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40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疼痛] 肩周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2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概况]
又称关节囊炎,多发生在五十岁左右,女:男=3:1,左多于右,肩周炎不是***的疾病,而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肌肉包括外层肌(三角肌,大圆肌)和内层肌(冈上,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后伸:背阔肌和大圆肌;内收:全部内层肌,胸大肌和背阔肌;外展:冈上肌和三角肌;内旋: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外旋:冈下肌,小圆肌;外展高举:前90度由三角肌和冈上肌完成,后90度由斜方肌,前锯肌旋转肩胛骨完成。其中肩峰下滑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本病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年之久,多数不经治疗亦能自愈,少数则必须治疗过方能恢复功能。
[诊断]
轻型:间断疼痛,能摸耳及后背,肩外展或前上举<180度,后伸<35度,压痛点1-2个。
中型:持续疼痛,肩外展或前上举<150度,后伸<25度,压痛点2-3个,肩周有不同程度之肌萎缩。
重型:持续疼痛,夜不能寐,影响日常生活,肩外展或前上举<90度,后伸<15度,压痛点3-5个。
[治疗]
轻型:痛点阻滞,推拿**,有效率约87.5%,痛点多见于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喙突,三角肌附着点,肩峰下,肩锁关节,四边孔等处,每点注入镇痛液2-3ml,针感越明显效果越好,Q7d,3次为一疗程。
中型:上述加肩胛上神经阻滞,有效病例于注射后数分钟,肩部上肢出现温热感,僵硬,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大,5次为一疗程。肩后部疼痛压痛者加腋神经阻滞,也可施行锁骨下神经阻滞,有效率达97.7%。
重型:麻醉下手法松解后关节腔阻滞,有效率100%。方法
(1) 手法松解治疗前:以2%利多卡因5ml,0.5%布比卡因5ml,地米10mg,VB12500微克,0.9%氯化钠加至20ml,采用肩前和肩后法行盂肱关节周围扇形注射,Q0d×3次。
(2) 手法松解治疗:以2%利多卡因20ml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后,一手握住前臂,一手握住肩部,先将患臂外展90度,再将患臂向头部方向屈曲,并徐徐向床面按压,遇有阻力则稍加用力,可有撕开粘连的感觉,直至将上肢贴于床面,臂上举达180度,数分钟后让患者坐起,将患肢内旋,使手指触及对侧肩胛骨,手在头后摸到对侧耳廓,再内收,使肘关节达胸骨中线,掌心达对侧肩。此法有即刻恢复功能之效。
(3) 松解完毕后治疗: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血,注入1%利多卡因5ml,地米10mg,术后三角巾悬吊,第二天开始活动肩部,功能锻炼2-3个月。
各型病灶局限者,可于压痛明显之滑囊,腱鞘,肌硬结,肌筋膜粘连处可先作局部阻滞,退针时作皮丘,经皮丘刺入针刀达病变组织,疏通粘连切割疤痕组织,切碎钙化块等,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wgdzxm + 1 感谢你提供病例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0-2-25 22:14 | 只看该作者
附肩胛上神经阻滞
【应用解剖】肩胛上神经起自颈4-6所组成的臂丛上干,向外行于肩胛舌骨肌及斜方肌深面,经肩胛横韧带下方穿过肩胛切迹,入冈上凹,后偕肩胛横动脉绕肩胛冈在肩胛下横韧带入冈下凹,在冈上凹发出二分支至冈上肌,且分支到肩关节及肩锁关节,在冈下凹发出二分支到冈下肌,并分支到肩关节和肩胛骨。肩胛切迹摸不清者,可沿着肩胛冈上从肩胛骨内侧缘至肩峰连线的中点往外上方2.5cm处,即为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切迹处的体表定点位置。
    【操作技术】取坐位,双肩放松自然下垂,背朝术者。取带标记的5-7#6-8cm针,1%利多卡因8-10ml。⑴首先确定肩胛冈,从脊柱缘至肩峰作一连线(肩胛冈线),连线中点作一标记,再标出肩胛下角并向肩胛冈中点作连线的延长线,二线的外上角平分线与肩胛冈前缘的交点处作标记。⑵肩胛冈线中点和中外1/3交点连线的中点向前与肩胛冈前缘相交处作标记。常规消毒,垂直并稍向后进针至冈上凹骨面,将标志物移至距皮肤1cm处,退针至皮下,再将针尖稍向前倾斜进针,结合扪诊法左右试探找到肩胛骨上切迹(深约4-5cm),如无异感,可将针尖作扇形刺探,直至出现同侧肩臂部放射感,回抽无血或气体,缓慢注射。如刺探不出异感,可将针尖稍向后移至冈上凹骨面注药10-15ml。T.W.Bree证明药液足够浸润冈上凹,镇痛即可成功,是否找到肩胛切迹属于次要问题。(本人从不故意去寻找异感,却侧重于浸润肩胛切迹后方的冈上凹骨膜浅面,镇痛效果都较满意,因为肩胛上神经在此是必经之处。)
    【适应证】用于肩部疼痛(如肩关节周围炎、肩部滑囊炎、肱二头肌肌腱炎及冻结肩)的诊断和治疗;肩关节脱臼后手法复位术的麻醉等。
    【注意事项】不可超越标记物的深度,慎防气胸;针尖斜面与矢状面平行,可减少损伤肩胛上神经的可能性;反复刺探容易损伤肩胛上动脉。
3# 板凳
发表于 2010-2-26 00:1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着你的更多精彩
4
发表于 2010-2-26 17:19 | 只看该作者
相互学习中,呵呵
5
发表于 2010-4-18 18:48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6
发表于 2010-4-18 18:53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7
发表于 2010-4-29 18:22 | 只看该作者
相互学习中,呵呵
8
发表于 2010-5-3 15: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9
发表于 2010-5-3 18:20 | 只看该作者
相互学习,很好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10
发表于 2014-8-31 18:27 | 只看该作者
留爪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5 21: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