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50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附子30克,自煎自饮体验记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3-10 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3-10 22:4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经验,自己体验一下印象比较深刻,“麻口”的感觉应该不是附子的真实滋味,方中除防风、白芍外基本都会“麻口”,我也都是自己亲尝的。
收到2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6-3-11 11:12 | 只看该作者
风寒感冒用荆防败毒散不是更好吗
4
发表于 2006-3-11 16:30 | 只看该作者
风寒外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散寒,发汗解表,效果确实不错的,用于初感风寒,正气尚足的情况满好的...

用荆防败毒散(可以算扶正解表散寒的方剂吧...),则是对于平时气虚的人,感受风寒比较有效...

楼主跟他的妻儿的身体状况,我们不大清楚,所以只能说这也是一个选择的...
5
发表于 2006-3-11 17:48 | 只看该作者
南方人附子也能用到30克吗
头像被屏蔽
6
发表于 2006-3-12 07: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6-3-12 09:3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讲究辨证,地理环境也是被考虑在内的。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http://61.135.139.238/sound/zhuanchang/suwen/12.mp3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歧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ruo 。故炙ruo 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四川人喜欢吃辣椒,跟地域应该有肯定的联系。由此而知“川人喜用附子,是盆地多雨湿,地势使然。”
但在别的地方,不一定适合。这正是符合中医的辨证论治的观点。
8
发表于 2006-3-27 21:09 | 只看该作者
附子,是好东西,大家在实践中不能怕其热。知能善用,是吾辈之能。知能不用者则大错。望好学者切记。
9
发表于 2006-4-2 13:14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已用麻以达表,桂以驱风。为何还要搭上荆防?用药也啰嗦了些。
10
发表于 2006-5-8 12:11 | 只看该作者
附子服后嘴麻,一个重要得原因是可能是附子先煎时间太短,应该先煎1个小时以上才对。我记着我小得时候我们家乡种附子。附子每年成熟一次,附子成熟以后每年冬天每家每户都会煮附子吃,一般是把附子洗赶紧放进大铁锅,加合适的水,中途不得续加,再放入黑豆、大枣和甘草,水开后中火煮一个晚上,每次吃得时候连汤带附子蒸热吃,忌生水,生冷。习惯延习好多年,近十年不种附子也就无人再吃,当然曾经因附子煎煮方法不当,有三人惨遭中毒死亡,二十多人中毒的恶性事件,我记得当时得中毒表现就是舌头发麻,僵直。望大家引起重视。
11
发表于 2006-5-8 14: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ngaijuan 于 2006-3-11 17:48 发表
南方人附子也能用到30克吗

是药三分毒,我们还是得辨证之后再考虑这问题吧?
我是南方人,也试用过制附片。是在无病状态下试用的。
那时是冬天。剂量是制附片60  甘草30
此是一日量。分三次服。当日尿量明显增多,手脚觉温暖。未见汗出。
腹部动脉收缩力自觉明显增强。当夜睡眠时间延长〈比往日提前入睡〉。

我去年还试过一味白术120克浓煎,一次口服,未出现有书上所云的缓泻作用。之后出现咽干口燥,小便明显增加,大便硬。还得上了慢性胃炎。调养至现在咽喉还总是有些不适。哪位试过白术大量能致泻?希望能说说试药时的情况。
大剂白术可致缓泻这说法在近代出的书上可是屡见不鲜。可是我试了为什么出现伤阴的情况?

[ 本帖最后由 帆 于 2006-5-8 14:12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6-5-13 11:48 | 只看该作者
麻木是附子的中毒体症
13
发表于 2006-5-13 16:07 | 只看该作者
风寒初起,我选择刮痧,一次就好
14
发表于 2006-5-13 21:14 | 只看该作者
附子之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在医者临证发挥,不可拘泥.我之经验,附子用量先小后大,除痹止痛每获良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6: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