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16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直以来,重症病号都是依靠心电监护监控病情.对此,我都很放心,通常都是站在那里观察一下监护仪上的记录,了解病情变化,觉得这样就足够了解到生命体征变化了.
   可是就在前不久,我站在一个危重病号床前观察病情变化时,发现病人突然表现得异常的平静,看监护仪显示,心律仍为130次/分,波形规则.呼吸显示13次/分.(关于呼吸的显示通常都不灵敏,听诊起来是正常的,可是有时候却显示为异常.可能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有时持续在8次/分,其实病人呼吸是正常的.)从监护上看,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一切似乎是正常的.
   可是那种异常的平静让我高度怀疑病人是不是停止呼吸了.我赶紧去听诊,发现真的是呼吸心跳停止了,而这时候家属都没有发现异常,因为监护仪还显示着一切正常.赶紧展开了抢救.
   这时候我想起来,心跳骤停的三种情况中,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没有心跳的情况下,有微弱的心电波形出现.我想,也许心电监护显示的130次/分,只是心电,和心跳是分离的.
   因此,我觉得,听诊是特别重要的.不能完全依靠监护仪的显示.

[ 本帖最后由 杏林之春 于 2006-7-17 15: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过眼云烟 + 1 感谢分享,谢谢小草 .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7-16 2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MOD}经验!!
3# 板凳
发表于 2006-7-16 22: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在监护室常常看到心电监护显示正常,可病人状态不好的情况,结果马上复查,真有问题~~其显示时间相差一部分,这时重新测试或直接检查,就会出现即时反应。
谢谢楼主总结分享!
4
发表于 2006-8-20 1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确实是临床的常见现象!我也和监护仪的消瘦商提过,但是没有特别回复。对于这些危重病人,还是以加强巡房观察为好!应该先看病人,再看机子。
5
发表于 2006-8-20 1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在某些科室,心电监护是赚钱的机器,是护士的替代者,医生不会看心电图,护士不再量血压,有时一晚上也没人看一眼心电监护仪,患者付出的是钞票
不过,有心电监护后,能减少医疗**
6
发表于 2006-8-20 18: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原帖由 liuyang93120 于 2006-8-20 15:10 发表
在某些科室,心电监护是赚钱的机器,是护士的替代者,医生不会看心电图,护士不再量血压,有时一晚上也没人看一眼心电监护仪,患者付出的是钞票
不过,有心电监护后,能减少医疗**


      呵呵!您说得很实在啊.:)
7
发表于 2006-8-20 1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我还碰到过这种情况:患者的心电监护心律突然升到150次,但患者无任何不舒服,听诊心律70次,作了一个常规心电图,也是70次,仔细查看监护,发现一根电极线断了,原来刚才家属不小心把监护碰倒了
8
发表于 2006-8-21 08: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原帖由 990015089 于 2006-8-20 19:43 发表
我还碰到过这种情况:患者的心电监护心律突然升到150次,但患者无任何不舒服,听诊心律70次,作了一个常规心电图,也是70次,仔细查看监护,发现一根电极线断了,原来刚才家属不小心把监护碰倒了


     你真细心.如果不做检查就按150去处理的话,也许会出问题的。:)
9
发表于 2006-8-30 2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谢谢分享,学习中
10
发表于 2006-9-26 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我遇到过心电监护从200次/分降到0,在从0到200次/分
听诊心律是90次/分恒定的
不知是什麽原因
11
发表于 2006-9-26 1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原帖由 Doctor陈 于 2006-9-26 10:12 发表
我遇到过心电监护从200次/分降到0,在从0到200次/分
听诊心律是90次/分恒定的
不知是什麽原因


      机器比较敏感,心律的细微变化或者接触部位因为活动而短暂的接触不良都可以导致很明显的变化,因此短期的瞬间变化是不用考虑的,属于误差,如果持续了一段时间就需要注意了。:)不过还是经常自己去听诊一下比较好,监护仪的作用是有限的.
12
发表于 2006-9-28 20: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血压持续监测时,数值有时不准,一般偏低,有人遇到过吗?
13
发表于 2006-10-25 08: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谢谢各位
学习中
14
发表于 2007-11-17 1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昨天我也遇见了这种情况
但是有个问题我不懂
听诊是心跳没了而且呼吸和血压都没有了
但是监护仪上面怎么一直有波形啊?
15
发表于 2007-11-22 0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原帖由 124451877 于 2007-11-17 18:06 发表
昨天我也遇见了这种情况
但是有个问题我不懂
听诊是心跳没了而且呼吸和血压都没有了
但是监护仪上面怎么一直有波形啊?


   心跳没了,但是心电活动还存在,只是不足以让心肌舒缩而已。所以才会在心跳刚消失不久时,出现一些波形。如果成了直线,那就是完全没了。:)
16
发表于 2008-4-18 2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用处大,但不能完全依赖,医生是机器的奴隶?上周一室上速病人在急诊室 用西地兰,无好转,我用安碘眮推注一半时,心律从170降到40次,我时刻观察监护,立刻用阿托品推注,30秒后心律80次,心电监护用处大,校对好你的仪器。:handshake
17
发表于 2008-4-19 2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我以为只是我们医院的心点监护机有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不相信这坏东西),没想到大家都有同感
18
发表于 2008-4-19 22: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真不错,学习了:handshake
19
发表于 2008-4-19 2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谢谢分享,学习中
20
发表于 2008-4-20 0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上 的 呼吸 是个模拟波,不太准。

有时候,上面的心电波形是肌电活动波。

个人观点。
21
发表于 2008-4-20 1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原帖由 liuyang93120 于 2006-8-20 15:10 发表
在某些科室,心电监护是赚钱的机器,是护士的替代者,医生不会看心电图,护士不再量血压,有时一晚上也没人看一眼心电监护仪,患者付出的是钞票
不过,有心电监护后,能减少医疗**

同感。但是这是趋势
22
发表于 2008-4-20 2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是很灵敏的,它是根据R波测算心律的!当它分不出p和R时心律就是正常的2倍了!!
心电监护有电活动而患者无心跳,应该是电机械分离!!图形和正常的不同!!心内科的医生比较容易分辨,而别的科室就比较困难了!
所以还是要重视查体的!!呵呵
谢谢楼主分享!!
23
发表于 2008-5-10 2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普内征文8]一点心得(关于心电监护)

:funk: :funk: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lol: :lol: :lol:
顶一下!!!
谢谢楼主!!!
楼主辛苦了!!!
建议给楼主多多加分!!
强烈支持原创!!!
:P :P :P :lol: :lol: :lol: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