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健] 医疗小丑让微笑在病房绽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医疗小丑,又名医院小丑,医疗小丑,是一群以小丑装扮出现在医院里的喜剧演员。他们运用各种小丑表演中常用的手段,为患者带来好心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神支持,通过交流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俗语有云:笑一笑、十年少,好心情对于健康大有裨益。于是就有人将医疗与“小丑”这个与幽默欢笑紧密连接的职业完美融合,形成了医疗小丑。这是行为艺术?还是治疗所需?当欢乐的小丑遭遇肃穆的医疗时,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且看小丑和医生如何携手共助健康之完美。
  医疗小丑职业的诞生和发展

  二十世纪70年代末,美国医生Patch Adams在弗吉尼亚的医院里,带着小丑标志性的红鼻子出现在患儿的床前,滑稽的装扮和表演让久病的孩子露出了笑颜,自此他开启了小丑的从“医”之路。从那以后,医疗小丑逐渐出现在美国各家儿童医院,当时他们的表演被称为“小丑疗法”。直到1986年,大苹果马戏团在纽约创立了第一个专业医疗小丑团体,定期到医院为患者表演,标志着医疗小丑这个特殊的行业正式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

  儿童病房是医疗小丑进入医疗行业最初的阵地,然而经过长达30余年的发展,医疗小丑在医院可谓无处不在。如今在各种慈善机构的赞助下,医疗小丑项目几乎遍及全球,欧洲、巴西、加拿大,还有以色列、南非、香港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医疗小丑活跃在各种医疗场合,融入到整个医疗过程。

  从专业演员成长为医疗小丑

  医疗小丑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专业演员,他们之前大都有过从事马戏团表演、歌舞剧、音乐剧表演、近景魔术表演的从业经历。医疗小丑们不仅要对医院的环境相当的熟悉,还要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观众互动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以及与医务人员准确沟通协作的能力。经过一系列的申请和面试,新小丑们还要经历为期3个月左右的见习和实习。

  只有经历了所有这些过程,一个新小丑才能真正开始自己的“医疗”生涯。当然在此之前,他还得给自己起个简单又特别的艺名,比如鼻涕泡医生、小丑鱼大夫、阿嚏医生之类。

  医疗小丑一天的工作从专为他们准备的更衣室里开始。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更衣室里,他们开始小丑大换装。进病房之前他们还要和医生进行简短的会面,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沟通和设计演出的具体内容。一切准备就绪,演出即将开始。

  医疗小丑每次表演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量身打造,偶尔也会把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编排到表演当中来。表演结束之后他们会将表演记录下来,并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生。

  医疗小丑的“神奇功效”

  医疗小丑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和功效,来实现医患关系的完美对接呢?这还要从欢笑对人体神奇的作用说起。几十年来,很多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积极情绪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3年,日本医生研究发现欢笑对支气管哮喘的康复有所帮助;2010年,有学者发现幽默和欢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

  概括起来,欢笑的作用包括几个方面。第一,生理层面:**大脑分泌更多的内啡肽,缓解疼痛;放松紧张的神经和肌肉,缓解压力;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上调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增加抗体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第二,心理层面: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人的自信心、自尊感;增强决策能力,创造力;增加个人魅力。第三,社会层面:常欢笑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目前,欢笑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积极影响都已得到肯定,而医疗小丑们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达到治疗目的。他们借助如唱歌、吹气球、说笑话、讲故事、近景魔术等表演,将轻松的气氛带进肃穆的医院。根据患者情况精心设计表演项目,通过跟患者的积极互动来缓解其初入医院时的焦虑和紧张,通过夸张地模仿医务人员来帮助患者熟悉疾病的诊疗程序,从而更快适应医院的环境,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医疗小丑的出现,让局促紧张的医疗程序变得不再陌生可怖,让凄清沉寂的病房充满明快向上的力量。有了小丑的陪伴,疾病显得不再那么难以战胜,检查和操作也显得不那么恐怖陌生。很多与医疗小丑合作过的医生也表示他们已经成为保证医疗程序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医疗小丑作用的延伸——调节医患关系

  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医疗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疗小丑的出现促进了这一医疗模式的实现,使患者在疾病治愈的同时更好地保留了健康的心态和社会功能;医疗小丑的职业化也有效地减轻了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沟通的负担,增进了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疗工作的理解,让诊疗程序和医疗处理变得简单而高效。

  中国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如果能在医疗体系中加入“医疗小丑”这样的角色,帮助患者完成“常用医学词汇翻译”,帮助医生承担患者情绪疏导的工作,那么医患关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医疗小丑”这样的形式很难在中国实现。目前一些医院通过招募“医院志愿者”来开展类似的服务,包括信息咨询、诊疗指引、患者及家属安抚等等,至于效果如何尚无定论。如何将“医疗小丑”中国化、本土化,看来还需要更多的摸索和实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12-27 11:1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不也可以理解为微笑疗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0 06: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