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中药“忌口”请分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4-11 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


    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如清代章杏云所著《调疾饮食辨》一书中云:“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

    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症”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在古代文献中亦有大量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鱼忌苋菜;鸡肉忌黄鳝;蜂蜜忌生葱;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蟹、河豚、驴肉;白术忌大蒜、桃、李等。这说明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吃某些食物。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或起相反作用。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性的食物,都应忌口。

    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其他诸如水肿病人少食食盐;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应少吃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
2# 沙发
发表于 2005-4-11 12:27 | 只看该作者
治病忌口 辨证施行
  首先,生病时病人须适当忌口,这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

  病人为什么要忌口?从中医的角度看,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病因,而忌口则针对影响疾病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如果在生病时不忌口,有可能拖延病愈的时间,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

  如何忌口?这确实是一门大学问。依笔者之见,忌口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什么都忌讳,什么都不吃,也不能明知不适合的食品,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照吃不误。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忌口食物,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作为参考———

  以病者的体质为根据

  不同体质的患者(这里说的体质,是从中医角度通过看舌苔、诊脉等望闻问切手段去辨识的,如寒、热、虚、实等),对疾病、用药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确定忌口食物时,也应结合体质来决定。例如感冒,可因体质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感冒类型。体质壮实的人可表现为实证外感,体质虚弱的人可表现为虚证外感。这两种感冒类型,在忌口方面就有差别。实证外感不宜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而虚证外感则可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

  “流感时,喝鸡汤有助于将病毒排出体外”的说法,在中医看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因中医的治病原则中有“虚则补之”一说,即体质虚则借药物、食物的补性来扶助正气,“扶正以祛邪”,“邪祛则体安”。若是体质壮实,再加上补性的食物、药物,则会火上加油,加重病情。鸡汤属于补虚、扶助正气的食物,所以,感冒时喝鸡汤适宜于虚证外感者,而不适宜于实证外感者。

  以疾病的中医性质为根据

  如果你患的病从中医角度来看属热性疾病,而且是实证,你就应该注意忌食热性食品及**性食品。例如,以发热、咽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热性疾病,此时就应尽量少食或不食油炸食物、辛辣食物、酒类饮料,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以疾病的病情为根据如果你患的是食滞症、胃肠道炎症,你就应该注意忌食高脂肪、高蛋白、油腻不易消化及辛辣**的食物。例如你得了急性胃肠炎,就不宜进食过多的肉类、油炸物、肥腻物等。

  以药物性质为根据

  我们在日常的保健和防止疾病时,会服用一些补药或清凉解毒药物。此时,为更好地发挥药物作用,也应该注意适当忌口。例如在进食人参、鹿茸、海龙、海马、冬虫草、燕窝等滋补品时,就应忌食油腻(如肥肉、煎炸品、某些乳制品等)、滑肠泻下(如药物中的大黄、番泻叶,食品中的冻蜂蜜、冻奶等)、发酵产气(如甜食等)、破血散淤(如丹参、益母草等)、发散耗气(如白萝卜等)之物,以免影响机体对这些药物的吸收与发挥作用。再如,因为热气而饮用一些凉药之类的保健品,就要适当注意忌食辛辣**之品、燥热品、油炸品、虾、蟹及酒类饮品,以免与药物作用产生对抗,达不到饮凉茶的目的。

  其实,忌口也并非中医的专利。现代西医也提倡在服用不同药物时要适当忌口。例如服用硫酸亚铁制剂时,忌饮茶;服用磺胺类药物时,不宜与食用醋同服;服用四环素等抗生素时,要忌食奶制品与豆制品……只要我们细心地看一看药物使用说明书,就可发现,类似这样要求的药物还有很多。

  总之,治病要忌口,这既是人们的经验,也是治病的实际需要。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辨证地施行。
  

                 新华网摘自:金羊网
3# 板凳
发表于 2005-4-11 12:3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诊病时,好多医生都不订嘱病人忌口,这也是治病效果的差异.这一点我们也是值得重视.
4
发表于 2007-9-5 21:0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讨论学习
5
发表于 2007-9-8 14:39 | 只看该作者
忌口也有因病忌口和因药忌口的区别。
6
发表于 2007-9-8 15:17 | 只看该作者
忌口只是其一,生病后要忌的岂止口,还有行。
肾虚者远房事,肝火者戒恼怒,失眠者禁睡前饮茶,等等甚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8 15: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