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脊柱] 【原创】脊柱脊髓损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4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脊柱脊髓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是怎么发生的

各种暴力作用于脊柱,超出了脊柱的正常承受许可,即可能造成脊柱的损伤,由此还可进一步导致椎管内的脊髓受损。暴力多发生于某种自然灾害,运动伤,交通意外等等。在临床上,由于损伤机制的复杂性,又不能直接观察,因此损伤暴力的判断多依赖于病史、临床和放射学检查,最有可能是多种损伤暴力同时存在,且以某一种暴力最重,而不是单一的外力作用。
脊柱与脊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脊柱损伤并不一定伴有脊髓损伤,而有脊髓损伤症状的有时也并不表现脊柱的损伤,但却常常有脊柱的创伤解剖改变比如屈曲性暴力可使椎体向前移位造成脊髓损伤,瞬间肌肉收缩又使之向后跳跃恢复原位,故虽有脊髓损伤表现,X线却显示正常,一般来讲,脊椎创伤解剖改变对脊髓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椎体骨折;2)脱位或骨折脱位;3)脊髓、血管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表现

颈椎的损伤可表现为颈部项部的疼痛,颈部肌肉紧张,活动范围受限。
当颈髓损伤后,可出现脊髓休克,休克期内可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和感觉障碍,高位和中位颈髓有四肢瘫、低位颈髓可表现为:双下肢瘫,瘫痪与驰缓性,肌张力低或完全无张力。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完全丧失,腱反射消失。
胸腰段脊椎损伤的表现:损伤部位的疼痛,不能移动躯干,骨折椎的棘突压痛,稚体压缩骨折或脱位时,常有后突畸形,严重时背部伸肌筋膜损伤,局部肿胀并压痛。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表现:下肢截瘫是主要表现,重要的是尽早对患者做一次全面神经系统检查,以确定截瘫平面、深浅感觉丧失程度,瘫痪肌肉的瘫痪程度、生理及病理反射等等。


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

一般来说在医院进行观察了解即可。首要的是细致的神经学检查及理学检查,包括损伤的部位以及感觉平面的改变。其次才是现代化的辅助检查手段,如X线、CT、MRI、脊髓造影及诱发电位检查。
总之,结合症状、体征及外伤史,辅以X线、CT、SEP等检查,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不难,但重要的是应判断其损伤的类型、程度、稳定性及截瘫的类型和程度,以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


脊柱脊髓损伤的合并症

1 褥疮; 2 泌尿系感染;3 排便功能障碍;4 肢体挛缩畸形;5 肺部感染及肺不张;6 骨质脱钙疏松。


怎样预防脊柱脊髓损伤

1 伤前预防: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认识,事实证明,经过宣传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完全可以做到预防或减少创伤截瘫。
2 伤后预防:脊柱脊髓损伤在伤后有一加重的趋势,这一点势必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应做好三点工作。
A建立专门的营救或急救组织,昼夜值班、随时出动。
B 建立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急救组织成员,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营救伤员,学会急救处理、并正确搬运伤员。
C 有专门的运送工具,如有普通担架,则在颈椎伤员颈部两侧塞入毛巾、衣服等以固定颈部,以防在途中摇动。绝对不能用床单、毛毯等代替担架运送伤员,也不能由2人搬运(一人搬上身一个搬下身),正确的方法应是:由2~3人搬运伤员,搬运前先将患者就地仰卧,双下肢靠拢,两上肢贴于身侧,将担架放于患者一侧,2~3人并排在患者另侧,同时分别住头肩、腰臀及双下肢一齐将病人平面移至担架上。伤后的运送非常重要,处理不当,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字幕6
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

1 早期治疗:尤其是伴有疑为非横断性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应在伤后6小时内发生脊髓中心坏死之前进行治疗,才能争取恢复的机会,最迟应不超过24小时,但如病人入院迟于24小时,仍要重视早期治疗。
2 整复脊柱骨折脱位:尽快恢复椎管矢状位使脊髓减压,为恢复提供条件。对于不稳定性脊柱损伤,应采用内固定,以防脊柱再变位。
3 治疗脊髓损伤:目前脊髓横断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一般于减压之后即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减压之后,仍须采取综合治疗方法以抑制继发性的病理改变。
4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5 功能重建和康复。


手术治疗

目的在于1)使脊柱稳定;2)使脊髓减压。


术后康复

对于SCI患者,术后的康复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并不是治疗的结束,而应是治疗的开始,对截瘫患者进行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现有的机能以代偿已丧失的部分功能,这需要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及骨关节系统的代偿。
1 功能锻炼或体育疗法;
2 功能性电**(FES);
3 理学康复;
4 支具康复;
5职业治疗及教育;
6性功能重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