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47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激素DXM的应用:脑梗不用地米,其可加速脑血栓扩大及白细胞升高.而脑出血可用地米,其可促进红细胞的吸收.
2.脑梗不用高渗糖,可用生理盐水,低糖林格氏液.脑出血可用高渗糖.
3.一般缺血型脑梗多无意识障碍,若有,应考虑癫痫持续状态,低血糖休克,有否合并脑出血.
4.脑梗,阿司匹林50mg  bid,甚可达150-200mg  bid.降纤酶,参考血凝全套.也可用小剂量肝素钠,但要备鱼精蛋白对抗.脑出血应用止血敏,安络血安全


edited by 小将 on 2005-12-5 at 09:13 PM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将 + 1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5-12-2 19:26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沙发实用!!!!!!!!!!!
3# 板凳
发表于 2005-12-2 19:28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大面积脑梗时候也不能用地米吗?
4
发表于 2005-12-2 19:50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大面积脑梗更不能用,脑栓扩大
5
发表于 2005-12-2 19:56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不错!大家快拿出小笔记本记上.
6
发表于 2005-12-2 22:03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我不大同意楼主的一些观点:
1。脑出血时一般不用高渗糖,因为老年糖耐量差,如短期输入过多的葡萄糖使血糖骤升,使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发生改变,引起红细胞凝集和循环障碍可加重脑组织缺氧。进一步可使糖酵解增强,乳酸堆积。最终引起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
2。在临床上大面积的脑梗塞特别是脑干梗死可以有意识障碍。
3。DXM在脑梗也可以用,只是不主张常规应用,仅作为重症病人的短期辅助脱水治疗。
7
发表于 2005-12-3 14:35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同意6楼的观点,DXM在早期保护暗带区是有益的
8
发表于 2005-12-3 16:05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到底意见是什么??!!请专家级别的发话!!!!!
9
发表于 2005-12-3 22:49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对1楼的发言不敢苟同,简直属于错误的观点。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区别太大了,在治疗初期简直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治疗方法。

1.激素DXM的应用:一般都不推荐,重症患者除外。
2.对高渗糖的使用,也是不推荐,特别是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脑出血患者一般因应激反应可出现高血糖,对糖的补充要建立在监控血糖的基础上.
3.一般缺血型脑梗多无意识障碍,这句话正确,但不能依靠这点就排除脑出血。鉴别诊断主要还是靠影像学,头颅CT、MRI。脑梗塞患者也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大面积的脑梗塞及脑干梗塞,一般预后不好。
4.脑梗,阿司匹林的使用量,在前面两天推荐使用150mg,顿服。以后可改用100mg顿服,也可加用25mg的潘生丁。对阿司匹林的使用量,中外分别进行了两个大的临床实验,结果早已公布。对进展型脑梗塞,应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脑出血患者一般也不推荐使用止血敏及安络血等止血药物,因脑出血患者发病的常见原因为动脉硬化(老年患者常见)或动脉畸形、动脉瘤(年轻患者常见),患者的凝血系统一般正常,使用止血药物的意义不大。另外,头颅为骨性结构,容量有限,出血后颅内压力增高,可压迫出血部位,一般在6小时后可自行止血。因此不需要止血药物。

对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常规治疗在多种书籍上都可以查到,在这里也不啰嗦了。仅简单介绍一下常用药物。
脑梗塞:阿司匹林(用量见上述)、银杏叶胶囊、尼莫地平口服;川芎嗪、胞二磷胆碱、灯盏花素、血栓通等静滴。血压控制在150-160/85-95比较合理,过低不好。建议血压在200mm Hg再处理。
脑出血:对症处理,吸氧,降低颅内压(脱水、利尿),控制血压,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E,脑复康,甲氰咪胍,抗生素预防感染。降压药物建议使用作用缓慢的药物,忌作用迅速的药物,如心痛定舌下含服,利血平肌注等。

大家如有不同意见可进行探讨。


edited by zhao7749 on 2005-12-4 at 08:48 AM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将 +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05-12-4 10:25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1.脑出血关于激素DXM的使用早期应用5-7天,可加速促进出血灶的吸收,但要注意保胃,除有本身其它应用禁症.
2.在应用高糖方面,除糖尿病等外,用50%GS50-100ml ivgtt可分1-2次,有降颅压脱水作用,特别是有合并低血糖的.
3.当然用于考虑脑血管意外的初步判断,这有助于没有头颅CT、MRI的基层医院的初步判断.
4.脑出血早期最先考虑的当然应该是控制颅压和血压,但应用止血药(只用止血敏,安络血,点状出血,安全)5-7天,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性.
5.关于脑梗药物应用补充:尼莫地平.西比灵24小时之类就要用,也可防止白细胞聚集.胞二磷胆碱24小时内尽量不用,24小时后用,用0.75,不要太小量.还可应用兴奋型氨基酸抑制剂如硫酸镁5-10ml ivgtt注意滴速.,还可应用支链氨基酸.
6.还有关于脑梗降纤酶的应用,适用70岁以内急性期,第1天先上5-10单位,次日查血血凝全套,根据该情况再是否用.
11
发表于 2005-12-4 11:46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1对于高渗糖,我还是觉得尽量别用:
(下面观点摘自摘自第二炮兵总医院 ,牛俊英 。《卒中临床治疗决策》);
国外学者进行大量研究发现,脑梗后发生高血糖高达36.4%,该现象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加重脑水肿,梗死面积扩大,使致死,致残,程度升高。康复延迟。另外研究发现高血糖对血管内皮有直接毒性作用。因此脑梗死急性期要注意血糖的检测和控制,在急性期治疗不要用高糖液体。
2。胞二磷胆碱在脑梗死方面它能够降低血管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物质代谢急性期在脑梗死应该可以用。
3。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在脑梗死急性期使用脑血管扩张剂,西比灵等。理由如下·:(1).脑缺血后可表现为局部充血型,局部缺血型,广泛缺血型,局部缺血一般发生在缺血的急性期,该区处于过渡灌注状态,血管麻痹,自动调节功能丧失
使血管扩张剂不仅无效,还会促使血流流向正常区,病灶区血流量更少,梗死区扩大,引起所谓脑内盗血综合征。
(2).在脑缺血急性期,脑毛细血管壁水肿,脑组织水肿,血管再通后不仅不能恢复有效血流量,反而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脑组织损害,和脑水肿。
(3)可诱发全身性低血压,尤其是血压偏低者,不利于脑缺血区的灌注。
3。关于止血药在脑出血方面的应用。一般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时使用止血药并无效果。(急诊内科学)

3
12
发表于 2005-12-4 21:28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而在新的研究!

      地米在急性脑梗死早期使用中等剂量的DM可有效地抑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细胞膜,减轻脑缺血损伤,对于灰质结构的神经元作用更明显!
     
     其机制可能是:清除烷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自由基;**多核白细胞分泌脂质调节因子,**巨噬细胞分泌大分子皮质激素,他们有强力的抑制磷脂酶A2的作用,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与自由基产生;另外还可以改善脑组织对氧和葡萄糖的利用.

  常用量:10~40mg/d 加入液体中静滴.连用3~5天,必要时可与Mannitol联合应用.
13
发表于 2005-12-5 09:55 | 只看该作者

脑梗和脑出血在内科治疗上的主要区别.

脑出血和脑梗塞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确诊断。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条鉴别:
(1)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而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4)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塞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
(5)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塞病人脑脊液脑压力不高,清晰无色。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斜、浮动。脑梗塞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斜、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病人临床症状轻,与脑梗塞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要力争尽早做CT扫描检查。脑出血的CT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塞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
        
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突出时,与脑出血酷 似,给诊断带来困难。头颅 CT扫描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但若无条件 作CT时,以下几点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1)大面积脑梗塞常有脑 血栓病史,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常有一侧肢体乏力、麻木、头昏等前躯症状。
(2)起病于劳动、排便、饮酒、激动时,脑出血可能性大,传统观念认为脑梗塞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3)脑出血病人70%以上 有高血压病史,且绝大多数在病初即有血压明显升高;大面积脑梗塞多无类似现象。
(4)脑出血病人起病时,就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 高的症状;大面积脑梗塞颅内压增高出现相对较晚,多呈进行性加重。
(5)脑膜**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大面积脑梗塞 一般不易查出,或出现较晚。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将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