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四肢骨折患者最致命的潜在并发症是什么?如何护理干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四肢骨折患者最致命的潜在并发症是什么?如何护理干预?
看到个很好的病例讨论群——岚哥岚嫂病例讨论群,想进去溜溜,但是,有一道进门的门槛——横在面前:四肢骨折患者最致命的潜在并发症是什么?
此题犹如进群之“投名状”:想入群的小伙伴答对上述问题即可加入群。
四肢骨折,在急诊科、骨外科很是常见,其最致命的潜在并发症,医护人员不知道,那可就“Out”了。
   在四肢骨折患者身上,有可能因骨折因素失血量较大造成失血性休克,如股骨干骨折,骨折断端的失血量可达800-1000ml以上,患者可因失血量增加,而进入微循环代偿期,也就是休克早期,但是,这种失血性休克经过积极治疗、补充血容量、手术等措施,都是容易纠正和调整过来的。下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四肢患者出现最致命的潜在并发症,就是栓塞。
   栓塞——主要是肺栓塞——无论是脂肪滴造成的肺栓塞,还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栓子脱落造成的肺栓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脂肪栓塞和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二者的出现,可谓是一早一晚。
解读
脂肪栓塞综合征   
· 是骨折的一个严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骨折的早期(48h内),是在骨折,髓内固定时骨髓内脂肪滴进入血液,在肺、脑等部形成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神志障碍和进行性低氧血症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据统计在开放性多发性骨折中.发病率高达22~35%,死亡率又占发病率的16.3%。可因急性肺水肿而导致呼吸衰竭或死亡。脂肪栓塞容易于血栓引起的肺栓塞混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由于骨折部位的骨髓组织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脑、肾等周身性脂肪栓塞所致。
      脂肪栓塞综合征多发生于成人,早期表现为意识改变,系动脉血氧水平降低所致。 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绀、体温升高、心律快、血压降低、意识障碍,如烦躁、谵妄、昏迷、抽搐等症状;眼结膜下、胸部、腋下有瘀点。
因此,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是减少死亡关键。
护理干预
◎ 正确处理   在长骨骨折患者搬运和复位过程中强调有效的制动和轻柔的操作。抬高患肢,打髓内钉勿过猛,勿随意搬动患者,积极预防感染和休克,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 严密监护  严密监护伤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多发骨折、严重骨折及骨折大手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尤其注意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呼吸、体温、血压等。
◎ 病情观察  观察有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表现,重点关注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有无发绀、淤血点等临床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早期症状及体征多不典型,在护理严重骨折或长骨骨折患者时,应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与骨折不相符的症状体征。抬高患肢并保暖,减少搬动,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观察患者皮肤有无出血点。皮肤淤点发生在大约50%~60%的患者中,常在伤后24~48h内出现,在患者的两侧腋部、胸部前外侧、颈前部、脐周、结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出现。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  重视主诉   对于创伤较严重的骨折或骨折大手术后,患者自述胸闷不适时,应及时观察血氧饱和度,及早给予大流量吸氧,有利于病情的康复。(3)对FES高危患者护理时应注意对这些部位的观察。
◎ 减少脂肪进入血流的机会   肢体固定要确切,尽量少搬动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要轻柔。
◎ 心理护理  对清醒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抢救时护士应集中精力、镇定自若,以有序、沉着自信的工作行为影响患者的情绪。
  静脉血栓造成的肺栓塞
     这种类型的肺栓塞一般都发生在下肢骨折术后的卧床病人,对于这种潜在并发症的防范,也就是提前做好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深静脉,可能原因与术后卧床过久、活动少而引起下肢血流缓慢;血细胞凝集性增高,处于高凝状态;因手术、外伤、反复穿刺置管或输注高渗性液体、**性药物等致血管壁和血管内膜损伤。
   临床表现开始时病人自感腓肠肌疼痛和紧束,继之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沿静脉走行有触痛,可扪及索状变硬的静脉。深静脉血栓形成者,遵医嘱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溶液,以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局部严禁**,以防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同时监测凝血功能。
护理干预
鼓励:鼓励并指导下肢骨折患者床上进行双上肢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收腹抬臀锻炼。
指导: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活动(踝关节骨折除外)。术后卧床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给予患者医用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嘱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教会患者或家属**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应用:血液循环泵辅助锻炼:术后应用四肢血液循环泵,2次/日,每次15-20min,辅助其进行被动活动关节,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及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活动:术后第一天,一般情况稳定的情况下,可勤翻身,预防血栓形成。原则上,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早期床上活动,争取在短期内起床活动,除非有治疗方面的禁忌。早期床上活动不仅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还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肠功能恢复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观察:密切观察下肢肿胀及疼痛情况,定时测量患者双下肢直径,有无凹陷性水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识别:警惕并观察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前者常发生于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的老年病人或肥胖者。开始时病人自感腓肠肌疼痛和紧束,继之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沿静脉走形有触痛,可扪及索状变硬的静脉,明显触痛,常伴有体温升高。
处理:深静脉血栓形成者,遵医嘱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溶液,以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局部严禁**,以防血栓脱落引起重要器官,如肺、脑、心脏等栓塞,同时监测凝血功能。发病3天以内者,可用尿激酶溶栓治疗。
预防:术后病人应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多作双下肢的屈伸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对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病人,可遵医嘱预防性口服活血化瘀类药物。
(源自  医师在线)

2# 沙发
发表于 2016-5-20 11:34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文章,学习了。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zmdzfx+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6-5-21 16:17 | 只看该作者
ewew434 发表于 2016-5-20 11:34
很不错的文章,学习了。

欢迎在护理区发帖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6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