆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各种治疗的作用机制也缺乏大规模、专门的实验研究。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治疗效果不一,患病个体差异较大,一些疗法尚待进一步验证。因此,我们在治疗本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寻找致病原因。②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③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疗法结合治疗,优势互补,迅速有效地制止呃逆发作。

原发或继发脑干特别是延髓损害,亦可尤其他原因,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在病初就出现者,常常由延髓损害引起,因此治疗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颅内压增高可脱水降颅压,胃扩张者可行胃肠减压,水电紊乱者补充电解质,同时不能勿视对症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治疗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氯苯氨丁酸5mg每天3次口服,尼莫地平40mg每天3次口服,可拉明0.75g静点,利他林10mg肌注或40mg缓慢静点,利多卡因100~200mg缓慢静点,维生素B 6 500mg静点;氟**醇50mg肌注每天3次,好转后20mg每天3次口服,持续2~3天;氯丙嗪穴位注射膈腧、内关、足三里每日左右2穴,每穴5mg注射;心痛定10mg每日 3次口服,苯妥英钠0.1g每日3次口服,亦可654-210mg、阿托品1mg肌注。非药物治疗法:**迷走神经法,用棉鉴反复擦试咽部引起呕吐、**鼻粘膜引起打喷嚏。用拇指按压两耳轮廓由轻至重;干扰膈神经的传导,如有节律叩击第5颈椎、在膈神经经过的皮肤表面放置冰块、把患者头部扣上塑料袋内重复呼吸或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不呼出,使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以终止发作。总之上述方法可使患者适当选用,迅速终止发作,防止并发症出现。
13
发表于 2012-1-2 19:58 | 只看该作者
脑血管病人发生呃逆怎么办
呃逆俗称打呃,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其发生原因:(1)与脑干网状结构受到病变影响有关,并涉及脑干呼吸中枢、呕吐中枢内侧纵束的功能活动。(2)脑血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胃扩张、胃痉挛等,**了迷走神经和膈神经而引起。(3)大量的脱水剂应用,使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也可发生呃逆。
脑血管病一旦出现呃逆,往往连续不止,成为顽固性呃逆,治疗较棘手,且提示预后不佳。
对呃逆的处理,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如当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时,应给予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若由胃部胀气所致,可行胃肠减压;若因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应予纠正。
经上述治疗不能停止者,可采用以下方法:
(1)屏气法:深吸一口气,憋气片刻,再用力呼出,反复做数次。
(2)用鼻导管反复**咽部,至少20分钟,常可止住呃逆。
(3)肌注胃复安或安定10毫克,亦可口服胃复安每次10毫克,日服3次。
(4)若颅内压和血压不高,可用利他林10~20毫克肌注或缓慢静脉注射,常在5~10分钟内使呃逆停止。
(5)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可用200毫升大小的塑料袋罩于病人鼻及口部,使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吸入,直到病人发生呼吸急促,再持续1分钟;或直接给予二氧化碳吸入。
(6)**疗法:取巨阙、中脘、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采用弱**诱导,或中强**等手法。
14
发表于 2012-1-2 20:03 | 只看该作者
屡试不爽的 丁香柿蒂汤 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加减
半夏10 黄芩9 黄连10 良姜10 竹茹10 代赭石12 丁香10 柿蒂10 郁金12 莱菔子12 枳壳10 藿香 10
15
发表于 2012-1-2 20: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16
发表于 2012-1-2 20:17 | 只看该作者
打嗝?不是多喝几口水就可以解决吗。。。连续喝7口,有机会试试...
17
发表于 2012-1-2 22:50 | 只看该作者
前天就有一位呃逆了8小时不能合嘴的患者,打的肚皮子都疼痛,
肌肉注射654-2.5mg 叫他回家弄南瓜蒂煎水喝,一小时搞定了。
18
发表于 2012-1-3 0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nimbly


    看来你没见过顽固的呃逆,连续不停的打嗝几个月,每分钟2-3个,包括睡眠中,极其痛苦,轻的打嗝 很容易的,年纪大了,或者伴随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后遗症等,出现顽固性呃逆,往往是 不详的预兆,处理起来 非常棘手,而且效果不好,提请大家注意,小心使得万年船那
19
发表于 2012-1-5 20:22 | 只看该作者
自己顶一下  好像有点沉了
20
发表于 2012-1-7 18:24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分清寒热虚实及兼症,治以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兼以补虚攻实、温寒清热、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 ①旋覆代赭汤加减, ②丁香柿蒂汤加减;苏叶4~5 g ,吴萸3~4 g ,黄连2~3 g ,百合10 g ,此方尤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呃逆者
21
发表于 2013-5-22 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及时雨1908


    好贴。内容详尽,囊括药物与病者自疗措施,既有现代医学,也有传统中医治法。赞一个!
学习了。谢谢楼主!
22
发表于 2014-4-10 14:5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总结的非常好,谢谢!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打嗝实在是不好治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