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43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试资源] 补液的计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4-20 0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液体疗法的计算好方法

小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体液的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年龄小的婴儿细胞外液相对较成人多,对脱水的耐受能力亦差,因此重视及掌握小儿液体疗法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工作中常要用各种混合液来配制小儿混合液,如何准确、快捷配制如各种张力混合液是进行曲液体疗法的关键。下面主要介绍小儿常用各种张力混合液的简便制方法。
一、 小儿体液分布代谢特点
1、 小儿体液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年龄越小,细胞间质分布液体越多,对脱水的耐受力越差,尤其是新生儿。
2、 小儿肾脏的调节能力差于成人,输入过多的无张力液体及过多的等张液体则引起水中毒或高渗性脱水。因此小儿脱水时常用1/5张至2/3张各种混合液。
3、 小儿液体还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额外丢失,因为小儿呼吸频率快,消化道屏障功能差,皮肤相对面积大,因此,患病小儿要重视各系统丢失体液特点,用时补充附合该系统特点的液体。
二、 常用溶液
1、 电解质溶液
A 、生理盐水:0.9%N S,为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20~30ml/kg);②某药物溶媒;③纠正低钠血症;④与G S或1.4%S B配制混合液。
      10%N S是高渗液,不能直接静脉使用,临床用于代替N S配制混合液。
B、1.4%S B;等渗液
      作用:①抗休克,纠酸,与N S配成2:1等张含钠液20ml/kg;②与N S或G S配制成混合液(如4:3:2,3:2:1。液)
    5%S B为高渗液,一般不能直接用于静注,主要用于代替1.4%S B配制混合液(如4:3:2,3:2:1液)。
C、Kcl:0.2~0.3%Kcl可静脉使用,用于纠正低钾血症。每100ml混合液中可最多加3ml的10%Kcl。
补钾注意:①每日补钾一般为2~3ml/kg。日
          ②静脉使用时溶液中Kcl浓度小于0.3%
          ③补钾速度不能太快,每日静脉补钾时间大于4~6小时。
          ④肾功能不全补钾要慎重,见尿补钾
D、葡萄糖酸钙(10%)
          静脉使用注意
       ①每日用量:新生儿1—2ml/kg.日婴儿5—6ml/日,幼儿6—8ml/日学龄以上8—10ml/日
     ②加入G S一倍以上缓慢iv或ivd**  
     ③用强心药时,两药要相隔4小时以上。
2、非电解质溶液
葡萄糖  常用5—10%,无张力,不能维持持血浆渗透压,不具有抗休克作用。
       作用:①补充液体水分,提供能量。
              ②稀释药物,作为静脉用药溶媒。
             ③与N S、1.4%S B配制混合液。


三、混合溶液
1、G S   :N S      张力                   作用
    1   : 1         1/2         补充中度----轻度等渗性脱水
     1  : 2         2/3         补充中度----轻度低渗性脱水
    2   : 1         1/3        用于继续损失或过渡阶段补液
    3   : 1         1/4        用于补充生理维持及高渗性脱水
    4   : 1         1/5        同1/4张
配制方法
① 用5%、10%G S及生理盐水配制
        10%G S用量=总量×G S比例ml;N S用量=总量×N S比例(即张力)ml
  如需配制250ml 2/3张含有G S:N S混合液
        10%G S=250×1/3≈80ml
            N S =250×2/3≈170ml
       该配制方法临床使用时不方便,护士工作量大,易污染、浪费原料。
② 用5%、10%G S及10%氯化钠配制
        10%G S用量=液体总量  ml
        10%氯化钠用量=液体总量×N  S比例(张力)×0.9/10 ml
   如需配制250ml,1/2张G S  :N S混合液
        10%G S=250ml
        10%氯化钠注射液=250ml×1/2×0.9/10≈12ml
即在250ml  10%G S中加入12ml  10%氯化钠即可,方法简便、实用、护士工作量小、节约原料。
2、   G.S:N.S:1.4%S.B   张力                     作用
         3     2      1          1/2              补充中度以上等渗性脱水
         3     4      2          2/3              补充中度以上低渗性脱水
配制方法
① 用10%G S,N S  ,1.4%S.B(先用5%S.B加5% G.S 稀释到1.4%)
     10%G S用量=总量×G S比例

     N S用量     =总量×N S比例
      1.4%S.B    =总量×S B比例
如需配250ml 3:2:1,1/2张混合液,处方为
     10%G S=250×3/6=125ml
     N S     =250×2/6≈80ml

     1.4%S.B=250×1/6≈45ml
该配制方法临床使用时不方便,护士工作量大,易污染、浪费原料。
② 用5%、10%G S及10%氯化钠配制
   10%G S用量=液体总量  ml
   10氯化钠用量=液体总量×N  S比例(张力)×0.9/10 ml
    5%S.B=总量×1.4%S.B比例×1.4/5ml        
如需配250ml 3:4:2,2/3张混合液,处方为
   10%G S=250ml
   10%N S=250ml×4/9×0.9/10≈10ml
    5%S  B=250ml×2/9×1.4/5≈15ml
该方法简便、实用、护士工作量小、节约原料。
3、用N S  :1.4%S.B       张力              作用
       2       1            1            扩容、抗休克
        配制方法:
① 用N S  ,1.4%S.B(预先用5%S B,G S配好)
   N S总量   =总量×2/3  ml
   如需100ml 2:1等张含钠液,处方为
    N S =100×2/3≈70ml
    1.4%S.B=100×1/3≈30ml

该方法同样不方便,工作量大。
②用10%G S,10%氯化钠,5%碳酸氢钠配制
   10%G S用量=液体总量  ml
   10%N S=总量×N S比例(2/3)×0.9/10
   5%S.B=总量×1.4%S.B比例(1/3)×1.4/5ml        
如需配制200ml 2:1等张含钠液,处方为
   10%G S=200ml
   10%N S=200ml×2/3×0.9/10≈13ml
    5%S  B=200ml×1/3×1.4/5≈19
三、液体疗法的实施
1、判断脱水的程度、性质、并发症
① 根据脱水程度决定入院后24小时总补液量
      即                  轻                   中               重(ml/ kg.日)
24小时总液量        90---120          130---150          160---180
② 其中的半量为入院后8—10小时补完,选择液体种类根据下表
                   轻                      中                             重
低渗性脱水 G S  :N S      G S  :N S  G S  :N S:S B     G S  :N S:S B
               1 :2           1 :2         3: 4 : 2          3: 4 : 2

等渗性脱水 G S  :N S     G S  :N S   G S  :N S:S B     G S  :N S:S B
               1:1            1:1          3 :2 :1           3:2:1

高渗性脱水 G S  :N S            G S  :N S
              3:1                     3:1

               4:1                    4:1
③有休克表现者须在入院后30分钟先补2:1等张含钠液用量20—30ml/kg,其用量需在8—10小时液体中扣除。
④补②液体时注意补钾、钙并注意补液效果。
⑤ 8—10小时后补完剩下的半量,原则上先深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能口服时可停止静脉补液。
2、注意不同疾病脱水的特殊性,注意补液后各器官代谢变化。如营养不良脱水时,补总量宜少,速度宜慢,张力宜高(2/3)张,及时补钾。
3、注意补液前中的各种并发症。
4、实例示范:患儿2岁,WT5kg入院诊断:重度脱水血钠122mm01/L,血钾3.2mm01/L
① 首先确定24小时总输液量:5×160=800ml
② 首次30—60分钟用2:1等张含钠液5×20=100ml
③入院后7~8小时输总量的1/2,即400-100=300ml,可选用3:4:2
④在③中补钾,注意心衰,尿量。
医嘱示范
1)10%G S  100ml
   10%N S:100×2/3×0.9/10≈6ml
   5% S B:100×1/3×1.4/5≈10ml
   以上液体静滴,30~60分钟内输完。
2)10%G S 250ml
   10%N S 250×4/9×0.9/10≈10ml
   5%S B  250×2/9×1.4/5≈15ml
   以上液体静滴,8小时内输完。有尿时加10%氯化钾浓度为0.2~0.3%
3)8小时后剩余400ml可口服或继续静脉补液
   可选用 a  3:2:1                  100ml   3~5小时
           b  G S:N S(1:1)液     200ml   6~8小时
           c  G S:N S(1:2)液     100ml   6小
a****1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沙发
发表于 2013-4-20 21: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板凳
发表于 2013-4-20 21:52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回复 1# 张艺文20


    {MOD},期待你的精彩继。
4
发表于 2013-4-20 21:56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就是儿科教材上的,不错,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3-4-20 22:42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收了,谢谢楼主,这最难了。
6
发表于 2013-4-21 02:58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感谢楼主,我已珍藏,我认为补液计算是最头痛的事。
任*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13-4-21 20: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13-4-22 17:50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不错


收藏了


9
发表于 2013-4-23 09:50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
10
发表于 2013-4-25 07:03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回复 1# 张艺文20


    不错啊
头像被屏蔽
11
发表于 2013-4-25 13: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
发表于 2013-6-2 13:29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之前以为自己懂了,没想到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啊,现好好研究了一番,收获很多啊!谢谢老师
13
发表于 2013-6-6 20:08 | 只看该作者

补液的计算

一直想要的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