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5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MOD}考试监考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1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四部分 体格检查
第1节 血压
1. 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血压测量有两种方法:①直接测量方法,即将特制导管经穿刺周围动脉,送入主动脉,导管末端经换能器外接床边监护仪,自动显示血压数值。此法优点是直接测量主动脉内压力,不受周围动脉收缩的影响,测得的血压数值准确。缺点是需用专用设备,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创伤,故仅适用于危重和大手术病人。②间接测量法,即目前广泛采用的袖带加压法,此法采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最为常用。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特殊的设备,随处可以测量。缺点是易受周围动脉舒缩的影响,数值有时不够准确。由于此法是无创测量,可适用于任何病人。
2.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病人应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的上肢(一般为右上肢)**,
肘部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接触,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2.6-4.0kPa)后,开始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听到第一声响时的数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数值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3. 高血压、低血压的判定标准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1.高血压 收缩压达到140mmHg(18.7kPa)或以上,和(或)舒张压≥90mmHg
(12.0kPa),称为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如达到此标准,不论收缩压如何,均为高血压。也有舒张压正常,而收缩压达到上述水平者,称为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主要见于高血压病即原性高血压,亦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和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颅内压增高等,称继发性高血压。
2.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12.0/8.0kPa)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肺栓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见于极度衰弱者。
4. 正常血压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理想血压 < 120mmHg 及 < 80mmHg
正常血压 < 130mmHg 及 < 85mmHg
正常偏高型血压 130 - 139mmHg 或 85 - 89mmHg
第2节 浅表淋巴结
1. 局部淋巴结肿大应想到哪些疾病?
(一)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相应淋巴结所引流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所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肿时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到一定程度即停止增大。慢性者较硬,最终可缩小或消退。
(二)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三)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时,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食道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为胸导管进入颈静脉入口。因此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推测肿瘤来源。
(四)恶性淋巴瘤
早期可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呈软骨样,可活动,亦可粘连融合成块。
2. 为什么胃癌、食道癌易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胃癌、食道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为胸导管进入颈静脉入口。因此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推测肿瘤来源。
3. 淋巴结结核所致淋巴结肿大有何特点?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4. 如何鉴别良、恶性淋巴结肿大?
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及各特点:
良性 :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所属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肿时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较硬,最终仍可缩小或消退。
2.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到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
3.其他:局部感染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
恶性:
1.白血病及淋巴瘤: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而有弹性,多无疼痛或压痛,不与皮肤粘连,不破溃。有的发展迅速,形成肿块。
2.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特称为 Virchow淋巴结,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第3节 眼
1. 支配眼球运动有哪几种颅神经?主要是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2. 自发眼震见于哪些疾病?自发的眼球震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的疾患等。
3. 检查对光反射的目的是什么?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见于什么疾病?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的功能活动的,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见于昏迷病人。
4. 支配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的颅神经有哪些?主要是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第4节 颈部
1. 甲状腺肿大分几度?如何判断?
一、 甲状腺肿大分度
1.Ⅰ度肿大为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
2.Ⅱ度肿大为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外缘以内者。
3.Ⅲ度肿大为肿大的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2. 甲状腺肿块与其他颈前肿块如何鉴别?
甲状腺(thyroid)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正常约15—25g,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在作吞咽动作时可随吞咽向上移动,以此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
3. 常见的导致甲状腺肿大的疾病有哪几种?
1.甲状腺功能亢进 肿大的甲状腺质地较柔软,触诊时可有震颤,或能听到“嗡鸣”样血管杂音,是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
2.单纯性甲状腺肿 腺体肿大很突出,可为弥漫性,也可为结节性,不伴有甲状腺功
能亢进体征。
3.甲状腺癌 触诊时包块可有结节感,不规则、质硬。因发展较慢,体积有时不大,易于甲状腺腺瘤、颈前淋巴结肿大相混淆。
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易于甲状腺癌相
混淆。由于肿大的炎性腺体可将颈总动脉向后方推移,因而在腺体后缘可以摸到颈总动脉
总动脉搏动,而甲状腺癌则往往将颈总动脉包绕在癌组织内,触诊时模不到颈总动脉搏动,可借此作鉴别。
5.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之后,发生腺瘤时可使甲状腺突出,检查时也
随吞咽移动,需结合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加以鉴别。
4.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为何可触及到震颤或听到“嗡鸣”样血管杂音?
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律加快,血流加速,形成震颤和杂音。
5.那些疾病可使气管向健侧移位?
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可以判断病变的位置。如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而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6.结核性胸膜炎初期有大量胸腔积液时气管向哪侧移位?不规范治疗形成胸膜粘连时气管是否还有移位?与初期有何不同?早期大量胸腔积液气管推向健侧,晚期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第5节 胸部
1. 胸式、腹式呼吸互换,见于何种病理情况?
正常的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膈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而形成腹式呼吸;女性的呼吸则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故形成胸式呼吸。实际上该两种呼吸运动均不同程度同时存在。某些疾病可使呼吸运动发生改变,肺或胸膜疾病如肺炎、重症肺结核和胸膜炎等,或胸壁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等,均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妊娠晚期时,膈向下运动受限,则腹式呼吸减弱,而代之以胸式呼吸。
2. 潮式、间停呼吸的发生机理是什么?临床见于何种情况?
1.潮式呼吸 又称Cheyne—Stokes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潮式呼吸周期可长30秒至2分,暂停期可持续5—30秒,所以要较长时间仔细观察才能了解周期性节律变化的全过程。
2.间停呼吸 又称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以上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变化的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只有缺氧严重,CO2潴留至一定程度时,才能**呼吸中枢,促使呼吸恢复和加强;当积聚的CO2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性,使呼吸又再次减弱进而暂停。这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毒等。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多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然而,必须注意有些老年人深睡时亦可出现潮式呼吸,此为脑动脉硬化、中枢神经供血不足的表现。
3. 何谓“三凹征”?发生机理是什么?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threedepressions sign)。因吸气时间延长,又称之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阻塞,如气管异物等。
4. **视诊的内容是什么?
**的检查应依据正确的程序,除检查**外,还应包括引流**部位的淋巴结。检查时患者的衣服应脱至腰部以充分暴露胸部,并有良好的照明。病人采取坐位或仰卧位。一般先作视诊,然后再作触诊。包括:
1. 对称性
2. 表现情况
3. **
4. 皮肤回缩
5. **恶性肿瘤时视诊有何异常改变?
①**体积的变化。常缩小②**的内缩和拾高。**的内缩亦可能是发育上的缺陷,但**的拾高是乳癌的特征。②**皮肤的改变。在弥散型癌时皮肤发红,类似急性**炎。皮肤在乳癌早期往往已显有凹陷;让病人高举两臂,或用手抬高整个**,凹陷部分更为明显。
6. 语言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分别是什么?
1.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
2.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①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肺炎实变期、肺栓塞等;②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粘连时,则更有得声波传导,使语音震颤增强,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
7. 触诊乳腺肿块包括哪些项目?
如有包块存在应注意下列特征:
(1)部位 必须指明包块的确切部位。
(2)大小 必须描写其长度、宽度和厚度。
(3)外形 包块的外形是否规则,边缘是否钝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大多数良性肿瘤表面多光滑规整,而恶性肿瘤则凹凸不平,边缘多固定。然而,必须注意炎性病变亦可出现不规则的外形。
(4)硬度 包块的软硬度必须明确叙述。一般可描写为柔软的、囊性的、中等硬等。良性肿瘤多呈柔软或囊性感觉;坚硬伴表面不规则多提示恶性病变。但坚硬区域亦可由炎性病变所引起。
(5)压痛 一般炎性病变常表现为中度至重度压痛,而大多数恶性病变压痛则不明显。
(6)活动度 检查者应确定病变是否可自由移动,大多数良性病变的包块其活动度较大,炎性病变则较固定,而早期恶性包块虽可活动,但当病程发展至晚期周围结构被癌肿侵犯时,其固定度则明显增加。
8. 肺下界移动度减弱临床上见于何种情况?
肺下界 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正常肺下界的位置可因体型、发育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矮胖者的肺下界可上升1肋间隙,瘦长者可下降l肋间隙。病理情况下,肺下界降低见于肺气肿、腹腔内脏下垂,肺下界上升见于肺不张、腹内压升高使膈上升,如鼓肠、腹水、气腹、肝脾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膈麻痹等。
9. 胸部异常叩诊音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过清音 成人过清音常见于肺气肿的患者。
2.鼓音 类似击鼓的声音,正常人鼓音可于左胸下侧方可叩得,此系左侧膈顶下胃肠内含气的结果。
3.浊音 与清音相反,见于肺部含气量减少或有炎症浸润渗出实变时,如大叶性肺炎等。
4.实音 极似叩击装满液体的容器时所发出的声音,见于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
10.肺部听诊的内容有哪些?(一)正常呼吸音(二)异常呼吸音
11.正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听诊部位是什么?
支气管呼吸音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的“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相较呼气相短。
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区,其音响越强,音调亦越低。
12.异常呼吸音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异常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与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或进入肺内的空气流速减慢及呼吸音传导障碍有关。可在局部、单侧或双肺出现。发生的原因有:①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肋软骨骨化和肋骨切除等;②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②支气管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等;④压迫性肺膨胀不全,如胸腔积液或气胸等;⑤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腹部巨大肿瘤等。
(2)肺泡呼吸音增强:双侧肺泡呼吸音增强,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使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或进入肺内的空气流速加快有关。发生的原因有:①机体需氧量增加,引起呼吸深长和增快,如运动、发热或代谢亢进等;②缺氧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运动增强,如贫血等;②血液酸度增高,**呼吸中枢,使呼吸深长,如酸中毒等。一侧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一侧肺胸病变引起肺泡呼吸音减弱,此时健侧肺可发生代偿性肺泡呼吸音增强。
(3)呼气音延长:因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导致呼气的阻力增强,或由于肺组织弹性减退,使呼气的驱动力减弱,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引起呼气音延长。
(4)断续性呼吸音:肺内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可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故又称齿轮呼吸音(cogwheet breath sound),常见于肺结核和肺炎等。必须注意,当寒冷、疼痛和精神紧张时,亦可听及断续性肌肉收缩的附加音,但与呼吸运动无关,应予鉴别。
(5)粗糙性呼吸音:为支气管粘膜轻度水肿或炎症浸润造成不光滑或狭窄,使气流进出不畅所形成的粗糙呼吸音,见于支气管或肺部炎症的早期。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tubular breath sound)。
(1)肺组织实变:使支气管呼吸音通过较致密的肺实变部分;传至体表而易于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的部位、范围和强弱与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深浅有关。实变的范围越大、越浅,其声音越强,反之则较弱。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的实变期,其支气管呼吸音强而高调,而且近耳。
(2)肺内大空腔:当肺内大空腔与支气管相通,且其周围肺组织又有实变存在时,音响在空腔内共鸣,并通过实变组织的良好传导,故可听及清晰的支气管呼吸音,常见于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的患者。
(3)压迫性肺不张:胸腔积液时,压迫肺,发生压迫性肺不张,因肺组织较致密,有利于支气管音的传导,故于积液区上方有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但强度较弱而且遥远。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为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到的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其产生机制为肺部实变区域较小且与正常含气肺组织混合存在,或肺实变部位较深并被正常肺组织所覆盖之故。常见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大叶性肺炎初期或在胸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听及。
13.干、湿啰音的形成机理是什么?两者的区别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一)湿啰音。
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湿啰音的特点 温啰音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泡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二)干啰音
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呼吸道狭窄或不完全阻塞的病理基础有炎症引起的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内肿瘤或异物阻塞;以及管壁被管外肿大的淋巴结或纵隔肿瘤压迫引起的管腔狭窄等。
干啰音的特点 干啰音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气时为明显
第6节 心脏
1. 心脏视诊的内容有哪些?(一)心前区隆起与凹陷(二)心尖搏动(三)心前区异常搏动
2. 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及范围如何?正常心尖搏动 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0-2.5cm。一般明显可见。肥胖者或女性**垂悬时不易看见。
3. 影响心尖搏动位置的病理因素是什么?
病理条件下,心尖搏动位置可由以下原因发生改变:
1)心脏疾病:
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可稍向上,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皆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可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
2)胸部疾病:①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可将纵隔推向健侧,心尖搏动随之稍向健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动亦随之稍向患侧移动。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如无移位,提示心包纵隔胸膜粘连。⑧胸廓或脊柱畸形时,心脏位置发生改变,心尖搏动亦相应移位。
3)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使腹内压增高,脂位置升高,心脏横位,从而使心尖搏动位置上移。
4. 心脏疾病时心尖搏动位置可发生哪些变化?
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可稍向上,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皆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可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
5.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哪些情况?心尖搏动增强 见于左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大于直径2cm,尤其是左室肥大,心尖搏动明显增强。
6. 心尖搏动减弱见于哪些情况?心尖搏动减弱 心肌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尖搏动减弱;心包积液、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或积气、肺气肿时,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7. 何谓负性心尖搏动,有什么临床意义?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为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此现象又称Broadbent征。右室明显肥大时,亦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8. 胸骨左缘2、3、4肋间出现收缩期搏动各见于哪些情况?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高压,有时也可见于正常青年人。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肥大。
9. 剑突下搏动常见于哪些情况?右室搏动与腹主动脉瘤鉴别要点有哪些?
剑突下搏动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室肥大时,亦可见于腹主动脉瘤。两者鉴别方法是:嘱病人深吸气,如搏动增强则为右室搏动,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瘤;或以手指平放于剑突下,指端指向剑突,从剑突下向上后方加压,如搏动冲击指尖且吸气时增强,则为右室搏动;如搏动冲击掌面且吸气时减弱,则为腹主动脉瘤。
10.心脏触诊内容有几项?(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二)震颤(三)心包摩擦感
11.抬举性心尖搏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当左室肥大时,用手指触诊,被强有力的心尖搏动抬起,这种较大范围增强的外向运动,称为抬举性搏动,这是左室肥大的可靠体征。
12.何谓震颤?说明了什么问题?
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此振动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故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触到震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时如(二尖瓣狭窄)型的病变,震颤出现的时期亦不同。其临床意义按震颤部位和时期而不同。
13.不同部位和时期的震颤各有何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 期         部 位         常见疾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部         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2肋间         动脉导管未闭
14.何谓心包摩擦感?见于什么情况?是心包发生炎症时,渗出纤维蛋白,使其表面粗糙,心脏搏动时,壁层和脏层心包摩擦产生振动,胸壁触诊可感知。
15.正常心浊音界如何?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cm)         肋间         左(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7—10cm)
16.心脏叩诊顺序如何?
心脏叩诊的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界叩诊的具体方法是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厘米处开始(一般为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稍外),由外向内,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标记,如此向上逐一肋间进行,直至第2肋间。右界叩诊时先叩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通常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逐一肋间向上,抵第2肋间,分别作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17.何谓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及其临床意义?
叩心界是指叩诊心相对浊音界(心左右缘被肺遮盖的部分),一般不要求叩诊心绝对浊音界(不被肺遮盖的部分),因为相对浊音界反应心脏的实际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8.心脏叩诊的方法如何?
叩诊的方法与采取的**有关。病人坐位时,检查者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平行(即与肋间垂直);病人仰卧时,检查者立于病人右侧,则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即与肋间平行)。
19.主动脉型心、二尖瓣型心、普大型心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如何?
1.左心室增大 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近似直角,心浊音界呈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故又称主动脉型心。
2.右心室增大 轻度增大,只使心绝对浊音界增大,心左界叩诊不增大;显著增大时,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因心脏长轴发生顺钟向转位,故向左增大明显,但浊音界不向下扩大。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3.双心室增大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下扩大,称普大型心。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
20.心浊音界随**而变化说明什么?
心包积液时心界向两侧扩大,极似双侧心室扩大,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形),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这种心浊音界随**改变而变化是心包积液的特征。
21.如何区别第一、二心音?
(1)第一心音 产生机制:二、三尖瓣关闭,室壁和大血管振动,半月瓣开放,心室肌收缩,心房收缩终末部分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声音。特点:①音调低(55-58Hz);②强度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历时较长(0.1秒`)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2)第二心音 产生机制: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及大血管壁、**肌、腱索的振动所产生。
特点:①音调高(>62Hz);②强度较S1低;③性质较S1清楚;④历时较短(0.08秒`)⑤与心尖搏动之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22.第三心音与舒张早期奔马律有何不同?奔马律与S3区别:
奔马律:心脏病人>100次/分,三个音大至相等,不受**影响。
S3:正常人<100次/分,距S2近,坐位、立位减弱消失。
23.何谓Austin-Flint杂音?左室血容量增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膜处于较高位置,呈现相对狭窄,因而产生杂音,称为Austin Flint杂音,是生理性杂音。
24.呼吸如何影响心脏杂音?
呼吸:呼吸可使左、右心室的排血量及心脏的位置发生改变而影响杂音的响度,有助于判定杂音。深吸气时,胸腔内压下降,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容量增加,使有心排血量增加;同时,心脏沿长轴顺钟向转位,使三尖辩更贴近胸壁,从而使右心发生的杂音(如三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增强。深呼气时,胸腔内压上升,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循环容量减少,流入左心的血量增加;同时,心脏沿长轴逆钟向转位,使二尖瓣更贴近胸壁,因而使左心发生的杂音(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增强。如吸气后紧闭声门,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alva动作)时,胸腔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左、右心发生的杂音一般均减弱,而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杂音增强。临床医师常用此动作帮助鉴别杂音的性质和来源。
25.**变动对心脏杂音有何影响?为什么?
首先,某些**使一些杂音容易听到。如左侧卧位时,可使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更明显;坐位前倾时,可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更明显;仰卧时,可使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更明显。其次,迅速改变**,由于血液分布和回心血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杂音。如由卧位或下蹲位到迅速站立,静脉血暂时尚淤积于内脏和下肢,瞬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均减弱,而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杂音增强。如由立位或坐位迅速平卧,并抬高下肢,使回心血量增加,则立位时减弱的杂音均增强,而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杂音减弱。
26.收缩期功能性杂音和器质性杂音如何鉴别?
        功能性杂音         器质性杂音
年龄        儿童、青少年多见        不定
部位        肺动脉搏区和(或)心尖区        不定
性质        柔和,吹风样        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
持续时间        短促        较长,常为全收缩期
强度        一般为3/6级以下        常在3/6级以上
震颤        无        3/6级常伴有
传导        局限,传导不远        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
收缩期杂音:
1)二尖瓣区;1功能性:常见。可见于发热、轻中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剧烈运动等。听诊特点是呈吹风样,性质柔和,2/6级,时限较短,较局限,原因去除后,杂音消失。2相对性:由于左室扩张,引起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面产生杂音,见于扩张型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听诊特点是:杂音呈吹风样,柔和,不向远处传导,如扩张的心腔回缩,杂音可减弱。3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肌功能失调等。听诊特点是:杂音呈吹风样,高调,性质较粗糙,强度常在3/6级以上,持续时间长,占据整个收缩期,可遮盖第一心音,常向左腋下传导,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加强,左侧卧位时更明显。
2)三尖瓣区:①相对性:多见。大多数是由于有室扩大引起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产生杂音。听诊特点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相似,但杂音吸气时增强,呼气时减弱。此杂音随右室增大可传导致心尖区,易误为二尖瓣关闭不全。②器质性:三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极少见,杂音特点与二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相同。
3)主动脉瓣区:①器质性:多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为喷射性、吹风样,杂音呈菱形,与第一心音之间有间隔,不掩盖第一心音,性质粗糙,常伴有震颤,杂音顺血流方向向颈部传导,伴A 2减弱。②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病等。听诊特点是杂音较柔和,一般无震颤,杂音常可沿胸骨右缘向下传导,常有A2亢进。
4)肺动脉瓣区:①功能性:多见,尤以健康儿童或青少年常见。听诊特点为柔和、吹风
样杂音,音调低,不向远处传导,常为2/6级以下,卧位时明显,坐位时减轻或消失。②相对性:在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时,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出现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面产生此杂音。其特点与功能性杂音略同。②器质性;见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喷射性,响亮而粗糙,强度为3/6级或3/6级以上,呈菱形,常伴有震颤,P2常减弱并有S 2分裂,向上下肋间、左上胸及背部传导。
5)其他部位:室间隔缺损时,可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问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强度3/6级以上,常伴有震颤,向心前区传导。室间隔穿孔时,杂音突然出现,听诊特点与室间隔缺损大致相同,且常伴有奔马律。
27.二尖瓣器质性与相对性狭窄杂音如何鉴别?
①器质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最响部位在心尖区,时期为舒张中晚期,性质为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音调较低,较局限,不向远处传导,常伴有震颤及Sl增强,杂音前可有开瓣音。这些特点是确定二尖瓣狭窄极为重要的根据。②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现代研究表明,左室血容量增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膜处于较高位置,呈现相对狭窄,因而产生杂音,称为Austin F1int杂音。此杂音应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杂音相鉴别。
第7节 血管
1. 何谓脉搏短绌?某些心律失常时,如心房颤动,频发室性过早搏动等,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少于心搏次数(脉率少于心律)。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
2. 水冲脉、重搏脉、交替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如何?
(一)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落,故名水冲脉或陷落脉,为corrigan首先描述,故又称为corrigan脉。检查
方法是将病人前臂抬高过头,检查者用手紧握其手腕掌面,可明显感知水冲脉。这是由于脉压增大所致。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见于动脉导管未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
(二)重搏脉
正常脉搏降支有一切迹,其后有一小的波峰,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此波增大可以触及时,即称为重缚脉。见于伤寒、长期发热时。
(三)交替脉
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交替脉是左室衰竭的重要体征。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3. 何谓奇脉?见于哪些情况?
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时。明显的奇脉在触诊时即可感知,不明显的奇脉可在听诊血压时发现。当袖带放气出现动脉音后,稳定在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听诊,吸气时此音明显减弱,且伴有血压较呼气时降低10mmHg(1.3kPa)以上。
4.Durozez双重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可听到一种杂音—Duroziez双重杂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股动脉上,稍加压力,即可听到收缩期与舒张期皆出现的杂音,呈吹风样,不连续。这是由于脉压增大,听诊器加压造成人工动脉狭窄,血流往返于动脉狭窄处形成杂音。此杂音亦可见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
5.何谓射枪音?常见于哪些情况?
指在四肢动脉处听到的一种短促的如同射枪时的声音,故称射枪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听诊部位常选择股动脉,也可于肱动脉、足背动脉处听到。有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高热病人亦可听到射枪音。
6.何谓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哪些疾病?
毛细血管搏动征 正常人毛细血管搏动极难看出。当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脉压增大时,则可出现毛细血管搏动。检查方法: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引起局部变白,而在心脏收缩期又变红,这种有规则的红白交替现象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
第8节 腹部
1. 如何检查腹壁静脉曲张的血流方向?
为辨别腹壁静脉曲张的来源,需要检查其血流方向。正常时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下向上经胸壁静脉和腋静脉而进入上腔静脉,脐水平以下的腹壁静脉自上向下经大隐静脉而流入下腔静脉。肝门静脉阻塞有门脉高压时,腹壁曲张静脉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液经脐静脉脐孔而入腹壁浅静脉流向四方。
检查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手指,另一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用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2. 腹部视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有腹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以及腹部的皮疹、疝和腹纹等。
3. 何为蛙蝮、尖腹、舟状腹?
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腹水,ascites)时,平卧位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腹部呈扁而宽状,称为蛙腹(frogbelly)。平卧或坐位时,因液体称动而使下侧腹部膨出。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水量多致腹压增高时,此时可使脐部突出,亦可见于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腹膜癌转移(肝癌、卵巢癌多见);肾病综合征、胰原性腹水或结核性腹膜炎等。后者固有腹膜炎症,腹肌紧张,故腹部常呈尖凸型,称为尖腹(apical belly)
全腹凹陷:患者仰卧时前腹壁水平明显低下,见于消瘦和脱水者。严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德峪和耻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如舟状,称舟状腹(scaphoidabdomen)
4. 如何鉴别腹壁肿物与腹腔内脏器肿物?通过体检如:腹膜后肿瘤一般较深、坚硬不规则,腹腔内肿物较浅,一般活动性较大。通过辅助检查B超等可明确位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腹壁静脉曲张的血流方向如何?如何测定?
为辨别腹壁静脉曲张的来源,需要检查其血流方向。正常时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下向上经胸壁静脉和腋静脉而进入上腔静脉,脐水平以下的腹壁静脉自上向下经大隐静脉而流入下腔静脉。肝门静脉阻塞有门脉高压时,腹壁曲张静脉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液经脐静脉脐孔而入腹壁浅静脉流向四方。
检查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手指,另一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用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6. 腹部触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腹部触诊的内容包括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包块、液波震颤及振水音等。
7. 何为腹部饱满、板状腹及腹壁揉面感?
腹壁紧张度增加常因病因不同而表现不一。由于腹内容物增加如肠胀气或人工气腹、腹腔内积液者,触诊腹部张力增大,但无肌痉挛,亦不具压痛,应称为腹部饱满。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到**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不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结核性炎症发展较慢,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缩,称揉面感,亦可见于癌性腹膜炎。
8. 解释Murphy征、Courvoisier征。
胆囊疾患时,其肿大情况亦有不同,有时胆囊有炎症,但未肿大到肋缘以下,触诊
不能查到胆囊。此时可探测胆囊触痛。方法是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Murphy征阳性。在胆道阻塞时,黄疸渐进加深,胆囊也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Courvoisier征阳性。
9. 触诊时发现肝肿大或缩小分别常见哪些疾病?
肝弥漫性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白血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
局限性肝肿大常可触到局部膨隆,见于肝脓肿、肝肿瘤及肝囊肿等。
肝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门脉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触及肝质地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亦有意义。急性肝炎及脂甩肝时肝质地稍韧,慢性肝炎及肝淤血质韧如触鼻尖;肝硬化质硬,肝癌质地最坚硬,如触前额。肝脓肿或囊肿有液体时呈囊性感,大而表浅者可能触到波动感。肝边缘钝圆常见于脂肪肝或肝淤血。
10.腹部叩诊主要有哪些内容?
腹部叩诊可以验证和补充视诊和触诊所得的结果。其主要包括于叩知某些脏器的大小和叩痛,胃与膀胱的扩大程度,胃肠道亢气情况,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和包块等。
11.如何叩诊肝相对浊音界及绝对浊音界?
用叩诊法确定肝上界时,一般都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叩指用力要适当,勿过轻或过重。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叩1-2肋间,则浊音变为实音,此处的肝不再为肺遮盖而直接贴近胸壁,称肝绝对浊音界。
12.肝浊音界扩大或缩小常见于哪些疾病?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肝炎、肝淤血和多囊肝等;肝浊音界缩小见于暴发性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和胃肠胀气等;
13.叩诊时发现腹腔积液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操作?
移动性浊音检查是判定腹腔积液的重要手段,方法是先让患者仰卧,腹中部由于肠管内有气体而在液面浮起,叩诊呈鼓音,两侧腹部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患者向左侧卧时,左侧腹部呈更大范围的浊音,上面的右侧腹部转为鼓音,再向右侧卧时,左侧腹腔转为鼓音,而浊音移至在下面的右侧腹部。这种因**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一般腹水在1000ml时才能清楚叩出。
14. 如何通过叩诊鉴别大量腹腔积液与巨大卵巢囊肿?
巨大的卵巢囊肿,亦可使腹部出现大面积浊音,但其浊音为非移动性,鉴别点如下:卵巢囊肿所致浊音区于仰卧时常在中腹部,鼓音区则在腹部两侧,这是由于肠管被卵巢囊肿压挤至两侧腹部所致;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尺压试验也可鉴别。
15.耻骨上方叩诊浊音多见于哪些情况?
膀胱空虚时,因耻骨上方有肠管存在,叩诊呈鼓音,叩不出膀胱的轮廓:当膀胱内有尿液充盈时,耻骨上方叩诊呈圆形浊音区;在女性妊娠时子宫增大,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时,在该区叩诊也呈浊音,排尿或导尿后复查,如浊音区转为鼓音,即为尿潴留所致膀胱增大。腹水时,耻骨上方叩诊也可有浊音区,但此区的弧形上缘凹向脐部,而膀胱胀大时浊音区的弧形上缘凸向脐部
16.腹部听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听诊内容主要有: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还可在脐下方听到胎心音;
17.何为肠鸣音活跃、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消失?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铛声,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此时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如肠梗阻持续存在,肠壁肌肉劳损,肠壁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肠鸣音明显少于正常,或数分钟才听到1次,称肠鸣音减弱,常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等。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此时应重点听诊右下腹.可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无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阳。
18.听诊时肠鸣音亢进或肠鸣音减弱常见于哪些疾病?
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铛声,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此时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
如肠梗阻持续存在,肠壁肌肉劳损,肠壁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肠鸣音明显少于正常,或数分钟才听到1次,称肠鸣音减弱,常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等。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此时应重点听诊右下腹.可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无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阳。
19.腹部听诊时在中腹部、左右上腹及两侧下腹听及血管杂音有何临床意义?
腹部血管杂音对诊断某些疾病有一定作用,听诊中不应忽视。血管杂音有动脉性和静脉性杂音。动脉性杂音常在中腹部或腹部一侧。中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喷射性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如收缩期血管杂音在左右上腹,常提示肾动脉的狭窄,可见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杂音在下腹两侧,应考虑髂动脉狭窄。当左叶肝瘤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可在包块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静脉性杂音为连续的嗡鸣声,无收缩期与舒张期性质,常出现于脐周或上腹部,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时,此音提示门静脉高压有侧支循环形成。
20.在肿大肝脏表面听及血管杂音有何意义?当左叶肝瘤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可在包块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第9节 深反射
1. 何为深反射?**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是通过深部感受器完成的,故称深反射。
2.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病因有哪些?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反射弧的任何部位的中断可产生深反射或减弱或消失。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重要体征。麻醉、昏迷、熟睡、脑脊髓的断联休克期、大量镇静药物也可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人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集中于检查部位,可使反射受到抑制,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克服。
第10节 脑膜**征
1. 脑膜**征检查包括哪几项?
一、颈项强直:嘱病人仰卧,以手托扶病人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颈项强直表现为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此为伸肌在患病时最易受到**所致。
二、Kernig征:嘱病人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三、Brudzinski 征:嘱病人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病人枕部,一手置于病人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2. 颈项强直见于哪些疾病?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病症。但应注意颈椎病、颈椎结核、骨折、脱位、肌肉损伤等也可出现颈项强直。
3. 脑膜被激惹时是伸肌还是屈肌最易受到**?伸肌在患病时最易受到**。
第5部分 基本操作技能
第1节 无菌操作
1.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消毒顺序是什么?先是腹部 然后是会** 会**的消毒是由边缘到中心
2. 简述组织的修复过程。
修复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过程和结局:
(1)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再生。又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及病理性再生。
(2)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
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一般分为:
(1)炎症期:受伤后伤口或组织裂隙内为血凝块所充填,其周围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如果不并发感染,损伤性炎症一般在伤后48~7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消退。
(2)、增生期:伤后局部组织细胞增生,其机理可能与炎症反应**、失去组织细胞间的接触性抑制或抑素和释放伤口激素等有关。伤后6小时,伤口边缘可出现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约24~48小时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可逐渐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共同构成肉芽组织,填充组织裂隙,原有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可被酶分解、白细胞吞噬、吸收或从伤口排出。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前胶原和氨基多糖,肉芽组织内的胶原纤维逐渐增多,硬度与张力强度随之增加。肉芽组织终于变成纤维组织(瘢痕组织),架接于断裂的组织间,即瘢痕性修复。
(3)塑形期:经过增生期,伤口可以初步愈合,随着机体状态好转和活动恢复,主要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和运动应力作用,调整修复性组织以适应生理功能。瘢痕组织内的胶原纤维可减少和调整排列,使其软化而不影响张力强度。至此,创伤修复过程遂告完成。
3. 描述伤口的分类及愈合的分期。
(一)清洁伤口 通常是指“无菌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的切口,缝合后一般都达到—期愈合。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等的沾染,但经过处理后可能使其沾染减少、甚至交成清洁伤口。
(二)沾染伤口 是指沾有细菌、但尚未发展成感染的伤口。一般认为伤后8小时时以内处理的伤口属于此类。但伤口沾染变成感染,不仅仅与处理时间相关。如伤口沾染严重或细菌毒性强,在4—6小时即可变成感染,已不宜按沾染伤口处理。而头面部伤口,因其局部血循环良好,伤后12小时或更多时间内仍可按沾染伤口处理。其他部位的伤口,如果沾染较少、失活组织不多(如刀刃切伤)、伤后早期注射抗生素,伤后处理时间稍迟也仍可按沾染伤口处理。
(三)感染伤口 包括延迟处理的开放性创伤、脓肿切开、手术切口感染等,有渗出液、脓液、坏死组织等,周围皮肤常有红肿。伤口须经过换药(敷料交换)逐渐达到二期愈合。
(1)一期愈合 伤口经过缝合或本来裂隙很小,其边缘对合良好,上皮迅速再生连接,愈合时间一般是一周左右。局部只有很少量的瘢痕组织,功能良好。
(2)二期愈合 伤口较大(末作处理)或并发感染等,主要是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和伤口收缩达到愈合,又称瘢痕愈合,愈合时间较长。因为缺少皮肤,且短痕常有收缩,外观和功能(出汗、感觉、弹性等)均不及一期愈合。某些伤口先保持开放24—72小时,引流其分泌物,确认无明显感染后予以结合。这样处理常可达到近似一期的愈合,虽瘢痕组织稍多,但比较二期愈合时间缩短,功能也较好。
(一)炎症期 受伤后伤口或组织裂隙内为血凝块所充填,其周围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如果不并发感染,损伤性炎症一般在伤后48—72小时达高峰,然后逐渐消退。
(二)增生期 伤后局部组织细胞增生,其机理尚未完全了解,可能与炎症反应的**、失去组织细胞问的接触性抑制或抑素(抑制细胞增生的因子)和释放伤口激素(能**丝裂活动)等相关。伤后6小时左右,伤口边缘可出现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约24—48小时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可逐渐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共同构成肉芽组织,可充填组织裂隙。而原有的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可被酶分解、白细胞吞噬、吸收或从伤口排出。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前胶原和氨基多糖,肉芽组织内的胶原纤维逐渐增多,其硬度与张力强度随之增加。肉芽组织终于变为纤维组织(瘫痕组织),架接于断裂的组织之间,即痴痕性修复。同时,还有上皮细胞、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等增生,故伤口边缘皮肤(或粘膜)可新生上皮、骨折断端间可形成骨痂等等。各种损伤后的增生期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4—8周。
(三)塑形期 经过增生期,伤口可以初步愈合。然而修复创伤的瘢痕组织、骨痂等,在数量上、硬度与张力强度上并不一定适应生理需要。随着机体状态好转和活动恢复,主要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和运动应力作用,调整修复性组织以适应生理功能。瘢痕组织内的胶原纤维可减少和调整排列,使瘢痕软化而并不影响张力强度。至此,创伤修复过程遂告完成。
4. 戴干手套和湿手套时穿手术衣的顺序为什么不同?防止将手术衣弄湿
5. 戴好干手套后用无菌盐水冲洗的目的是什么?冲洗滑石粉
第2节 吸氧术
1.如何选择吸氧方法?
1) 鼻导管给氧:插入较深,不易滑出,适合神志不清或昏迷病人
2) 导气管给氧:适用于失去知觉者。
3)鼻塞法:适用于需较长时间给氧者,如心肌梗死,休克等。
3) 面罩给氧。但适合于过度通气而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的给氧治疗。
4) 面帐及氧气帐给氧(适用于小儿)。
5) 环甲膜穿刺给氧:只能作为提供有效通气的暂时措施。
6) 食道封闭导管:只宜作为对昏迷无自发呼吸者在不能作气管内插管时的一种暂时手段。
7) 气管内插管:昏迷无自发呼吸者。
8) 气管切开置管: 为较理想的人工气道。
2. 吸氧在流量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哪些病人适于高流量?哪些病人适于低流量?
对弥漫性肺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纤维化、肺间质水肿、肺泡细胞癌及癌性淋巴管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散损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的缺氧,并**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引起通气过度,PaCO2偏低,可给予吸较高氧流量浓度(35%一45%),纠正缺氧,通气随之改善。但晚期患者吸高浓度氧效果较差。
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度至关重要。
3.吸氧在时间长短方面应注意哪些(举例加以说明)?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患者来说,为了取得较好的氧疗效果,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以上;如果每日吸氧24小时,效果更好。重症缺氧病人应24小时持续给氧。这些病人应在监测下进行氧疗,避免发生氧中毒。
长时间吸高浓度氧可产生氧的毒性作用,影响到肺、中枢神经系统、红细胞生成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网膜,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对呼吸器官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咳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呼吸困难。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目前认为吸入60%~70%的氧在101.325kPa下可安全使用24h;40%~50%的氧则能继续使用24h;如吸氧浓度大于40%,2~3天后氧中毒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所以对需要氧疗的患者应有的放矢,不能因低氧血症而盲目提高氧浓度(如有肺内右向左分流的存在,提高吸氧浓度无效)。
第3节 吸痰术
1. 如何选择吸痰方法?
一、目前多采用电动机械管理系统吸痰,可谓最佳方法。
二、脚踏吸引器吸痰:在无电源情况下不能使用电动吸引器,可采用脚踏吸引器进行吸痰。
三、注射器吸痰:在无上述设备而需急救吸痰时。
四、口吸:当病人的生命受到极其严重威胁,又无上述设备进行吸痰时,可进行口对口吸痰术。
2. 重症昏迷病人吸痰应注意什么?
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行吸引。如气管内吸痰,待病人吸气时,快速将导管插入,自下而上边退边左右旋转导管,消除气道分泌物,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应稍等片刻后再行吸出。并随时冲洗吸引管,以免痰液堵塞。
3. 意识清楚的病人能否吸痰?可以
第4节 放置胃管
1. 如何防止胃管进入气管?
在下胃管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至45—55cm处;昏迷病人应先将病人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需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领靠近胸骨柄(以增加咽喉部通道的弧度)再插至需要的长度
2. 胃管进入气管和胃内有何不同?
(1)将胃管外口置于水杯中,如无气泡连续出现,多说明已在胃内,若有气泡连续出现,且与呼吸相一致,表示已误入气管内。
(2)向胃管内注入少量空气,同时用听诊器于病人上腹部听诊,如闻气过水声,可判断为胃管进入胃腔。
3. 放置胃管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 在下胃管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至45—55cm处;昏迷病人应先将病人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需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领靠近胸骨柄(以增加咽喉部通道的弧度)再插至需要的长度
二检查胃管置:入位置下至需要的长度后检查胃管置入位置: 1 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证明胃管在胃里;2 用注射器从胃管末端注入10mL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于剑突下,能听到气过水声,证明胃管在胃里
第5节 导尿术
1. 导尿有几种方法?一、带手套导尿法二、带手套导尿法
2. 留置导尿管应注意什么?
1.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堵塞。
2.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尿道口2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无论何时,引流管及集尿袋均不可高于耻骨联合,切忌尿液逆流。
3.鼓励病人多饮水,常更换卧位,若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每周查尿常规1次。
4.训练膀胱功能。可采用间歇性阻断引流,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5.病人离床活动或作检查时,可携集尿袋前往。其方法:将导尿管固定于下腹部;保持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亦可将导尿管与集尿袋分离,用无菌纱布包裹导尿管末端反折后以胶布扎紧,固定于下腹部;集尿袋开口端用无菌纱布包裹或套入无菌试管内,固定于床单上。病人卧床时,常规消毒两管开口端后接上。
3. 导尿管的位置对导尿量有什么影响?位置太深会导致排尿量减少,排不净。如位置太浅会导致导尿管不通畅,影响尿液的排放。
第6节 胸膜腔穿刺术
1. 胸腔穿刺术的操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安定)lO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有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lOO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
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lOO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损伤腹腔脏器。
2. 简述胸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1.血胸:可能因穿刺部位不正确,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有时原因不明。处理:①如抽胸水过程中发现胸膜腔出血,应停止抽胸水。②向病侧卧。③观察病员脉搏、血压、每小时1—2次,如4小时后无变化,即可延长观察时间。④以后仍可继续抽胸水。
2.气胸:系针头后皮管末夹紧,漏入空气或因穿破脏层胸膜所致。处理:按气胸多少加以处理。由于皮管未夹紧而漏入之空气,尽量争取抽出,因穿破脏层胸膜所致者,按自发性气胸处理。
3.穿刺口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及胶布固定即可。
3. 胸腔穿刺术的常用穿刺点有哪些?
穿刺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确定。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做标记。
4. 简述胸腔穿刺术的操作要点?
1.** 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2.穿刺部位 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
3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
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穿刺时应注意: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4.抽液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复查胸透,观察有无气胸并发症。
第7节 腹膜腔穿刺术
1. 行腹腔穿刺术时可选用的**有哪几种?患者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2. 放腹水的病人,有哪些注意事项?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3. 简述腹腔穿刺术的操作要点?
1.** 患者多取半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兴趣起患侧上臂。
2.穿刺部位 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
操作步骤
(1)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洞巾,用1~2%普鲁卡因逐层麻醉至腹膜臂壁层,当针尖有落空感并回抽有腹水时拔出针头。
(2)检查腹腔穿刺针是否通畅,连接乳胶管,以血管钳夹紧,从穿刺点进针,有落空感时即达腹腔(一般仅1.5~2.0cm),放开血管钳腹水即可流出。若系诊断性穿刺,抽出少量腹水作检查之用即可拔出;若为治疗放液,一般最多不超过5000ml,放液速度不可过快。
(3)放液完毕,拔出针头,覆盖无菌纱布,测腹围,若穿刺孔有腹液渗出,可涂火棉胶封闭创口,然后用多头腹带包扎。
4. 腹腔穿刺术的常用穿刺点有哪些?
患者可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⑥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②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第8节 腰椎腔穿刺术
1. 腰椎穿刺术的穿刺部位有哪些?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2. 腰椎穿刺术后处理有哪些?术后患者去枕府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3. 试述腰椎穿刺术的操作要点?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胞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5 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1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8.术后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4. 腰椎穿刺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头水肿或有脑疝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注入药液。
第9节 骨髓穿刺术
1. 骨髓穿刺术的适应征有哪些?
1.各类血液病,如各种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有助于确定病原体,如疟疾、黑热病及伤寒等。
3.疑有骨髓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4.借助骨髓内发现特殊细胞诊断高雪氏病,尼曼匹克氏病。
5.败血症可行骨髓培养了解病原菌。
2. 骨髓穿刺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做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4.抽吸液量如做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过多会使骨髓液稀释,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
3. 骨髓穿刺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什么?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棘后1-2cm。②骼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则,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做胸骨穿刺;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4. 试述经髂骨行骨髓穿刺术的操作要点?
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穿刺点可选在髂后上棘、髂前上棘。
1.髂后上棘穿刺术
(1)**患者取侧卧位,双腿屈向胸前,使腰骶部向后突出,易于触到髂后上棘。
(2)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1~2%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达骨膜。
(3)左手固定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选择穿刺点与背部垂直方向刺入抵达骨膜后,左右旋转式钻入,通过骨皮质,达骨髓腔时突感空松,再时针1cm,针头即可固定不动。
(4)取出针芯,接10ml干燥注射器,缓缓用力抽吸,当血液一出现于针管时立即停止抽吸,此时抽得的骨髓量约0.2ml,过多则混进血稀释,若行骨髓培养,则需抽取5~10ml。
(5)拔下注射器及穿刺,迅速将骨髓液注至玻片上,供推片制标本。局部碘酒消毒,并盖纱布,压迫1~2分钟,以胶布固定。
2.髂前上棘穿刺术
患者仰卧或测卧位,取髂前上嵴向后约2~3cm髂缘最宽处或在其旁侧为穿刺点,其余步骤同上。
第10节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1. 填塞法、止血带法的缺点是什么?
止血带法:能有效地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胶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
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充演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2. 止血带法止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①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⑧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l小时,如必须继续阻断血流,应每隔l小时放松1—2分钟。②要避免止血带勒伤皮肤,勿用绳素、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市。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加以绞净绞紧作为止血带(勿过紧)。④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小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前臂和小腿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3. 前臂和小腿为什么不适合应用止血带?防止损伤神经
4. 上臂中1/3处为什么不应缚止血带?防止损伤桡神经
5. 现场急救包扎伤口可利用的材料除绷带、三角巾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6. 三有巾包扎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
7.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放于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作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到前额打结。
(2)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一结,套于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
(3)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接置于一侧腋下的季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然后将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
(4)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
(5)手、足包扎:手(足)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足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踝部)打结。
第11节 脊柱损伤的搬运
1. 搬运脊柱损伤病人的错误方法有哪些?
凡疑有脊柱骨折者,应使病人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切忌使脊柱作过伸、过屈的搬运动作,应使脊柱在无旋转外力的情况下,三人用手同时平抬平放至木板上,人少时可用滚动法。
第12节 人工呼吸
1. 几种人工呼吸法,哪一种肺病通气量最大?口对口人工呼吸
2. 人工呼吸如何与胸外心脏按压相配合?按压与呼气比例为10~15∶2。双人抢救时的比例为4~5∶1。
3. 人工呼吸时如何疏通气道?
人工呼吸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如患者口鼻内有呕吐物、泥沙、血块、假牙等异物时,用纱布包住示指伸入口腔进行清除。松开衣领、裤带、乳罩、内衣等。舌后坠者用纱布或手巾包住拉出或用别针固定在嘴唇上。
第13节 胸外心脏按压
1. 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是什么?
胸外心脏按压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近年临床观察证明,人工循环的动力不单是心泵机制,主要还是来自胸腔内压增减的变化, 心脏骤停病人的胸廓仍具有一定的弹性,胸骨和肋骨交界处可因受压下陷。因此,当按压胸部时,使血液向前流动的机制是由于胸腔内压力普遍增加,以致胸内压力>颈动脉压>头动脉压>颈静脉压。正是这个压差使血液向颈动脉,流向头部,回流到颈静脉。
2. 心脏骤停的基础抢救包括哪几项。
1.胸外心脏按压术:本法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
2.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有条件时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插管如超过48小时,最好做气管切开,接上人工呼吸机。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频率为14~16次/分。若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二人操作时,需按4~5:1的比例进行,如单人操作,则其比例为15:2
3.胸内心脏按压术:①适应症:有血胸、张力性气胸、心脏损伤、脊柱畸形而影响胸外心脏按压者,心包积液及胸外心脏按压无效而又认为值得继续进行复苏者。②本法优点是可直接观察心脏情况,按压效果确切。③缺点是必须具备高级人员和设备,还要开胸手术,对心肌易损伤,易感染。一般情况下院外急救即现场急救难以实现,急救站、医院派人前来可能实现。
4.心前区捶击法;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早期,呼吸心跳骤停1分钟内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伤病者仰卧硬板床或平地上。②急救者用握拳的尺侧(小指侧)距患者胸壁20~30cm处,迅速捶击胸骨中部1~2次,如无效应立刻放弃。
3.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如何配合? 按压与呼气比例为10~15∶2。双人抢救时的比例为4~5∶1。
第14节 心内注射
1. 心内注射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是起效快,作用强而迅速。缺点是有导致冠状血管撕裂、心包填塞、气胸的危险,给复苏后期处理增加困难,且心内注射时要中断胸外按压和通气。
2. 什么情况下,穿刺**入心脏,但回抽不出来血液?刺入心壁或注射器发生阻塞
3. 心脏注射常用哪些药物?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4. 心内注射为什么目前很少应用?
心内注射给药:心内注射给药以前在CPR中作为常规给药途径。研究表明,中心静脉和气管内给药与心内注射给药比较,其复苏成功率、血药浓度均无明显差别,而心内注射有导致冠状血管撕裂、心包填塞、气胸的危险,给复苏后期处理增加困难,且心内注射时要中断胸外按压和通气。因此,目前认为心内注射给药只能用于开胸心脏**或无其他给药途径时。
第15节 心脏电复律
1.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有何区别?
一、非同步电复律: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则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则可在任何时间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称为非同步电复律。 仅用于心室颤动,此时病人神志多已丧失。立即将电极板涂布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左背或胸前部心尖区,按充电揪钮充电到功率达300J左右,将电极板导线接在电复律器的输出端,按非同步放电撤钮放电,此时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二、同步电复律:同步触发装置能利用病人心电图中R波来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中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术前复查心电图并利用心电图示波器检测电复律器的同步性。静脉缓慢注射安定0.3一0.5mg/kg或**o.5—1mg/kg麻醉,达到病人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电极板放置方法和部位与操作程序同前,充电到150一200J(心房扑动者则100J左右),按同步放电按钮放电。如心电图显示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电功率,再次电复律。
2. 什么样的房颤不适宜电除颤?病史已多年、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
3. 电复律有哪些并发症?
(1)心律紊乱 电击后有时可再现频发性期前收缩,甚至心室颤动,此时应立即加以处理,前者可用利多卡因,后者即行直流电非同步除颤,
(2)电击后,偶可出现肺循环及大循环的栓塞。
(3)约有3%的病人于电击后出现心肌损伤,甚至再现心肌梗死之图形,可持续数月,特别在使用高能量电击时,最易发生此现象。
(4)偶可发生心脏停搏。
4. 心脏聚停如何电除颤?
电除颤的能量:除颤有赖于选择恰当的能量以产生一足够的经心肌的电流,能量及电流太低,电击不能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及电流太高,又可引起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成人除颤时能量和体重之间并无明确的关联,婴幼儿除颤的能量则要比**。室颤时首次除颤推荐的能量是200J,第二次200一300J,第三次360J。如连续3次除颤失败,应继续CPR,并给予溴苄胺,加大肾上腺素剂量后再行电除额。
**极直径一般为8—12cm,婴幼儿一般4.5cm。电极板应放置在使通过心脏的电流最大。标准位置是一个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另一电极板放于**的左侧,电极板的中心在腋中线上。另一种方法是一个电极板放在左侧心前区,另一个电极板放在右肩胛下区,注意两电极板应很好地分开,电极板间的胸部皮肤上不要留有导电胶或生理盐水。装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除颤时应避免电极板靠近起搏器,否则将使其失灵,除颤后应检查起搏器的起搏阈值。
第16节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 简易呼吸器较人工呼吸有哪些优点?
1)方便,省力,保护抢救者。
2)更能够维持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 这也是治疗的基本目的。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氧含量较高,加上正压通气以维持足够的潮气量,保证患者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
3)呼吸机更能均匀、持续的给氧,减少呼吸功,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氧运输。呼吸机的应用更能够改善换气功能,可使肺内气体分布均匀,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减少肺内分流,从而提高氧分压。
2. 简易呼吸器与人工呼吸有哪些不同?
1)方便,省力,保护抢救者。
2)更能够维持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 这也是治疗的基本目的。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氧含量较高,加上正压通气以维持足够的潮气量,保证患者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
3)呼吸机更能均匀、持续的给氧,减少呼吸功,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氧运输。呼吸机的应用更能够改善换气功能,可使肺内气体分布均匀,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减少肺内分流,从而提高氧分压。
3. 简易呼吸器有哪些适应征?
主要应证:①心肺复苏;②各种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③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肌麻痹;④各种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呼吸抑制;⑤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⑥各种大型手术;⑦配合氧疗作气溶疗法等
2# 沙发
发表于 2006-7-2 17:28 | 只看该作者
需要回答得这么详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7-5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